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s,TdP)于1966年由法国学者Dessertenne首先描述.其心电图特点包括:基础心律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由长间歇后舒张早期室早诱发,心率多在160~28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s,TdP)于1966年由法国学者Dessertenne首先描述.其心电图特点包括:基础心律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由长间歇后舒张早期室早诱发,心率多在160~28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振幅不一,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每5 ~ 20个心动周期转向反向.目前认为,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在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的基础上因早后除极(EAD)而诱发.常见病因为长QT间期综合征、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等,为自身及临床因素共同决定.但对其扭转机制,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结合心肌电生理及心电图形成原理,探讨其发生扭转的可能机制,加深对该心电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s,TdP)于1966年由法国学者Dessertenne首先描述.其心电图特点包括:基础心律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由长间歇后舒张早期室早诱发,心率多在160~28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振幅不一,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每5 ~ 20个心动周期转向反向.目前认为,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在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的基础上因早后除极(EAD)而诱发.常见病因为长QT间期综合征、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等,为自身及临床因素共同决定.但对其扭转机制,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结合心肌电生理及心电图形成原理,探讨其发生扭转的可能机制,加深对该心电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