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 被引量:56
1
作者 朱蕴丽 苗元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2,共4页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是现代公共卫生研究的焦点课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公众心理应激反应,并对个人、经济与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是现代公共卫生研究的焦点课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公众心理应激反应,并对个人、经济与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是开展心理应激研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干预策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承受能力 经济与社会 心理干预 应激反应 公众心理 消极影响 危机干预 心理援助 心理品质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 被引量:53
2
作者 刘峰 田志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139,共3页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心理贫困生",在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学生,这些"心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心理贫困生",在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学生,这些"心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他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文章就以上内容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贫困生 心理援助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开展有效心理援助的思考 被引量:49
3
作者 陈健行 史靖宇 赵旭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自2019年12月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至今,本次疫情已经发展成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收集了21世纪以来部分对抗传染性疾病的相关调查研究,为应对COVID-19流行期引发的心理危机提供思路,以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 自2019年12月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至今,本次疫情已经发展成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收集了21世纪以来部分对抗传染性疾病的相关调查研究,为应对COVID-19流行期引发的心理危机提供思路,以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本文探讨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援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建议,以明确进一步心理援助过程中所需要完善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援助 公共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
下载PDF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被引量:44
4
作者 郑日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1,共4页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应对,国家亦应建立完善应对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 应激 应对 心理援助
下载PDF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晓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4,共7页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 网络 人际交往 伦理规范 法规 基本特征 人际情感 人际信任危机 教育 心理援助
下载PDF
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雪峰 王日出 刘正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9-504,共6页
本文根据汶川震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提出灾后心理援助应当从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时间维度)和灾难中心、周边地区、非灾区(空间维度)构建工作框架,针对重灾区的应激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应激阶段、非灾区的应激阶段、重... 本文根据汶川震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提出灾后心理援助应当从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时间维度)和灾难中心、周边地区、非灾区(空间维度)构建工作框架,针对重灾区的应激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应激阶段、非灾区的应激阶段、重灾区的冲击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冲击阶段、灾区的重建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总目标是通过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的长期机制,降低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程度,激发内在潜能,增进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其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进个体顺利完成心理重建。此外,对心理援助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心理援助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 组织 实施
下载PDF
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正奎 刘悦 王日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2期166-174,共9页
突发性人为灾难因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造成毁灭性后果等特点,使得其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心理冲击。文章描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群体行为表现,阐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对个体和群体心理影响的特点,重... 突发性人为灾难因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造成毁灭性后果等特点,使得其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心理冲击。文章描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群体行为表现,阐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对个体和群体心理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施,以及开展长期灾后心理援助的模式。我国近年来突发人为灾难多发,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有力地提升全民预防和应对突发人为灾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人为灾难 心理危机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援助
原文传递
国外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些做法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侃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59-61,共3页
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可能长期持续。
关键词 心理援助 灾难性事件 做法 灾后 国外 心理创伤 专业人员 心理问题
原文传递
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侃 王日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年第4期304-310,共7页
破坏性的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和财产的损失,还给受灾群众、救援人员等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灾后的心理援助对于重建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灾难后可能出现各种应激心理反应,甚至造成长期心理疾病。心理援助需要在科学方法指导下... 破坏性的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和财产的损失,还给受灾群众、救援人员等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灾后的心理援助对于重建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灾难后可能出现各种应激心理反应,甚至造成长期心理疾病。心理援助需要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本文介绍了国外灾难心理援助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也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心理反应 心理援助
下载PDF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刘立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95,共4页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心理援助
下载PDF
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探索与挑战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正奎 吴坎坎 张侃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4,共9页
我国是灾害多发的国家,重大灾害事件不仅导致人民巨大的生命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而且也给亲历灾害的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本文重点回顾了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特大泥石流三大自然灾害后,... 我国是灾害多发的国家,重大灾害事件不仅导致人民巨大的生命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而且也给亲历灾害的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本文重点回顾了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特大泥石流三大自然灾害后,我国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历程,分析了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意义,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主要经验与贡献,同时,对我国灾后心理援助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 心理援助 5.12汶川地震 4.14玉树地震 8.8舟曲泥石流
