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R-R时相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素堂 李东野 +7 位作者 夏勇 李绍东 李江山 王志荣 张延斌 张超群 施裕新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在不同心率、不同冠状动脉分支最佳重建R-R时相特点。材料和方法:根据心率将89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69次/min;C组,心率70-79次/min;D组,心率≥80次/min。行16层螺旋CT,0.4s/周扫描,...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在不同心率、不同冠状动脉分支最佳重建R-R时相特点。材料和方法:根据心率将89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69次/min;C组,心率70-79次/min;D组,心率≥80次/min。行16层螺旋CT,0.4s/周扫描,以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10%-90%R-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再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分析不同心率、不同R-R时相冠状动脉各支图像质量。结果:不同的心率冠状动脉各支最佳重建时相不同。A、B组最佳重建窗较宽,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大多能在70%和80%R-R时相获得最佳显像;C组LCX最佳重建时相在50%或80%,RCA最佳重建时相在40%-50%,LAD在80%;D组最佳重建窗较窄,RCA、LCX最佳重建时相均在50%,LAD在40%-90%R-R时相得分差异不明显。结论:以0.4s/周的16层螺旋CT冠脉显像,根据心率不同选择重建时相,有助于获得较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电图门控 心率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郗农 雷晓燕 +3 位作者 吴晓明 王建国 杨健 郭佑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5,共2页
探讨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MR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5例 ,患者5例 ,应用Philips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心电(ECG)门控和周围(PPU)门控对胸部血管进行成像。结果 :采用快速梯度回... 探讨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MR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5例 ,患者5例 ,应用Philips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心电(ECG)门控和周围(PPU)门控对胸部血管进行成像。结果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 ,加ECG门控或PPU门控扫描分别获得胸部血管图像 ,发现PPU门控亦能很好地抑制心脏和血流搏动造成的伪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门控 周围门控 胸部 血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心电图门控和周围门控技术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晓燕 黄明刚 +2 位作者 齐敏 张小玲 张鑫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门控技术对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的影响。方法应用飞利浦公司产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对21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左肺动脉进行流动补偿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其中15例采用心电图(ECG)门控技术,6例采用周围(PPU)门...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门控技术对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的影响。方法应用飞利浦公司产GyroscanNT1.5T磁共振成像仪,对21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左肺动脉进行流动补偿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其中15例采用心电图(ECG)门控技术,6例采用周围(PPU)门控技术。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均可重建出3种图像,即快速梯度回波解剖图(FFE/M)、相位模数图(PCA/M)和相位速度图(PCA/P),并由相位速度图获得左肺动脉的时间-速度模式图。采用PPU门控技术扫描测得左肺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为80.6cm/s±17.3cm/s,左肺动脉平均速度为45.4cm/s±7.2cm/s;采用ECG门控技术获得的左肺动脉最大血流速度为82.0cm/s±12.8cm/s,平均速度为46.0cm/s±6.0cm/s。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相位对比脉冲序列,加心电图门控方式获得的图像与心脏的心动周期相一致,而加周围门控方式获得图像的时相与前者相比有一段时间的延迟,但获得的左肺动脉血流速度最大值和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门控 周围门控 左肺动脉 心动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