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谚里的道理
1
作者 张珠容 《党员文摘》 2024年第17期45-46,共2页
“茶谚”是谚语中的一种,是指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和表述,它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从古至今,我国流传有许多茶谚,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的哲理更是深远。“茶要人烧,水要人挑”,这句谚语通俗易懂。
关键词 茶谚 谚语
原文传递
扪石夜话:说说柳应辰这个人
2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36-39,共4页
往旧先贤治学,有舔笔就抄、扪石手拓之说。元人韩准《苏门山》诗云:"扪石看题咏,临池忆钓游。何时卜归隐,明月载孤舟。"清人曾镛,字在东,一字鲸堂,晚号复斋,浙江泰顺人,学者称为复斋先生。所著有《复斋文集》二十一卷,《复斋... 往旧先贤治学,有舔笔就抄、扪石手拓之说。元人韩准《苏门山》诗云:"扪石看题咏,临池忆钓游。何时卜归隐,明月载孤舟。"清人曾镛,字在东,一字鲸堂,晚号复斋,浙江泰顺人,学者称为复斋先生。所著有《复斋文集》二十一卷,《复斋诗集》四卷,合为《复斋全集》。嘉庆中来湘南,任东安知县,道光《永州府志》载其朝阳岩诗云:"趁凉扪石认镌题,苔文斑驳古篆灭。少憇还上岩上祠,烟林日落渔火爇。"予在零陵有年,得友朋诸生之助,搜访古人遗泽,出而扪石,归作夜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浯溪 柳应辰 柳拱臣
下载PDF
素描教学中对学生“目识心记”的培养
3
作者 张书芳 《洛阳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阐述在素描教学中引入"目识心记"手段的培养方法、作用和效果,并就学生素描学习和表现的观察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揭示了它与个人素描能力的互动作用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素描教学 “目识” 观察方法 表现能力 立体观察 整体观察 共性特征
下载PDF
楼外峰千朵--丘挺的“传统”与“现代”
4
作者 杭春晓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第8期28-32,共5页
丘挺在“传统”方面是骄傲的。确实,他有资本如此。早在本科毕业时,他临摹的《青卞隐居图》便以惊艳的方式,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底蕴。于是,年少得名的丘挺在诸多前辈关注下由南而北并迅速在北京成为名家。彼时,基于扎实的笔墨功... 丘挺在“传统”方面是骄傲的。确实,他有资本如此。早在本科毕业时,他临摹的《青卞隐居图》便以惊艳的方式,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底蕴。于是,年少得名的丘挺在诸多前辈关注下由南而北并迅速在北京成为名家。彼时,基于扎实的笔墨功夫与写生的灵动,他倍受学界关注,博士毕业后便“高调”落户中央美院国画系。此后数年,丘挺潜游于“传统”,不仅笔耕不辍,且勤于鉴藏。宋元明清之诸多名迹,或过眼之缘,或置之案头,赏玩之余更是目识心记,骎骎然而为同侪所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院 国画系 目识 鉴藏 《青卞隐居图》 宋元明清 博士毕业 临摹
原文传递
妙造自然——浅谈山水画的写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以良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在山水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古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目识心记”,还是近代李可染、陆俨少等深入生活、直面自然的对景写生,山水写生都成为感悟自我、借景抒情的重要途径。在写生创作中,我...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在山水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古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目识心记”,还是近代李可染、陆俨少等深入生活、直面自然的对景写生,山水写生都成为感悟自我、借景抒情的重要途径。在写生创作中,我们从自然中采集素材,结合我们的主观情感、艺术技巧、审美趣味等,最终把眼中和心中的大千世界微缩成小小的画作,使“写生”真正进入艺术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对景写生 写生创作 山水写生 师造化 目识 借景抒情 陆俨少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户外对景写生的意象性表达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志钢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2期154-157,共4页