下载PDF
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镇江 黄建美 王国平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97-100,共4页
调查显示,相比于无需回报的无偿资助,大学生更喜欢的资助方式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与辛勤劳动付出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式,或者是基于平等合同关系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时心理体验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 调查显示,相比于无需回报的无偿资助,大学生更喜欢的资助方式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与辛勤劳动付出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式,或者是基于平等合同关系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时心理体验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消极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探索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动态的心理档案;注重贫困生的心理体验,强调资助过程的心理援助;积极开展学习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关注贫困生的人格特点,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完善;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提高心理援助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经济资助 心理援助
原文传递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结构分析与援助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施永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研究和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结构与心理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传统资助体系 ,将“心理援助”作为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组成 。
关键词 结构分析 援助体系 经济困难学生 高等学校 经济援助 助学贷款 心理援助 勤工助学
下载PDF
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新视角 被引量:18
14
作者 贾晓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82-8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5.12四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反思,为心理援助工作提出新的视角,提出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方法文献法与临床经验法相结合。结果从社会工作入手是心理援助的极佳途径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结论借鉴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 目的通过对5.12四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反思,为心理援助工作提出新的视角,提出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方法文献法与临床经验法相结合。结果从社会工作入手是心理援助的极佳途径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结论借鉴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心理援助工作特点为:1将受助对象非心理病理取向;2从其现实需要出发,给予关心和实际的帮助,也易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3运用大量的社会工作手法,同时起到心理援助的作用;4在实际的社会工作援助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受助者因地震灾害带来的心理困扰进行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后 心理援助 社会工作
下载PDF
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心理援助”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立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6-87,共2页
伴随着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客观地存在于高校贫困生的心灵之中。文章在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援助”的思想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心理贫困 心理援助
下载PDF
心理援助对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6
作者 石英 邓红英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7期471-473,共3页
目的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对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68名护士运用心理健康讲座、情绪释放技术、音乐即兴表达法等提供心理援助。结果有心理问题的护理人员占医院临床护士的4... 目的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对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68名护士运用心理健康讲座、情绪释放技术、音乐即兴表达法等提供心理援助。结果有心理问题的护理人员占医院临床护士的41.72%,表现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经心理援助后其各项因子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援助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本钰 廖深基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9期70-73,共4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从关注"消极"的问题取向模式回归到关注"积极"的发展取向模式。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增进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目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从关注"消极"的问题取向模式回归到关注"积极"的发展取向模式。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增进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目标,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人性化的物质资助体系、积极心理的宣传与教育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评估和筛查体系、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和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以上路径,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 心理援助
原文传递
疫情心理援助与典型案例剖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静波 范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9,191,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基于疫情心理应激与心理援助的特点,心理援助工作者应以求助者为中心,聚焦于目标,采取评估、共情、积极资源取向的提问等融合并进的方法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使求助者在咨询时有好的体...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基于疫情心理应激与心理援助的特点,心理援助工作者应以求助者为中心,聚焦于目标,采取评估、共情、积极资源取向的提问等融合并进的方法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使求助者在咨询时有好的体验并取得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援助 典型案例
下载PDF
重大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崔红 牛晟 +3 位作者 顾克胜 孔越 傅小玲 郭渝成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大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及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在汶川5.12大地震爆发后65d左右对102名执行不同救援任务的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结果救援人员在早期普遍出现了闯入性回忆、回避和恐惧症状,但多数在1~3周... 目的探讨重大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及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在汶川5.12大地震爆发后65d左右对102名执行不同救援任务的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结果救援人员在早期普遍出现了闯入性回忆、回避和恐惧症状,但多数在1~3周内消失。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回避、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差;救援人员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团体内部,包括战友和直接领导,较少来自家庭和亲属;救援人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较为单一,以说服和鼓励自己、回避为主。结论救援人员在救援早期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症状多数在1~3周内消失,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普通人群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人员 创伤后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援助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援助策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价值新探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孔宪福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77,共4页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援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