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火花成形机床微细加工相关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天鹏 云乃彰 陈建宁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5-67,共3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电火花微细加工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概括地分析了商品电火花成形机用于微细加工所具有的一些特殊优势,最后通过微轴的加工实例来证实其进行实用微细加工的可行性。
关键词 商品 电火花成形机 电火花细加工
下载PDF
硅微轴对称陀螺全角模式下的模态匹配优化技术
2
作者 黄海滨 胡远 +2 位作者 陈东傲 陆铭洋 徐大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9-1884,共6页
硅微轴对称陀螺全角模式下频率裂解会产生较大阈值,通过模态匹配的优化可以减小频率裂解。通过分析全角模式振型进动特点和刚度轴偏差原因,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模态匹配技术。通过对陀螺进动状态时频率波动信息的分析,解调出其幅值和相位... 硅微轴对称陀螺全角模式下频率裂解会产生较大阈值,通过模态匹配的优化可以减小频率裂解。通过分析全角模式振型进动特点和刚度轴偏差原因,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模态匹配技术。通过对陀螺进动状态时频率波动信息的分析,解调出其幅值和相位信息作为参考量,调整调谐电压以及调轴电压,从而实现模态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开环模态匹配方法,频差从0.27 Hz提升至0.1 Hz以内,阈值从8°/s提升至3°/s,在相同360°/s转速下,输出角速率误差由18°/s降低至1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陀螺 全角模式 模态匹配 阈值
下载PDF
制作任意形状微结构的LCD实时掩模技术
3
作者 王旭智 《光机电信息》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晶显示 (LCD)实时掩模制作任意形状微结构的新技术 ,并且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于部分相干成像理论 ,仿真了制造微轴锥体和锯齿形光栅的过程。在实验中使用彩色LCD作为实时掩模 ,成功地用LCD实时掩模技...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晶显示 (LCD)实时掩模制作任意形状微结构的新技术 ,并且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于部分相干成像理论 ,仿真了制造微轴锥体和锯齿形光栅的过程。在实验中使用彩色LCD作为实时掩模 ,成功地用LCD实时掩模技术制作出微轴锥体和锯齿形光栅。实验中采用胰蛋白酶刻蚀技术将三维外形结构刻蚀在全彩色的感光银盐明胶片上 ,所得到的锯齿形光栅的节距为 4 6 .2 6 μm ,刻蚀深度为 0 .90 2 μm ;轴锥体的直径为 118.7μm ,蚀刻深度为 1.332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制作 液晶显示 实时掩模 锥体 锯齿形光栅 胰蛋白酶刻蚀技术 光刻
下载PDF
微轴零件自动测量及双工位码盘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芦俊 潘小华 陈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件组态、多语言混合编程、人机界面等都在该平台下统一设计,实现了微轴零件皮带输送、方向校正、转运缓存、尺寸测量、双工位码盘等过程的自动化。该设备已经开发完成并应用于生产,检测质量与码盘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量 双工位码盘 数控走心机 控制系统 零件
下载PDF
“调枢通胃”理论的探讨与构建 被引量:47
5
作者 魏玮 荣培晶 +12 位作者 陈建德 郭宇 王瑜 刘兵 苏晓兰 杨俭勤 杨洋 从禹 韩博宇 段玉婷 魏茹涵 朱佳杰 尹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477,502,共5页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以来不断丰富发展。结合当代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特点,根据脾胃学说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阐释"调枢""通胃"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调...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以来不断丰富发展。结合当代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特点,根据脾胃学说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阐释"调枢""通胃"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调枢"即调控疾病及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可包括调节脏腑脾胃、神明之枢心脑、开合之枢少阳;"通胃"既是治疗目的也是治疗手段,即通过调节脏腑之枢脾胃,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脏腑失调引发的疾病。探讨"调枢通胃"理论的构建与意义,为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枢通胃 脾胃学说 脑-肠-生态
原文传递
调枢通胃理论及其在针刺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理伟 魏玮 +1 位作者 方继良 荣培晶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调枢通胃"是作者所在团队在脾胃学说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新进展提出的中医理论,用于指导脾胃疾病的临床治疗。"调枢通胃"即通过调脏腑之枢脾胃、神明之枢脑以条达脾胃之气,达到治疗脾胃疾病目的。脾胃为后天之... "调枢通胃"是作者所在团队在脾胃学说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新进展提出的中医理论,用于指导脾胃疾病的临床治疗。"调枢通胃"即通过调脏腑之枢脾胃、神明之枢脑以条达脾胃之气,达到治疗脾胃疾病目的。脾胃为后天之本,和五脏六腑密切联系,"调枢通胃"突出了整体观念的中医理论内涵,团队基于此理论,采用针刺法治疗脾胃疾病,临床取得良效。针刺方式多样,治疗脾胃疾病机制复杂,法随证立、针随法出,充分体现了中医诊治整体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枢通胃 针刺 脑-肠-生态 脾胃学说
下载PDF
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军伟 缪玲娟 +2 位作者 许刚 吴衍记 何新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0-953,984,共5页
