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针状纳米氧化锌的热力学函数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高超 黄在银 +3 位作者 马玉洁 姜俊颖 李艳芬 谭学才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77-1481,共5页
采用简单、温和的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尺寸、形貌均匀的四针状ZnO纳米结构,每个结构由四根长约250nm的纳米针组成.基于块体ZnO的热力学函数已知,依据热力学势函数法设计热化学循环,将纳米ZnO与块体ZnO的热力学函数进行了关联.并结合... 采用简单、温和的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尺寸、形貌均匀的四针状ZnO纳米结构,每个结构由四根长约250nm的纳米针组成.基于块体ZnO的热力学函数已知,依据热力学势函数法设计热化学循环,将纳米ZnO与块体ZnO的热力学函数进行了关联.并结合热动力学理论及过渡态理论,利用微量热技术获得了所制备的四针状纳米ZnO在298.15K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标准摩尔熵值分别为(-329.37±0.43)kJmol-1,(-318.51±0.03)kJmol-1,(20.36±1.05)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力学 力学函数 微量技术 纳米ZNO 微乳液法
原文传递
尺寸效应对氧化锌微/纳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高超 黄在银 +1 位作者 陈洁 马玉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8-942,共5页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三种不同尺寸的手榴弹状ZnO微/纳结构.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建立了纳米ZnO与块体ZnO体系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微量热技术对不同尺寸ZnO微/纳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尺寸效应对微/纳体系...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三种不同尺寸的手榴弹状ZnO微/纳结构.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建立了纳米ZnO与块体ZnO体系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微量热技术对不同尺寸ZnO微/纳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尺寸效应对微/纳体系热力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反应物尺度的减小,体系的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Gibbs自由能、标准摩尔反应熵均降低,而材料自身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标准摩尔熵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质 微量技术 纳米ZNO 尺寸效应:微乳液法
原文传递
八面体钼酸镉纳米体系反应动力学及表面热力学性质的粒度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星星 黄在银 +2 位作者 钟莲云 王腾辉 谭学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2490-2498,共9页
采用室温反相徽乳液法制备不同粒度的八面体钼酸镉CdMoO4,利用微量热技术获取不同粒径产物与盐酸反应过程的原位热动力信息,结合热动力学理论、过渡态理论和热化学循环法,获得了不同粒径八面体钼酸镉CdMoO4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及表面热... 采用室温反相徽乳液法制备不同粒度的八面体钼酸镉CdMoO4,利用微量热技术获取不同粒径产物与盐酸反应过程的原位热动力信息,结合热动力学理论、过渡态理论和热化学循环法,获得了不同粒径八面体钼酸镉CdMoO4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及表面热力学函数,并讨论粒度、温度对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表面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速率常数、比表面Gibbs自由能、比表面焓、比表面熵和比表面能随粒径减小而增大,表观活化能、活化Gibbs自由能、活化焓和活化熵则均随粒径减小而减小;且速率常数、活化Gibbs自由能、比表面焓和比表面熵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比表面Gibbs自由能随温度变化则相反.在30-200nm范围存在临界尺寸使钼酸镉材料表面热容性质发生突变,表现为区别于传统储能材料的独特热容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镉 八面体 粒度效应 微量技术 动力学 表面力学 函数
原文传递
野草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标准摩尔生成焓 被引量:8
4
作者 范高超 黄在银 +2 位作者 姜俊颖 李艳芬 孙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6-1018,共3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半导体纳米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O是一种重要的禁带宽度达3.37 eV的功能性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传感等方面.纳米ZnO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众所周知,材料的性能与其自身形貌和尺...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半导体纳米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O是一种重要的禁带宽度达3.37 eV的功能性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传感等方面.纳米ZnO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众所周知,材料的性能与其自身形貌和尺寸密切相关,因此在合成ZnO纳米材料时,控制其形貌、尺寸就显得十分重要.热力学性质是纳米材料的固有属性.然而,迄今为止,纳米材料热力学在很多方面的研究还相当不完善,尤其是对纳米材料的熵、焓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值的研究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摩尔生成焓 微乳液法 微量技术 纳米ZNO 力学势函数法