对景写生一直以来是中国山水画家探讨的问题,中国古代画家注重游览总结,目识心记,而非直接用对景写生的方式进行创作,而当下又有很多画家主张对景直接创作,各家有各自的言论,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实景千变万化,对景表现时,也有些各种不... 对景写生一直以来是中国山水画家探讨的问题,中国古代画家注重游览总结,目识心记,而非直接用对景写生的方式进行创作,而当下又有很多画家主张对景直接创作,各家有各自的言论,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实景千变万化,对景表现时,也有些各种不同的方法。在这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局限性给写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引发我关于中国画对景写生的一些思考,什么是中国画中的意象性表达?意象性表达的意义是什么?直接对景写生如何用中国画中的意象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景写生 意象性 古代画家 中国画笔墨 目识 山水画家 中国山水画
下载PDF
山水画写生阶段性观念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拟 《美术向导》 2012年第6期93-94,共2页
本文通过剖析文献中关于写生的方式方法的论述,结合山水画学习过程中阶段性来讨论各个阶段下的山水画写生观念与方法。笔者认为,山水画写生分三个阶段:一、从形式语言入手的基本形态训练阶段。二、从画面关系入手的图式建构训练阶段。... 本文通过剖析文献中关于写生的方式方法的论述,结合山水画学习过程中阶段性来讨论各个阶段下的山水画写生观念与方法。笔者认为,山水画写生分三个阶段:一、从形式语言入手的基本形态训练阶段。二、从画面关系入手的图式建构训练阶段。三、体验自然精神的体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识 对景写生
原文传递
连载·狎笑丹青(19):中西人物肖像画趣谈
8
作者 聂崇正 《紫禁城》 2022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中国传统的肖像画与欧洲的肖像画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绘制方法和过程上,中国的肖像画特别强调作肖像画时画家需“目识心记”,要有“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元]王绎《写像秘诀》)的本领。
关键词 目识 王绎 肖像画 方法和过程
原文传递
论白描的三层次与境界
9
作者 苏百钧 《全国新书目》 2022年第4期40-41,共2页
本书是中国花鸟界泰斗苏百钧先生对于花鸟白描画的教学经验总结与经典作品集成,包括200余幅作者的白描作品与少量淡彩工笔,其中还有作者为画写的讲解和教学总结。我在写生的教学实践中将写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习经典,格物静观;... 本书是中国花鸟界泰斗苏百钧先生对于花鸟白描画的教学经验总结与经典作品集成,包括200余幅作者的白描作品与少量淡彩工笔,其中还有作者为画写的讲解和教学总结。我在写生的教学实践中将写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习经典,格物静观;第二阶段为以情写物,以意写景;第三阶段为目识心记,感悟自然,中得心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识 教学总结 教学经验总结 苏百钧 写生 白描 感悟自然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写心中之意
10
作者 陈丙利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9期84-87,共4页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方式,以“目识心记”为主要方法。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皆擅长此法。黄宾虹写生主要以线勾勒山水之结构,逸笔草草,写其大概,归而以自己独特的笔墨程式反复“加工”,达到笔精墨妙、浑厚华滋...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方式,以“目识心记”为主要方法。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皆擅长此法。黄宾虹写生主要以线勾勒山水之结构,逸笔草草,写其大概,归而以自己独特的笔墨程式反复“加工”,达到笔精墨妙、浑厚华滋的意境。他认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造化无穷,取之不尽”。傅抱石的山水画更注重情景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笔草草 黄宾虹 傅抱石 潘天寿 师造化 浑厚华滋 墨妙 目识
原文传递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目录》指瑕——与左鹏军先生商榷
11