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是基于Sagnac效应的新一代小型化光学角速率传感器,能同时敏感空间3个正交方向的角速率,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及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介绍了国内外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的原理、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国内小型化光学元器件的技... 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是基于Sagnac效应的新一代小型化光学角速率传感器,能同时敏感空间3个正交方向的角速率,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及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介绍了国内外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的原理、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国内小型化光学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分析了光纤小曲率半径对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性能的不利影响,并首次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抑制不利影响的途径和方法,计算了其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精度。通过优化设计光路系统,首次设计出了微小型一体化三轴光纤陀螺,并按照GJB2426A-2004的要求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测试,为其工程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测试结果表明: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微小型三轴光纤陀螺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三光纤陀螺 Sagnac效应 曲率半径 光学器件
下载PDF
改进提升小波阈值法在MEMS陀螺仪误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景冰洁 韩跃平 +1 位作者 张鹏 徐文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0,共6页
由于微小型三轴稳定平台陀螺仪输出信号存在随机误差,会影响三轴姿态角的解算,为有效滤除其中的随机误差,在已有传统小波软、硬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提升小波变换构造出改进小波阈值函数。通过MATLAB对三轴陀螺仪输出静、动态数据进行处理... 由于微小型三轴稳定平台陀螺仪输出信号存在随机误差,会影响三轴姿态角的解算,为有效滤除其中的随机误差,在已有传统小波软、硬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提升小波变换构造出改进小波阈值函数。通过MATLAB对三轴陀螺仪输出静、动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比处理前后陀螺仪输出信号的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平滑度(r),数据表明改进小波阈值法提高了稳定平台陀螺仪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三稳定平台 小波阈值去噪 静、动态测试 信噪比 均方根误差 平滑度
下载PDF
近地铁轨行区微扰动三轴搅拌桩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飞 韩建勇 《建筑施工》 2020年第10期1838-1840,共3页
以上海市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为例,对近地铁轨行区微扰动三轴搅拌桩施工进行研究。分别进行了2组现场试验桩施工及对应点位垂直和水平点位变形测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打+跳三打一施工方式,搅拌桩施工参数定为水灰比1.5、下... 以上海市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为例,对近地铁轨行区微扰动三轴搅拌桩施工进行研究。分别进行了2组现场试验桩施工及对应点位垂直和水平点位变形测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打+跳三打一施工方式,搅拌桩施工参数定为水灰比1.5、下沉速度0.5 m/min、提升速度1.2 m/min、浆液流速200 L/min、水泥掺量24%的三轴搅拌桩施工工艺对周边地层影响较小。采用该施工工艺对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沿线各基坑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的三轴搅拌施工对既有轨交10号线隧道区间影响微弱,满足地铁保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铁轨行区 槽壁加固 扰动三搅拌桩 试桩 施工参数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消化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晓宇 吴琪 +1 位作者 吴静 陆为民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被认定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该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生物学诊断技术及治疗药物的革新势在必行。相关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研究极有可能推动这一革新。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被认定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该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生物学诊断技术及治疗药物的革新势在必行。相关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研究极有可能推动这一革新。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独干预Hp并不能完全延缓萎缩性胃炎进展,由此口腔菌群、胃内非Hp菌群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口-胃-肠”菌群微生态轴在CAG中的表观特征逐步得到重视。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自2000—2023年的相关文献,筛出48篇目标文献,并将对口腔及舌苔菌群、胃内非Hp菌群和肠道菌群3个方面与CAG的关系进行回顾,同时探讨中医药基于调节菌群对CAG治疗的可行性,展望“胆汁酸-菌群轴”在未来CAG的菌群研究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口腔菌群 胃内非Hp菌群 肠道菌群 “口-胃-肠”菌群生态 中医药
