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应激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作用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衍军 赵逢玉 +1 位作者 周长梅 王宝莲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在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原则的基础上 ,A组给以心理应激教育和心理教育 ,B组给以心理教育 ,C组不进行任何教育 ,12周后开始随访 ,期限为一...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在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原则的基础上 ,A组给以心理应激教育和心理教育 ,B组给以心理教育 ,C组不进行任何教育 ,12周后开始随访 ,期限为一年。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ISE -3 0 )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病情和应激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1)A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B、C两组 (χ2 =4 3 6,P <0 0 5;χ2 =13 2 9,P <0 0 1) ,B组低于C组 (χ2 =4 15,P <0 0 5)。(2 )BPRS总分三组患者随访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随访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3 )教育前后A、B两组积极因素分、消极因素分和病情总估计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以A组改变更为明显。A组消极因素分低于B组 (P <0 0 1) ,A、B两组积极因素分、病情总估计评分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消极因素分明显低于C组 (P <0 0 1)。随访后 ,A、B两组织极因素分、病情总估计平分均高于C组 (P <0 0 1) ,消极因素分均低于C组 (P <0 0 1) ,A组消极因素分低于B组 (P <0 0 5)。 (4)教育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 :积极维度分A组高于B、C两组 (P <0 0 5,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教育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作用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