作者 姚大怀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378-391,共14页
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左著")是近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为学界呈现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多姿多彩的一面,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文献巨著,... 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左著")是近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为学界呈现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多姿多彩的一面,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文献巨著,贡献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洪炳文 指瑕 开国奇冤 梁淑安 沧桑艳 血泪痕传奇 周乐清 小说新报
原文传递
潘门学长
12
作者 李松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7,共2页
潘门学长李松潘天寿在世门生中,高冠华是年事最高的。30年代从师之时,老师潘天寿也才刚过不惑之年,如今,高冠华已年届八旬,仍然一如既往地爱戴、尊敬着老师,无论在课堂、在海外讲学,总念念不忘老师当年对他在创作道路上的引导... 潘门学长李松潘天寿在世门生中,高冠华是年事最高的。30年代从师之时,老师潘天寿也才刚过不惑之年,如今,高冠华已年届八旬,仍然一如既往地爱戴、尊敬着老师,无论在课堂、在海外讲学,总念念不忘老师当年对他在创作道路上的引导,按照自己的理解阐释老师的艺术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国立艺专 实行教学改革 艺术个性 艺术表现 艺术创造力 人格力量 晚年 目识 中国书法
原文传递
从"目识心记"看中国画的基础训练
13
作者 曹伟业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目识心记"是中国画在艺术造型上,对客观自然观察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在中国画教学的基础训练中作用不可忽视,要通过速写、默写等有意识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对中国画的传统有深入的认识和领会,使中国画在兼容西画的基础上进... "目识心记"是中国画在艺术造型上,对客观自然观察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在中国画教学的基础训练中作用不可忽视,要通过速写、默写等有意识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对中国画的传统有深入的认识和领会,使中国画在兼容西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识 中国画 基础训练 艺术造型 文化传统 绘画教学
下载PDF
《<韩熙载夜宴图>辨》的疑辨——与方元先生商榷
14
作者 任大庆 《荣宝斋》 2003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一件难得的珍品,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为避相而纵情于声色酒宴的放荡生活场面,是五代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之命,目识心记后所绘。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论 周文矩 顾闳中 目识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琉璃堂人物图 人物 古代绘画 无名氏
全文增补中
摆脱摹古画自奇——略论黄向坚的山水画
15
作者 史鹏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明末清初黄向坚的绘画本以摹古为主,但是在经历了千里寻亲的事件之后,画风骤变。寻亲途中的各种坎坷和奇遇以及所历经的险恶山川,成为了他之后绘画创作所描绘和记录的重要内容,这种记录是内心的再现,寄托着对父母最真切的感情。黄向坚... 明末清初黄向坚的绘画本以摹古为主,但是在经历了千里寻亲的事件之后,画风骤变。寻亲途中的各种坎坷和奇遇以及所历经的险恶山川,成为了他之后绘画创作所描绘和记录的重要内容,这种记录是内心的再现,寄托着对父母最真切的感情。黄向坚的绘画,既是对山川自然的一种再现,又是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内化了的一种寄托。他的山水画变革过程,可看成是山水画创作从开始到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寻亲 寻亲图册 目师
原文传递
虎虎有生气——介绍画家王建成
16
作者 李燕 《统一论坛》 1998年第1期62-63,共2页
