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8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附1106例报告) 被引量:159
1
作者 林辉 何巍 +3 位作者 彭青云 覃家锦 温仁祝 郑宝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 110 6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逆行灌注者 ,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 110 6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逆行灌注者 ,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 ,鼻咽温维持在 (33± 1)℃ ,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多巴胺用量很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 0 .45 % ,无严重心律失常 ,血尿发生率 1.90 %~ 3.41%。血液生化、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均显示较传统方法好。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 1.90 % (2 1/ 110 6例 )。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心肌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温心外科
原文传递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术对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0
2
作者 何巍 林辉 +3 位作者 郑宝石 曾建业 可金星 肖桃元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6只健康山羊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跳组 )和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组 )。分别在转机后即刻、CPB 12 0、130、15 0min ,取冠状静脉窦血 ,测定血清中...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6只健康山羊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跳组 )和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组 )。分别在转机后即刻、CPB 12 0、130、15 0min ,取冠状静脉窦血 ,测定血清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的含量 ,并取左室心肌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再灌注后MDA、CK MB、LDH明显升高 ,SOD明显降低 ,与实验组相同时点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见对照组变化明显 ,实验组基本不变。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心肌灌注损伤 浅低温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3
作者 于立鹏 杨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36-153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导致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其供应区域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的持久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坏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临床治疗常采取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导致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其供应区域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的持久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坏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临床治疗常采取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方法恢复心肌细胞的再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心肌灌注损伤 梗死面积 血缺氧 缺血心肌 冠状动脉搭桥术 细胞内钙超载 抗心律失常 脂质过氧化反应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齐志敏 张莹 王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620-6621,共2页
目的: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提高造模成功率,以便使其能反复地多次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和确保心肌缺血预处理实验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剪断肋骨同时结扎肋间动脉,不使用扩胸器,直接... 目的: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提高造模成功率,以便使其能反复地多次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和确保心肌缺血预处理实验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剪断肋骨同时结扎肋间动脉,不使用扩胸器,直接用结扎线将肋骨残端用力拉向两侧,充分暴露心脏;结扎冠状动脉操作在胸腔内进行。结果:用改进的方法造模成功率100%;用传统的方法造模的成功率为80%。应用此法造模进行反复多次缺血再灌实验的成功率为90%;而用传统的方法造模进行反复多次缺血再灌实验的成功率仅为10%。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此法造模是目前完成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比较好的模型,又是保证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实验成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大鼠 心肌灌注损伤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54
5
作者 于金贵 周广利 +3 位作者 孟冬梅 帅训军 类维富 应诗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万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万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min(T2)(PB结束后30min(T3)、4h(T4)和 24h(T5)测定血浆 TNF-α、IL-6、IL-8和 MDA浓度及 SOD活性。结果 C组TNF-α在T2、T3明显升高(P<0.05);U组仅在T2高于基础值(P<0.05),且于T3较C组低(P<0.05)。C组 IL-6于 T2即升高,持续至 T5;U组无明显变化,于 T2明显低于 C组(P<0.01)。C组IL-8于 T2升高(P<0.05),至 T3达峰值(P<0.01),于 T5下降至基础水平;U组只在 T3较基础值升高(P<0.05),于T2~T5均显著低于C组(P<0.05~0.01)。两组MDA均在T2升高(P<0.01),C组持续至T4,U组持续至T3。C组SOD活性自T2开始降低(P<0.01),持续至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 心肺转流术 炎症介导素类 乌司他丁 心脏直视手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63
6
