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胀”浅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韩丽华 王振涛 +3 位作者 莫晓飞 张会超 索红亮 曾垂义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于心胀的论述首见于《灵枢胀论第三十五》,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根据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心胀的论述以及中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二者无论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方面极具相似性,可将扩张型心肌病归... 关于心胀的论述首见于《灵枢胀论第三十五》,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根据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心胀的论述以及中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二者无论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方面极具相似性,可将扩张型心肌病归于心胀。本病病机多虚实错杂,少见实证。心气亏虚为本病之基础,心阳不振为后期根本,血瘀、水湿为病理产物,是疾病发展及加重的重要因素,发病多虚、瘀、水湿交杂。本病辨证须紧抓正气虚弱这个根本,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结合气血津液辨治,扶正祛邪,补心气、心阳、心阴,逐瘀血、化水湿,标本兼治,方可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研究 扩张型肌病 中医药
下载PDF
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佑华 林赟霄 +4 位作者 苑素云 曹敏 杨爱玲 樊华 周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扩心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相关指标... 目的观察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扩心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本虚标实
下载PDF
张晓星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柳强 薛雪 张晓星(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介绍张晓星论治扩张型心肌病(心胀)的经验。认为本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心肾两虚为根本,六淫邪毒乘虚而入,内舍于心,邪毒久蕴致心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心体逐渐胀大,血不利则为水,病久血瘀水停,终而发为本病。治疗上提倡扶正为先,培元固... 介绍张晓星论治扩张型心肌病(心胀)的经验。认为本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心肾两虚为根本,六淫邪毒乘虚而入,内舍于心,邪毒久蕴致心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心体逐渐胀大,血不利则为水,病久血瘀水停,终而发为本病。治疗上提倡扶正为先,培元固本,尤重益肾养心;强调祛邪并用,兼顾解毒、化饮、祛瘀;同时灵活应用收敛固涩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名医经验 张晓星
原文传递
从水火失济论治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磊 刘迎迎 李运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75-1377,共3页
扩张型心肌病目前多以"心胀"病证范畴来推衍其病理过程,论治则多以调补心阳为基础,但此辨证思路并不能涵盖该病临床中出现的所有病机演变情况。鉴于此,从"水火失济"的角度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机,提出"水... 扩张型心肌病目前多以"心胀"病证范畴来推衍其病理过程,论治则多以调补心阳为基础,但此辨证思路并不能涵盖该病临床中出现的所有病机演变情况。鉴于此,从"水火失济"的角度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机,提出"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是本病中医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及基本病机,水亏相火亢之心胀热证、火衰寒水泛之心胀寒证、水亏火衰之心胀瘀水互结证等病机转变均是在"水火失济"的基础上出现的。临床辨治应以"既济水火"为治疗核心,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化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水火失济 肾不交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简况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茗 李洪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6期83-85,共3页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为心室适应性肥厚,属代偿性机制,早期可归属为"头痛""眩晕"等范畴;后期为"胸痹""中风""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单味药治疗有蛇床子素、丹参、黄...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为心室适应性肥厚,属代偿性机制,早期可归属为"头痛""眩晕"等范畴;后期为"胸痹""中风""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单味药治疗有蛇床子素、丹参、黄芪、三七等可降低血压、心质量指数、心肌MDA含量和血及心肌FFA含量等;中药复方如复方钩藤降压片、半夏白术天麻汤、复方丹参滴丸、心可舒胶囊、扶阳益心膏等,不仅拥有良好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作用,而且能有效逆转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减轻血管增殖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未来期望病名病机及辨证分型形成共识,多方位深层次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左室肥厚 风眩 蛇床子素 丹参 黄芪 三七 复方钩藤降压片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复方丹参滴丸 可舒胶囊 扶阳益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浅析“心胀”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宝 张行 杨传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心胀"语出《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与扩张型心肌病在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上极其相似。心胀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发病责之于内外两端,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较为多见。在治疗上分... "心胀"语出《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与扩张型心肌病在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上极其相似。心胀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发病责之于内外两端,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较为多见。在治疗上分别采用温补心阳、益气养阴、补气行水、活血利水之法,辨证论治,临证选方,灵活用药在临床中往往疗效显著。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也为其中西医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心胀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10
7
