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丽俐 喻伟成 +3 位作者 熊海水 徐杏安 胡崇刚 谢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7例AMI患者定义为病例组,其中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A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B组,将45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7例AMI患者定义为病例组,其中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A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h的患者为B组,将45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MyBP-C、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其中cMyB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TnI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B组患者血清cMyBP-C、cTnI显著高于A组、对照组(P<0.05);A组患者血清cMyBP-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cTn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cTnI鉴别诊断A组与对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4、0.591(P<0.05)。结论血清cMyBP-C是诊断AMI的敏感指标,它在临床上可以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蛋白I 急性心梗死
下载PDF
ST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hs-cTnT、cMyBP-C、UA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琳 牛爱茹 王欣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631-263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尿酸(UA)在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变化,分析其在短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尿酸(UA)在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变化,分析其在短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救治并接受PCI治疗的298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在术后1h检测血清hs-cTnT、cMyBP-C、UA水平。随访60d,无失访。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240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比较两组间血清hs-cTnT、cMyBP-C、UA差异,并分析其对ST抬高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和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hs-cTnT、cMyBP-C、UA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s-cTnT、cMyBP-C、UA联合检测预测ST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88.0%。hs-cTnT(≥6.50ng/mL)、cMyBP-C(≥94.00pg/mL)、UA(≥415.00μmol/L)是ST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TnT、cMyBP-C、UA水平与ST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相关,是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指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梗死 高敏蛋白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尿酸 预后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缺失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继征 张茵 +6 位作者 王怡璐 孙凯 王志民 周宪梁 宋雷 惠汝太 邹玉宝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缺失突变及其表型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缺失突变及其表型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两例先证者中分别发现两个缺失突变14262_14264delAAG和14364delG,均位于外显子25。表型分析发现两例先证者均有劳力性胸闷、胸痛和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不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左室后壁分别为2.5、3.2),但SAM征阴性,发病年龄分别为38岁和29岁。结论缺失突变是MYBPC3基因突变的常见形式,14262_14264delAAG或14364delG突变导致的HCM表现为不对称性心肌肥厚,患者容易出现晕厥等症状,应该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缺失突变
原文传递
血清cMyBP-C、Myo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温珂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红蛋白(Myo)表达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手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红蛋白(Myo)表达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手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无复流组,另收集同期接受PCI术治疗的53例术后心肌复流老年AMI患者资料,纳为心肌复流组。全部老年AMI患者在入院时、PCI术后48 h均接受血清cMyBP-C、Myo检测,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资料等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相关基线资料及血清cMyBP-C、Myo水平,分析血清cMyBP-C、Myo表达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结果 106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48 h cMyBP-C、Myo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无复流老年AMI患者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cMyBP-C、Myo水平均高于心肌复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BP-C、Myo异常表达可能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有关,cMyBP-C、Myo过表达可能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MyBP-C、Myo单一及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的AUC>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可能与血清cMyBP-C、Myo过表达有关,未来可考虑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cMyBP-C、Myo表达,辅助评估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无复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死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蛋白 无复流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晨 常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437-441,共5页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不仅是心肌粗肌丝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参与调节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重要物质之一。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以及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水平在急性心...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不仅是心肌粗肌丝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参与调节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重要物质之一。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以及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判断预后作用。近年来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通过磷酸化来调节心肌舒张功能方面有了新进展,而且,多个研究又发现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这表明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可能对于舒张功能不全为特征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很重要。在这个情况下,现综述总结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磷酸化 舒张功能不全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p.L808M和c.24172419delACA基因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曼 李虹 +1 位作者 杨广 金翠香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的方法对73岁女性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的26个与肥厚型心肌病(HCM)相关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通过Sa...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的方法对73岁女性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的26个与肥厚型心肌病(HCM)相关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法在基因突变家系内及100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验证,确定该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分析基因突变携带家系成员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探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先证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第26号外显子上同时发现p.L808M和c.2417_2419delACA两个新突变位点。健康志愿者未见异常。该患者57岁始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家系中5例携带突变基因,其中2例为HCM患者,3例为无症状携带者,无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结论基因突变序列分析,提示该家系基因突变引起蛋白功能改变的可能性大,MYBPC3 p.L808M和c.2417_2419delACA基因突变可能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突变
