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5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雪 于慧俊 石宇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644-647,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成为治疗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有效手段,精确评价左心室再同步运动对左心室逆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善显得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以其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 心脏再同步化成为治疗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有效手段,精确评价左心室再同步运动对左心室逆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善显得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以其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用于筛选接受CRT的患者,预测和评价CRT的效果,已成为研究心脏收缩不同步运动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如速度向量成像技术、三维超声技术、斑点追踪技术、瞬时波强技术等为心脏机械不同步运动及CRT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超声心动图 心脏同步化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鄂 杨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 d、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6 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 d、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6 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和血浆脑钠肽(BNP)。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6 min步行距离增加,QRS波时限变小,SV增加,血浆BNP水平降低。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进展与循证医学 被引量:9
3
作者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应用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ehronizating therapy,CRT)治疗心力衰竭是心脏病领域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一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起搏器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仍属禁忌证。但2005年,CRT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Ⅰ类适应证,证... 应用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ehronizating therapy,CRT)治疗心力衰竭是心脏病领域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一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起搏器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仍属禁忌证。但2005年,CRT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Ⅰ类适应证,证据水平为A级,真可谓十年磨成一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适应证 心脏同步化 循证医学 心力衰竭 Ⅰ类适应证 心脏 禁忌证 起搏器
下载PDF
《ESC/EHRA心脏起搏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2007》解读——心脏再同步治疗部分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柯萍 牛红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心脏同步化 治疗指南 心脏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ESC MIRACLE 解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兴通 赵鹃 王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心率、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作为入院时基础值;定期随访,随访期间重复上述检查2-3次,取均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RT组ALB、LVEF较入院时基础值升高(P〈0.05),心率下降(P〈0.001),QRS波时限缩短(P〈0.001),LVED变化不明显;对照组ALB较入院时基础值下降(P〈0.05),LVEF、LVED、QRS波时限、心率无明显变化,对CRT组P〈0.05的指标即LVEF、QRS时限、血清ALB水平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清ALB水平是CRT疗效最为相关的指标(P〈0.01)。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推测血清ALB水平与CRT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白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尚艾 隋旭涛 藤志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78-479,共2页
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推广应用,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鉴于宗教信仰、心脏供体有限等原因,对那些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起搏治疗是... 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推广应用,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鉴于宗教信仰、心脏供体有限等原因,对那些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起搏治疗是一种优于人工心脏植入、心脏移植的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患者 起搏治疗 心脏同步化 血管紧张素转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 醛固酮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宗教信仰
下载PDF
具有一键优化功能的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立波 张华 贾绍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具有一键优化功能的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CHF患者接受起搏器CRT治疗,并分别于植人起搏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一键优化,同时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 目的:观察具有一键优化功能的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CHF患者接受起搏器CRT治疗,并分别于植人起搏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一键优化,同时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评价具有一键优化功能的起搏器CRT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最佳一键优化AV间期在110~180(159.33±19.50)ms之间,最佳VV间期在0~28(15.73±7.55)ms之间。16例患者一键优化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一键优化后QRS时限、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时间差(SPWMD)、左心室射血前时间与右心室射血前时间差值(TQ—AV—TQ—PV)、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植入术后1周除外)、血浆脑钠素均较植入前降低,并且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植入前增加,并且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血浆脑钠素植入术后12个月与6个月比较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具有一键优化功能的起搏器CRT治疗能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一键优 组织多普勒 脑钠素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美红 金建芬 王咏梅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4期317-318,共2页
总结1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起搏器植入前做好心理评估及护理,完善准备,起搏器植入后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观察心功能状况,加强切口护理和随访管理。10例患者起搏器功能良好,心... 总结1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起搏器植入前做好心理评估及护理,完善准备,起搏器植入后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观察心功能状况,加强切口护理和随访管理。10例患者起搏器功能良好,心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化 护理
下载PDF
