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的传统及其“终结”与“后伦理时代”——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与互释 被引量:35
1
作者 樊浩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9,共7页
“Lun”, or “Ren-Lun” (the Sequence Within Human Society) is the ke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t becomes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in Modern Chinese ethics,whose most profound change is not that of ethical ideas... “Lun”, or “Ren-Lun” (the Sequence Within Human Society) is the ke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t becomes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in Modern Chinese ethics,whose most profound change is not that of ethical ideas, but the fission of “ideas on ethics”. The de-structuring and termination of the tradition of Lun are manifes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ical entity of civil society and its concept, the transmutation from the law in the sequence within human society to that in the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thics of virtue to that of justice. Thus, moral philosophy and ethical life seem to enter into the era of post-ethic. However, the tradition of Lun should not have been terminated. The fundamental cultural strategy is to recall collectively the tradition of Lun, which is also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of spiritu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伦理观念 德国古典哲学 道德哲学 对话 中国伦理 根本性 诠释
原文传递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生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虚假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理解问题 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思想家 德国古典哲学
原文传递
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 被引量:22
3
作者 俞吾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0,共8页
A phenomenon has been looked dow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kingdom of philosophy, which a basic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philosophical thought is the trans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idea of homogeneity of thi... A phenomenon has been looked dow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kingdom of philosophy, which a basic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philosophical thought is the trans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idea of homogene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to the insistence of the view of heterogene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Mature Marx consciously put the question of ieent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on the basis of the view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Today,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nsider deeply the view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思想 思维与存在 关节点 异质性 同质性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演化 德国古典哲学 关系问题
原文传递
德国古典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及推论主义语义学——罗伯特·布兰顿教授访谈(上)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亚军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170-177,共8页
2010年1月28日下午,在罗伯特·布兰顿fRobertBrandom)位于匹兹堡大学哲学系的办公室,我对他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访谈。此前,我们已经有过多次谈话。本来可以在那些谈话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较为轻松的文字,然而当听说访谈内容可... 2010年1月28日下午,在罗伯特·布兰顿fRobertBrandom)位于匹兹堡大学哲学系的办公室,我对他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访谈。此前,我们已经有过多次谈话。本来可以在那些谈话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较为轻松的文字,然而当听说访谈内容可能将被发表时,布兰顿表现出十分认真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布兰顿 罗伯特 实用主义 语义学 教授 推论 美国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放桐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近代西方 自身 历史发展 青春 演进态势 角度 创新
原文传递
“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1)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梁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9,共8页
康德之后,“智性直观”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哲学被理解为对绝对之物的智性直观。费希特在康德赋予“智性直观” 的第二个含义上发展了这个概念,并把智性直观的对象“自我” 当作他哲学的出发点;谢林继续将“... 康德之后,“智性直观”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哲学被理解为对绝对之物的智性直观。费希特在康德赋予“智性直观” 的第二个含义上发展了这个概念,并把智性直观的对象“自我” 当作他哲学的出发点;谢林继续将“智性直观” 理解为一种把握绝对本原的行为,并且同时展开了“智性直观” 的“美感直观” 含义。虽然黑格尔后来遏制了“智性直观” 的这个发展趋势,批评它是一种“空洞的可能性”,但他也提出“真正的智性直观”,即对绝对精神本身的运动过程和发展脉络的纵向的、历史的把握,因此仍然属于“智性直观”的倡导者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性直观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德国古典哲学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序言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岱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1期67-68,共2页
欣闻张允熠同志的新作《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但建设有... 欣闻张允熠同志的新作《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又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德国古典哲学 21世纪 莱布尼茨 重要课题 黑格尔 “和为贵” 西方哲学
原文传递
儒学与儒教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岱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4,共2页