作者 刘鲲鹏 孙海涛 +4 位作者 薛富善 许亚超 廖旭 刘毅 杨泉涌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7组(n=6),心肌缺血前24h,Ⅰ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分别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5、10、20μg...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7组(n=6),心肌缺血前24h,Ⅰ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分别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5、10、20μg/kg,Ⅵ组和Ⅶ组分别接受与Ⅴ组、Ⅰ组相同的处理,注射舒芬太尼前15min均腹腔注射非选择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1mg/kg。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再灌注120min。于缺血前、缺血期每隔15min、再灌注期每隔15min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计算HR与MAP的乘积(RPP);于缺血前即刻、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时抽取右颈内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再灌注120min时取心脏,测定左心室面积(LVA)、心肌梗塞区面积(IA)及缺血危险区面积(AAR),计算AAR/LVA和IA/AAR。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再灌注120min、Ⅳ组和Ⅴ组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时血清CK-MB活性降低,Ⅲ组、Ⅳ组和Ⅴ组IA/AAR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时血清CK-MB活性及IA/AAR均降低(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和Ⅴ组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时血清CK-MB活性及IA/AAR均降低(P〈0.05);与Ⅴ组比较,Ⅵ组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时血清CK-MB活性及IA/AAR均升高(P〈0.05);各组AAR,L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通过激活阿片受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延迟性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具有封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血预处理 心肌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叶明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34-437,共4页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再灌注本身也可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和保持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通畅的抗血栓药物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损伤 纤维蛋白溶解药 线粒体膜
下载PDF
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及其配伍对缺血再灌离体大鼠心脏触发活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李兴高 陈奇 +2 位作者 黄梦雨 毕明 陈兰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包括甘草酸单铵盐、人参总皂苷、麦冬总皂苷及其配伍对缺血再灌诱发的离体大鼠心脏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roff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法。结果与结论炙甘草汤总提物、单个有效成分...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包括甘草酸单铵盐、人参总皂苷、麦冬总皂苷及其配伍对缺血再灌诱发的离体大鼠心脏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roff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法。结果与结论炙甘草汤总提物、单个有效成分及其配伍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诱发的离体大鼠心脏触发活动发生率,能明显抑制再灌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对缺血再灌性心肌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且有效成分配伍的效应与剂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药理学 心脏 药物作用 中药 病理生理学 心肌灌注损伤
下载PDF
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卢金萍 任江华 姚述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①假手术组 (S组 ,n =6 ) :开胸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只穿线不结扎 ,旷置 2 0min ,再观察 6h ;②缺血 /再灌注组 (IR组 ,n =...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①假手术组 (S组 ,n =6 ) :开胸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只穿线不结扎 ,旷置 2 0min ,再观察 6h ;②缺血 /再灌注组 (IR组 ,n =7) ;③葛根素治疗组 (P组 ,n =6 ) :两组均开胸结扎兔LAD2 0min ,然后松扎 6h。以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心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左室功能、右室血清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SOD ,MDA ,ATP水平为观察指标。结果  3组心率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其中IR组下降幅度最大。P组左室内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内压峰值均显著高于IR组 (P <0 .0 1) ,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显著高于IR组 (P <0 .0 1) ,而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 (P <0 .0 1)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IR组 (P <0 .0 1) ,P组心肌超微结构损害较轻。与S组比较 ,P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可促进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恢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 葛根素 心室功能 氧自由基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0
10
作者 郭健 刘义 +1 位作者 李延平 梁伟钧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84-387,共4页
大量的研究证明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OFR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活性氧 心肌灌注损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43
11
作者 张加强 张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均择期全麻CPB下手术,年龄18-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麻醉诱导后D组开...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均择期全麻CPB下手术,年龄18-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麻醉诱导后D组开始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静脉持续泵入0.5μg·kg^-1·h^-1至手术结束;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即刻(T1)、切皮后(T2)、劈胸骨后(L)、CPB前(T4)、停CPB后10min(T0)、手术结束(T6)的MAP和HR。