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微聚合物技术在提高木浆和非木浆滤水和留着方面的应用
1
作者 Marco Polverari Chris Lewis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62-67,共6页
新一代阳离子和阴离子微聚合物(Micropolymer)已经问世。这种微聚合物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将这种新的微聚合物与线型的聚丙烯酰胺一起使用或者和无机微粒技术(如胶体硅和可润胀矿物质)协同使用,可以显... 新一代阳离子和阴离子微聚合物(Micropolymer)已经问世。这种微聚合物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将这种新的微聚合物与线型的聚丙烯酰胺一起使用或者和无机微粒技术(如胶体硅和可润胀矿物质)协同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滤水、纤维留着和灰分留着。这种协同使用适合用于原料为木浆或非木浆的高加填文化纸、超级压光纸和低加填的新闻纸。尤其是当阳离子微聚合物与聚丙烯酰胺一起应用在未漂包装纸种的生产中时,会显著提高滤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着 聚合物 胶体硅 匀度 KemForm 无挥发性有机 碳酸钙 加填纸页结构 灰分留着
下载PDF
纳米三元复合聚合物驱油剂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孟菁 郭光范 +3 位作者 闫方平 陈颖超 张玉平 杨火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蒸馏沉淀法合成了一种纳米聚合物微球,利用SEM,FTIR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聚合物微球的抗温抗盐性、渗流规律、渗流特征及驱油影响因素等。...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蒸馏沉淀法合成了一种纳米聚合物微球,利用SEM,FTIR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聚合物微球的抗温抗盐性、渗流规律、渗流特征及驱油影响因素等。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能、抗盐性和抗温性。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渗透率为8.85×10^-3~29.87×10^-3μm^2的岩心中流动时,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特征,其膨胀体系在岩心上可起到封堵效果。聚合物微球颗粒膨胀后的分散体系使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温度和注入颗粒段塞尺寸对聚合物微球的提高采收率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聚合物颗粒 驱油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正创 欧阳春发 +1 位作者 相旭 高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9-215,共7页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是泡孔尺寸在微米级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微孔结构能够改善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收缩率等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微发泡成型研究机理,成型加工参数、纳米填料和发泡剂对微发泡...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是泡孔尺寸在微米级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微孔结构能够改善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收缩率等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微发泡成型研究机理,成型加工参数、纳米填料和发泡剂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对众多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并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扩大工业应用的趋势是开发出微发泡聚合物母料来替代物理以及化学发泡。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理解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后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合物 成型机理 纳米材料 发泡剂
下载PDF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宋吉威 张纯 +1 位作者 刘卫 龚维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综述了发泡成型过程中工艺、成核剂、材料特性、发泡剂(发泡方法)等对发泡聚合物材料发泡行为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发泡成型技术在聚合物材料中改善发泡质量和提高综合性能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展望了发泡技术在挤出、注塑及模... 综述了发泡成型过程中工艺、成核剂、材料特性、发泡剂(发泡方法)等对发泡聚合物材料发泡行为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发泡成型技术在聚合物材料中改善发泡质量和提高综合性能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展望了发泡技术在挤出、注塑及模压3种成型方式中的基础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合物 工艺 成核剂 材料特性 发泡剂
原文传递
悬浮聚合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钒 宋国强 +2 位作者 王忱 陈群 陈金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悬浮聚合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王钒宋国强王忱陈群(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常州213016)陈金龙(南京大学环科系,南京210093)关键词悬浮聚合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粒径分布1前言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王钒宋国强王忱陈群(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常州213016)陈金龙(南京大学环科系,南京210093)关键词悬浮聚合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粒径分布1前言悬浮聚合法制得的微球聚合物除了控制分子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烯丙基葡聚糖 聚合物 悬浮液聚合
下载PDF
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6