下载PDF
aprE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和微量热法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美菊 陈向东 +7 位作者 刘国生 杨洋 王小娟 耿晶 梅运军 刘义 沈萍 王金晶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646-1650,共5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SDS-PAGE和酶活检测法)未检测到所克隆的apr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碱性蛋白酶),而微量热法检测结果发现:重组菌株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分析了该基因的上、下游调控序列对该基...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SDS-PAGE和酶活检测法)未检测到所克隆的apr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碱性蛋白酶),而微量热法检测结果发现:重组菌株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分析了该基因的上、下游调控序列对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了亚克隆,得到了生物学方法可检测到的表达产物.由此推测,微量热技术有可能为检测外源基因表达及其调控,以及为指导进一步基因工程操作提供一种新的快速灵敏的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aprE基因 微量技术 基因表达 分子生物学方法 外源基因表达 微量 表达产物 碱性蛋白酶 检测法
下载PDF
钼酸钙纳米饼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昭 范高超 +1 位作者 王路得 黄在银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398-3402,共5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尺寸、形貌高度均一的钼酸钙(CaMoO4)纳米饼,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研究了所得产物与盐酸反应过程的热动力学...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尺寸、形貌高度均一的钼酸钙(CaMoO4)纳米饼,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研究了所得产物与盐酸反应过程的热动力学;基于热力学势函数法设计热化学循环,并结合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求算了298.15 K下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及标准摩尔熵;基于纳米材料与对应块体材料热力学性质的本质差异,获得了产物的表面热力学性质如比表面熵、比表面焓与比表面Gibbs自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O4 力学性质 力学势函数法 微量技术 表面力学
原文传递
微量热技术在微生物和细胞研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莲 林贵梅 邵伟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9-82,共4页
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及微量热技术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的生长代谢规律,及外界因素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是一项新兴的研究方法。微量热分析可以绘制生物体生长热谱图,通过建立数学生长模型,可以得到生长速率常数k,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大发热功... 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及微量热技术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的生长代谢规律,及外界因素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是一项新兴的研究方法。微量热分析可以绘制生物体生长热谱图,通过建立数学生长模型,可以得到生长速率常数k,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大发热功率Pm,及总发热量Qtot等一系列热动力学参数,能定性和定量的说明问题。微量热技术是一项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的热分析技术,具有定量、实时、在线、动态描述等特点,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微量热技术在微生物和细胞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技术 微生物 细胞
原文传递
花生状微/纳米CaMoO_4的表面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高超 马昭 +2 位作者 黄在银 谭学才 姚先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7-1010,共4页
采用室温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3种不同尺寸的花生状微/纳米CaMoO4.基于纳米CaMoO4与块体CaMoO4热力学性质的本质差异,结合化学热力学基本理论及热动力学原理,推导出纳米CaMoO4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微量热技术... 采用室温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3种不同尺寸的花生状微/纳米CaMoO4.基于纳米CaMoO4与块体CaMoO4热力学性质的本质差异,结合化学热力学基本理论及热动力学原理,推导出纳米CaMoO4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微量热技术获得了花生状微/纳米CaMoO4的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花生状微/纳米CaMoO4的表面热力学性质变化具有尺寸效应,即随着尺寸的减小,摩尔表面焓、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摩尔表面熵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MoO4 尺寸效应 微量技术 表面力学
下载PDF
