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99
1
作者 周自强 胡大一 +3 位作者 陈捷 张仁汉 李奎宝 赵秀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 0 77% ,标准化率为 0 6 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 9%比 0 7% ,P =0 0 13)。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 9% ,6 5 2 %和 2 1 9%。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 (12 1%比 2 3% ,P <0 0 1)。服药情况华法林为 1 7% ,阿司匹林为 37 9% ,洋地黄为37 9% ,β受体阻滞剂为 2 4 6 %。 结论 中国房颤患病率 ,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 ,脑卒中发病率高 ,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并发症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 被引量:621
2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1 位作者 黄德嘉 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4期315-368,共54页
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 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等组织撰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专业委员会 心电生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被引量:605
3
作者 Walter N.Kernan Bruce Ovbiagele +14 位作者 Henry R.Black Dawn M.Bravata Marc I.Chimowitz Michael D.Ezekowitz Margaret C.Fang Marc Fisher Karen L.Furie 洪道俊 黄招君 李小兵 周美鸿 吴成斯 王博 卢艺 吴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5-841,共37页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对各种特殊情况下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提供了推荐意见,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妊娠.此外,还有专门的章节对颅内出血后抗栓和抗凝治疗的应用以及指南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心房颤动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防 卒中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380
4
作者 戚文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1)共入选 92 97例 ,平均年龄 6 5 5岁 ,男女比为 13∶12。三年内房颤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均 7 9%。随年龄增高病例数进行性递增。 (2 )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 (单项 % ) ,老年 5 8 1% ,高血压 4 0 3% ,冠心病34 8% ,心衰 33 1% ,风湿性瓣膜病 2 3 9% ,特发性房颤 7 4 % ,心肌病 5 4 %和糖尿病 4 1%等。其中以高龄与高血压的组合最常见。本组患者中 2 / 3有心房增大 ,1/ 3有射血分数降低。 (3)房颤类型中阵发性占 33 7% ,持续性 16 7% ,持久性 4 9 5 %。 (4)阵发性房颤 5 6 4 %采用节律控制治疗 ,18 2 %用心室率控制方法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洋地黄制剂最多 ,其次为 β受体阻滞剂、普鲁帕酮等。(5 )慢性房颤 82 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 ,常用药物为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 ,试行复律者不足 1/ 2 ,其中 31 1%复律后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最多 ,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住院病例 调查 年龄 病因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 被引量:370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 黄从新 张澍 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5-88,共74页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心房颤动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经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64名专家对《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与治疗建议(20...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心房颤动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经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64名专家对《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与治疗建议(2018)》进行修订,专家们在充分讨论、提炼、升华的基础上,形成该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专家共识 治疗 抗凝 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 被引量:324
6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3 位作者 黄德嘉 华伟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79-346,共68页
一、前言 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 一、前言 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t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等组织撰写的《2017HRS/EHRA/ECAS/APHRS/SOLAEC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r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律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心电生理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被引量:269
7
作者 黄从新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杨延宗 黄德嘉 张澍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马坚 刘少稳 李莉 曹克将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97,共31页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建议 临床意义 60岁以上 发病率 心律失常 研究报告 年龄增长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 被引量:237
8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9 位作者 黄德嘉 曹克将 陈柯萍 陈明龙 董建增 华伟 黄鹤 江洪 蒋晨阳 李莉 刘少稳 刘兴鹏 刘旭 刘育 马长生 马坚 孟旭 商丽华 苏晞 唐其柱 王祖禄 吴立群 吴书林 夏云龙 杨杰孚 杨新春 杨延宗 杨艳敏 姚焰 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21-384,共64页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转子(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点,完善了以前的治疗策略,如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观 循证医学证据 调节学说 中华医学会 口服抗凝药 心电生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2
9
作者 涂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5期594-599,共6页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别为9.0%和6.2%-14.0%。据国内文献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91.3-26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45.5/10万;复发率为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发病率 复发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 被引量:208
10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7 位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黄德嘉 曹克将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商丽华 华伟 张奎俊 李莉 丁燕生 马坚 王祖禄 刘少稳 刘旭 董建增 姚焰 陈柯萍 陈明龙 吴立群 廖德宁 黄鹤 李述峰 吴钢 蒋晨阳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6-289,共44页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中华医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心电生理 心血管病 加拿大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 被引量:198
11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8 位作者 黄德嘉 曹克将 陈柯萍 陈明龙 董建增 华伟 黄鹤 江洪 李莉 刘少稳 刘旭 刘兴鹏 刘育 马长生 马坚 孟旭 商丽华 苏晞 唐其柱 王祖禄 吴立群 吴书林 夏云龙 杨杰孚 杨新春 杨延宗 杨艳敏 姚焰 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5期377-434,共58页
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ofPacingand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 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ofPacingand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以前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观 循证医学证据 调节学说 中华医学会 心电生理 临床研究 发生机制
