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CK、MDA及SOD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志柳 刘兴德 +3 位作者 陈保林 黄达梅 高秀蓉 焦桂萍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27-28,3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心肌缺血后处理(IPTC)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IPTC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肌梗死面积(IS)的影响,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心肌缺血后处理(IPTC)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IPTC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肌梗死面积(IS)的影响,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研究IPTC对I/R心肌MDA、SOD的影响。结果:IPTC和IPC大鼠IS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CK、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IS、CK、MDA、SO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IPC一样,IPTC能有效降低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面积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大鼠心肌 心肌缺血事件 SOD MDA 心肌保护作用 I/R损伤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脉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文兰 乔树宾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7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syndrome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缺血事件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表面糜烂 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 临床表现 临床进展 形成过程 闭塞性
下载PDF
缺血性J波的形成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2-174,共3页
近年来,缺血性J波的概念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即在冠状动脉因阻塞性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时,心电图可以新出现J波或原来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时,称为缺血性J波,
关键词 缺血性J波 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事件 阻塞性病变 冠状动脉 功能性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脑钠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士礼 包宗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545-548,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脑钠肽 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syndrome peptide 神经内分泌激素 心肌缺血事件 内分泌器官 左心室功能 扩张血管 评估价值 心力衰竭 生化指标 冠脉斑块 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 人体内 不稳定 心脏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彩娜 刘宽芝 王战建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激性高血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急性非ST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ST段抬高 糖代谢紊乱 心肌缺血事件
下载PDF
缓释维拉帕米和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军汉 翟惠红 +2 位作者 傅国琴 张林惠 郭文伟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和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降压、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及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98例轻、中度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缓释维拉帕米片(缓释维拉帕米组)和卡维地洛片(卡...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和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降压、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及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98例轻、中度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缓释维拉帕米片(缓释维拉帕米组)和卡维地洛片(卡维地洛组)。比较治疗8周后对心率、坐位血压,24h动态心电图(Holter)中心肌缺血事件及室性早搏的影响。结果服药8周后缓释维拉帕米组和卡维地洛组心率分别下降(8.9±6.1)次/m in和(5.9±4.0)次/m in,坐位血压分别下降(28.0±7.8)/(19.8±7.1)mmHg和(19.5±6.9)/(18.2±5.4)mmHg,24h Holter示缓释维拉帕米组和卡维地洛组缺血事件次数分别减少88.4%和56.5%,缺血时间分别缩短82.7%和41.6%,缺血时间缩短两组间比较P<0.05,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2.3%和29.4%(P<0.05)。结论缓释维拉帕米和卡维地洛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P>0.05),但缓释维拉帕米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及抗室性早搏的作用优于卡维地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维拉帕米 卡维地洛 高血压 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缓释维拉帕米 卡维地洛片 中度高血压 疗效观察 治疗 24H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事件 室性早搏
原文传递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海涛 刘国兵 +1 位作者 李慧 王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12-1315,1321,共5页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HP感染患者炎性标记物及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10例,将11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HP感染患者炎性标记物及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10例,将11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血清炎性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水平、再发心肌缺血事件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90.91%、92.73%,高于对照组76.36%、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RP、IL-6、Hcy、s 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总发生率23.64%低于对照组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治疗可降低ACS合并HP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进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 感染 炎性标记物 心肌缺血事件
原文传递
