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惠杰 朱宗成 +3 位作者 刘明 董苏 方祖祥 蒋文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该设备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前端电路包含除颤电压保护电路和静电防护电路,高压电路采用变压器耦合单端他激式MOS开关升压电路及高压稳压电路,用达林顿光耦开关进行脉冲控制,保证了脉冲输出波形的... 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该设备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前端电路包含除颤电压保护电路和静电防护电路,高压电路采用变压器耦合单端他激式MOS开关升压电路及高压稳压电路,用达林顿光耦开关进行脉冲控制,保证了脉冲输出波形的平稳。该设备可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联机,同步实时采集并显示、存储体表十二导联及食管导联心电图;还集成了临床医师惯用的众多操作分析功能,有效优化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及记录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刺激 心电记法 嵌入式系统 光耦开关
下载PDF
刺激犬心植物神经对心电功率谱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安 臧益民 +1 位作者 朱妙章 王跃民 《心功能杂志》 1995年第2期77-79,共3页
在心电频域分析中,心电功率谱基波的大小约占心电总能量的1/3左右,而且基波所在的频率与心率一致,因而基波的大小是心电信号频域分析中一个重要指标。基波主要与心电图中T波和ST段相对应,与P波和QRS关系不大。电刺激犬心... 在心电频域分析中,心电功率谱基波的大小约占心电总能量的1/3左右,而且基波所在的频率与心率一致,因而基波的大小是心电信号频域分析中一个重要指标。基波主要与心电图中T波和ST段相对应,与P波和QRS关系不大。电刺激犬心迷走神经时,心率由刺激前的189±27次/min下降到155±32次/min(P<0.01);Ⅱ导联基波大小由85.2±44.2下降到52.7±44.9(p<0.01)。电刺激犬心交感神经时,心率由刺激前的187±29次/min上升到198±27次/min(P<0.01);基波由61.1±45.8增加到91.8±57.5(p<0.01)。电刺激犬右侧迷走神经引起基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迷走神经负性变时作用引起的;电刺激犬左侧心交感神经引起基波增加的原因是心电综合向量增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记法 功率谱 心电 植物神经
下载PDF
猫不同程度脑缺血时的心电图改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漆松涛 朱诚 陈柏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3,共4页
实验利用猫双侧颈总动脉(bCA)和双侧椎动脉(bVA)中不同数目血管阻断观察了脑缺血对心电图(ECG)的影响。bCA并单侧椎动脉(uVA)或bCA+bVA阻断均引起复杂ECG变化,如Q-T时程从对照值0.21±0.04s分别延长至0.23+0.08s和0.25±0.11 s... 实验利用猫双侧颈总动脉(bCA)和双侧椎动脉(bVA)中不同数目血管阻断观察了脑缺血对心电图(ECG)的影响。bCA并单侧椎动脉(uVA)或bCA+bVA阻断均引起复杂ECG变化,如Q-T时程从对照值0.21±0.04s分别延长至0.23+0.08s和0.25±0.11 s,心率由179±33次/min分别降至173±27次/min和151±39次/min,与对照值比较P<0.01。结果显示颈动脉窦反射是bCA或bCA±uVA阻断早期出现短暂心律失常的原因;bCA+uVA阻断所致的迟发ECG变化与缺血引起的颅内压(ICP)升高有关;而bCA+bVA阻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等变化是由于脑干缺血所致,与ICP变化无关。结果提示颅内疾病时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脑干结构的损害和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心电记法 动脉阻断
下载PDF
22例狗心室内膜起搏向量图定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义才 魏太星 +3 位作者 田振典 苏娜 黄振文 吕培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386-391,共6页
通过22例狗心室内膜26个定点起博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在额(F)面、横(H)面方位角度及空间方位得出:①左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右后上方。②右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左后下方或上方。③左室后壁起搏,QRS环最大向... 通过22例狗心室内膜26个定点起博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在额(F)面、横(H)面方位角度及空间方位得出:①左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右后上方。②右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左后下方或上方。③左室后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右前上方或右后上方。④右室后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左后上方或左前上方。⑤室间隔起搏,QRS环最大向量指向右后上方、左后上方、右前上方、左后下方不等。狗心脏与人心脏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狗心起搏对室性早搏定位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电记法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对显示P波较好导联的评价
5
作者 张淑玉 田广庆 尹淑惠 《心功能杂志》 1994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通过32例正常人7种显示P波较清晰的无创性导联方法,对比分析P波的大小,试图评价它们的应用价值。其中胸肢、头胸、ABC-A导联P波显示较好,Ⅱ和S5导联居中,心房和改良CL1导联较差。胸肢与头胸导联等价,可以替代... 本文通过32例正常人7种显示P波较清晰的无创性导联方法,对比分析P波的大小,试图评价它们的应用价值。其中胸肢、头胸、ABC-A导联P波显示较好,Ⅱ和S5导联居中,心房和改良CL1导联较差。胸肢与头胸导联等价,可以替代,而胸肢与ABC-A导联不等价,可以互朴(△=30μ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 心电记法 心电 导联
下载PDF
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酶学改变对急性右室梗塞早期诊断的价值
6
作者 赖忠民 马文珠 王敬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对22例急性右室梗塞(ARVI)、22例急性左室梗塞(ALVI)和9例缩窄性心包炎进行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酶学研究。结果表明: STv4R≥1mm、STⅢ/Ⅱ>1及RAP≥10mmHg(1.33kPa)对ARV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77%和67%。CPK和GOT... 本文对22例急性右室梗塞(ARVI)、22例急性左室梗塞(ALVI)和9例缩窄性心包炎进行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酶学研究。结果表明: STv4R≥1mm、STⅢ/Ⅱ>1及RAP≥10mmHg(1.33kPa)对ARV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77%和67%。CPK和GOT峰值右室梗塞明显高于左室梗塞(P<0.05)。提示三种辅助检查对ARV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 心肌梗塞 诊断/心血管 心电记法 血流动力学 酶类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梗塞2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赖忠民 马文珠 王敬良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05-407,共3页
通过对22例急性右室梗塞和22例急性左室梗塞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和血清酶学对右室梗塞的早期诊断价值,总结了治疗经验并强调大量扩容和心室起搏的重要性。
关键词 心电记法 诊断 心室梗塞
下载PDF
临床对照检测心室晚电位分析及治疗问题探讨
8
作者 毕四锐 《内蒙古中医药》 2007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临床应用及治疗问题。方法:采用微机检测信号迭加技术和XYZ导联,对434名患者进行检测,基础治疗加刺五加对60例VLP阳性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结果:205例心血管病患者中,VLP阳性率为20.5%;229例非心血管病患者...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临床应用及治疗问题。方法:采用微机检测信号迭加技术和XYZ导联,对434名患者进行检测,基础治疗加刺五加对60例VLP阳性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结果:205例心血管病患者中,VLP阳性率为20.5%;229例非心血管病患者中,VLP阳性率为3.5%。在心血管病患者中,88例冠心病患者VLP阳性为37.5%;117例其它心血管病患者VLP阳性率为16.2%。刺五加能使VLP阳性转阴,转阴率达63.6%。结论:VLP与心肌缺血、损伤和左室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刺五加可能是使VLP转阴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记法 心室晚电位 冠状动脉疾病 左室功能 刺五加
