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晖 姚亚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准确性。方法以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远程监护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比较患者白天与夜晚室壁波幅异常、ST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准确性。方法以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远程监护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比较患者白天与夜晚室壁波幅异常、ST段异常的检出率,同时比较心脏远程监护、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在患者心肌缺血真正中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心动图检出率明显低于远程监护心电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远程监护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8am^10pm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10pm至次日8am远程监护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护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与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的阴、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远程监护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远程监护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相比,不仅具有全天候监测特征,而且对于心肌缺血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可作为理想的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与监护技术,尤其远程监护心电图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诊断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玉 高海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过程中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患者57例,当患者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时,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是否有胸闷、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通知患者采取相...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过程中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患者57例,当患者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时,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是否有胸闷、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通知患者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让患者填写记录卡,将患者的发病时间及是否有症状的记录汇总成表格,计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 57例患者中,有症状者10例(占18%),无症状者45例(占79%);发作次数192阵,有症状者31阵(占16%),无症状者161阵(占84%)。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90.6%;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岁者与<60岁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已经不能作为静息性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能及时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较传统动态心电图及床旁心电监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静息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鲁雯雯 韩艳丽 +2 位作者 陈守强 朱其鲁 张梦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评估远程监护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家中或社区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心脏远程监护结... 目的评估远程监护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家中或社区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心脏远程监护结果指导康复训练。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心脏远程监护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测心肌缺血,记录检出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2 w后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和再入院率、死亡率。结果随访32 w,试验组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4例,检出率为68%;对照组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2例,检出率为26%,试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81,P=0.023);试验组在心脏远程监护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出现胸闷、憋气、呼吸急促症状患者15例(30.0%),对照组出现胸闷、憋气、呼吸急促症状患者27例(54.0%),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303,P=0.031)。康复训练治疗32 w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6min步行距离[(441.75±39.02)m比(391.25±63.31)m,t=4.721,P=0.032]、生活质量评分(43.26±9.61比55.83±6.42,t=8.132,P=0.043)、再入院率(18%比32%,t=6.412,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4%,P=0.893)。结论心脏远程监护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训练能够增加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减少再入院,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远程监护 康复训练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远程监测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温高芹 谢文静 +1 位作者 贡欢欢 廉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监测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健康素养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7)。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远程监测运动训练,干预6个月。比... 目的探讨远程监测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健康素养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7)。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远程监测运动训练,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HF-SHLS)评分、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心率(HR)、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距离(6MWD),统计两组再入院率。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的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F-SHLS评分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R、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室收缩同步性(ΔTs)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心输出量(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17.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远程监测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CHF患者的健康素养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训练 心脏远程监护 健康素养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中同一用户不同时间心电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海青 陈守强 +4 位作者 魏敏 余玫 贾书敏 霍秀月 伊永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49,共2页
