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6
- 1
-
-
作者
卢松
张小军
张业臣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0-169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59)资助~~
-
文摘
以徽州地域1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用GIS技术与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揭示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探讨影响徽州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的因素。研究发现:徽州传统村落空间上呈现集聚型分布,沿盆地、邻水及边缘化分布特征明显,表现出"边缘多核心少"的分布格局。黟县遗存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分布密度最高,形成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集聚区,其次是徽州区和歙县,形成徽州传统村落集聚的次级核心区。宋朝(北宋和南宋)和唐代是现存徽州传统村落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两个朝代保留下来的古村落最多,分布范围最广。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人口、交通、城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这些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
-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黟县
歙县
GIS
徽州
-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Yixian county
Shexian county
GIS
Huizhou
-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徽州文书与徽学
被引量:66
- 2
-
-
作者
周绍泉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60,189,共11页
-
文摘
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科 ,根本原因是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 ;没有徽州文书 ,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州文书现存约 2 0万件 ,内容涉及徽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被发现 ,才出现了以徽州文书研究为中心、综合研究社会实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学科———徽学。
-
关键词
徽州
徽州文书
徽学
-
Keywords
Huizhou / Huizhou documents / studies of Huizhou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
被引量:54
- 3
-
-
作者
常建华
-
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52,共18页
-
文摘
徽州是聚族而居宗族发达的地区,明代中叶徽州的个别宗族尝试制定族规、设立族长而组织化,嘉靖时期随着明朝大力推行乡约,徽州地方官要求宗族设立乡约,不少宗族的绅士与首领也在宗族内部贯彻乡的,设立约正,制定族规,宗族被组织化。宗族组织化的实质是宗族乡的化,对基层社会的影响重大,而且加强了宗族与官府的互动关系。明代的宗族乡约化,也是以宋儒重建乡里社会秩序、移风易俗的主张深入基层社会为历史背景的。
-
关键词
明代
徽州
乡约制度
宗族制度
社会秩序
官府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3
- 4
-
-
作者
卢松
张小军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21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71、41371159)
-
文摘
以徽州地域1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截止到2016年底)为样本,通过实际调研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旅游开发的主体力量,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自主探索(1979—1996年)、外资注入(1997—2011年)、整合提升(2012年至今)三个演变阶段,各个阶段在旅游开发模式、经营组织方式、产品类型、品牌形象、经济效益、利益主体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零星分布(点状)—南北组团(板块)—全域扩散(面状)的演进态势。研究表明,村落自身禀赋作为基础性力量,市场需求作为决定性力量,政府政策和管理作为主导性力量,交通改善、节庆促销、精英人士等支持因素作为促进性力量,共同推动着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
-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古民居保护
古村古镇
-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tourism development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Huizhou area
Wann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ancient dwelling protection
ancient village and ancient town
-
分类号
K928.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
被引量:42
- 5
-
-
作者
唐力行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历史研究》
1986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
文摘
明清时期徽商兴盛之日,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并缓慢发展之时.然而,徽商在其经营活动中却与封建宗族势力结成了神圣同盟,"旧的封建桎梏"——宗族组织在徽商的桑梓之地不仅没有松弛,反而更为强固.本文拟就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紧密结合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略陈管见.宗族与徽人经商的关系,近人吴日法在《徽商便览》中已有论及:"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族居之.以人口孳乳故,徽地所产之食科,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于是经商之事业以起."这里,他把徽州宗族聚居造成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与徽人经商联系起来考察,应该说是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然而,宗族势力在徽人经商、徽商兴起的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至今还未引起徽商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
关键词
宗族势力
徽商
宗族组织
徽州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封建政权
明清时期
汪道昆
经商
神圣同盟
-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
被引量:45
- 6
-
-
作者
陈柯云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55,共12页
-
文摘
所谓乡约,根据明清时代的一些史料来看,是那种在乡村中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或御敌、卫乡、或劝善惩恶广教化厚风俗、或保护山林、或应付差徭等等),依地缘关系或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民众组织。有些乡约与保甲制有密切的联系。
-
关键词
明清时代
乡约
徽州
劝善惩恶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保甲制
组织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明清徽州乡(村)规民约论纲