下载PDF
连续心电监测对急性心肌梗塞后不同时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德全 李庆环 +5 位作者 李云霞 邵静莲 葛文贤 王乃福 王井江 贾希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心电记法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下载PDF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WITH MEDICINAL PLASTER FIXED AT ACUPOINTS -A Report of 54 Cases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彦荣 王婷婷 张军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That the diseases in the interior can be treated at the exterior is one of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tty good results has been obtained in treating the patients of angina pectoris wit... That the diseases in the interior can be treated at the exterior is one of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tty good results has been obtained in treating the patients of angina pectoris with medicinal plaster fixed at acupoints. This is reported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Points Moxibustion Adult Aged Angina Pectoris Drugs Chinese Herbal ELECTROCARDIOGRAPHY Female Humans Male MICROCIRCULATION Middle Aged NAILS
全文增补中
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林锋 温文川 +1 位作者 王玫 林广玲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总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h内通过24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地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其心律...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总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h内通过24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地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占42.0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早、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明显,如心衰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律失常 心电记法
下载PDF
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亚丽 高玉梅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24 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24 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占42.0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明显。如心衰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电记法
原文传递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3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炜平 周长钰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950-95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患者共389例,全部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24 h心电监护或多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患者共389例,全部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24 h心电监护或多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8.89%(268例),其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及房性期前收缩为主,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并发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电记法
下载PDF
儿童直立性高血压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承飞 斯琼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究儿童直立性高血压患儿的12导联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进行诊治的直立性高血压(OHT)患儿34例作为OHT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3... 目的探究儿童直立性高血压患儿的12导联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进行诊治的直立性高血压(OHT)患儿34例作为OHT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进行卧位、立位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卧、立位心电图T波振幅差和ST段振幅差。结果OHT组患儿的Ⅱ、V_(5)、V_(6)导联T波振幅差分别为(0.07±0.11)mV、(0.13±0.12)mV、(0.14±0.11)m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2±0.07)mV、(0.05±0.06)mV、(0.03±0.04)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3.48、5.48,P=0.029、0.001、<0.001),两组儿童其余导联T波振幅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儿童的12导联ST段振幅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导联、V_(5)导联T波振幅差在预测儿童OHT上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6、0.6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71%、55.88%和70.59%、61.76%,诊断效能相对较低。V_(6)导联T波振幅差的AUC为0.73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67.65%,诊断效能中等。结论V_(6)导联卧、立位T波振幅差对于预测诊断儿童OHT具有一定诊断价值,12导联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儿童OHT的临床预测和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儿童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心电记法 卧位心电 立位心电 T波振幅 ST段振幅
原文传递
遥测心电监护仪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敬顺 王凤梅 陈淑芹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460例肺心病患者全部于入院后进行连续24h遥测心电监护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发现心律失常者432例,达93.9%。心律失常类型以房... 目的: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460例肺心病患者全部于入院后进行连续24h遥测心电监护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发现心律失常者432例,达93.9%。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早、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如与心衰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能够及时进行观察。该仪器具有敏感、便捷的特点,是发现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律失常 心电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