作者 雷洋 唐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0-1312,1327,共4页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视角探讨心胀的中医证治。心体阴用阳,以阳气为主导,“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的正常功能表现,而心“阳化气”不足,是心胀发病的基础,“阴成形”太过是心胀发病的重要条件,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心胀的基本...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视角探讨心胀的中医证治。心体阴用阳,以阳气为主导,“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的正常功能表现,而心“阳化气”不足,是心胀发病的基础,“阴成形”太过是心胀发病的重要条件,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心胀的基本治则。在临床实践上,治疗心胀应温阳化气以治本,温阳化气贯穿治疗始终,温阳化气护阴以固阳,并根据病理产物不同兼以散寒、化痰、活血、化饮、利水,以期为心胀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契机,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心胀”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靖 李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8期3010-3011,共2页
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心胀”在临床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心胀”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中医学 综述
下载PDF
从痰湿(瘀)辨治慢性心衰 被引量:8
9
作者 马笑凡 王守富 +2 位作者 崔伟锋 王世冉 耿露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46-48,共3页
慢性心衰归属于"胸痹""心悸""水肿""心胀""喘息"等范畴。饮食过偏、劳逸失调、水饮停留导致气虚血瘀是主要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心气虚弱为本,痰湿(瘀)内阻为标,中医药在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归属于"胸痹""心悸""水肿""心胀""喘息"等范畴。饮食过偏、劳逸失调、水饮停留导致气虚血瘀是主要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心气虚弱为本,痰湿(瘀)内阻为标,中医药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显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单味中药如附子、黄芪、人参等;汤剂常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中成药有麝香保心丸、芪苈强心胶囊、参麦注射液等。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胸痹 水肿 喘息 痰湿(瘀) 中医药 附子 黄芪 人参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参苓白术散 香砂六君子汤
下载PDF
吕均主任医师辨治心衰临证经验
10
作者 敖志豪 吕均 邹欣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
作者通过门诊跟师、查阅文献、剖析病案,总结吕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证经验。吕均主任医师辨治心衰以现代医学对心衰的认识为基础,认为心脏舒缩功能受宗气调节、心脏血脉状况及心阳的影响,并据此总结心衰病机为气(宗气... 作者通过门诊跟师、查阅文献、剖析病案,总结吕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证经验。吕均主任医师辨治心衰以现代医学对心衰的认识为基础,认为心脏舒缩功能受宗气调节、心脏血脉状况及心阳的影响,并据此总结心衰病机为气(宗气)虚水(血液水饮)停、心阳不振,强调补宗气、通心阳、化气利水,重视心衰合并病的调治,主张中西医结合辨治。吕均主任医师所创制的通阳益心汤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力衰竭 通阳益 吕均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论五脏胀病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仕杰 杨军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3期194-196,共3页
笔者从病因病机与治法入手,分心胀、肺胀、脾胀、肝胀、肾胀、鼓胀诸类探讨五脏胀病,认为胀病的病形盘根错节,其利害在于溯本求源,良医当有的中矢,辨证论治。
关键词 辨证施治
原文传递
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逢意 许飚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2期107-110,共4页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多因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减缓疾病恶化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文从中医认识、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简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AHF的临床研究,并在中...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多因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减缓疾病恶化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文从中医认识、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简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AHF的临床研究,并在中药对症治疗、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防治AHF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力衰竭 喘证 水肿 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红 汪红娟 +4 位作者 江姗姗 李展富 田浩梅 陈楚淘 李燕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2-65,共4页
探讨“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依据,扩展太冲穴临床应用。从心与肝生理病理、气血调节联系、经络循行理论以及标本根结理论四方面分析,得出肝疏泄失常致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故治心脏疾患需先调肝清其源;肝与心,气与血的调... 探讨“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依据,扩展太冲穴临床应用。从心与肝生理病理、气血调节联系、经络循行理论以及标本根结理论四方面分析,得出肝疏泄失常致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故治心脏疾患需先调肝清其源;肝与心,气与血的调节相互影响,调气为主,调血为辅,不可忽视肝调节气机对维持其他脏腑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针刺其可治疗胸腹部疾病;针刺太冲可调理气机不畅,血行不利所致心神疾患,故“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可指导临床应用太冲穴治疗胸闷心烦、短气、咽痛、卧不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痛 太冲穴 针刺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王行宽从肝论治心胀经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建民 姚福胜 +1 位作者 田晶 张稳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579-1582,共4页
本文论述王行宽教授从“痰、瘀、郁”病机立论,运用“杂病治肝,肝心同治”思想论治心胀经验。王行宽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阳、气营亏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气郁夹杂,且标实决定了本病的变证。本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等脏,而... 本文论述王行宽教授从“痰、瘀、郁”病机立论,运用“杂病治肝,肝心同治”思想论治心胀经验。王行宽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阳、气营亏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气郁夹杂,且标实决定了本病的变证。本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等脏,而“肝”与本病发展密切相关。依据“痰、瘀、郁”病机不同,将心胀分为初、中、后三期,以“益气养营,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为总的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行宽 痰、瘀、郁 同治 扩张型肌病
下载PDF