作者 王攀 刘晶晶 邹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有机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吡咯和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以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备了4种蓝光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并对其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微观... 有机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吡咯和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以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备了4种蓝光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并对其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微观形貌、热行为、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取代基类型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能,为非晶态和亚微米级的球形堆积体;在340nm左右紫外光的激发下,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能够产生约473nm的可见光,属于蓝色发光材料;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对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有所影响。该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制备简单,结构可调可控,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 聚吡咯衍生 荧光材料 合成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微球调驱产出水中微球浓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晓旭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4期19-24,共6页
微球调驱是改善水驱效果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检测采出液中微球浓度变化可以实时了解调驱工艺动态,指导工艺方案的调整以及对采出液进行处理。根据微球组成特点以及在调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色谱分离,需要同时检测采出液中微球聚合物和微... 微球调驱是改善水驱效果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检测采出液中微球浓度变化可以实时了解调驱工艺动态,指导工艺方案的调整以及对采出液进行处理。根据微球组成特点以及在调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色谱分离,需要同时检测采出液中微球聚合物和微球表面活性剂。针对微球聚合物,对比了淀粉碘化镉法和定氮法检测的可行性和抗干扰性,发现淀粉碘化镉法的抗干扰(微球表面活性剂和乳化油的干扰)性相对较好,在浓度为0~150 mg/L微球表面活性剂和0~300 mg/L乳化油的影响下,检测的微球聚合物浓度(0~300 mg/L)的误差小于15%;针对微球表面活性剂,对比了硫酸氰钴铵法、高效液相法和修正紫外法检测的可行性和抗干扰性,发现修正紫外法的抗干扰(微球聚合物和乳化油的干扰)性相对较好,在浓度为0~300 mg/L微球聚合物和乳化油影响下,修正紫外法检测微球表面活性剂浓度(0~100 mg/L)的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调驱 聚合物 浓度检测 表面活性剂 抗干扰性
下载PDF
K_(2)S_(2)O_(8)-O_(2)耦合技术去除苯并杂环类有机物及聚合物再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林碧 郝围围 王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
采用过硫酸盐-氧气(K_(2)S_(2)O_(8)-O_(2))耦合技术处理苯并噻唑(BTH)、苯并三唑(BT)、苯并咪唑(BM)、吲哚(ID) 4种苯并杂环混合物的模拟废水。160℃时,1.0 g/L的BTH、BT、BM、ID及混合污染物转化为球形聚合物的产率分别为66%、62%、57... 采用过硫酸盐-氧气(K_(2)S_(2)O_(8)-O_(2))耦合技术处理苯并噻唑(BTH)、苯并三唑(BT)、苯并咪唑(BM)、吲哚(ID) 4种苯并杂环混合物的模拟废水。160℃时,1.0 g/L的BTH、BT、BM、ID及混合污染物转化为球形聚合物的产率分别为66%、62%、57%、60%及68%,溶液中COD去除率分别为92%、90%、86%、91%及94%;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几种污染物溶液的COD脱除率均达90%以上。利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对反应物分子结构、化学键长及其电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键长越长的反应物,其生成的聚合物微球尺寸越大;电负性越大,反应活性越高,越有利于COD去除。苯并杂环类污染物降解后生成的聚合物经碳化处理后转化为碳材料,可用于催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苯酚。相比不加催化剂体系,N、S共掺杂碳材料(BTH碳材料)对苯酚的去除率提高了将近48%,N掺杂碳材料(BM、BT碳材料)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40%以上,且3轮循环使用后各掺杂碳材料活性仅有小幅改变。因此,K_(2)S_(2)O_(8)-O_(2)耦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尤其是杂环有机废水具有显著优势,可同时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和COD去除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杂环 过硫酸盐氧化 聚合物 污水处理 苯酚
下载PDF
微球聚合物强化水基钻井液流变稳定性及其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林 许力 +5 位作者 吴舒琪 包宇 王晓棠 沈佳敏 孟双 王浪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3-702,共10页
聚合物分子空间构型从一维线型向三维体型转变,是改变传统油田化学处理剂分子设计的新思路,有利于新型多功能水基钻井液聚合物处理剂开发。为阐明体型高分子形态特征及其作为钻井液处理剂的有效功能,采用实验合成、结构表征、性能评价... 聚合物分子空间构型从一维线型向三维体型转变,是改变传统油田化学处理剂分子设计的新思路,有利于新型多功能水基钻井液聚合物处理剂开发。为阐明体型高分子形态特征及其作为钻井液处理剂的有效功能,采用实验合成、结构表征、性能评价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微球聚合物PAA-AM-AMPS强化水基钻井液稳定性研究。首先,合成了具有体型结构的微球聚合物PAA-AM-AMPS,评价了微球聚合物微观结构及其在恒流变和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核心作用;然后,基于体型高分子基团空间分布的“补偿效应”模型,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体型构象对高分子-膨润土片层吸附的强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合成体型聚合物PAA-AM-AMPS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球粒子,平均粒径为198.3 nm;微球聚合物热解分为5个阶段,空间构型展示了良好热稳定性;微球聚合物分子具有内紧外疏的空间构型,活性基团—COOH、—CO(NH2)、—SO3H在球壳上的分布确定了体型结构活性位点,其中羧基C=O是主导活性基团;比较了链型和球型聚集态结构,后者具有更小的回转半径Rg和更大的径向分布函数g(r),显示了球型构象不仅提高结构的温度稳定性,也有利于维持壳层有效活性基团数量,确保与黏土片层的吸附缔合作用,最终提高水基钻井液宏观性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水基钻井液 流变稳定性强化 构效关系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可重复粘贴的特种压敏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强 邓爱民 范瑛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3-46,共4页
以水为悬浮介质,丙烯酸酯类为主要单体,制成了一种具有可重复粘贴性能的微球状压敏胶,同时对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及产品性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悬浮液 压敏胶 球状聚合物 可重复粘贴
下载PDF
微球性能及其微观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鹏 薛宝庆 +2 位作者 王楠 李彦阅 李俊杰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2期31-34,共4页