于T0、T5、T6、术后6h(T7)、24h(T8)抽取中心静脉血ELISA法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两组MAP明显升高,T1、T2和T4时D组HR明显减慢,而T5、T6时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3时D组MAP明显降低、T4时MAP明显升高(P〈0.05),T1~T3时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5~T8时两组血清H—FABP、CK-MB和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5~T8时D组血清H—FABP浓度,T7、T8时CK—MB和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给予0.5μg/kg负荷量右美托咪定,随后持续静脉输注0.5μg·kg^-1·h^-1,可维持体外循环前血压稳定,减轻CPB至术后24h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术 血流动力学 心肌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丹酚酸B对缺氧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杜嵘 张伯礼 +5 位作者 高秀梅 郭利平 张萌 刘洋 商洪才 王虹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有效成分丹酚酸B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CMEC)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缺氧预适应 (HPC)模型并给予丹酚酸B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结... 目的 :探讨丹参有效成分丹酚酸B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CMEC)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缺氧预适应 (HPC)模型并给予丹酚酸B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结果 :在CMEC缺氧 3h ,复氧 6h后ICAM 1表达升高 ;缺氧预适应和应用丹酚酸B对CMEC进行预处理则能有效降低CMECICAM 1的表达。结论 :丹酚酸B在CMEC缺氧 /复氧损伤中可产生与缺氧预适应类似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低氧 细胞粘附分子 内皮 血管 心肌灌注损伤 丹参 丹酚酸B
下载PDF
“渐处理”降低了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5
13
作者 范谦 杨新春 +3 位作者 王树岩 陈瑾 迟洪杰 刘胜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扩大缺血后处理在临床上的应用,验证“渐处理”,即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是否对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犬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缺血40min后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再灌注3h;(2)后处理,缺血30s,再灌注30s,进行3个循环后放... 目的扩大缺血后处理在临床上的应用,验证“渐处理”,即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是否对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犬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缺血40min后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再灌注3h;(2)后处理,缺血30s,再灌注30s,进行3个循环后放开冠状动脉进行再灌注3h;(3)渐处理,逐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50%2min,80%2min,之后再灌注3h。全程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活性,再灌注结束后对心脏进行伊文思蓝-红四氮唑(TTC)染色判断心肌坏死率。结果上述各项指标显示后处理和渐处理均降低了I/R损伤,减少了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结论作为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渐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 坏死 心律失常 缺血后处理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重要呼吸酶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万福生 刘波 +1 位作者 赵小曼 曾昭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 3 0min后再灌 2 0min ,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中SDH、CCO、SOD和GSH·PX活力及MDA...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 3 0min后再灌 2 0min ,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中SDH、CCO、SOD和GSH·PX活力及MDA和细胞色素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组 (IR)SDH和CCO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 ;缺血再灌加川芎嗪组 (IR +L)的SDH和CCO活力显著高于缺血再灌组 (P <0 0 1) ,MDA含量明显降低 ,SOD及GSH·PX活力也明显升高。结论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SDH和CCO活力降低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心肌灌注损伤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氧化酶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曹德权 杨荣雪 +1 位作者 陈艳平 常业恬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 (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瓣膜替换术病人 ,随机分成氯胺酮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氯胺酮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按 1mg·kg-1静注氯胺酮 ,对照...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 (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瓣膜替换术病人 ,随机分成氯胺酮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氯胺酮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按 1mg·kg-1静注氯胺酮 ,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术前(T1)、CPB 6 0min (T2 )、CPB结束后 2h (T3 )、4h (T4)及 2 4h (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项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血浆过氧化脂质 (LPO)、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结果 与术前 (T1)比较 ,两组TNF α、IL 6、IL 8、LPO、CK MB均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但氯胺酮组T2 ~T5TNF α、IL 6、IL 8浓度、T3 LPO浓度和T3 、T4CK MB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心肺转流术 心肌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 促炎细胞因子反应
原文传递
