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 被引量:12
1
作者 曲家丹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85-87,共3页
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J.R.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哈姆雷特》作为文本,来说明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可以从微观言语行为(剧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和宏观言语行为(剧中人与观众的信息交流)... 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J.R.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哈姆雷特》作为文本,来说明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可以从微观言语行为(剧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和宏观言语行为(剧中人与观众的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解读,并证明作者与剧中人物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反讽与日常生活中的反讽一样,也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以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戏剧反讽 宏观言语行为 微观言语行为
下载PDF
微观言语行为与典型人物塑造——《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形象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涂靖 谢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文章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解读讽刺小说《名利场》,通过对女主人公蓓基的6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的透视和解构,使蓓基的人物形象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此基础上,探讨微观言语行为在文学交际中对文本意义体系的构建功能,有效验证语用理... 文章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解读讽刺小说《名利场》,通过对女主人公蓓基的6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的透视和解构,使蓓基的人物形象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此基础上,探讨微观言语行为在文学交际中对文本意义体系的构建功能,有效验证语用理论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言语行为 文学批评 《名利场》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傲慢与偏见》中微观言语行为与人物刻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7-39,共3页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夫人的五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发现,言语行为在人物刻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言语行为理论则可以为文学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微观言语行为 人物刻画 文学文本解读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中微观言语行为与人物刻画——以伊丽莎白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 《黑河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3-87,共5页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四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讽刺、嘲弄、悔恨、道歉,说明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得出结论,即言语行为在人物刻画过程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而言语行为理论则可以为文学文...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四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讽刺、嘲弄、悔恨、道歉,说明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得出结论,即言语行为在人物刻画过程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而言语行为理论则可以为文学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微观言语行为 人物刻画 文学文本解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对《八月之光》的解读
5
作者 孙丙堂 赵玉娇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3-66,共4页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八月之光》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宏观言语行为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对小说中微观言语行为的分析,揭示出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宏观言语行为 主题 微观言语行为 人物命运
下载PDF
俄狄浦斯身份悖论的言语行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宁慧霞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9,共4页
文章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解读古希腊戏剧的扛鼎之作《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俄狄浦斯的五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的透视和解构,使俄狄浦斯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微观言语行为如何展现俄狄浦斯的身份悖论:理性王... 文章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解读古希腊戏剧的扛鼎之作《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俄狄浦斯的五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的透视和解构,使俄狄浦斯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微观言语行为如何展现俄狄浦斯的身份悖论:理性王、非理性的世俗人、超理性的殉道者,从而有效验证语用学理论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言语行为 俄狄浦斯 人物塑造 理性王 非理性的人 超理性的殉道者
原文传递
侗族叙事歌《珠郎娘美》中的娘美形象塑造——基于微观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
7
作者 黄莉敏 杨琪清 杨紫寒 《戏剧之家》 2022年第4期62-63,共2页
侗族叙事歌《珠郎娘美》中的女主人公娘美是性格变化最突出的人物,而使用约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娘美的言语行为可以发现,《珠郎娘美》是通过对多种言语行为的综合运用塑造出了聪明机智、不贪富贵、善于斗争的娘美形象,而这... 侗族叙事歌《珠郎娘美》中的女主人公娘美是性格变化最突出的人物,而使用约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娘美的言语行为可以发现,《珠郎娘美》是通过对多种言语行为的综合运用塑造出了聪明机智、不贪富贵、善于斗争的娘美形象,而这样一个形象也与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叙事歌 《珠郎娘美》 娘美 形象塑造 微观言语行为理论
下载PDF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反讽原则探究——以《名利场》为例
8
作者 熊华霞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4-85,共2页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从Van.Dijk提出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的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和表达类四方面剖析《名利场》中的反讽性对话,帮助读者从微观角度了解小说中各色人物的性格...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从Van.Dijk提出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的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和表达类四方面剖析《名利场》中的反讽性对话,帮助读者从微观角度了解小说中各色人物的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 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名利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