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鸣春 苏丹 孟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大量心理习俗,当中孕育、发展的心理健康思想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主要沿着四个途径延伸发展:一是以思维方式传承的心理健康思想;二是以行为规范传承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大量心理习俗,当中孕育、发展的心理健康思想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主要沿着四个途径延伸发展:一是以思维方式传承的心理健康思想;二是以行为规范传承的心理健康思想;三是以健身养生方式传承的身心健康思想;四是民间传承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朴素知识、技巧和实用策略。不同途径传承的心理健康思想在形式上相互交叉重叠,在内容和本质上交互作用,呈现出以和谐为核心,以变化为基态,以中和为手段,以平衡为基点的特征。这一辩证发展的和谐健康观,一直对中国人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习俗 心理健康思想 传承途径
下载PDF
鲁迅周作人民俗观之比较
2
作者 叶振忠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4-77,136,共5页
鲁迅、周作人二人虽不是专门的民俗学家 ,但都对我国的民俗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鲁迅认为研究民俗是为了解剖“世态世相”,“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 ;而周作人主要是从学术研究、民俗鉴赏、收集资料的目的出发研究民俗的。二人的民俗... 鲁迅、周作人二人虽不是专门的民俗学家 ,但都对我国的民俗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鲁迅认为研究民俗是为了解剖“世态世相”,“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 ;而周作人主要是从学术研究、民俗鉴赏、收集资料的目的出发研究民俗的。二人的民俗观不尽相同 ,对民俗研究的贡献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民俗观 比较研究 心理习俗 文艺民俗
下载PDF
中国清真寺楹联赏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传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1-46,共6页
中国清真寺楹联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穆斯林民族风格,是中国古代楹联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清真寺楹联高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穆斯林特有的心理习俗、价值标准及审美情趣。它有着内容广博、种... 中国清真寺楹联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穆斯林民族风格,是中国古代楹联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清真寺楹联高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穆斯林特有的心理习俗、价值标准及审美情趣。它有着内容广博、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等诸多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楹联 伊斯兰 艺术成就 中国 文学赏析 心理习俗 价值标准 审美情趣 穆斯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