抗HP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及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阳安 徐丽 +2 位作者 汪翼 何诚 胡可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1909-1912,1943,共5页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HP感染患者炎性标记物及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5,常规治疗+抗HP治疗...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HP感染患者炎性标记物及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5,常规治疗+抗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HP根除率、血清炎性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记录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CRP、IL-6、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合并HP感染患者采取抗HP治疗可更好地缓解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降低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同时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 感染 炎性标记物 心肌缺血事件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临床证据的解读和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刚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1995~2001年间,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胆固醇事件复发的研究(CARE)、普伐他汀长期治疗缺血性疾病研究(LIPID)、西苏格兰冠心病(CHD)预防研究(WOSCOPS)、德克萨斯空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AFCAIXS/TexCAPS)、前... 1995~2001年间,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胆固醇事件复发的研究(CARE)、普伐他汀长期治疗缺血性疾病研究(LIPID)、西苏格兰冠心病(CHD)预防研究(WOSCOPS)、德克萨斯空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AFCAIXS/TexCAPS)、前瞻性普伐他汀汇总研究(PPP)、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MIRACL)和随机的血脂与CHD研究(L—CAD)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①血总胆固醇(TC)下降20%。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脂治疗 临床证据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CHD)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总胆固醇 解读 心肌缺血事件 普伐他汀
下载PDF
导管引起冠状动脉开口夹层形成及其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成祥 袁铭 +4 位作者 郭文怡 王海昌 栾荣华 程何祥 曹艳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措施。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因导管操作不当而造成医源性右冠状动脉或左主干开口损伤夹层形成,后果极其严重[1]。及时诊断并有效处理导管所致开口夹层,能避免灾难...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措施。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因导管操作不当而造成医源性右冠状动脉或左主干开口损伤夹层形成,后果极其严重[1]。及时诊断并有效处理导管所致开口夹层,能避免灾难性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夹层形成 导管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事件 右冠状动脉 操作不当 冠心病
下载PDF
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方 唐铭 +5 位作者 王宏宇 陈耀武 毛和明 徐平 李方军 安友仲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9期371-374,共4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后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事件 心电图表现 血液动力学 早期干预治疗 心肌坏死 早期发现
下载PDF
依诺肝素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11B试验结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ElliottM.Antman CarolynH.McCabe +9 位作者 EnriqueP.Gurfinkel AlexanderG.G.Turpie PeterJ.L.MBernink DianaSalein AntonioBayesdeLuan KimFox Jean-MarcLablanche DavidRadley JeromePremmereur EugeneBraunwald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5期348-354,共7页
背景资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低分子量肝素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普通肝素替代治疗药物。方法和结果:3910名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静脉普通肝素组或皮下依诺肝素(enoxaparin,商品名... 背景资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低分子量肝素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普通肝素替代治疗药物。方法和结果:3910名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静脉普通肝素组或皮下依诺肝素(enoxaparin,商品名:克赛Clexane)治疗组,普通肝素组在超过3天的静脉肝素治疗后,继续使用安慰剂皮下注射;依诺肝素组在急性期和门诊连续使用(急性期用法为在最初30mg静脉推注后,按每12小时每公斤体重1mg的剂量进行皮下注射)(慢性期使用法为:小于65公斤的患者每12小时皮下注射40mg,超过65公斤的患者每12小时皮注射60mg)。用药8天时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或急诊血管再通手术)在普通肝素组发生率为14.5%,在依诺肝素组为12.4%(优势率-OR为0.83;95%可信限为0.69~1.00;P=0.048);43天时分别为普通肝素组19.7%,依诺肝素组为17.3%(优势率值为0.85;95%可信限为0.72~1.00;P=0.048)。在最初的72小时和整个住院期间,两组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在门诊期间,安慰剂组患者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依诺肝素治疗组为2.9%(P=0.021)。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治疗中,依诺肝素在减少死亡和其它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复合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普通肝素,而且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肝素 抗凝血药 冠状动脉疾病 非Q波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事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EASI 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虞雪琴 金金花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EASI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CU病房的530例(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205例、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监测325例)患者持续心电监测24~72h,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的205例中,可见房... 目的探讨EASI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CU病房的530例(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205例、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监测325例)患者持续心电监测24~72h,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的205例中,可见房性心律失常57例(27.8%),室性心律失常79例(38.5%),房室传导阻滞26例(12.7%),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85例(41.5%),而应用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的325例中,可见房性心律失常56例(17.2%),室性心律失常82例(25.2%),房室传导阻滞22例(6.8%),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81例(24.9%),前者检出率显著提高(χ2=6.103、6.898、4.218、10.456,P均<0.05)。结论EASI12导联监测系统为临床提供了即时和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I 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 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 心肌缺血事件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上调β受体阻滞剂
14
