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β受体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贺泽龙 郭振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 β受体的影响 ,探讨益气温阳和益气养阴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 ,阐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本质。方法 :制作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衰模型 ,分别以参附液和参麦液对模型进行治疗 ,... 目的 :观察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 β受体的影响 ,探讨益气温阳和益气养阴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 ,阐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本质。方法 :制作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衰模型 ,分别以参附液和参麦液对模型进行治疗 ,以血流动力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细胞 β受体密度等指标检测方法 ,进行药证结合研究。结果 :1 参附液主要改善收缩功能指标 ,参麦液主要改善舒张功能指标 ;2 参麦液和参附液均具有抑制心衰模型大鼠的心肌肥厚并上调心肌细胞 β受体的作用 ,参麦液的作用优于参附液。结论 :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是气阴两虚证的客观变化特征 ,而心脏收缩功能损害是气阳两虚证的客观特征之一 ,结扎腹主动脉制作的压力负荷型大鼠心衰模型在证候学上属于气阴两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液 参麦液 实验大鼠 血流动力学 心肌β受体 影响 比较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人参、黄芪、枸杞子对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瑞如 刘艳红 +3 位作者 赵胜利 刘洁 翁也艾 曹永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9-391,共3页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心肌β受体,观察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的变化及中药人参、黄芪、枸杞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3、8、15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26月龄组显著降低。人参、黄芪、枸杞子对15月龄大鼠心...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心肌β受体,观察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的变化及中药人参、黄芪、枸杞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3、8、15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26月龄组显著降低。人参、黄芪、枸杞子对15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无明显影响,人参和枸杞子可显著提高26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黄芪虽可使26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衰老大鼠心肌β受体密度降低,中药可使之显著升高。提示对心肌β受体数目的调节是这些中药发挥抗衰老作用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黄芪 枸杞子 抗衰老 心肌β受体
下载PDF
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β受体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伏秋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探究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β受体影响的比较结果。方法:建立压力负荷型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均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参附液组和参麦液组,后两者分别以参附液和参麦液注射剂对其进行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大鼠... 目的:探究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β受体影响的比较结果。方法:建立压力负荷型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均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参附液组和参麦液组,后两者分别以参附液和参麦液注射剂对其进行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心肌β受体密度等综合指标。结果:参附液能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参麦液主要影响心脏舒张功能,但均能抑制住心肌肥厚以及心肌细胞β受体的上调作用,较之于参附液,参麦液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效果,对其心肌β受体的上调作用也有抑制效果,而参麦液比参附液的作用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液 参麦液 实验性心衰大鼠 血流动力学 心肌β受体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β受体系统解偶联 被引量:1
4
作者 钟镭 孙耀昌 +2 位作者 徐志飞 答作为 宋维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β受体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最大活性(ISO-...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β受体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最大活性(ISO-AC)。结果CPB前后β受体密度、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均无明显改变;CPB后ISO-AC(10.29±3.65pmolcAMP/mgpr·min)较CPB前(15.98±4.63pmolcAMP/mgpr·min)明显降低。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CPB后β受体系统解偶联,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肌β受体 AC 解偶联
下载PDF
再灌注对心肌β-受体的影响
5
作者 陈凌 富维骏 陈思聪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β受体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与抗心肌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候洁 乐岭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心肌β1 和M2 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变(DC)发病有关。 方法 以M2 受体和β1 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98例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M2 和β1 受体自身抗体。其中DC 48 例,2 型糖尿病(T2DM)... 目的 探讨抗心肌β1 和M2 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变(DC)发病有关。 方法 以M2 受体和β1 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98例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M2 和β1 受体自身抗体。其中DC 48 例,2 型糖尿病(T2DM)组52 例,高血压无靶器管受损(HT)组58 例,正常对照(NC)组40 例。结果 DC组抗β1 和M2 受体阳性率分别为60.4%和54.2%,明显高于T2DM组(16.1%和16.1%)、HT(19%和12.1%)及NC组(15%和1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DC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 心肌β1受体 M2受体 自身抗体 D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