儒学与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文史哲》编辑部提出“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所考虑。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有人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一般的看法认为世界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 儒学与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文史哲》编辑部提出“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所考虑。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有人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一般的看法认为世界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其中没有儒教。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其他宗教 是宗教 孔子学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安身立命 有神论 德国古典哲学 伊斯兰教 终极关怀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继承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允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1期2-15,共14页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偏颇,即认为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外来的欧洲文化传统的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本文运用扎实、确切的资料,论证了在16—18世纪东学西渐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对包括...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偏颇,即认为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外来的欧洲文化传统的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本文运用扎实、确切的资料,论证了在16—18世纪东学西渐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对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内的著名欧洲哲学家和欧洲思想界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深远影响。作者指出,欧洲16世纪以来哲学的变革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其时欧洲土地上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作者还对中国儒学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的魁奈、英国的亚当·斯密学说的直接影响作了分析。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思想理论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法 莱布尼兹 德国古典哲学 斯宾诺莎 费尔巴哈 东学西渐 康德
原文传递
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量:11
10
作者 俞吾金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思想 黑格尔 伊壁鸠鲁 近代西方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德谟克利特 辩证法
原文传递
感性的思想谱系与审美现代性的转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42,204-205,共15页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实现的感性觉醒是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成果,同时使得文学艺术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德国古典哲学将感性逻辑化、系统化,构建了人的主体能力、意识活动和精神历史相统一的理论形态,创造了与以理...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实现的感性觉醒是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成果,同时使得文学艺术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德国古典哲学将感性逻辑化、系统化,构建了人的主体能力、意识活动和精神历史相统一的理论形态,创造了与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相成互补的审美现代性,在丰富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推动了近现代西方文艺发展高潮的到来。马克思从人的自由和解放出发,以扬弃的立场、批判的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传承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感性主体化、精神本质化的观点,将感性跃升为人的历史性存在和社会实践主体,昭示了感性的客观现实的真正本质,实现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感性的思想谱系转换,为审美现代性确立了社会存在与历史运动的内在规定性,为当代文艺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与社会意义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范式与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审美现代性 感性
原文传递
哲学的起源、危机与希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志伟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0,共6页
叶秀山先生(1935—2016)是新中国培养的著名哲学家。他继承、拓展并深化了由贺麟、金岳霖先生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在严谨求实、注重思想原创性的学风滋养之下,辛勤笔耕六十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研究为基点,叶... 叶秀山先生(1935—2016)是新中国培养的著名哲学家。他继承、拓展并深化了由贺麟、金岳霖先生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在严谨求实、注重思想原创性的学风滋养之下,辛勤笔耕六十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研究为基点,叶先生经历了“无尽的学与思”的循环往复,并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尝试打破因专业建制所造成的“古今中外”的壁垒,追求哲学思想的会通融合。叶先生的绝笔之作《哲学的希望:欧洲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以下简称《哲学的希望》),就是这种哲思境界的宝贵结晶。在《哲学的希望》出版之际,2019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西方哲学优势学科组织召开了“叶秀山先生遗著《哲学的希望》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学界的26位知名学者基于《哲学的希望》所开启的广博视野,围绕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与前景、叶先生的哲学理念与治学方法等论题展开了讨论。本刊曾于2017年第1期刊发过一组纪念文章,以记录学界同仁对叶先生的品格修养与思想境界的追忆和缅怀,表达学界对叶先生溘然长逝的哀思。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组织专栏,希望从学理层面深入探讨叶先生的哲学思想,进一步表达对这位哲人的追思和敬意。更重要的是,这组文章沿着叶先生所开创的道路,接续思考《哲学的希望》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自觉地承载叶先生等前辈哲人为中国哲学提出的任务与期待。本期编选的五篇文章,尽管角度和侧重点或有不同,但都把自由思想视为中国哲学的希望,把中西会通视为通向未来哲学的坦途。哲人已逝,思想常存;希望尚在,仍需努力。今天关于“哲学的希望”的讨论,正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希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哲学 起源 危机 德国古典哲学 纪念文章 中西会通
原文传递
真善美三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明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本形式 主体尺度 认识和实践 “真” 规范性 客体尺度 “美” 德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黑格尔辩证法探本 被引量:8
14
作者 庄振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9,共10页
