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百年同济医学院记忆:院史馆藏品撷英
- 1
-
-
作者
陈英汉
柯育萍
邓静萍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00-311,F0004,共13页
-
文摘
以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和同济医学院院史馆藏品为线索,结合同济医学院110余年的历史,展示了该校虽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劫难,数次迁校,仍坚持办学的艰难历程.同济医学院是具有德国医学教育传统的医学教育机构,本文所展示的资料,为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
关键词
同济医院
宝隆医院
德文医学堂
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中南同济医学院
武汉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Keywords
Tongji Hospital
Paulun Hospital
Deutsche Medizinschule
Medical College of National Tongji University
Central South Tongji Medical College
Wuhan Medical Colleg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 2
-
-
-
机构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出处
《结构工程师》
2005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
文摘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天高云淡,丹桂飘香。我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同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遍布海内外的20余万校友、各界人士和朋友郑重宣告:2007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热诚期待各界宾朋和校友,届时与同济全体师生员工,共襄盛举!百年同济,百年辉煌。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在上海创办“同济德文医学堂”;1923年,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学校发展为“国立同济大学”,乃树一里程碑。1937年抗战爆发,八年之中,六次迁校,千山万水,弦诵不绝,又谱写了文化抗战的诗篇。至新中国成立,同济已发展成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海内外声誉卓著。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其时国内土木、建筑学科最为强盛的大学。改革开放伊始,学校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形成了对德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多学科并进的建设局面。
-
关键词
校庆公告
大学科门类
大学建设
院系调整
同济德文医学堂
声誉卓著
国立同济大学
共襄盛举
天高云淡
建筑学科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 3
-
-
-
机构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了同济德文医学堂。1924年春吴淞新校区的工科和医科校舍全部落成,教育部于1924年5月20日批准学校改为大学,由此5月20日被定为建校纪念日。200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在此,我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同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遍布海内外的20余万校友。
-
关键词
校庆公告
同济德文医学堂
大学建设
百年华诞
百年校庆
埃里希
德国医生
宝隆
文物征集
校史馆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 4
-
-
-
机构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6期76-76,共1页
-
-
关键词
校庆公告
百年校庆
百年华诞
同济德文医学堂
校史馆
文物征集
资金募集
埃里希
德国医生
宝隆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 5
-
-
-
机构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
文摘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 天高云淡,丹桂飘香。我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同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遍布海内外的20余万校友、备界人士和朋友郑重宣告:2007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热诚期待各界宾朋和校友,届时与同济全体师生员工,共襄盛举! 百年同济,百年辉煌。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在上海创办“同济德文医学堂”;1923年,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学校发展为“国立同济大学”,乃树一里程碑。1937年抗战爆发,八年之中,六次迁校,千山万水,弦诵不绝,又谱写了文化抗战的诗篇。至新中国成立,同济已发展成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海内外声誉卓著。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其时国内土木、建筑学科最为强盛的大学。改革开放伊始,学校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形成了对德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多学科并进的建设局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铁道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实现并校融合,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管理,同济大学在中国高校布局调整中形成了特有的“同济模式”。同时,学校又先后进入“211工程”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行列,实现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同济大学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现代大学迈进。 古昔为学有大道,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济大学百年历史,铸就了自己的精神品格:或曰“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或曰“同心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或曰“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表述不一,精髓不变,这就是同济精神。正是宏大理想的�
-
关键词
校庆公告
百年校庆
院系调整
同济德文医学堂
声誉卓著
止于至善
文物征集
并校
上海铁道医学院
上海城市建设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 6
-
-
-
机构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6期100-100,共1页
-
-
关键词
校庆公告
百年校庆
同济德文医学堂
院系调整
声誉卓著
共襄盛举
并校
上海城市建设
迁校
弦诵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