青年画家王建成,1957年生于北京。正风华盛茂之年,已于画道颇有成绩,尤以画虎为专工——日益引人注目。王建成自幼嗜画,及少年,赖其父辈交游水泽,常可亲见书画家临案挥毫,遂目识心记,追忆摹画,积久成习而趋之若痴。未久,苦禅大师挚友泰... 青年画家王建成,1957年生于北京。正风华盛茂之年,已于画道颇有成绩,尤以画虎为专工——日益引人注目。王建成自幼嗜画,及少年,赖其父辈交游水泽,常可亲见书画家临案挥毫,遂目识心记,追忆摹画,积久成习而趋之若痴。未久,苦禅大师挚友泰怡农将王建成引谒于李门,大师见其人品老实诚挚,良具国人故有之德行而无"文革"之污染;又见其画虽未尽得法度,但汲汲上进之心态溢然笔端,乃慨然允纳门下。自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 青年画家 目识 书画家 大师 画道 少年 水泽 成绩 人品
下载PDF
这画别改了
17
作者 黄永厚 《瞭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3期38-39,共2页
听了专家说吹笛人的手指按不到位,陈逸飞要改他的画,哪怕大多数都已卖出了。此事开了画家售后服务的先例、很新鲜。事情是否真如所传,无从证实,且就此传闻说几句题外的话。陈逸飞的画早年看过印刷品,最多是那幅坐着吹笛的一排人,看过之... 听了专家说吹笛人的手指按不到位,陈逸飞要改他的画,哪怕大多数都已卖出了。此事开了画家售后服务的先例、很新鲜。事情是否真如所传,无从证实,且就此传闻说几句题外的话。陈逸飞的画早年看过印刷品,最多是那幅坐着吹笛的一排人,看过之后无话可说。因为我虽然极不愿意,却是一下子心不由己地要想起《韩熙载夜宴图》,那里面正好先坐了一排吹笛子的小姐(都是韩熙载的家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陈逸飞 售后服务 顾闳中 吹笛 民族风格 目识 印刷品 说几句 吹火筒
原文传递
浅析传统中国人物画传神论
18
作者 杨晓丽 《大舞台》 2010年第10期64-65,共2页
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科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对描写的对象经过仔细观察,从形体的结构方面找出它的规律。然后,用"默写"手段表达主题,这些方... 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科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对描写的对象经过仔细观察,从形体的结构方面找出它的规律。然后,用"默写"手段表达主题,这些方法和绘画目的不是对物象作纯客观的描摹,而是把客观物象与作者的艺术思维相融合,把自然形象变成"艺术的形象",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生活 目识 以形写神 传神
下载PDF
当代水墨山水写生之我见
19
作者 郑天伦 《国画家》 2021年第2期69-70,共2页
中国山水写生古来有之,古人多游观,以目识心记为法,习山水画是以临摹画谱或课徒稿入手,即先立法,再把所学之法拿到真山真水面前去套用。由于长年累月地反复临习,很容易形成一个极为熟练的造型和笔墨套路,这个套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依赖,... 中国山水写生古来有之,古人多游观,以目识心记为法,习山水画是以临摹画谱或课徒稿入手,即先立法,再把所学之法拿到真山真水面前去套用。由于长年累月地反复临习,很容易形成一个极为熟练的造型和笔墨套路,这个套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依赖,并最终发展到不断复制自己,原因是什么?是你绝断了对当下要表现的对象的那份真实感受,我想无论中西绘画,其共性特征是表现"情感",表现方法仅是外壳,而情感则为灵魂。当代水墨山水画发展一直存有很多争议,原因之一,便是坚守程式化还是去程式化?我想若要摆脱这种千万人仍在沿袭的程式化之路,你就必须痛下狠心丢掉既有的套路和程式,回归艺术的本真,尊重你的主观感受,而重视写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山水画 山水写生 中西绘画 当代水墨 临习 目识 课徒 主观感受
原文传递
观物取象——北宋马贲《百雁图》中禽鸟写生探析
20
作者 薛康 《河北画报》 2021年第16期25-27,共3页
马贲的《百雁图》中描绘了百余只大雁,几乎涵盖了大雁的所有动态,反映了宋人禽鸟写生的高度成熟。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古人如何在表现出丰富动态的同时保证笔下动态的准确生动?笔者对作品所处时代及作者背景进行分析,发现这取决于古... 马贲的《百雁图》中描绘了百余只大雁,几乎涵盖了大雁的所有动态,反映了宋人禽鸟写生的高度成熟。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古人如何在表现出丰富动态的同时保证笔下动态的准确生动?笔者对作品所处时代及作者背景进行分析,发现这取决于古代花鸟画家热衷于观察自然的写生观。本文通过图像分析、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索《百雁图》创作背后的古人写生方式,考究历史的同时为今人的绘画创作方式提供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鸟 写生观 对景写生 目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