测量31例心脏远程监护用户两帧不同时间心电图的心率、QRS波振幅、R-(Q+S)、QRS波宽度、P波振幅、P波宽度、T波振幅、T波宽度、P-R间期、Q-T间期和Q-Tc等指标。结果显示,对于CM1通道记录,两帧不同时间的心电图中,心率、P波振幅和Q-T间... 测量31例心脏远程监护用户两帧不同时间心电图的心率、QRS波振幅、R-(Q+S)、QRS波宽度、P波振幅、P波宽度、T波振幅、T波宽度、P-R间期、Q-T间期和Q-Tc等指标。结果显示,对于CM1通道记录,两帧不同时间的心电图中,心率、P波振幅和Q-T间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对于CM5通道记录,两帧不同时间的心电图中,心率、P波振幅、T波振幅和Q-T间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认为在不同时间心率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同一用户心电图的QRS波振幅、R-(Q+S)、QRS波宽度、P波宽度、T波宽度、P-R间期和Q-Tc七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这些指标可为同一机器不同用户心电图的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心电图 用户管理 时间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自动报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守强 伊永亮 +4 位作者 高海青 魏敏 余玫 任燕 宫志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自动报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心脏远程监护过程中1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窦性停搏和1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结果1例发生在白天,2例发生在夜间;2例发生在院外,1例发生在院内。或采取相应预...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自动报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心脏远程监护过程中1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窦性停搏和1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结果1例发生在白天,2例发生在夜间;2例发生在院外,1例发生在院内。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或及时给予救治。结论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自动报警功能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心电描记术 自动报警
下载PDF
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发现快慢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娟 王雪 +1 位作者 刘卉 伊永亮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21-322,共2页
心脏远程监护是一种基于GPRS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心电信息的技术,在传统动态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报警、实时发送心电图的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及时预警,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本文介绍一例应用心脏... 心脏远程监护是一种基于GPRS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心电信息的技术,在传统动态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报警、实时发送心电图的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及时预警,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本文介绍一例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发现的快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快慢综合征 心脏停搏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流程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守强 边晓媛 +3 位作者 宋秀兰 余玫 魏敏 贾书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本文介绍了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的工作流程及流程表的设计思路、格式、组成及应用。流程表简明扼要,使用快捷方便,可使工作人员明确责任,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它便于归档保存用户资料,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原始材料,值得进... 本文介绍了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的工作流程及流程表的设计思路、格式、组成及应用。流程表简明扼要,使用快捷方便,可使工作人员明确责任,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它便于归档保存用户资料,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原始材料,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流程表 iHolter 应用
下载PDF
远程移动监控,心脏的守护者——专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高海青
9
作者 高超 王淑君 《保健医苑》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原因主要是突发心血管急性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其中7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由于失去宝贵的早期诊断救治时间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猝死。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原因主要是突发心血管急性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其中7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由于失去宝贵的早期诊断救治时间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猝死。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统的应用,建立了心脏病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零距离”通道,提高了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遏制了心血管疾病不断增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费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心脏远程监护问题,本刊近日专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高海青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心脏病患者 医院副院长 山东大学 高海青 心血管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监控
下载PDF
中卫莱康的移动心电征途
10
作者 张智慧 张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08年第9期86-90,共5页
将一只模样酷似手机的设备放到手心或胸口数秒钟,听到“嘀嘀嘀”三声后拿下来,可以看到屏幕上流动显示着刚刚采集的心电图信号。随后,只要根据屏幕的提示,按下确认发送键后将信号发送出去,就可以在几分钟后收到一条关于刚才心电图... 将一只模样酷似手机的设备放到手心或胸口数秒钟,听到“嘀嘀嘀”三声后拿下来,可以看到屏幕上流动显示着刚刚采集的心电图信号。随后,只要根据屏幕的提示,按下确认发送键后将信号发送出去,就可以在几分钟后收到一条关于刚才心电图的诊断结果的短信。短信来自于中卫莱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卫莱康)和卫生部合作建立的“莱康24小时心脏远程监护服务中心”。那里的专业医师会对收到的心电图信号做出分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信号 心脏远程监护 流动显示 服务中心 卫生部 医师会 屏幕 诊断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网络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陈守强 张建民 +1 位作者 袁锋 高海青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0-1232,共3页
我们根据住院病历、心脏远程监护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要求,开发设计本软件。本软件由关系型数据库ACCESS设计完成,辅之以VBA语言设计界面、操作功能按钮和菜单。其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数据表、模块、界面和菜单五部分;其应用... 我们根据住院病历、心脏远程监护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要求,开发设计本软件。本软件由关系型数据库ACCESS设计完成,辅之以VBA语言设计界面、操作功能按钮和菜单。其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数据表、模块、界面和菜单五部分;其应用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友好性、实用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可实现佩带时登记、发送时登记、查询、统计和打印等功能,对用户进行有效管理,进一步发挥心脏远程监护网络在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用户管理 计算机应用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成功抢救电风暴患者一例
12
作者 于秋霞 伊永亮 +1 位作者 魏敏 高海青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心脏远程监护对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做到迅速识别、及时通知,为及时抢救、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文介绍心脏远程监护成功抢救电风暴患者一例。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心律失常 电风暴
下载PDF
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
13
作者 张玉 伊永亮 +2 位作者 余玫 魏敏 高海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104,共4页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患者,查阅入选患者心脏远程监护记录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计算静息性心肌缺血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及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1.3%,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58.3%(P<0.05)。冠状动脉痉挛在所有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中所占比例≥73.3%,非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所占比例≤26.7%(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鉴别诊断导致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两种机制;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中冠状动脉痉挛所占的比重大;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的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比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的连续监测对于静息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静息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痉挛