黄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徐世安 徐斌 郑有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芪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兔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在Thomas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 ,检测冠脉流量、冠脉回流液中肌钙蛋白 T和腺苷释放、心肌组织中的MDA及外部 5′ 核苷酸酶的活性。结果 :黄芪能有效地保护... 目的 :探讨黄芪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兔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在Thomas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 ,检测冠脉流量、冠脉回流液中肌钙蛋白 T和腺苷释放、心肌组织中的MDA及外部 5′ 核苷酸酶的活性。结果 :黄芪能有效地保护外部 5′ 核苷酸酶的活性 (P <0 .0 5 ) ;能使腺苷释放明显增加 (P <0 .0 5 ) ;能使冠脉流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能明显降低冠状循环阻力 (P <0 .0 5 ) ;能使MDA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能使肌钙蛋白 T释放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保护心肌细胞外部 5′ 核苷酸酶的活性 ,使内源性腺苷释放明显增加可能是黄芪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腺苷 心肌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预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陈玉培 牟崇明 +3 位作者 季道如 但伶 龚文婷 马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0-223,288,共5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与HSP70 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I/R组2组、SF组2组,心肌缺血4 0min再灌注30min或12 0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MDA含量、SOD活性、H...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与HSP70 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I/R组2组、SF组2组,心肌缺血4 0min再灌注30min或12 0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MDA含量、SOD活性、HSP70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结果:与I/R组比较:SF组的LVSP、±dp/d/max均升高而LVEDP降纸(P<0 .0 5 ) ;I/R12 0min后SF组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P <0 .0 5 )、HSP70 的表达增强(P <0 .0 5 ) ;电镜显示SF组的心肌损伤程度均轻于I/R组。结论:参附对I/R心肌的保护效应与其抗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作用和促进HSP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大鼠心肌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表达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赵明中 陈运贞 李媛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相心肌细胞凋亡、Fas 基因表达变化及缺血预处理的影响。方法 108 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假手术24 小时) ,缺血30 分钟再灌注6 、12、24、48小时组及缺血预处理(IPC)...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相心肌细胞凋亡、Fas 基因表达变化及缺血预处理的影响。方法 108 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假手术24 小时) ,缺血30 分钟再灌注6 、12、24、48小时组及缺血预处理(IPC) 组( 结扎冠脉5 分钟、再灌注5 分钟,重复3 次后再行结扎冠脉30 分钟,再灌注6 小时)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标记凋亡细胞,以SP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法分别检测Fas 基因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Fas 基因的表达水平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其中细胞凋亡指数(AI) 与Fas 基因蛋白表达指数(PEI) 于再灌注48小时最高[AI:(38.15±13.26)% ;Fas PEI:(24 .77 ±12.92) %] ;Fas 基因mRNA表达于再灌注24 小时达高峰(Fas/βactin:0.76±0.21);Fas 基因PEI与心肌细胞AI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87 , P<0-01);IPC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下调Fas 基因的蛋白表达( P值均< 0.05)。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因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细胞凋亡及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 脱噬作用 FAS基因 病理
原文传递
米槁心乐滴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和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覃仁安 孙学惠 +3 位作者 邱德文 隋艳华 聂红 齐敏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目的:从细胞保护的角度出发,观察米搞心乐滴丸(MXLD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45min复灌后复制出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MXLDP对氧自由基的... 目的:从细胞保护的角度出发,观察米搞心乐滴丸(MXLD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45min复灌后复制出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MXLDP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能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MXLDP(30mg/kg和120mg/kg)能显著保护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减少心肌细胞肌酸磷酸激酶(CPK)的释放。能显著缩小梗塞面积,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能增加血清NO浓度,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MXLD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理与抗氧化作用有关,也与防止NO释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心乐滴丸 中医药疗法 心肌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及单体Rb_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锋 王成夭 +1 位作者 王焱林 万德宁 《医学新知》 CAS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研究三七总皂甙 (PNS)及单体 Rb1 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及其与热休克蛋白 (HSP)的关系 ,采用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实验分空白组、对照组、PNS组、Rb1 组 4组 ,心肌缺血 40 min再灌注 30 m in检查心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 为研究三七总皂甙 (PNS)及单体 Rb1 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及其与热休克蛋白 (HSP)的关系 ,采用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实验分空白组、对照组、PNS组、Rb1 组 4组 ,心肌缺血 40 min再灌注 30 m in检查心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 ,用免疫组化法测缺血 40 min再灌 12 0 m in的 HSP70 的表达及蛋白激酶 C(ε- PKC)的含量。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PNS组和 Rb1 组减少 MDA的产生 (P <0 .0 1) ,保护 SOD酶活性 (P <0 .0 1) ,PNS组的上述指标优于 Rb1 组 (P <0 .0 1) ;同时 ,HSP70 的表达 ,PNS组明显高于 Rb1 组及对照组(P <0 .0 1) ,PNS组的ε- PK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长时间处理可促进 HSP70 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心肌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