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8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预后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35
1
作者 王先令 陆菊明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69-171,173,共4页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发作,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DM患者的血糖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并发症 发生发展 预后 血糖波动 糖尿病(DM) 血糖控制水平 血管内皮细胞 心脑血管事件 波动性 血管并发症 低血糖发作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治疗过程 发生率 相关 升高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切点变化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人群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贾伟平 潘洁敏 +3 位作者 陈蕾 吴元民 陆俊茜 项坤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比较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 2 0 0 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从而探讨中国人IFG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对 1999年上海华阳社区 40岁以上代谢综合征及... 目的 比较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 2 0 0 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从而探讨中国人IFG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对 1999年上海华阳社区 40岁以上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 )的横断面调查人群在 2 0 0 2~ 2 0 0 4年进行随访。随访对象接受了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体重指数、腰围与腰臀比等。调查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基线资料中无糖尿病人群共170 4例 ,完成随访 12 92例。 3年糖尿病累积发生率为 4.64 % ,年发病率 1.5 5 %。 (2 )正常糖调节及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糖尿病年发病率分别为 0 .97%及 6.97%。 (3 )随访空腹血糖 (FPG) 5 .6~ 6.0mmol/L、6.1~ 6.9mmol/L而餐后 2h血糖 (2hPG) <7.8mmol/L的人群见到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 3 .71及 2 8.12倍 (P <0 .0 0 1) ,但未见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4 )在FPG <5 .6mmol/L且 2hPG 7.8~ 11.0mmol/L人群中 ,发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分别显著增加 4.3 1及 3 .40倍 (P <0 .0 0 1)。结论 FPG 5 .6~ 6.0mmol/L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将空腹血糖受损的下限调整至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人群 心脑血管事件 随访研究 空腹血糖受损 诊断 发病率 无糖 PG 累积
原文传递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3
3
作者 黄汉菊 卢建雄 杨月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54-2155,共2页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32.8%-57.0%,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降压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降低由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32.8%-57.0%,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降压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降低由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用于降低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缬沙坦、氨氯地平均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氨氯地平 降压治疗 缬沙坦 安全性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9
4
作者 吴寿岭 钟吉文 +6 位作者 王丽晔 高竞生 郑晓明 金成 李金峰 刘秀荣 黄卫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30~70岁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30~70岁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30027人)和理想血压诊断标准(15614人)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0~53.0(47.6±3.2)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水平高(均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461例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致死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9%、0.57%、0.20%、0.23%和0.23%,高于理想血压人群的0.67%、0.27%、0.12%、0.17%和0.15%,其中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RR分别较理想血压人群增加37%(95%CI1.10~1.70)和56%(95%CI1.10~2.20)。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脑出血累积发生率高于理想血压人群;高血压前期是总心脑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心脑血管事件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1
5
作者 华琦 范利 +3 位作者 李静 谭静 朱玮玮 孙希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40,共9页
近年来,血压变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波动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老年人由于各种病理生理因素更易发生异常血压波动。本期发表的《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全面阐述了老年人... 近年来,血压变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波动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老年人由于各种病理生理因素更易发生异常血压波动。本期发表的《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全面阐述了老年人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老年人血压波动的常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各个方面,对临床心血管医师了解我国老年患者的血压异常波动情况,预防和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助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波动 临床诊疗 老年人 专家 中国 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脑血管事件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49
6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是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原因,也是老年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发病特点与防治原则对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老年人 疾病诊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专家 中国 心脑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与自然转归 被引量:42
7
作者 魏国华 范建高 《肝脏》 2006年第6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然转归 流行现状 NAFLD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事件 相关性疾病 酒精性肝病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 被引量:40
8
作者 金雅丽 张倩辉 郭艺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胰岛素抵抗等)均可引起MAU的增加。MAU的出现意味着各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血管系统...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胰岛素抵抗等)均可引起MAU的增加。MAU的出现意味着各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已在进展,在此阶段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延缓甚至阻止临床型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其MAU,并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血管系统损害 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独立预测因子 心脑血管事件 胰岛素抵抗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及其自然史 被引量:32
9
作者 范建高 《现代实用医学》 2006年第7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现状 自然史 NAFLD 糖尿病(DM)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事件 相关性疾病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治疗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明 胡申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受到广泛重视。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环节与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二者均是心脑血管事件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多种内皮因子的功能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受到广泛重视。