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红蛋白(Myo)表达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手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目的分析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红蛋白(Myo)表达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手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无复流组,另收集同期接受PCI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复流组。全部老年AMI患者在入院时、PCI术后48 h均接受血清cMyBP-C、Myo检测,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资料等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相关基线资料及血清cMyBP-C、Myo水平,分析血清cMyBP-C、Myo表达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结果 106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48 h cMyBP-C、Myo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cMyBP-C、Myo水平均高于心肌复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BP-C、Myo异常表达可能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有关,cMyBP-C、Myo过表达可能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MyBP-C、Myo单一及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的AUC>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可能与血清cMyBP-C、Myo过表达有关,未来可考虑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cMyBP-C、Myo表达,辅助评估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 My BP-C浓度。比较AMI组与对照组间c My BP-C、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差异,分析AMI组c My BP-C与c TnⅠ、CKMB和Myo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 h与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的差异。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组患者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分别为r=0.876、P<0.05;r=0.632、P<0.05和r=0.903、P<0.05)。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c TnⅠ浓度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c My BP-C在发病4 h内即开始升高,提示c My BP-C可以作为诊断AMI的早期生化标志物。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表明c My BP-C可以作为评估PCI术效果的早期指标。展开更多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MYBPC)3基因突变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M...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MYBPC)3基因突变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MYBPC3基因突变已超过200种。本文就MYBPC3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表型特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红蛋白(Myo)表达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手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无复流组,另收集同期接受PCI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复流组。全部老年AMI患者在入院时、PCI术后48 h均接受血清cMyBP-C、Myo检测,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资料等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相关基线资料及血清cMyBP-C、Myo水平,分析血清cMyBP-C、Myo表达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结果 106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48 h cMyBP-C、Myo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cMyBP-C、Myo水平均高于心肌复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BP-C、Myo异常表达可能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有关,cMyBP-C、Myo过表达可能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MyBP-C、Myo单一及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的AUC>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可能与血清cMyBP-C、Myo过表达有关,未来可考虑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cMyBP-C、Myo表达,辅助评估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 My BP-C浓度。比较AMI组与对照组间c My BP-C、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差异,分析AMI组c My BP-C与c TnⅠ、CKMB和Myo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 h与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的差异。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组患者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分别为r=0.876、P<0.05;r=0.632、P<0.05和r=0.903、P<0.05)。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c TnⅠ浓度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c My BP-C在发病4 h内即开始升高,提示c My BP-C可以作为诊断AMI的早期生化标志物。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表明c My BP-C可以作为评估PCI术效果的早期指标。
文摘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MYBPC)3基因突变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MYBPC3基因突变已超过200种。本文就MYBPC3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表型特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