原文传递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性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晖 胡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ECHO)和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3例冠心病(CHD)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G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心脏远程监护技术、ECHO和DCG诊...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ECHO)和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3例冠心病(CHD)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G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心脏远程监护技术、ECHO和DCG诊断SMI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以及Kappa值。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在63例CHD患者中共检出41例SMI,心脏远程监护技术、ECHO和DCG诊断SMI的符合率分别为92.68%、53.66%和90.24%;诊断S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8%和77.27%、53.66%和90.24%以及86.36%和22.73%;Youden指数分别为0.700、0.236和0.766;心脏远程监护技术、DCG诊断SMI的Youden指数明显高于ECHO,二者诊断SMI结果与CGA具有极好一致性。结论: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可作为DCG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对于SMI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远程监护技术在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余玫 伊永亮 +3 位作者 高海青 陈守强 魏敏 霍秀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急性心血管事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守强 郝鑫 +3 位作者 高海青 伊永亮 魏敏 余玫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15例用户均随身佩带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和自动报警、无声模式,并实时监控。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报告。结果 1 181例用于疾病诊断用户中...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15例用户均随身佩带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和自动报警、无声模式,并实时监控。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报告。结果 1 181例用于疾病诊断用户中,发现心电异常977例,均予以明确诊断;通过自动报警记录,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69例,均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家属,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或及时救治;87例手术监护患者中,对4例心电异常者,接受自动报警发送的心电图后,即刻建议暂缓手术;26例起搏器患者中,因心慌发图显示恶性心律失常5例,因胸闷、憋气发图显示ST-T改变者2例,因头晕发图显示感知功能障碍者1例。对后者所安装的起搏器,及时将参数进行调整;47例保健干部中,自动报警记录见心电异常者4例,经相应处理后迅速缓解。结论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疾病诊断、手术监护、起搏器随访和干部保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iHolter 临床应用 干部保健
原文传递
心脏远程监护仪的用户特征及费用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守强 梁爱民 +2 位作者 伊永亮 贾书敏 高海青 《中国卫生经济》 2007年第2期72-73,共2页
就心脏远程监护仪用户的基本特征和检查费用进行了科学分析。从来源看,以住院和门诊患者为主(占97.52%);从性别看,男性(占55.97%)多于女性(占44.03%);从职业看,以干部最多(占57.09%);从年龄分布看,以40~89岁居多(占77.14%);从地区分布... 就心脏远程监护仪用户的基本特征和检查费用进行了科学分析。从来源看,以住院和门诊患者为主(占97.52%);从性别看,男性(占55.97%)多于女性(占44.03%);从职业看,以干部最多(占57.09%);从年龄分布看,以40~89岁居多(占77.14%);从地区分布看,以本市居多(占75.32%);从戴机天数看,以1天为主(占92.52%);从医疗保障情况看,以自费为主(占95.95%)。从检查费用看,心脏远程监护仪低于动态心电图;随戴机天数的增加,其费用降低愈加明显。心脏远程监护仪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卫生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 用户特征 费用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春艳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7期91-94,共4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11月在长治市中医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94例患者,分别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远程监护3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将其...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11月在长治市中医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94例患者,分别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远程监护3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将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3种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心肌缺血阳性者67例,阴性者27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3.58%、51.85%及74.47%,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06%、59.26%及79.79%,心脏远程监护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03%、81.48%及90.43%,心脏远程监护检查的效果优于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P<0.05)。心脏远程监护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84.62%,其检查效果优于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P<0.05)。结论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相比,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更优秀,且该检查方法便捷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宁 任付先 +1 位作者 司定然 商惠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5期93-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41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检查,现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律失常的阳性...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41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检查,现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律失常的阳性率。结果第1天、第2天、第3天,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诊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的阳性率均逐步升高,同一疾病各天之间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第1天诊断上述类型心律失常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诊断心律失常的敏感性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漏诊率,对降低心律失常的漏诊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远程监测并成功抢救窦性停搏长间歇10.02s1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莉 黄文 +2 位作者 陈守强 路凤娟 高海青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心脏远程监测技术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行心脏远程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心电异常,应立即通知病房或患者本人及家属,根据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理。现报道在对患者远程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窦... 心脏远程监测技术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行心脏远程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心电异常,应立即通知病房或患者本人及家属,根据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理。现报道在对患者远程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窦性停搏长间歇10.02 s 1例,通过及时治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窦性停搏 长间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