作者 朱丹 赵诚 +5 位作者 祖凌云 张媛 张燕辉 郭丽君 高炜 冯新恒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患者 男,46岁。因间断胸痛5d,再发持续胸痛6h,于2013年3月27日04:00入院。患者5d前于骑车中出现心前区疼痛,无明显放射,休息后约10min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诱因、性质、程度、缓解方式同前,平均1~2次/d。6h前患... 患者 男,46岁。因间断胸痛5d,再发持续胸痛6h,于2013年3月27日04:00入院。患者5d前于骑车中出现心前区疼痛,无明显放射,休息后约10min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诱因、性质、程度、缓解方式同前,平均1~2次/d。6h前患者于安静状态下突发胸痛,伴后背放射,程度重,伴少汗、双上肢酸胀感,5h前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抬高伴动态演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9U/L,CK408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Β受体阻滞剂 心肌缺血事件 肌酸激酶同工酶 持续胸痛 心前区疼痛 ST段抬高 自行缓解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溶栓及近期预后的研究
15
作者 邢永生 王忠民 顿驭光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或无糖尿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溶栓后4周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及心功能状况。方法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相同的溶栓剂治疗。结果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5.8%和73.2%(...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或无糖尿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溶栓后4周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及心功能状况。方法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相同的溶栓剂治疗。结果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5.8%和73.2%(P<0.05),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和3.6%(P<0.05);死亡率为20.6%和5.8%(P<0.05);溶栓后4周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分别为15.2%和3.6%(P<0.05);左室心肌射血分数(LVEF)值分别为46±8和60±1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且近期预后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预后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糖尿病患者 近期预后 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缺血事件 血管再通率
原文传递
适度告知对冠脉严重狭窄病人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
16
作者 刘正纯 肖政军 袁素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适度告知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狭窄病人的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后示多支多处严重狭窄需进d一步治疗的 10 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5 3例 )和对照组 (5 2例 ) ,观察组只告知冠脉有病变 ,不告知具体病... 目的 探讨适度告知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狭窄病人的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后示多支多处严重狭窄需进d一步治疗的 10 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5 3例 )和对照组 (5 2例 ) ,观察组只告知冠脉有病变 ,不告知具体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 ,对照组被告知冠状动脉造影真实结果 ,两组均将造影所示结果告知病人家属。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造影术后 4h焦虑值及 3d内心肌缺血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焦虑值及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告知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心肌缺血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缺血事件与血小板活性有关
17
作者 王洪叶 唐发宽 肖军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F0004,共2页
关键词 支架 冠状动脉 血栓弹力图 抗血小板聚集 心肌缺血事件
下载PDF
血脂康对不同血脂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斌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不同血脂水平心绞痛患者具有是否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减少临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将1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血脂康1.2g/d,...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不同血脂水平心绞痛患者具有是否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减少临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将1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血脂康1.2g/d,共12个月,其中正常血脂(NBL)30例;高血脂(HL)34例;对照组64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NBL31例,HL33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和临床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静息心电图、TIB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心电图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TIB值比对照组低,且差值逐渐增大,至12个月时,治疗组TIB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总负荷 心肌缺血相关事件
下载PDF
曲美他嗪解决CAD合并ED患者应用西地那非的两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健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55,共1页
很大一部分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同时患有冠状动脉心脏病(CAD)。在这些患者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脏病是服用西地那非的禁忌症。为了评价代谢性抗缺血药物秉曲美他嗪在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CAD患者中,对控制性生活过程中心... 很大一部分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同时患有冠状动脉心脏病(CAD)。在这些患者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脏病是服用西地那非的禁忌症。为了评价代谢性抗缺血药物秉曲美他嗪在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CAD患者中,对控制性生活过程中心肌缺血是否有效,Rosano GM等对38位确诊为CAD的患者年龄(57±6)岁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分别口服硝酸酯(20mg 3次/d)或口服曲美他嗪(20mg 3次/d)1周后,进行24h门诊心电图监测作为基线心电图。曲美他嗪治疗组口服西地那非100mg,硝酸酯治疗组口服安慰剂(盲法),1h之后患者在心电图监测状态下进行一次性交。与基线心电图相比,两组患者在总缺血负荷方面都有所下降(-3±1.2)次/24h和(-5±1.3)次/24h以及(-6±5)min/24h和(-8±3)min/24h,P〈0.01。曲美他嗪和西地那非合用,与单独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相比,更能有效地控制性生活过程中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45±11)%与(-18±7)%。由此得出结论,在CAD患者中,对于控制性生活过程中的心肌缺血事件,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西地那非比单独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更有效,这表明长期接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需要西地那非治疗ED时,将硝酸酯类药物改用曲美他嗪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西地那非 ED患者 CAD 硝酸酯类药物 冠状动脉心脏病 心肌缺血事件 心电图监测
原文传递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706-706,共1页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疗效观察 抗心绞痛治疗 二氢吡啶类药物 高血压病 降压 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缺血事件 心脑血管疾病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