原文传递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G4295A突变与中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虎 邹玉宝 +4 位作者 王继征 宋雷 孙凯 宋晓东 惠汝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在10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在10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2例HCM(ZHQ和JXW)患者中发现MYBPC3基因第6号外显子第4295位碱基由G转换为A,结果导致第258位的谷氨酸(G lu,E)转变为赖氨酸(Lys,K),正常对照组相同位置未发现异常。对这2例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发现ZHQ和JXW家族受调查者中分别还有2名和1名成员携带该突变基因,但均未发病。结论MYBPC3基因为我国家族性HCM的致病基因之一,E258K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呈现外显率较低且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肥厚 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5 位作者 宋雷 王志民 于晖 张芊 张伟丽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70-77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 法 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 目的 探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 法 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血缘关系的HCM病人,120例 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研究对照。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MYB- PC3 18443A/G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携带MYBPC3 18443GG基因型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 (24.3±7.3)mm大于携带AG基因型(20.0±5.3)mm(P<0.01)和AA基因型(17.4±2.8)mm (P<0.01)的HCM患者。未发现该多态与发病年龄、晕厥、心电图变化、左室舒张末平均内径、左房 舒张末平均内径、收缩期二尖瓣叶前向运动等其他临床表型相关。结论 MYBPC3不仅是HCM的主 要致病基因,而且可能是影响心肌肥厚程度的修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下载PDF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115_18116insGCAGG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继征 邹玉宝 +6 位作者 孙凯 王怡璐 王志民 高硕 周宪梁 惠汝太 宋雷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插入突变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插入突变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先证者及其一个家系成员中发现一个位于外显子29的五核苷酸插入突变(18115_18116ins-GCAGG),序列分析发现1032位缬氨酸后发生了移码突变(p.Val1032fs),造成先证者60岁发病,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室间隔重度不对称性心肌肥厚(35mm)。结论插入突变是MYBPC3基因突变的特点,18115_18116insGCAGG导致的HCM表型发病晚,心肌肥厚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插入突变
原文传递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7 位作者 孙凯 王东 王志民 吴亚杰 蒋雄京 周宪梁 惠汝太 宋雷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分析携带基因突变患者的表型特点。结果在一例患者中发现MYBPC3第8697G>A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外显子15,造成了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第416位的甘氨酸转变成丝氨酸(G416S),该位置位于保守区。患者65岁时出现活动后胸痛不适,无高危因素。结论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错义突变能够导致HCM,携带该突变的患者表型轻、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G416S错义突变
原文传递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与肥厚型心肌病
11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01-712,共12页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为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就cMYBPC以及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致病基因型、表型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443 A/G多态与肥厚型心肌病表型关系
12
作者 王萍 惠汝太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明确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原因不明的心脏左室壁... 目的明确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cMYBPC)18443 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原因不明的心脏左室壁厚度≥13 mm,或心尖部肥厚或右室肥厚,并排除长期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及其他可引起继发性心室肥厚的疾病,并选择22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白细胞,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包含MYBPC3第30号外显子A/G18443多态的目的片断,根据PCR产物限制性酶切后的长度及ABI377 DNA测序仪测序来判定上述多态。结果 cMYBPC基因18443A/G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在HCM患者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别。在cMYBPC基因18443位置存在A/G多态,携带GG基因型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25.2±5.9)mm大于携带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18.9±4.98)mm的HCM患者。结论 cMYBPC不仅是HCM的致病基因,而且也可能是HCM的修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下载PDF
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顾遵才 李勋 +3 位作者 王正忠 赵思源 曹荣元 孙黎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 My BP-C浓度。比较AMI组与对照组间c My BP-C、肌钙蛋白Ⅰ(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差异,分析AMI组c My BP-C与c TnⅠ、CKMB和Myo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 h与入院时血清c My BP-C和c TnⅠ的差异。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组患者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分别为r=0.876、P<0.05;r=0.632、P<0.05和r=0.903、P<0.05)。发病时间小于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 TnⅠ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而c TnⅠ浓度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 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 My BP-C、c TnⅠ、CK-MB和Myo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 My BP-C浓度与c TnⅠ、CK-MB和Myo浓度均存在正相关;c My BP-C在发病4 h内即开始升高,提示c My BP-C可以作为诊断AMI的早期生化标志物。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 h血清c My BP-C浓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表明c My BP-C可以作为评估PCI术效果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死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蛋白
下载PDF