储层层间、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影响水驱波及系数。微球调驱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日趋频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了一种典型微球的微观结构、膨胀性能和注入、驱替性能。利用架桥理论讨论了微球的调驱机理。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表... 储层层间、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影响水驱波及系数。微球调驱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日趋频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了一种典型微球的微观结构、膨胀性能和注入、驱替性能。利用架桥理论讨论了微球的调驱机理。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微球以球状或类球状分散于水中,缓慢膨胀7d后基本保持稳定,体积膨胀倍数达20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微球微观结构以网状结构为主。在填砂模型中注入微球溶液及后续水过程中测压点P1、P2、P3压力上升较为明显,测压点P4上升较为缓慢且幅度较小,说明微球在填砂模型中能够不断向出口端运移,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在极差为5的双管岩心水驱后注入0.3PV、3000mg·L^(-1)的微球溶液,采收率提高了10.24%。微球膨胀后的架桥封堵与吸附、滞留是其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膨胀 注入性能 驱油机理 架桥封堵
下载PDF
微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陈一民 谢凯 《高分子材料》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微泡聚合物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任的新型材料,与原聚合物相比,它具有许多优越性,如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原材料的消耗可减少20-40%,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微泡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工艺,以... 微泡聚合物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任的新型材料,与原聚合物相比,它具有许多优越性,如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原材料的消耗可减少20-40%,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微泡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工艺,以及聚合物经微泡过程民微泡聚合物后其性能上的某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材料 高压气体 高聚 泡沫塑料
下载PDF
微乳液聚合物在皮革化学品中的应用展望
13
作者 王学川 赵雅婷 《皮革化工》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对无皂微乳液聚合物在皮革化学品如无铬鞣剂、复鞣剂、涂饰剂、污水处理剂、柔软剂、助染剂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乳液聚合物 皮革化学品 应用
下载PDF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聚对苯二胺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魏玉迪 白瑞钦 +2 位作者 马勇 张强 李廷希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介绍了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化学氧化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以及微/纳米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模板法,总结了聚苯胺的衍生物聚对苯二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聚对苯二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苯胺 聚对苯二胺 /纳米聚合物 聚合机理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制备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翟文涛 余坚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制备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小的泡孔尺寸和高的泡孔密度,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原理,以及聚合物微发泡过程中泡孔形成的四个阶段;基于这些认识,针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 以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制备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小的泡孔尺寸和高的泡孔密度,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原理,以及聚合物微发泡过程中泡孔形成的四个阶段;基于这些认识,针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泡孔形态的改善,即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尺寸以及均化泡孔尺寸分布,从加强泡孔成核、控制泡孔增长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如何有效控制泡孔形态提出了建议,并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合物材料 泡孔形态 超临界CO2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作锋 姜艳霞 +3 位作者 庄全超 董全峰 王野 孙世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8-642,共5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填料,探索出一种无需使用增塑剂制备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当SBA-15︰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3︰8时,所制备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CSPE)室温电导率达0.30mS·cm^(-1).红外透射光谱显示,成...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填料,探索出一种无需使用增塑剂制备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当SBA-15︰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3︰8时,所制备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CSPE)室温电导率达0.30mS·cm^(-1).红外透射光谱显示,成膜液中溶剂分子和SBA-15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相分离导致微孔的形成.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SBA-15分子筛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晶度,而SBA-15分子筛仍保持原有的骨架结构.所组装的Li/CSPE/MCF电池具有较为平稳的充放电平台,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约为85.0%,经过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与表征 SBA-15分子筛 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红外透射光谱 介孔分子筛 丙烯共聚 室温电导率 X射线衍射 偏氟乙烯 相互作用 溶剂分子 放电平台 CSPE 骨架结构 增塑剂 相分离 结晶度 MCF 保持率 循环