黑格尔辩证法是事情本身的进展方式,因此对辩证法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辩证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上,而要考察事情本身的运行方式。在黑格尔看来,事情本身只能在越来越深地不断探查事情的每个层面的条件的过程中取得进展。黑格尔的这一思路是近... 黑格尔辩证法是事情本身的进展方式,因此对辩证法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辩证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上,而要考察事情本身的运行方式。在黑格尔看来,事情本身只能在越来越深地不断探查事情的每个层面的条件的过程中取得进展。黑格尔的这一思路是近代方法意识的后裔,更是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追问事物可能性条件的传统的产物。黑格尔通过突破近代理性立足于意识的局面,转而从世界本身出发,才赢获建立这一辩证法的条件。由于它最深刻地体现了近代内在性世界观的运行机理,也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坚持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法家思想——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体会 被引量:8
1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48-51,共4页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精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认真学习这部光辉著作,对于深入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正确回答在研究中所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澄清各种...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精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认真学习这部光辉著作,对于深入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正确回答在研究中所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澄清各种错误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法家思想 费尔巴哈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恩格斯 阶级斗争 地主阶级 法家人物 儒家
下载PDF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人学意蕴——从“分工的观点”看“人”的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虎学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9,共6页
“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从“分工的观点”看“人”的发展,受益于恩格斯的理论启示。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将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致康·施米特... “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从“分工的观点”看“人”的发展,受益于恩格斯的理论启示。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将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他进一步指出:“关于整个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看是最容易理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工 人学意蕴 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 路德维希 现实的人
原文传递
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 被引量:7
17
作者 纪玉祥 《哲学研究》 1982年第10期30-36,共7页
马克思的《费尔巴哈论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恩格斯1888年作为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附录发表的修改稿,另一个是1932年首次发表的马克思《论纲》原稿。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中援引《论纲》的时候... 马克思的《费尔巴哈论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恩格斯1888年作为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附录发表的修改稿,另一个是1932年首次发表的马克思《论纲》原稿。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中援引《论纲》的时候依据的是恩格斯的修改稿。国外的研究者以及我们国内在教学、研究和学习中所依据的一般也是恩格斯的修改稿。恩格斯的修改稿同马克思《论纲》原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恩格斯对《论纲》作了哪些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恩格斯 马克思 德国古典哲学 普列汉诺夫 研究者 列宁 路德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原稿
原文传递
交融与交锋:关于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 被引量:7
18
作者 本刊记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共11页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中国学界并非一个新问题,但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式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具体来说,学界逐渐摒弃了以文本互释来追溯和印证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渊源关系的方式,转而直接运用“德国古典...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中国学界并非一个新问题,但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式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具体来说,学界逐渐摒弃了以文本互释来追溯和印证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渊源关系的方式,转而直接运用“德国古典哲学把握问题来展开哲学思维的路径”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思考和阐释。这不仅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深化和重构的作用,而且也推进了中国学人对于西方经典思想的理解和回应。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哲学思维的触角还触及到现代性、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新的研究方式展开过程中,逐渐表现为两种相互对峙的趋向:其一,通过康德来阅读马克思;其二,通过黑格尔来阅读马克思。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中文版出版之后,这种对峙更趋鲜明。近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正在清华大学访问的柄谷行人教授和国内一些代表性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的交融和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 对话 中国学界 哲学思维 日本学者 渊源关系 重新思考
原文传递
无形的本体牢狱:海德格尔颠覆本体论的颠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解读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一兵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9,共10页
关键词 阿多诺 海德格尔哲学 否定的辩证法 马克思哲学 黑格尔哲学 先验 德国古典哲学 无形 解读 理解
原文传递
对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的中西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代金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7-9,23,共4页
对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的中西比较研究●代金平“主体性”一词是从德语的Subjekitvitǎt和英语的Subiectivity翻译过来的,中文有时译作“主观性”。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一词主要是独... 对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的中西比较研究●代金平“主体性”一词是从德语的Subjekitvitǎt和英语的Subiectivity翻译过来的,中文有时译作“主观性”。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一词主要是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能动性、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思想 中西比较 历史演变 人的自由意志 “主体性” 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 独立自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