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生长分化因子-15、心梗三项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武德梅 陈超 +3 位作者 孙志华 刘袁颖 赵修振 李哲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梗三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4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梗三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GDF-15水平,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法(美国Biosite公司Triage Meter快速检测仪)测定心梗三项。并以106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AMI组血GDF-15、CKMB、cTnI、Mb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其中STEMI较NSTEMI升高的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GDF-15与CKMB、cTnI、Mb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血GDF-15、心梗三项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过程中升高,且STEMI升高得更高。GDF-15与心梗三项水平呈正相关,联合GDF-15、心梗三项可能更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梗三项 肌酸磷酸激酶 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下载PDF
心梗三项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心梗三项诊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验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4h内各阶... 目的探讨心梗三项诊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验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4h内各阶段的心梗三项及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并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生化检验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Ⅰ(c Tn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1%、55.81%以及43.02%,MYO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K-MB、c TnⅠ(P<0.05),CKMB、c TnⅠ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对照相仿(P>0.05),心梗三项诊断的总阳性检出率为80.2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K-MB、MYO、c Tn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显著更高。而在观察组患者发病后,除MYO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逐渐升高。结论综合分析CK-MB、MYO、c TnⅠ心梗三项指标,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一种高效的心梗诊断方法,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三项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床旁检测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检测(POCT)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全部入选病例均接受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检测。试验组患者行POCT,对照组采用传统实... 目的探讨床旁检测(POCT)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全部入选病例均接受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检测。试验组患者行POCT,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室方法检测,比较两组血生化检测结果、疾病确诊时间、首次用药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疾病诊断率均为100%;试验组疾病确诊时间及急诊科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用药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CT检测心梗三项与D-二聚体能够为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检测用时短,出报告快,更益于临床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床旁检测 心梗三项 早期诊断
下载PDF
cTnI、CK-MB、Mb指标联合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雅琼 孙申怡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诊断中应用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收治的139例疑似AMI患者进行研究,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诊断中应用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收治的139例疑似AM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19年8月~2020年4月入院的78例进行心梗三项(cTnI、CK-MB、Mb)检测的划分至对照组,其中2020年5月~2020年12月入院的61例进行心梗三项+NT-proBNP检测的患者划分至观察组,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观察组78例中准确检出76例AMI,对照组61例中准确检出57例AMI;两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准确性、检测灵敏性高于对照组(P<0.05),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快速诊断中联合应用心梗三项、NT-proBNP检测,检出率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三项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心梗三项指标荧光定量分析与生化仪定量分析的方法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振军 郭玉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2期404-405,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定量ELISA法和生化分析仪检测法检测心梗三项的性能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荧光定量分析仪和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梗三项。结果荧光免疫ELISA定量分析法检测心梗三项的灵敏度分别为...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定量ELISA法和生化分析仪检测法检测心梗三项的性能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荧光定量分析仪和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梗三项。结果荧光免疫ELISA定量分析法检测心梗三项的灵敏度分别为CTNI98.6%、Mb98.6%、CK-MB93.2%,特异度分别为CTNI100%、Mb91.9、CK-MB98.4%,生化分析仪检测心梗三项的灵敏度分别为CTNI87.8%、Mb94.6%、CK-MB89.2%,特异度分别为CTNI80.6%、Mb87.1%、CK-MB93.8%。结论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荧光免疫定量ELISA法都优于生化分析仪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三项 荧光免疫 生化检测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肌梗死三项及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军 何伟 +3 位作者 徐剑鸥 江红卫 刘永明 陈海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18-3819,共2页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指标即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随机选取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心梗、心衰,行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指标即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随机选取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心梗、心衰,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4 h内心梗三项及BNP变化,研究髋部手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95例患者围术期心梗三项及BNP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及BNP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心梗三项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心梗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梁国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联合检测心肌梗死三项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住院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正常人为对照,以心梗病人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 探讨联合检测心肌梗死三项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住院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正常人为对照,以心梗病人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肌梗死三项指标联合测定对AMI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三项指标 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丽花 吴春芳 +2 位作者 郑海珍 彭淦穗 林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6期2766-2768,共3页
目的 研究心梗三项运用于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12月纳入的80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心梗三项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 目的 研究心梗三项运用于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12月纳入的80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心梗三项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ng/ml有12例,占15.00%;肌红蛋白(Myo)>50ng/ml有28例,占35.00%;心肌肌钙蛋白I(cTnI)>1ng/ml有11例,占13.75%。研究组治疗前的CK-MB、Myo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4h、8h及24h的CK-MB、Myo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梗三项检测运用于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尽早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价值 心梗三项检测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肌钙蛋白
下载PDF
心梗三项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陆赛亮 顾水晶 《大医生》 2019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心梗三项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110例健康体检人员。测定所有人员的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目的评价心梗三项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110例健康体检人员。测定所有人员的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等指标,回顾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b、CK-MB以及cTn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Mb、CK-MB以及cTn含量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心梗三项指标联合诊断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指标阳性检出,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Mb、CK-MB以及cTn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异常,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其Mb、CK-MB以及cTn含量水平也存在差异,多项指标的联合更有利于阳性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三项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张秀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3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讨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情不同严重程度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心梗三项指标水平,探讨cTn-... 目的:探讨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病情不同严重程度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心梗三项指标水平,探讨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AMI组患者的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患者的cTn-I、Mb和CK-Mb心梗三项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一般患者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可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三项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