被引量:41
- 7
-
-
作者
卞利
-
机构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104,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徽州法律文书与民间法研究"(0 2JAZJD82 0 0 0 1)
-
文摘
明清时期徽州的乡 (村 )规民约 ,作为某一特定乡村地域范围内 ,由一定组织、人群共同商议制定的某一共同地域组织或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共同遵守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规则 ,其内容极其丰富 ,类型异常繁夥 ,地域特色十分鲜明。这些乡 (村 )规民约事实上就是明清时期徽州乡村社会的习惯法。它起到了维持徽州乡村社会既定秩序、维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进而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徽州
民约论
共同地域
乡村社会
明清时期
地域特色
重要作用
习惯法
秩序
国家
-
Keywords
Dynasties of Ming and Qing
Huizhou
folk regulations
folk common law
-
分类号
S823.41
[农业科学—畜牧学]
K207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明代徽州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被引量:33
- 8
-
-
作者
卞利
-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4-105,189,共13页
-
文摘
本文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地方志 ,论述了明代徽州民间诉讼增多的原因、诉讼的基本内容、处理程序和依据标准等。在明代 ,包括徽州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区诉讼案件的增多 ,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 ,越来越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力 ;另一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
关键词
明代
徽州
民事纠纷
民事诉讼
-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 Huizhou / civil lawsuit / civil dispute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 9
-
-
作者
黄成林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9-306,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教委资助科研项目<徽州文化地理研究>子课题
-
文摘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地理背景,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州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影响,指出徽州地理环境与徽州文化二者之间存在协调和谐的关系.
-
关键词
徽州
文化生态
文化地理学
-
Keywords
Huizhou
Huizhou Cultrue
Culture ecology
-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
-
题名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42
- 10
-
-
作者
万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
文摘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的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的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与国家、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的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文化在国家和社会二者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不仅参与了移民社会的建构,而且产生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延续至今。
-
关键词
移民社会
贵州
徽州
建构
明代
社会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社会调查
互动关系
国家行为
军事移民
文化认同
文化移植
民间社会
文化传播
国家观念
整合作用
民间信仰
保护神
明初
家族
作为
后裔
仪式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G127.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
被引量:35
- 11
-
-
作者
卞利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34-40,共7页
-
文摘
乡约是宋代兴起、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得到官府鼓励和推行的一种村民自治的教化组织。在徽州 ,明代乡约建设倡行于嘉靖五年 ,极盛于明代后期的嘉隆万和清初的康雍乾时期。其组织形式与徽州本地特有的宗族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徽州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明清时期徽州乡约运作与管理十分规范 ,是同一时期全国乡约发展的典范 ,祁门《文堂乡约家法》、《岩寺备倭乡约》等乡约出现 ,标志着徽州乡约发展的成熟与完善 ,它是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所倡导的法治与德治。
-
关键词
明清时代
徽州
乡约
村民自治
组织形式
-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被引量:39
- 12
-
-
作者
栾成显
-
机构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96,共12页
-
文摘
婺源腴川程氏宗谱和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所载资料证实,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相当普遍,绝非个别现象。同宗继子乏人是异姓承继的原因之一,保全家产为异姓承继的重要经济因素。异姓承继亦有感情问题。血缘关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宗祧承继为宗法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明清异姓承继的普遍及有关法规的调整,表明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宋代以后的宗族既有发展的趋势,也有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倾向。
-
关键词
承继
明清
徽州
经济因素
感情问题
宗族组织
血缘关系
核心内容
宗法制度
宗法关系
普遍
瓦解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
被引量:22
- 13
-
-
作者
王日根
-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35,共11页
-
-
关键词
基层社会
自我管理组织
明清时期
家族
社会变迁
碑刻资料
乡约
徽州
基层自治
工商会馆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
被引量:39
- 14
-
-
作者
张海鹏
唐力行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1984年第4期57-70,80,共15页
-
文摘
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禹(宇)内”的经济活跃之区①;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的文风昌盛之地②。因之,徽州商帮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贾而好儒”。这既促进了徽州的儒学之盛,而儒学对徽商从事商业经营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对徽州商帮与徽州儒学的相互作用,进行粗略的探讨,不妥处,敬希史学界同志不吝指教!