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纪荣静 赵永辉 +4 位作者 张静 王现青 马继芳 宋卫峰 臧小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伴心力衰竭无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改进LBBB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RT治疗的21例LBBB...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伴心力衰竭无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改进LBBB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RT治疗的21例LBBB伴心力衰竭无应答患者(研究组)和同期40例应答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详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QRS波时限、脑钠肽水平、左房容积、左室容积、右房容积、起搏部位、二尖瓣反流量、房颤、高血压均与CRT治疗LBBB伴心力衰竭无应答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QRS波时限、起搏部位、二尖瓣反流量、房颤、高血压均为导致患者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QRS波时限、左心室电极起搏部位、二尖瓣反流量、房颤均是LBBB伴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优化患者选择,术中优化左室起搏部位,并结合术后起搏参数的优化控制,能够提高患者CRT治疗应答率,降低费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化 无应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颖梅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5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诊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均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心脏...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诊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均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心脏彩超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LVESV)、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室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能够改善左心室收缩,减少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返流面积,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理衰竭 心脏同步化 心律失常
下载PDF
CRT/CRTD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庄颖珠 晋群 张吉新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2964-2967,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CRT在传统单腔、双腔起搏器的基础上改良为左、右心室及右心房三腔起搏,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同步激动,纠正了心脏的电-机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CRT在传统单腔、双腔起搏器的基础上改良为左、右心室及右心房三腔起搏,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同步激动,纠正了心脏的电-机械失同步,从而改善了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对于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加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即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显著降低病死率。因此,CRT/CRTD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 人工心脏起搏 心脏电复律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羚 马宾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421-423,共3页
过去的十几年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被广泛地用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表明,CRT能明显改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最新国际指南也将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CRT治疗的I类适应证。但CRT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过去的十几年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被广泛地用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表明,CRT能明显改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最新国际指南也将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CRT治疗的I类适应证。但CRT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和疗效仍不是很清楚。现对CRT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及其在轻度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轻中度心力衰竭 同步化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脏再同步化及除颤治疗后囊袋感染和相关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秀珍 张鸿儒 +2 位作者 祖利 姚兰 于桂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再同步化和除颤(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囊袋感染及相关问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行CRT-D治疗的54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囊袋皮肤机械性破溃及切口裂开、囊袋出血或血肿等及囊袋感染的原因,...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再同步化和除颤(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囊袋感染及相关问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行CRT-D治疗的54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囊袋皮肤机械性破溃及切口裂开、囊袋出血或血肿等及囊袋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要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对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行CRT-D治疗的79例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囊袋皮肤机械性破溃及切口裂开、囊袋出血或血肿及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接受CRT—D治疗患者的囊袋感染及相关问题的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结论术前严谨的皮肤准备、消除潜在感染因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囊袋位置、实施预防出血干预措施,术后细致、严密的观察护理、充分的健康知识指导、加强跟踪随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能有效的预防CRT-D治疗患者囊袋皮肤机械性破溃及切口裂开、囊袋出血、血肿及囊袋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脏同步化 除颤 心力衰竭 囊袋感染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衰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14
作者 Cleland J. G. F. Daubert J.-C. +1 位作者 Erdmann E. 宁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28-29,共2页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reduces symptoms and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man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e to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ardiac dyssynchrony. We evaluated its effects on ...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reduces symptoms and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man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e to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ardiac dyssynchrony. We evaluated its effects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ETHODS: Patients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IEt or IV heart failure due to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cardiac dyssynchrony who were receiving standard pharmacologic therap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medical therapy alone or with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time to death from any cause or an unplanned hospitalization for a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 The principal secondary end point was death from any cause. RESULTS: A total of 81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followed for a mean of 29.4 months.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reached by 159 patients in the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group, as compared with 224 patients in the medical-therapy group(39 percent vs. 55 percent; hazard ratio, 0.63;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51 to 0.77; P< 0.001). There were 82 deaths in the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group, as compared with 120 in the medical-therapy group(20 percent vs. 30 percent; hazard ratio 0.64;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48 to 0.85; P< 0.002). As compared with medical therap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reduced the 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 the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 and the area of the mitral regurgitant jet; increase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improved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P< 0.01 for all comparisons).