4种血清心肌标志物在AM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吉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就诊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就诊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yBP-C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Ⅰ、CK-MB、Myo浓度,分别对观察组入院时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小于4h患者与大于或等于4h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h患者与入院时的血清cMyBP-C、cTnⅠ、CK-MB和Myo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MyBP-C、cTnⅠ、CK-MB、Myo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大于或等于4h的患者与小于4h的患者相比血清cMyBP-C、cTnⅠ、CK-MB、My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小于4h的患者,血清cMyBP-C、CK-MB、Myo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h与入院时相比,血清cMyBP-C、CK-MB浓度下降,血清cTnⅠ、Myo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MyBPC、cTnⅠ、CK-MB和Myo在AMI患者中的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血清cMyBP-C、CK-MB、Myo浓度在AMI患者发病4h内即开始升高,故可以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行急诊PCI术后12h血清cMyBP-C、CKMB浓度较入院时下降,故可以为PCI术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蛋白 酸激酶同工酶 蛋白 急性心梗死
下载PDF
心脏超声联合血清cMyBP-C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朱莉 刘丹丹 向导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785-5789,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联合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1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联合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1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血清cMyBP-C水平进行测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采用四格表分析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MyBP-C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cMyBP-C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截断值为43.78μg/L;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MyBP-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为95.20%、特异度为86.67%、准确度为91.02%,其诊断效能高于心脏彩超、血清cMyBP-C单独检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MyBP-C水平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心脏彩超可明显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死 心脏超声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原文传递
血清hs-cTnT、RLN、cMyBP-C对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冀会娟 毕彦博 +3 位作者 孟慧芳 李鹏超 樊青 胡振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40-342,3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反应肌钙蛋白T(hs-cTnT)、松弛素(RLN)、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hs-c...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反应肌钙蛋白T(hs-cTnT)、松弛素(RLN)、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hs-cTnT、RLN、cMyBP-C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s-cTnT、RLN、cMyBP-C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单独与联合应用诊断AMI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AMI组患者的血清hs-cTnT、松弛素、cMyBP-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TnT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4、灵敏度为97.11%、特异度为88.26%;松弛素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3、灵敏度为90.29%、特异度为84.05%;cMyBP-C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1、灵敏度为86.37%、特异度为76.43%。三项指标联合应用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1、灵敏度为98.52%、特异度为87.80%。结论AMI患者血清血清hs-cTnT、RLN、cMyBP-C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AM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蛋白T 松弛素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急性心梗死
下载PDF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红 李静 +2 位作者 闫瑞玲 刘丽文 王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1期1135-1137,共3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MYBPC)3基因突变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M...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MYBPC)3基因突变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MYBPC3基因突变已超过200种。本文就MYBPC3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表型特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基因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参芪益心方联合托伐普坦对CHF患者TSP-1、cMyBP-C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严蓉 李婷婷 +1 位作者 张琴 周婷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益心方联合托伐普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中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58例,将患者分为单药组(79例,托伐普坦治疗)和联... 目的探讨参芪益心方联合托伐普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中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58例,将患者分为单药组(79例,托伐普坦治疗)和联合用药组(79例,参芪益心方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比较两组间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血清TSP-1、cMyBP-C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试验(6MW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观察两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血清TSP-1、cMyBP-C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心功能指标中的LVEDV、NT-proBNP低于单药组(P<0.05),LVEF、CO、6MWT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以(P>0.05)。结论参芪益心方联合托伐普坦治疗CHF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下调TSP-1、cMyBP-C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益心方 托伐普坦 慢性心力衰竭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下载PDF
血清cMyBP-C、H-FABP、CK-MB及BNP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苗成林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65例AMI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65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非AMI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血检测cMyBP-C、H-FABP、CK-MB及BNP水平,比较两组及不同Killip分级AMI患者血清学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cMyBP-C、H-FABP、CK-MB、BNP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AMI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cMyBP-C、H-FABP、CK-MB及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AMI患者,其中Killip分级Ⅰ级29例,Ⅱ级24例,Ⅲ级12例;Ⅲ级患者cMyBP-C、H-FABP、CK-MB及BNP水平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cMyBP-C、H-FABP、CK-MB、BNP及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757、0.753、0.729、0.920,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cMyBP-C、H-FABP、CK-MB、BNP在早期AMI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MI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死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