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态心电图检测T波电交替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方丕华
-
机构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出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32-334,共3页
-
文摘
T波电交替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是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指标。在常规心电图上观察到的T波电交替幅度为毫伏级(mV),又称显性T波电交替。而目前T波电交替的检查已发展为肉眼看不见、幅度为微伏级(μV)的电交替,又称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需借助特殊的诊断系统和专用软件检测。
-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检测
T波电交替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复极不一致
独立预测指标
心肌电活动
心脏性猝死
常规心电图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表示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有效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川勇
贾林壮
Lexin Wang
-
机构
南开大学生物物理系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
-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08-610,619,共4页
-
文摘
采用二次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 ,并通过分析羊心脏表面 64通道的心电信号 ,研究心肌缺血前后的兴奋恢复间隔 ( Activation- recovery interval,ARI)及其离散度的变化 ,发现当缺血造成心室复极不一致增大时 ,心脏表面的平均 ARI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 ARI离散度明显增加 ( 5 9.9ms vs12 6.3 ms,P=0 .0 0 0 7) ,进一步的计算机模拟证明 ARI接近动作电位时程 ,表明
-
关键词
心室复极不一致
兴奋复极间隔
ARI离散度
心肌缺血
心电信号
-
Keywords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heterogeneity Activation recovery interval Dispersion Ischemia
-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有效参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克强
杨宁
李川勇
-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系
-
出处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盼计划资助项目[教技司(00)65号]
-
文摘
心室复极不一致与室性心律失常直接相关,文章介绍了一些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的心电图参数,包括QT离散度、兴奋—恢复间期离散度和T波形态方面的参数,回顾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简单讨论了这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心室复极不一致
QT离散度
兴奋-恢复间期
T波形态
-
Keywords
heterogeneity of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QT dispersion
activation-recovery interval
T-wave morphology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有效参数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中服
李川勇
-
机构
南开大学生物物理系
-
出处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9-402,共4页
-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技司(00)65号]
-
文摘
建立了从心内膜到心外膜的一维心肌几何模型,采用心肌双域模型建立心电电位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缺血程度构造不同的心室复极不一致状态,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模拟了心电兴奋在心室复极不一致状态下形成的心电电位,并从中提取QT离散度和兴奋恢复间期(activation-recoveryinterval,ARI)离散度。分析结果显示:缺血区与正常区电位的QT间期没有明显差异,QT离散度接近于零,不能有效地表征心室肌复极不一致;缺血区ARI明显区别于正常区,ARI离散度与缺血程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来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
-
关键词
双域模型
心肌缺血
心室复极不一致
QT离散度
ARI离散度
-
Keywords
Bidomain model
Ischemia
Heterogeneity in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QT dispersion
ARI dispersion
-
分类号
Q81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黑龙江省成人不同肥胖类型与心室复极不一致性的关系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徐铖
杨啸林
朱广瑾
张正国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2-586,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大项目(2006FY11030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2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241)
-
文摘
目的探讨以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为评价指标的中心性肥胖和以体重指数(BMI)为评价指标的全身性肥胖与心室复极不一致性的关系。方法使用Philips TrimⅡ型静息心电图仪,测量2 045名黑龙江省普通成人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用Bazett公式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设定QTc>440 ms为异常。结果 QTc和异常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随年龄和各项肥胖指标值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女性显著大于男性。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率和收缩压对QTc异常有显著影响;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也分别对QTc异常有显著影响,腰围对模型的贡献最大。结论肥胖是影响QTc以及异常率的独立显著性因素,与心室复极不一致性有显著相关。中心性肥胖相对全身性肥胖在衡量成人心室复极不一致性上更有优势。
-
关键词
心室复极不一致性
QT间期
中心性肥胖
全身性肥胖
-
Keywords
ventricu lar repolarization inconsistenc ies
QT interval
central obesity
peripheral obesity
-
分类号
R589.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541.7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