下载PDF
硬铝材料的微小零件切削加工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克非 张之敬 +2 位作者 刘志兵 周敏 陈宪战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1,共4页
微小型轴类零件是微小型机械系统中最为常用的零件,其加工过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是切削加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车削技术加工硬铝材料的微小型轴类零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
关键词 小型 2A12铝合金 切削加工
下载PDF
肝脏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亮 任志刚 王伟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58-1462,共5页
肝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肠轴"和"肝脏-微生态轴"的存在,肝移植术后感染和移植肝损伤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综述了肝脏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大鼠肝... 肝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肠轴"和"肝脏-微生态轴"的存在,肝移植术后感染和移植肝损伤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综述了肝脏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大鼠肝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大鼠肝移植后移植排斥损伤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大鼠肝损伤肝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互作关系,以及临床肝移植围手术期、术前术后等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同时,指出了临床肝脏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肝移植后微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潜在的靶向微生物治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肠道生态 肝脏-生态
原文传递
基于Arduino平台的微小型四轴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系统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崇晖 黄建龙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章以Arduino单片机为平台设计制作了一款微小型四轴飞行器,以ATMega328P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通过MPU6050三轴数字陀螺仪进行飞行姿态测量,同时还研究了易于调试和移植的微小型四轴飞行器特性平稳姿态控制算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型四飞行器 ARDUINO 平稳姿态控制算法
下载PDF
微扰动四轴搅拌桩数字化施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策 张振 +1 位作者 张力 周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9,共8页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低、桩体质量难控、施工数据无法回溯等问题,以微扰动四轴搅拌桩为依托,研发了数字化搅拌桩施工云平台,云平台由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云服务器和交互平台组成,实现成桩过程数据的实时追踪与反馈。...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低、桩体质量难控、施工数据无法回溯等问题,以微扰动四轴搅拌桩为依托,研发了数字化搅拌桩施工云平台,云平台由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云服务器和交互平台组成,实现成桩过程数据的实时追踪与反馈。通过数字化施工云平台,施工前输入同地层匹配的成桩参数,实现了变参数的自动化施工;输入与钻头提升速度相匹配的钻杆转速,控制搅拌次数大于规范要求值;输入地内压力控制阈值,实现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土的微扰动,实测土体侧向位移和地表隆起均控制在毫米级范围;通过钻头垂直度实时监测,桩体垂直度可达到1/250;通过管理云平台,实现参建各方对施工质量的动态管控。研究成果对于全面提升搅拌桩施工质量和软基施工数字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四搅拌桩 数字化施工 云平台 地内压力 垂直度
下载PDF
胆汁酸-微生态轴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强 郑淑丹 +2 位作者 石璠 赵梅 郑丽红 《肝脏》 2023年第9期1119-1123,共5页
肝硬化是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慢性肝病,微生物-胆汁酸轴和宿主之间的联系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二者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仅可被用于诊断肝硬化,还可积极用于肝硬化的治疗。大量研究和综述描述了胆汁酸在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关... 肝硬化是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慢性肝病,微生物-胆汁酸轴和宿主之间的联系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二者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仅可被用于诊断肝硬化,还可积极用于肝硬化的治疗。大量研究和综述描述了胆汁酸在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特征组在健康人群和肝硬化患者之间变化,促进次级胆汁酸的转化,对胆汁酸多样性起决定作用,并通过胆汁酸-微生态轴影响肝硬化病程进展。本文回顾了胆汁酸合成代谢、肝硬化及肝性脑病疾病进展中的肠道微生物特征组变化关系,以期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处理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生物 胆汁酸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胆汁酸-生态
下载PDF