原文传递
华法林对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70
12
作者 孙艺红 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的抗栓治疗 ,初步探讨中国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率 (INR)的合理范围。方法 调查 4 35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INR监测情况 ,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 华法林...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的抗栓治疗 ,初步探讨中国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率 (INR)的合理范围。方法 调查 4 35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INR监测情况 ,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 华法林疗程时间中位数 7个月 ,平均剂量为(2 77± 0 83)mg。共发生出血事件 31例 (7 11% ) ,其中严重出血 5例 ,轻微出血 2 6例。发生出血患者年龄略高于对照组 [(6 5 1± 10 0 )岁与 (6 2 0± 12 2岁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2 5 9) ;出血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 ,合并心力衰竭较多 (P =0 0 5 )。多因素分析中INR≥ 3为预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3 74 )。血栓栓塞事件 37(17 4 7% )例 ,发生缺血性卒中或栓塞的危险随INR下降明显增加。结论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目标INR值应避免低于 1 5或高于 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中国人 心房颤动 抗栓疗法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2
13
作者 胡大一 张鹤萍 +1 位作者 孙艺红 姜立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18个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 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的INR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共704例患者进入分析,阿司匹林组369例,华法林组335例.男性420例(59.7%),平均年龄(63.3±9.9)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2~24个月).与阿司匹林比较,调整剂量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2.7%比6.0%,P=0.03,OR 0.44,95%可信区间(CI)为0.198~0.960],相对危险下降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8%比4.6%,P=0.04,OR 0.38,95% CI为0.147~0.977);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10.6%比5.4%,P=0.01,OR 0.48,95% CI为0.269~0.858).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4例(1.2%)比8例(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8.4%比13.0%,P=0.047). 结论 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明显降低国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 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脑血管意外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被引量:154
14
作者 陈新 张澍 +13 位作者 胡大一 马长生 黄从新 王方正 杨延宗 张奎俊 李莉 杨新春 曹克将 马坚 江洪 吴书林 华伟 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第2期69-94,共26页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产生明显症状 ,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产生明显症状 ,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生在无可察觉的心血管病和其它病因的孤立性房颤也不少见 ,约占 30 %。除了病因治疗外 ,房颤的处理有 3个策略 ,包括 (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2 )控制心室率 ;和 (3)预防栓塞性事件 ,尤其脑卒中。有些患者需要 1个以上的治疗策略。尽管有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 ,但只有抗凝治疗能裨益患者有较多的证据。但是 ,由于种族差异 ,在白种人群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资料是否适合中国人尚难定论。本文就房颤的目前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建议 ,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包括 (1)控制心室率的病例选择及具体方法 ;(2 )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转复窦性心律 ;(3)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 ;(4)经胸和心内直流电转复心律 ;(5 )心脏起搏预防房颤复发 ;(6 ) Cox迷宫手术预防房颤复发 ;和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非药物干预
原文传递
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 被引量:142
15
作者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928,共1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5岁及以上人群的房颤特称老年房颤。根据患者房颤基础病情况,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生物瓣膜、二尖瓣修复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此专家建议只针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39
16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6-921,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缺血性卒中 专家 中国 房颤患者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如何对待心房颤动 被引量:125
17
作者 蒋文平 朱俊 +1 位作者 戚文航 吴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83-486,共4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血栓疗法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被引量:121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17 位作者 马长生 吴书林 刘少稳 韩雅玲 王伟 白英 刘念 刘晓霞 汤日波 李松南 李昌义 赵欣 桑才华 夏时俊 郭雪原 郭琦 蒋超 蒋晨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2-618,共47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 节律控制 导管消融 综合管理
原文传递
2021 EHRA实践指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124
19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4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9-1625,共7页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提出实用指导。该文通过与2018版“指南”进行对比,对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应用抗凝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 指南更新
下载PDF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117
20
作者 江立生 +2 位作者 何奔 马长生 吴书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7-955,共19页
左心耳封堵(LAAC)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多个随机对照和注册研究所证实,也已被多个指南推荐用于具有高卒中风险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然而,LAAC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应用不能仅限于指南所涉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讨论,... 左心耳封堵(LAAC)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多个随机对照和注册研究所证实,也已被多个指南推荐用于具有高卒中风险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然而,LAAC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应用不能仅限于指南所涉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讨论,还应包括该技术所涉及的多种器械和操作的综合应用,影像学指导和评估,并发症处理,围术期及术后用药,以及术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鉴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很难涵盖上述所有方面,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经充分讨论,最终形成了本共识。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本共识对LAAC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是否有更多临床获益或更少操作相关并发症给予适合(合理,有更多获益或更少并发症)、不确定(有一定合理性,但尚需更多证据)和不适合(不一定合理,不太可能获益或有更多并发症)3种不同等级的推荐,以指导和规范LAAC及其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卒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