原文传递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明昕 周啸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42,233,共10页
本文主要依据最近 5年来的相关文献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材料
原文传递
水蒸气沉淀法制备SiO_2/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复合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桥 黄薇 +2 位作者 周啸 严玉顺 万春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用水蒸气沉淀法制备了SiO2 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P(VDF HFP) ]复合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并研究了纳米SiO2 的加入对微孔结构及复合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SEM观察发现当纳米SiO2 的添加量大于 0 1倍聚合物质量时 ,可以... 用水蒸气沉淀法制备了SiO2 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P(VDF HFP) ]复合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并研究了纳米SiO2 的加入对微孔结构及复合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SEM观察发现当纳米SiO2 的添加量大于 0 1倍聚合物质量时 ,可以在微孔中观察到纳米粒子的严重团聚现象 .电导率的测量表明添加 0 0 5倍聚合物质量的纳米SiO2 后 ,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有明显提高 ,但进一步增大添加量后 ,电导率有所下降 .另外 ,实验发现添加纳米SiO2 可以明显提高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与锂金属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特别是添加量为 0 0 5倍聚合物质量时的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二氧化硅/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 水蒸气沉淀法 制备
下载PDF
微孔型固体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电解质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强凤 周啸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Microporous membrane was newly derived from P(VDF-HFP)/acetone/water system by dry-casting in the air.The structure of microporous P(VDF-HFP) membrane was observed through SEM.It was found that the pores were distribu... Microporous membrane was newly derived from P(VDF-HFP)/acetone/water system by dry-casting in the air.The structure of microporous P(VDF-HFP) membrane was observed through SEM.It was found that the pores we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in the whole membrane,some pearls were attached onto the skelet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pores was in the order of a few microns.The porosity of the membrane was measured up to 72% by weighting the membrane’s mass before and after absorption of n -butanol.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the copolymer was studied with DSC before an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microporous membran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membrane,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micropores was discussed based on both the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points in the paper.The porous P(VDF-HFP) 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the membrane with PC/EC liquid electrolyte.The resistance of the solid porous electrolyte was measured by the ZL5 intelligent LCR meter,and the conductivity was evaluated from equation, σ=L/(R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conducting can reach 10 -3S/cm.The solution holding of the porous solid electrolyte was tested by isothermal TGA measurements,which illustrate that the mass loss was only 10% at 60℃ in the open air for 1.5 h.It shows that the porous solid electrolyte prepared by this process ha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lithium ion battery,and that this method of membrane formation is nonpoisonous to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 共聚
下载PDF
中空微球多功能皮化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德卿 刘宗惠 +4 位作者 罗孝君 张淑英 张新民 龚华 杨惠先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44-46,共3页
以丙烯酸酯类及乙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核—壳乳液共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中空微球树脂(HMP)乳液,对乳胶粒子的形态、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将其用于猪服装革复鞣,对复鞣革的摩擦系数、柔软度、白度及耐光性进行了测定并对HMP复鞣剂的作... 以丙烯酸酯类及乙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核—壳乳液共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中空微球树脂(HMP)乳液,对乳胶粒子的形态、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将其用于猪服装革复鞣,对复鞣革的摩擦系数、柔软度、白度及耐光性进行了测定并对HMP复鞣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聚合物 形态 性能 皮革 复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