陆曙运用参芪养心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验案3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盛 沈丽娟 +3 位作者 陈家豪 张卓珺 沈李阳 陆曙(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4-57,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室腔扩大,伴有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器质性心肌病,严重者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甚至有猝死的风险,预后较差,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1]。DCM发病率较高、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室腔扩大,伴有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器质性心肌病,严重者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甚至有猝死的风险,预后较差,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1]。DCM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患者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54%和36%[2]。因本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无法精准治疗,目前除心脏移植外,现代医学无法有效阻止DCM介导的心肌病变。而中医药以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毒性小的特点在防治DCM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参芪养 陆曙 验案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甜甜 曾秋悦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47-550,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之一,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与遗传和免疫等因素均有相关性,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该病发病相对隐匿,常引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近年该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且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之一,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与遗传和免疫等因素均有相关性,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该病发病相对隐匿,常引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近年该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且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在辨证论治扩张型心肌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较好疗效。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有利于该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中医药
下载PDF
林谦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宏丽 林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851-852,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明确,属于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心腔扩大,单侧或两侧心腔均可受累,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严重者可伴有心力衰竭,病死率高。2014年我国一项研究报道显示,767... 扩张型心肌病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明确,属于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心腔扩大,单侧或两侧心腔均可受累,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严重者可伴有心力衰竭,病死率高。2014年我国一项研究报道显示,767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访52个月的病死率为42.24%[1]。即使生存期内,病人生活质量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慢性力衰竭 林谦 经验总结
下载PDF
从“心胀”到“心水”动态辨治扩张型心肌病
18
作者 吴怡茹 陈兴娟 +3 位作者 胡木 程晓振 胡影 冯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12-2315,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难治性疾病。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相关论治内容散落在“心胀”“心水”“水肿”“心悸”等疾病中,现今仍无统一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称谓。经考辨,笔者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当以《黄帝内经》中...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难治性疾病。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相关论治内容散落在“心胀”“心水”“水肿”“心悸”等疾病中,现今仍无统一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称谓。经考辨,笔者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当以《黄帝内经》中“心胀”一病命名,中晚期当以《金匮要略》中“心水”一病命名。心外有心包覆盖,邪气侵犯,心包代之受邪,故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位在心之包络,且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心胀”起于寒厥之气上逆,偏于气病;“心水”源于水液失运、正气不足,偏于水病。“厥气”上逆,引起脏腑气机失调,且存在元气不足,均会导致气不行水、化水,而致水液停滞,故“心水”实为“心胀”进一步发展,其间存在动态演变。“心胀”当早治防变,以降气疏利为先,后补元气,若正虚明显,补益宜轻,以防胀病愈重,以消胀宁心方为基础方;若进展为“心水”,治疗当重益气利水,以利水强心方治之。扩张型心肌病病变范围广泛,常兼见他脏之症,应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中医治疗 包络 动态辨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中医病证探析
19
作者 王滢迪 何竹青 +1 位作者 李小茜 何建成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第4期61-63,共3页
从中医病证结合的角度,收集分析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心力衰竭的病名、症状、方药记载,对心力衰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心痹”“心胀”“心水”可能属于中医古籍中心力衰竭相关疾病。“心咳”为心火上炎,肺气上逆而咳,推测可能属... 从中医病证结合的角度,收集分析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心力衰竭的病名、症状、方药记载,对心力衰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心痹”“心胀”“心水”可能属于中医古籍中心力衰竭相关疾病。“心咳”为心火上炎,肺气上逆而咳,推测可能属于现今心肺同病。“心死”为对脉象的探讨,亦不能代表心力衰竭。而中医的“心衰”反映的是病机而非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下载PDF
从“厥气”论治心系疾病
20
作者 吴怡茹 程晓振 +2 位作者 许韵 陈兴娟 冯玲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厥气”之名出自《黄帝内经》,是一种从肝肾逆上的内生邪气,其有寒热之分,且稽留日久易生痰饮、瘀血而成积聚之候。心为君主之官,处胸膈之上,而“厥气”具上逆之性,故心易受其犯,引起心胀、心痛、不寐、噫气等心系疾病。针对“厥气”为... “厥气”之名出自《黄帝内经》,是一种从肝肾逆上的内生邪气,其有寒热之分,且稽留日久易生痰饮、瘀血而成积聚之候。心为君主之官,处胸膈之上,而“厥气”具上逆之性,故心易受其犯,引起心胀、心痛、不寐、噫气等心系疾病。针对“厥气”为病,治疗可以祛邪疏利为主,同时辨别“厥气”寒热,临证时慎用攻下、兼顾补益。热厥心痛急用金铃子散,后予枳术丸;寒厥心痛予术附汤、乌头赤石脂丸等大热之剂。心胀予离照汤化裁;不寐予半夏秫米汤合桂枝汤加减;噫气当以旋覆代赭汤治之,若噫气见于心痹,还应结合痹之本邪,并根据风、寒、湿邪气夹杂的不同选用不同方剂,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桃红饮、苓桂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气 不寐 噫气 系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