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微软垄断的关键——“打破社会控制”
1
作者 罗暘洋 杨婷婷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5-59,共5页
分析了微软的垄断原因和性质,认为微软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微软控制了个体消费者和社会消费群体的习惯,而且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牵制产生了巨大的转换成本。这是计算机使用的普遍性、复杂性、高度关联性和操作软件行业规则不成熟性共... 分析了微软的垄断原因和性质,认为微软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微软控制了个体消费者和社会消费群体的习惯,而且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牵制产生了巨大的转换成本。这是计算机使用的普遍性、复杂性、高度关联性和操作软件行业规则不成熟性共同决定的。因此,微软垄断的核心是社会控制,文中将这种垄断初步定义为社会垄断,这种垄断是企业无力解决的,反微软垄断的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软垄断 根本原因 社会垄断
下载PDF
搭售法律问题研究——兼评美国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健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4,共7页
本文认为 ,并非所有的搭售行为都是违法的 ,一次搭售安排是否合法取决于许多因素。为此 ,作者首先分析了搭售的类型及所涉商品范围 ,然后对搭售的先决条件、违法性判断基准及豁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关于微软公司的搭售... 本文认为 ,并非所有的搭售行为都是违法的 ,一次搭售安排是否合法取决于许多因素。为此 ,作者首先分析了搭售的类型及所涉商品范围 ,然后对搭售的先决条件、违法性判断基准及豁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关于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 ,作者认为是违法的。至于是否因此而应受到制裁 ,则不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售法律 美国微软公司 搭售行为 先决条件 违法性判断基准 豁免 微软垄断 反托拉斯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原文传递
论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取向——“微软垄断案”二审判决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廖振中 梁远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传统反垄断法里 ,市场份额是判断被告是否享有垄断力最好的证据 ,但是 ,这种把市场份额等同于垄断力的做法 ,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转移的速度”大大加快 ,司法开始把目光投向另一个要素———“进入壁垒”。
关键词 微软垄断 知识经济 垄断
下载PDF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先林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3-99,共7页
举世瞩目的微软垄断案虽然还没有终审的判决结果,但它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形成的判决就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该案给人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向我们昭示了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一般架构及最新发展动向,…….
关键词 美国 微软垄断 知识产权 垄断控制
原文传递
论美国反托拉斯法“模糊性”的三大表现——从微软垄断案说起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天习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美国反托拉斯法具有鲜明的“模糊性”特征 ,这突出表现在本身违法和合理分析、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纯粹效果和利益平衡这三对原则的确立及交替运用上。本文透过一系列著名案例 ,对模糊性的这三个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刻剖析 ,进而指出一个... 美国反托拉斯法具有鲜明的“模糊性”特征 ,这突出表现在本身违法和合理分析、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纯粹效果和利益平衡这三对原则的确立及交替运用上。本文透过一系列著名案例 ,对模糊性的这三个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刻剖析 ,进而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 ,美国反托拉斯法一直扮演着“变色龙”的角色 ,它是如此的模糊不清、变幻不定 ,以致于谁也无法看清它的本来面目。长达十年的微软垄断案在全球引起的巨大争议 ,就是这种模糊性的效应。因此 ,我们要透过这种效应深入研究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模糊性 ,并把它与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模糊度进行比较 ,从中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作者认为一部法既不能过于明晰 ,也不能过于模糊 ,主张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我国反垄断法恰当的模糊度。千万不能制定一部极度模糊的反垄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托拉斯法 垄断 微软垄断 利益平衡 确立 违法 十年 美国 效应 模糊性
原文传递
微软垄断案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翼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0-56,共7页