八面体纳米钼酸镉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及其粒度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腾辉 王路得 +3 位作者 郭云霄 李艳芬 范高超 黄在银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21-1325,共5页
室温条件下,通过简便的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地合成了形貌规则、尺寸分布均匀的八面体纳米钼酸镉(CdMoO4).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根据热力学势函... 室温条件下,通过简便的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地合成了形貌规则、尺寸分布均匀的八面体纳米钼酸镉(CdMoO4).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根据热力学势函数法原理设计了热化学循环,建立了八面体纳米CdMoO4与块体CdMoO4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关系,并结合微量热技术获得了298.15K下所合成的八面体纳米CdMoO4的标准摩尔生产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钼酸镉 标准摩尔生成焓 粒度效应 力学势函数法 微量技术
原文传递
八面体纳米钼酸钡的制备及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路得 王腾辉 +1 位作者 郭云霄 黄在银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637-2640,共4页
根据热力学势函数法建立纳米钼酸钡与块体钼酸钡标准摩尔生成焓之间的关系,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获取纳米钼酸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热,以已知的块体钼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1507.5 kJ?mol-1为参考标准,求得由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八面体纳米... 根据热力学势函数法建立纳米钼酸钡与块体钼酸钡标准摩尔生成焓之间的关系,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获取纳米钼酸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热,以已知的块体钼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1507.5 kJ?mol-1为参考标准,求得由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八面体纳米钼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36.62±0.33)kJ?mol-1,两种材料标准摩尔生成焓数值的差异证明纳米结构比块体结构能态更高,更加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摩尔生成焓 力学势函数法 反相微乳液法 纳米钼酸钡 微量技术
原文传递
单微乳体系中钼酸锰纳米材料的原位生长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江源 马玉洁 +3 位作者 万婷 肖碧源 覃方红 黄在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5,共7页
采用微量热技术研究了单微乳液法合成不同形貌尺寸MnMoO_4纳米材料原位生长过程的特征热谱,结合FESEM技术探讨了不同反应参数对MnMoO_4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及原位生长过程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热动力学方程获取了生长参数,并且与形... 采用微量热技术研究了单微乳液法合成不同形貌尺寸MnMoO_4纳米材料原位生长过程的特征热谱,结合FESEM技术探讨了不同反应参数对MnMoO_4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及原位生长过程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热动力学方程获取了生长参数,并且与形貌进行关联,进一步诠释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最终为发展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机理 单位乳液体系 动力学机理 纳米MnMoO4 微量技术
下载PDF
矿山污染环境下典型重金属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家状 姚俊 +1 位作者 刘建丽 刘思远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4期8-14,共7页
受限于贫乏的矿产资源和缺乏综合回收的观念,我国矿产资源选冶过程中产生了含有大量高浓度残余重金属和有机选冶药剂,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以广西南丹县某尾矿库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基于土... 受限于贫乏的矿产资源和缺乏综合回收的观念,我国矿产资源选冶过程中产生了含有大量高浓度残余重金属和有机选冶药剂,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以广西南丹县某尾矿库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基于土壤酶活性及微量热法分析该地区的土壤活性分布。研究发现,尾矿库周边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如As、Cd、Sb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As、Cd和Sb地累积指数呈现污染状态。虽然农业用地的微生物代谢活性相对较高,但其超标的重金属表明在评价土壤活性时不能忽视对重金属含量的调查,故需要谨慎对待土地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污染 重金属 微生物代谢活性 微量技术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高超 陈洁 +2 位作者 黄在银 姜俊颖 李艳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3-1516,共4页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尺寸、形貌均匀的ZnO纳米棒,其长度约400 nm,直径约50 nm。基于将纳米ZnO与块体Zn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关联,依据热力学势函数法设计热化学循环,获得了纳米ZnO与块体ZnO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关系。