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环节与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二者均是心脑血管事件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多种内皮因子的功能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肱动脉超声检查方法以及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病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心脑血管事件 血管疾病 研究课题 功能关系 重要环节 内皮因子 可能机制 治疗对策 动脉超声 发病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景良洪 曾艳丽 宋凤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4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4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随访到2015年7月,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分别为(5.91±3.42)mmol/L、(6.14±0.98)%、(3.75±1.35)mmol/L、(2.01±0.54)mmol/L、(24.9±2.7)kg/m2,与护理前的(6.87±4.25)mmol/L、(7.27±1.36)%、(4.55±1.41)mmol/L、(2.65±0.89)mmol/L、(26.9±3.8)kg/m2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6例,对照组发生13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心脑血管死亡2例,对照组心脑血管死亡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孙志强 王智敏 +2 位作者 龙苏兰 赖小美 罗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1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4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1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4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志愿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慢性病 志愿服务 中医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陈永刚 李云 +5 位作者 安利杰 魏晓明 李俊娟 赵晓琳 孟令民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006-07-2007-10参加健康查体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入选糖尿病患者8187例作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4.4年后,比较糖尿病伴高血压组(n=5402)和单纯糖尿病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006-07-2007-10参加健康查体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入选糖尿病患者8187例作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4.4年后,比较糖尿病伴高血压组(n=5402)和单纯糖尿病组(n=3145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基线水平,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均P<0.01)。随访结束时,共有278例死亡,364例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全因死亡率(9.55/1000人年比7.09/1000人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3.12/1000人年比1.77/1000人年)、心肌梗死发生率(3.39/1000人年比2.02/1000人年)、脑梗死发生率(8.58/1000人年比4.96/1000人年)、脑出血发生率(2.02/1000人年比0.89/1000人年)和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3.83/1000人年比7.84/1000人年)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伴高血压组脑梗死和总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为单纯糖尿病患者的1.55倍(95%CI1.15~2.08)和1.57倍(95%CI1.24~1.98,均P<0.05)。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全因死亡和总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9%和29.6%。结论高血压增加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应用替格瑞洛对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周国亮 王艳茹 +2 位作者 张月婵 白凤英 宋桂菊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7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7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2组术前和术后7d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术后2h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2组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7d的CK-MB和hs-CRP水平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STEMI患者PCI围术期和术后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减少心肌损伤,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心功能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俊霞 张鹏 +2 位作者 肖雄木 李国辉 周晓丹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0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ax hemodialysis HFHD)和低通量透析组(low flax hemodialsis LFHD),治疗6个月,观察2...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ax hemodialysis HFHD)和低通量透析组(low flax hemodialsis LFHD),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胆固醇、β2-微球蛋白(β2-MG)、均较LFHD组下降,血红蛋白较LFHD组上升明显。HSCRP6.51±0.86比7.39±0.70、iPTH 123.85±32.6比195.72±84.5、TG 1.18±0.26比1.87±0.36、TC5.7±0.92比6.12±0.85、APOP-A 1.37±0.25比1.97±0.51、β2-MG 9.71±2.21比10.79±2.00、HGB 118.6±6.36比100.28±8.71。HFHD组急性感染(2.5%比20%)和心脑血管事件(2.5%比12.5%)的发生率亦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状况,减少急性感染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血脂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36
16
作者 殷白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991-992,994,共3页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其防治从医院走进社区势在必行,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其防治从医院走进社区势在必行,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具有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这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密不可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对策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病患者 独立危险因素 终身治疗
下载PDF
缬沙坦单药与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佳力 袁越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6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口服,1次/d,两...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6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进行测定,并根据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患者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1.5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2.50%)出现轻微头痛,对照组1例(1.32%)出现头晕,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1.25%)肾功能轻度损害,对照组2例(2.63%)肾功能轻度损害,1例(1.32%)Ⅰ级心功能不全,观察组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并不增加不良反应,而且可降低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要点介绍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稳 李刚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与中青年患者相比,相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升高。老年人高血压有着特殊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我们应...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与中青年患者相比,相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升高。老年人高血压有着特殊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我们应重视群体特征和治疗措施的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 专家 中国 诊断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文海 梁艳平 +2 位作者 杨建 姜龙 冯洪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604-5606,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影响,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寻找诱因。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内科及消化内科门诊收治高血压老年患者2 534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Hp感染...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影响,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寻找诱因。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内科及消化内科门诊收治高血压老年患者2 534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Hp感染,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 2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Hp治疗,治疗1周后剔除Hp阳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末次随访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随访1年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8.37%(P<0.05)。结论 Hp感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具有促进作用,可使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增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老年高血压 新发 心脑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人贵 黄渊秀 +3 位作者 谢强明 刘鲲 陈姗 邹联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其中脑卒中报告发病率237.99/10万,标化发病率244.12/10万,发病以脑梗死为主,冠心病报告发病率80.09/10万,标化发病率82.27/10万,发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亡率132.43/10万,标化死亡率136.21/10万,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0.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4/10万,死亡以脑出血为主,冠心病报告死亡率52.29/10万,标化死亡率53.78/10万,死亡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χ~2发病=64 537.26,P=0.000;χ~2死亡=32 646.53,P=0.000),且男性均高于女性(χ~2发病=194.66,P=0.000;χ~2死亡=178.54,P=0.000),发病与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38.03%。结论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复发率和报告死亡率呈"三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发病与死亡以脑卒中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的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事件 脑卒中 冠心病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