微软垄断案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由于微软所在的软件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特征 ,因此 ,在分析微软垄断案时 ,许多有关市场结构和反垄断行为的传统理论已不再适用。本文利用网络经济学的原理 ,从产品定价、技术创新、捆绑销... 微软垄断案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由于微软所在的软件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特征 ,因此 ,在分析微软垄断案时 ,许多有关市场结构和反垄断行为的传统理论已不再适用。本文利用网络经济学的原理 ,从产品定价、技术创新、捆绑销售、兼容性问题等方面对微软垄断案进行了剖析 ,并得出了与传统理论及美国联邦法官的判决不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软垄断 网络经济学 网络效应 微软产品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竞争政策的演变——兼论波音、麦道合并与微软垄断案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斌 何晴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美国针对竞争性部门私人企业市场行为的竞争政策主要包括禁止协调市场、监察滥用市场权力、控制企业合并三个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由于芝加哥学派逐步取代了哈佛学派成为指导制定竞争政策的主流理论 ,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 美国针对竞争性部门私人企业市场行为的竞争政策主要包括禁止协调市场、监察滥用市场权力、控制企业合并三个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由于芝加哥学派逐步取代了哈佛学派成为指导制定竞争政策的主流理论 ,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美国的产业竞争政策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主要表现为放宽了对竞争性市场部门私人企业各种市场行为的限制 ,尤其对大企业兼并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同时美国的产业竞争政策并没有放弃对垄断和限制市场行为的监管 ,保护和促进竞争仍然是竞争政策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政策 垄断 20世纪80年代 美国 波音公司 麦道公司 微软垄断
原文传递
试论美国反托拉斯法价值目标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兵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反垄断法的多种价值目标之间既存在协调性又存在着冲突。美国反托拉斯法价值目标的重心在不断变化。反托拉斯法产生之初,政治目的重于经济目的,偏重从价值趋向上体现经济自由和民主,谢尔曼法的执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姿态。从20世纪30... 反垄断法的多种价值目标之间既存在协调性又存在着冲突。美国反托拉斯法价值目标的重心在不断变化。反托拉斯法产生之初,政治目的重于经济目的,偏重从价值趋向上体现经济自由和民主,谢尔曼法的执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姿态。从20世纪30年代起,竞争成了反托拉斯法至高无上的价值,人们对竞争的认识不断深化。进入70年代后,效率优先逐渐成为反托拉斯法关注的重点。在全球化背景和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保护创新成了美国反托拉斯法新的追求。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 反托拉斯法 竞争 微软垄断
下载PDF
探究知识产权滥用的根源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晶玉 《时代潮》 2006年第3期72-73,共2页
在我国入世后尤其是在过渡期内, 我国企业面临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严峻的挑战已为残酷的现实所认证。我国DVD企业遭遇6C联盟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微软的价格歧视与捆绑销售、思科诉华为一案以及数码相机行业面临知识产权的威胁,等等。美日欧... 在我国入世后尤其是在过渡期内, 我国企业面临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严峻的挑战已为残酷的现实所认证。我国DVD企业遭遇6C联盟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微软的价格歧视与捆绑销售、思科诉华为一案以及数码相机行业面临知识产权的威胁,等等。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人(主要是跨国公司),利用其知识产权领域的比较优势,将知识产权作为垄断市场的手段。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探索。探究知识产权滥用的根源,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目的与作用,从而更好地探寻我国面对知识产权滥用、解决利益冲突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滥用 知识产权人 知识产权领域 价格歧视 专利使用费 垄断市场 微软垄断 美国司法部 捆绑
下载PDF
从微软案中的经济学问题看网络经济的新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志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同传统工业经济相比较,网络经济有很多新的特征,这也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旷日持久的美国政府微软垄断一案中,这些问题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本文探讨了该案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问题,并力图探讨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网络经济... 同传统工业经济相比较,网络经济有很多新的特征,这也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旷日持久的美国政府微软垄断一案中,这些问题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本文探讨了该案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问题,并力图探讨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网络经济现象的能力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垄断 市场力量 网络效应 微软垄断 经济学 自然垄断
下载PDF
对微软垄断案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颖 《知识产权》 CSSCI 2000年第6期32-34,共3页
微软垄断案是一段时间以来在IT界、法律界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的一个案子。一方面微软公司无疑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IT公司;另一方面无论该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如何,对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微软公司以及美国IT... 微软垄断案是一段时间以来在IT界、法律界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的一个案子。一方面微软公司无疑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IT公司;另一方面无论该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如何,对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微软公司以及美国IT产业来说都将是一种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微软垄断 公平竞争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从微软垄断案例分析信息产业中垄断的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根据美国微软垄断案案例的分析,从垄断产生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以及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等方面阐迷了信息产业中垄断的特点。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信息产品 产业垄断 美国 微软垄断 产业竞争 科技进步