结合微量热技...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合成了尺寸、形貌均匀的ZnO纳米棒,其长度约400 nm,直径约50 nm。基于将纳米ZnO与块体Zn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关联,依据热力学势函数法设计热化学循环,获得了纳米ZnO与块体ZnO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关系。结合微量热技术求算出了下所制备的ZnO纳米棒在298.15 K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31.70±0.4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摩尔生成焓 微量技术 纳米ZNO 力学势函数法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热力学函数的微量热法及电化学法测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晓林 王路得 +2 位作者 黄在银 刘作娇 李星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9-543,共5页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制备了形貌和尺寸均匀的纳米氧化锌分级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微量热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分别测定了纳米Zn O在298.15 K下的热力学函数(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及标准摩尔熵).采用微量热方法... 采用微乳液-水热辅助法制备了形貌和尺寸均匀的纳米氧化锌分级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微量热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分别测定了纳米Zn O在298.15 K下的热力学函数(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及标准摩尔熵).采用微量热方法测定纳米材料热力学函数主要基于纳米反应体系与对应块体反应体系的过渡态相同;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纳米材料热力学函数主要基于纳米材料与对应块体材料组成电池后的电极电势不同.结果表明,采用微量热法及电化学法获取的产物的热力学函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近似相等.由此证明了微量热技术及电化学方法获取纳米材料热力学函数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纳米Zn O反应体系与块体Zn O反应体系所经历的过渡态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力学函数 过渡态理论 微量技术 电化学法
下载PDF
MoO_3掺杂对二氧化硅吸附Cu(Ⅱ)影响的Monte Carlo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姣 金哲珺雨 +3 位作者 丁开宁 赵微微 蒲小华 李宗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5-359,共5页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模拟二氧化硅和钼掺杂二氧化硅对Cu(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u(Ⅱ)被吸附于该纳米材料的表面和原子间隙之中;模拟发现加入少量氧化钼于二氧化硅中不会显著改变对Cu(Ⅱ)的吸附能力。同时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模拟二氧化硅和钼掺杂二氧化硅对Cu(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u(Ⅱ)被吸附于该纳米材料的表面和原子间隙之中;模拟发现加入少量氧化钼于二氧化硅中不会显著改变对Cu(Ⅱ)的吸附能力。同时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过程进行验证,并通过微量热技术佐证了二氧化硅及钼掺杂二氧化硅对水中Cu(Ⅱ)的吸附行为,实验发现,吸附过程的ΔH<0,ΔS<0,范德华力为吸附驱动力,分子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 CARLO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Cu(Ⅱ) 微量技术
下载PDF
乌头碱的热解及半衰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叶 张锋 李宗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00-4507,共8页
采用微量热技术及热重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探讨了乌头碱的热降解机理、水解机理的热效应等,求出乌头碱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乌头碱在空气氛围中不稳定,碱性溶液中易水解t1/2=0.973 h。空气环境中热分解分3步,其分解温度区间分别为185~21... 采用微量热技术及热重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探讨了乌头碱的热降解机理、水解机理的热效应等,求出乌头碱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乌头碱在空气氛围中不稳定,碱性溶液中易水解t1/2=0.973 h。空气环境中热分解分3步,其分解温度区间分别为185~213℃,248~468℃和484~579℃。相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n=1/4、n=4、n=2。对应的活化能分别是154.53,100.97和120.08 k J·mol-1。乌头碱应尽可能储存于低温干燥并隔绝空气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水解 半衰期 微量技术 力学
下载PD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与矿物吸附过程的热量变化及不同条件下代谢热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秀美 柳建设 +4 位作者 李邦梅 朱建裕 王铧泰 闫颖 邱冠周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2,共7页