-
关键词
贾而好儒
徽商
明清时期
人才辈出
商业经营
相互作用
徽州
儒学
-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
被引量:34
- 15
-
-
作者
卞利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
文摘
本文根据作者在徽州调查和收集到的 2 7通明清徽州森林保护碑刻资料 ,结合徽州历史文书和文献 ,对徽州森林保护碑刻的时空分布、类型划分和基本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分析。文章还着重探讨了明清徽州寓禁止性、惩戒性和奖赏性于保护之中的森林保护碑刻规条的制定、实施与监督的动态过程。指出 :明清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在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维护当地居民生产与生活以及生态平衡方面 ,在保护和发展以林业为支柱性产业的徽州经济方面 ,具有其他质地特别是纸质文书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既是当地人人皆知的乡规民约 ,更是约定俗成的民间习惯法。
-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徽州
森林保护碑刻
时空分布
类型
基本内容
乡规民约
民间习惯法
林业经济
-
分类号
F326.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
被引量:30
- 16
-
-
作者
陈瑞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54-63,共10页
-
文摘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所发挥的族内控制功能有日益强化的趋势。主要体现为第一,通过祠堂祭祀仪式的举行及相关祭祀制度的执行,以融洽宗盟、收拢人心、增强宗族凝聚力,进而实现尊祖敬宗、合族收族、控制族人的目的;第二,通过祠堂为舞台进行族内教化和普法宣传活动,实施宗族内部控制;第三,通过祠堂执法实施对族人的硬性控制;第四,族内纠纷调解、统一族人意志以按时缴纳赋税、族内赈济等其他控制功能的实施也多以祠堂为中心,在祠堂内进行;第五,围绕宗族祠堂管理进行族内控制。以社会控制为视角研究徽州宗族祠堂及其功能,可能是深化对徽州宗族所扮演的社会管理者角色认识的新路径之一。
-
关键词
徽州
宗族祠堂
族内控制
社会功能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27
- 17
-
-
作者
黄成林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4期57-63,共7页
-
文摘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认为:1、徽州人商业活动起源于徽州物产“结构性失调”,徽州“地狭人稠”促使“徽民寄命于商”;2、徽商经营行业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以徽州物产余缺为基础;3、徽州群山环抱,陆路交通闭塞,新安江等水路从而成为徽商境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徽商投资产业多在徽州以外地域,明显受徽州物产和市场因素影响;5、徽州民居建筑在选址、用地、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与徽州地理环境和谐、协调。
-
关键词
徽州
地理环境
徽商
徽派民居
-
Keywords
Huizhou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uizhou trade
The Traditional folk house in Huizhou
-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徽州宗族研究概述
被引量:24
- 18
-
-
作者
唐力行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2,共6页
-
文摘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 ,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是徽州学的基础。徽州宗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整体中国国情的认识。半个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徽州宗族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徽州宗族的资料积累也十分丰富。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有必要对徽州宗族研究作一学术回顾和学术总结 ,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徽州学。
-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学术史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徽州宗族祠堂
被引量:20
- 19
-
-
作者
赵华富
-
机构
安徽大学徽州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48-54,共7页
-
文摘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本文探讨了徽州宗族祠堂的兴起时代、建造规模、建筑装饰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夏言进行民间祭祖札制改革以后,徽州宗族出现了大建祠堂的热潮;徽州宗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建筑耗费惊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所引起的徽州社会变化,冲击了徽州的宗族统治,因此许多宗族集团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强宗族观念和宗族团结,巩固宗族组织和宗族制度。
-
关键词
徽州
明代
宗族祠堂
宗族统治
-
分类号
K928.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
被引量:26
- 20
-
-
作者
陆林
葛敬炳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77-38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35)
-
文摘
徽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众多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给徽州带来了封建宗法制度,促进了徽州的文风,同时也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的徽商,为徽州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秀丽山水”、“文风昌盛”和“富甲天下”终于成为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
-
关键词
徽州
古村落
地理环境
-
Keywords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K92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