微扰动四轴搅拌桩施工中的自动匹配控制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国平 刘玉霞 郁文博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4期156-159,共4页
水泥搅拌桩作为隐蔽工程,其质量管控是工程建设的痛点与难点。日前,国内已自主研制了微扰动四轴搅拌桩工法及施工装备,并开发了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该文重点对微扰动四轴搅拌桩施工中的自动匹配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介绍,并以工... 水泥搅拌桩作为隐蔽工程,其质量管控是工程建设的痛点与难点。日前,国内已自主研制了微扰动四轴搅拌桩工法及施工装备,并开发了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该文重点对微扰动四轴搅拌桩施工中的自动匹配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介绍,并以工程实践应用效果为依据,验证了自动匹配控制技术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该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对浆液流量、搅拌次数、地内压力等关键参数的自动匹配控制,提高了施工自动化程度,有效克服了传统人为管理方式的缺点,能够解决水泥搅拌桩施工中的质量管控难题,保证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四搅拌桩 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 自动匹配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
下载PDF
考虑小尺度效应的微圆轴扭转振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成 朱忠奎 李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在微机电系统中,微纳米构件常常表现出尺度效应。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建立了微圆轴的扭转振动模型,并结合3种常见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对比于经典连续力学,非局部弹性理论预言的圆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下降,并且微圆轴... 在微机电系统中,微纳米构件常常表现出尺度效应。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建立了微圆轴的扭转振动模型,并结合3种常见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对比于经典连续力学,非局部弹性理论预言的圆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下降,并且微圆轴的外特征尺度即横截面半径越小,二者相差越大;振动频率的阶数越高,影响也越明显。随着截面半径的增加,振动频率下降并且非局部尺度效应逐渐消失。同时考察了扭转振动的模态函数和相对转角,发现前者与经典弹性理论结果一致。此外还讨论了材料内禀尺度的选取问题,以数值算例证明了内禀尺度与材料晶格常数非常接近,晶格常数可近似用作微纳米力学中材料的内禀尺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 相对转角 小尺度效应
下载PDF
微偏轴接头防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书肖 罗玉亮 彭艳香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通过理论和实践对微偏轴接头这一新的防斜工具进行了研究 ,在偏轴距大小、钻具结构、钻头侧向力、钻具寿命方面提供了应用上的参考依据。开发了微偏轴接头防斜打直技术 ,并且经过多半年的现场实验 ,证明了微偏轴接头防斜技术是一种有效... 通过理论和实践对微偏轴接头这一新的防斜工具进行了研究 ,在偏轴距大小、钻具结构、钻头侧向力、钻具寿命方面提供了应用上的参考依据。开发了微偏轴接头防斜打直技术 ,并且经过多半年的现场实验 ,证明了微偏轴接头防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井斜的钻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 接头 防斜工具 直梁弯曲理论 油田
下载PDF
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负电刚度效应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敦柱 周百令 王寿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8期66-68,91,共4页
介绍了在开环工作状态下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由于加工工艺缺陷所导致的误差机理。为减小陀螺仪初始电容差和抑制正交耦合误差,提出了一种闭环控制检测策略。重点分析了其力矩反馈器的电刚度效应并给出其线性数学模型表示式。通过对硅微z... 介绍了在开环工作状态下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由于加工工艺缺陷所导致的误差机理。为减小陀螺仪初始电容差和抑制正交耦合误差,提出了一种闭环控制检测策略。重点分析了其力矩反馈器的电刚度效应并给出其线性数学模型表示式。通过对硅微z轴陀螺仪敏感模态的反馈力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分析,间接得出了在敏感方向上电负刚度与力矩器所施电压的内在联系,并在实验上进一步验证电刚度效应。这将为下一步闭环控制方案的设计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陀螺仪 负电刚度 力矩反馈器 机电系统
下载PDF
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闭环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20
作者 夏敦柱 周百令 《测控技术》 CSCD 2007年第1期1-3,6,共4页
根据自行设计的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在对开环检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并用Matlab软件对闭环伺服系统的频域和时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选取了合适的校正环节及优化参数,使系统... 根据自行设计的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在对开环检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并用Matlab软件对闭环伺服系统的频域和时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选取了合适的校正环节及优化参数,使系统有较高的稳定裕度和较好的动态特性。通过实验调试实现了初始检测电容差引起的信号以及正交信号的反馈抑制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陀螺仪 闭环伺服控制 校正环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