用微量热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以下简写为A.ferrooxidans ATCC23270)与硫化矿吸附过程的热量变化以及不同细菌浓度、不同的初始pH值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下细菌的代谢产热情况。研究发现,矿浆浓... 用微量热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以下简写为A.ferrooxidans ATCC23270)与硫化矿吸附过程的热量变化以及不同细菌浓度、不同的初始pH值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下细菌的代谢产热情况。研究发现,矿浆浓度0.03g/mL,细菌浓度1.7×10^8个/mL的时候细菌与矿物的吸附放热最大。不同条件培养的细菌胞外多聚物的组成不同,与矿物吸附的反应热也不相同,黄铁矿培养细菌胞外多聚物含量最高,反应热也最高,说明细菌胞外多聚物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用微量热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每个微观时刻的热量变化。对于A.ferrooxidans ATCC23270,最佳的代谢产热条件为:pH值为2.0和2.3,细菌浓度为3.0×10^8个/mL。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菌的生长代谢热不同,2039+FeSO4培养的代谢热最大、放热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技术 A.ferrooxidans ATCC23270 吸附 代谢
下载PDF
异丙基黄原酸钠和Pb^(2+)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家恒 孙菁菁 +1 位作者 郭尊委 武笑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056-3059,共4页
通过微量热技术研究重金属铅(Pb2+)和异丙基黄原酸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配制不同浓度的Pb(NO3)2和异丙基黄原酸钠溶液,并且进行正交组合,设计8个样品组和一个空白对照。Pb2+浓度越高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性越强,Pb2+浓度为0.6 g/kg... 通过微量热技术研究重金属铅(Pb2+)和异丙基黄原酸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配制不同浓度的Pb(NO3)2和异丙基黄原酸钠溶液,并且进行正交组合,设计8个样品组和一个空白对照。Pb2+浓度越高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性越强,Pb2+浓度为0.6 g/kg时抑制率I为15.51%,Pb2+浓度为1.2 g/kg时抑制率I为36.21%。反应前期异丙基黄原酸钠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率也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反应后期异丙基黄原酸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降低。两种物质同时存在比单一物质的抑制性强,在铅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高浓度的异丙基黄原酸钠会促进微生物放出更多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黄原酸钠 PB2+ 微生物活性 微量技术
下载PDF
不同粒度八面体纳米钼酸镉的表面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林 范高超 +3 位作者 黄在银 刘作娇 王腾辉 谭学才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85-1590,共6页
室温条件下,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的八面体纳米CdMoO4,并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纳米CdMoO4与块体CdMoO4热力学性质的本质差异,结合化学热力学基本理论与热动力学原理,导出了获取纳米CdMoO4表面热力学性... 室温条件下,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的八面体纳米CdMoO4,并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纳米CdMoO4与块体CdMoO4热力学性质的本质差异,结合化学热力学基本理论与热动力学原理,导出了获取纳米CdMoO4表面热力学性质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成功获得了所制备的不同粒度八面体纳米CdMoO4的表面热力学函数,如比表面Gibbs自由能、比表面焓和比表面熵.本文为获取纳米材料表面热力学函数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普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镉 八面体 微乳液法 表面力学 微量技术
原文传递
嗜盐古菌启动子DNA片段的功能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玉屏 刘鹏 +2 位作者 刘义 沈韫芬 沈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将来源于嗜盐古菌染色体DNA的启动子片段RM07或RM13插入到启动子探针载体pYLZ_2的报告基因lacZ之前,通过β_半乳糖苷酶酶活性的检测,进一步确证RM07和RM13片段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启动功能。同时用微量热技术检测了大肠杆... 将来源于嗜盐古菌染色体DNA的启动子片段RM07或RM13插入到启动子探针载体pYLZ_2的报告基因lacZ之前,通过β_半乳糖苷酶酶活性的检测,进一步确证RM07和RM13片段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启动功能。同时用微量热技术检测了大肠杆菌DH5α及其重组菌株在LB培养基中37℃生长过程的热输出功率。T2(pYLZ_2)、TE07(pYL726)、TE07_2(pYL702)、TE131(pYL131)和TE132(pYL132)菌株的生长速率分别比大肠杆菌DH5α降低了6.5%、11%4、1.1%4、7.5%和42.7%。当启动子启动了基因表达时,菌株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热力学参数与酶活性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微量热结果表明基因的表达比质粒DNA的复制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对细菌的生理代谢有较大改变。微量热技术为检测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微量技术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嗜盐古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