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
肖明翰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90
|
|
2
|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
刘正光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13
|
|
3
|
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
佐斌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91
|
|
4
|
隐喻的认知基础 |
赵艳芳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
1994 |
72
|
|
5
|
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 |
张辉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3
|
|
6
|
论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 |
李龙
周刚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32
|
|
7
|
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 |
彭玲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6
|
|
8
|
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 |
王苹
|
《修辞学习》
|
2000 |
27
|
|
9
|
英汉委婉语的社会文化透视 |
李卫航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4
|
|
10
|
试论脾藏意主思的心理病理基础 |
谢静涛
王米渠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08 |
27
|
|
11
|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 |
梅传强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12
|
论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 |
张向葵
孙天威
张林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13
|
从委婉语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 |
李利芳
|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24
|
|
14
|
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
唐平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
2005 |
20
|
|
15
|
试论仿拟的心理基础 |
胡剑波
唐忠顺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16
|
|
16
|
关于儒家荣辱观的心理机制探讨 |
张丛林
汪水芳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7
|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周桃英
|
《阅读与鉴赏(教研)》
|
2008 |
20
|
|
18
|
穿越黑暗的缪斯之音——评《朗读者》中汉娜形象的反思意义 |
詹春花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18
|
|
19
|
通感的历史演变及心理基础 |
郭焰坤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8 |
7
|
|
20
|
论品牌成功延伸的基本心理规律 |
江智强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