下载PDF
微软垄断案的法律与经济分析
13
作者 冷柏军 吴锦今 《对外经贸实务》 2005年第9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微软垄断 微软公司 《谢尔曼法》 垄断 美国 技术创新
下载PDF
美国软件业掠夺性定价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传辉 赵敏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结合对微软垄断案的分析 ,分析了掠夺性定价行为及其判定标准 ,以及该行为在软件业的特殊表现 ;提出 ,鉴于软件业的发展态势 ,对于软件业的掠夺性定价 ,应以理性的态度密切关注、认真进行立法研究与学术研究。
关键词 立法研究 不正当竞争行为 微软垄断 认定 判定标准 理性 美国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木珠 乔生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40,共6页
国际反垄断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及相互影响,使微软垄断案出现重大转机。本文在评述美国反垄断法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趋势的基础上,对微软垄断案的终局作出评价,并对我国入世后的策略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 美国 微软垄断 垄断 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趋势
原文传递
对微软垄断诉讼案的思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微软垄断诉讼案为我们评述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与新奥地利学派关于垄断与竞争关系的争论,质疑反经济性垄断在当代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反垄断不等于反大企业,也不限制企业通过正当的经营行为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及高额利润,它所... 微软垄断诉讼案为我们评述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与新奥地利学派关于垄断与竞争关系的争论,质疑反经济性垄断在当代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反垄断不等于反大企业,也不限制企业通过正当的经营行为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及高额利润,它所保护的绝不是弱小企业。反垄断反的是不正当的垄断与竞争行为,而且要把握效率根本这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软垄断诉讼案 反经济性垄断 不正当竞争 经济效率 均衡价格
下载PDF
从微软垄断案评析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辰敏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轰动一时的微软垄断案在美国最终以和解结案,很多学者据此认为这代表了美国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动向。认为微软案的判决是联邦上诉法院在"9.11"事件以后美国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出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判决... 轰动一时的微软垄断案在美国最终以和解结案,很多学者据此认为这代表了美国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动向。认为微软案的判决是联邦上诉法院在"9.11"事件以后美国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出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判决,并不能以此案的判决结果和理由来证明美国的反垄断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 知识经济 微软垄断
下载PDF
微软垄断案在欧初审败诉
18
《质量探索》 2007年第12期20-21,共2页
尽管美国的反垄断立法比欧盟更为严苛,但欧盟在反垄断执法方面却有比美国更大的决心。
关键词 垄断 微软垄断 欧盟委员会 微软公司 视窗操作系统 垄断行为 初审法院 竞争对手 败诉 欧元
原文传递
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跃进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5期38-41,共4页
美国政府诉微软垄断的真正用意是促使其信息产业领域中的企业能够不断爆发出技术创新的能力 ,始终保持其信息产业部门在全球的技术创新和行销方式创新的领先地位。微软诉案把垄断法的实践提到一个崭新的领域和新的水准上来进行评断 ,同... 美国政府诉微软垄断的真正用意是促使其信息产业领域中的企业能够不断爆发出技术创新的能力 ,始终保持其信息产业部门在全球的技术创新和行销方式创新的领先地位。微软诉案把垄断法的实践提到一个崭新的领域和新的水准上来进行评断 ,同时也把关于要不要反垄断法的争论提高到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正步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应对反垄断问题从长计议 ,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软垄断 经济分析 计算机工业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大众论坛
20
《大众软件》 2000年第21期76-77,共2页
一直在准备作这个讨论,因为微软离我们实在太近了,躲都没法躲。但一直忙着各种其它的专题.论坛里分外热闹,竟然挤不进去。这次我狠狠心.就上这个了——铁证之一是我一脚把想占据本期山头的生铁给踢到了遥远的上海(嘿嘿,等你回来... 一直在准备作这个讨论,因为微软离我们实在太近了,躲都没法躲。但一直忙着各种其它的专题.论坛里分外热闹,竟然挤不进去。这次我狠狠心.就上这个了——铁证之一是我一脚把想占据本期山头的生铁给踢到了遥远的上海(嘿嘿,等你回来。黄花菜也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软公司 微软垄断案” 美国法律 垄断行为 WINDOWS操作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