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ardiac dyssynchron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improves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s complications and the risk of death. These benefits are in addition to those afforded by standard pharmacologic therapy. The implantation of a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device should routinely be considered in such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患者发病率 心脏协会 次要终点 左室收缩功能 心血管事件 射血分数 全因死亡 左心室功能 死亡风险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冯菲芸 朱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LBBP组和BVP组,每组30例。LBBP组患者采... 目的 探讨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LBBP组和BVP组,每组30例。LBBP组患者采用左束支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VP组采用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QRS波时限、心脏机械同步性指标和心功能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QRS波时限、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以及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SPWMD)均低于术前,LBBP组QRS波时限、IVMD以及SPWMD均短于B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术前(P<0.05),左心房射血分数高于术前,二尖瓣反流面积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1个月LBBP组心功能分级优于BVP组(U=2.379,P=0.017)。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束支起搏治疗后左心房和左心室功能以及心功能分级得到明显改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也得到更多提升,预后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脏同步化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兴海 李法琦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0期1491-1494,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美国,≥40岁的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是20%;每年新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于65万例,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美国,≥40岁的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是20%;每年新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于65万例,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绝对病死率高达约50%。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治疗上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机制的进一步诠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伊伐布雷定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 慢性病 心脏起搏 人工 综述 同步化 心脏同步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文跃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105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对...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105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均35例,研究组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照A组接受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B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率。研究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术后6月内死亡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0.0%、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术后6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8.6%、14.3%、17.1%,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7.1%、34.3%、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单纯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同步化 缺血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实验在心肌缺血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秀梅 周虹 陆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可提高静息状态下无缺血症状患者冠心病(CAD)诊断的准确性,可床边操作,已成为美国和欧洲心血管病诊疗指南推荐的主要非创伤性诊断方法之一.出现新的室壁运动异常或原有运动异常加重是负荷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其主...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可提高静息状态下无缺血症状患者冠心病(CAD)诊断的准确性,可床边操作,已成为美国和欧洲心血管病诊疗指南推荐的主要非创伤性诊断方法之一.出现新的室壁运动异常或原有运动异常加重是负荷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其主观性强,需要检查者临床经验的积累,不同研究者分析的结果差异较大.药物与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TDI)相结合的分析技术,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检查手段,显著降低了人为的影响,但易受心脏转位、相邻组织牵拉影响和超声束角度依赖影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心脏同步化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终末期心衰疾病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汗尼萨·库地热提 阿卜力孜·亚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31-33,共3页
评估终末期心衰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影响。方法 以52例终末期心衰患者为样本,入选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单双数分组,即一般组、同步组,均有26例样本,前者行一般治疗,后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统计心功能指标,观察心功能分级,比较... 评估终末期心衰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影响。方法 以52例终末期心衰患者为样本,入选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单双数分组,即一般组、同步组,均有26例样本,前者行一般治疗,后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统计心功能指标,观察心功能分级,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检测LVEDD以及LVEF等两项指标,在同步组、一般组中与常态分布不符合,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符合常态分布,其中LVEDD在同步组低于一般组,LVEF在同步组高于一般组,P<0.05。心功能评估分级后符合常态分布,II级率在同步组(50.00%)高于一般组(15.38%),III级率在同步组(46.15%)低于一般组(76.92%),P<0.05。治疗有效率符合常态分布,同步组高于一般组,分别是92.31%、69.23%,P<0.05。并发症符合常态分布,同步组低于一般组,分别为11.54%、34.62%,P<0.05。结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能大幅降低心功能分级,有效提升左心射血分数,建议终末期心衰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 安全性 左心射血分数 临床疗效 终末期心衰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心脏再同步化(CRT)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CRT治疗,试验组予以CRT配... 目的:探究心脏再同步化(CRT)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CRT治疗,试验组予以CRT配合左心孟旦(5 mL,1次/周)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QRS波时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SD、LVEDD及QRS波时限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配合左西孟旦治疗CHF的疗效较显著,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QRS波时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心脏同步化 心功能 QRS波时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