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动混合的微纳米粒子合成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广新 蒋稼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6-2033,2078,共9页
综述了近三年来人们采用普通层流与聚焦层流、分散相与连续相形成技术、液滴技术等微流控技术角度来合成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反映出,微纳米粒子合成的微流控技术正在从连续微流动层流向离散态的分段流与液滴流技术的方向发... 综述了近三年来人们采用普通层流与聚焦层流、分散相与连续相形成技术、液滴技术等微流控技术角度来合成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反映出,微纳米粒子合成的微流控技术正在从连续微流动层流向离散态的分段流与液滴流技术的方向发展。文中对围绕基本微混合方式形成的特殊微流控结构被用于粒子合成的研究也给予了关注。最后对微流控微混合方式合成粒子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流控技术 混合 化学合成
下载PDF
构筑超疏水表面微纳米粒子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琴 刘行燕 +1 位作者 梁然然 邢红立 《天津纺织科技》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普通表面经构建微纳米级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修饰后,可获得超疏水表面。文中主要阐述形成表面微观粗糙结构粒子的几何形貌,包括球体、棒状、簇状、复合状以及其他形状,介绍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并指出在构筑超疏水表面微纳米... 普通表面经构建微纳米级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修饰后,可获得超疏水表面。文中主要阐述形成表面微观粗糙结构粒子的几何形貌,包括球体、棒状、簇状、复合状以及其他形状,介绍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并指出在构筑超疏水表面微纳米粒子形态未来的研究方向,无须进行低表面能修饰即可实现超疏水状态的效果、超疏水理论的深入研究、解决表面微观结构脆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纳米粒子 粗糙结构 几何形貌 低表面能修饰
下载PDF
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血卟啉单甲醚微纳米载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芳 于长江 +1 位作者 郭颖志 顾忠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1-734,744,共5页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可行性。方法:用不同共聚组成比的P-LLA-co-Asp,采用改进的溶剂挥发法制备含HMME的微纳米粒子,表征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态,检测HMME在微纳米粒形成前后荧光激发性能及其激发三线态寿命,考察微纳米粒子体外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制得了粒径均匀,分布较窄,范围在400~700nm,表面平整光滑的含HMME微纳米粒子;共聚物制得微纳米粒中载药量和包封率明显高于PL-LA均聚物,并随材料亲水性共聚组成(Asp)的增加而增加;微纳米粒体系中HMME结构及其荧光激发性能没有改变,能够被激发成三线态,并具有相应的寿命时间;共聚物形成微纳米粒的HMME释放速率低于PLLA均聚物释放速率。结论:①不同的共聚组成对微纳米粒子的性能和释放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推测可能是由于HMME与共聚物的羧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的相互作用有关。②该共聚物体系作为HMME的微纳米粒子载体,保持了其作为光敏剂的结构和性能,有望应用对该微纳米粒子进一步进行肿瘤的靶向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 5-二酮 血卟啉单甲醚 纳米粒子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柔性透明薄膜掺杂微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美娇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第5期5-7,117,共4页
柔性材料因杨氏模量较小,在外力作用下易变形而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并且具有光学透明、化学惰性等特点。Ni在0.32μm具有高吸收性,Al2O3在0.40.8μm具有高反射性。提出将微纳米Ni或Al2O3粒子... 柔性材料因杨氏模量较小,在外力作用下易变形而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并且具有光学透明、化学惰性等特点。Ni在0.32μm具有高吸收性,Al2O3在0.40.8μm具有高反射性。提出将微纳米Ni或Al2O3粒子掺杂到PDMS薄膜中的结构,先利用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出单个粒子的辐射特性,再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整个模型的辐射特性。研究发现,薄膜模型的光谱特性受粒径影响:当波长不变时,掺杂Ni粒子的模型的吸收率与粒子浓度和膜厚成正比;掺杂Al2O3粒子的模型的反射率与粒子浓度和膜厚成正比;2种模型的透射率均与粒子浓度和膜厚成反比。最后根据布格尔定律推出的关系式证明了光谱特性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薄膜 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米氏散射理论 蒙特卡洛方法
下载PDF
单晶硅基体上紫外光诱导生长铜微纳米粒子薄膜 被引量:1
5
作者 樊莉红 陈福义 +1 位作者 刘婧 张金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7-203,共7页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紫外光诱导方法在 n 型单晶硅表面成功地生长出长度为1.66~5.80μm、宽度为1.27~2.84μm、厚度在0.24~0.73μm之间变化的铜微纳米粒子。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单个铜粒子表面光滑,并出现数个粒子聚集形成K或L...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紫外光诱导方法在 n 型单晶硅表面成功地生长出长度为1.66~5.80μm、宽度为1.27~2.84μm、厚度在0.24~0.73μm之间变化的铜微纳米粒子。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单个铜粒子表面光滑,并出现数个粒子聚集形成K或L形状的粒子团聚现象。结果表明: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光照时间可以对铜微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致密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浓度为1·10-5 mol/L罗丹明6G作探测分子,对制备的铜微纳米粒子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进行研究,证实经过铜微纳米粒子修饰后的单晶硅对其表面吸附分子的拉曼信号确实有增强作用,这是因为铜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能够提高样品表面局域场的电场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光诱导 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类普鲁士蓝微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徐艳 李钰欣 +2 位作者 许云慧 戚若婷 郑妍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48-49,共2页
利用溶剂的刻蚀作用制备了尺寸大小和表面不同程度刻蚀的类普鲁士蓝立方体微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仪、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微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对类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刻蚀作用。研究表明,随着溶剂... 利用溶剂的刻蚀作用制备了尺寸大小和表面不同程度刻蚀的类普鲁士蓝立方体微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仪、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微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对类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刻蚀作用。研究表明,随着溶剂体系中蒸馏水的增加,粒子的粒径增大,立方体表面被逐步刻蚀成具有“骰子”外貌的特殊形貌,这种形貌的改变可能会对微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刻蚀 类普鲁士蓝 纳米粒子
下载PDF
微纳米粒子的形貌调控及其对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影响
7
作者 刘亚杰 张鹏 +1 位作者 杜建委 王幽香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超分子组装体由于具有适合的微纳米尺寸、可控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发展。拓扑结构(如形貌、尺寸)是影响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研究正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调控... 超分子组装体由于具有适合的微纳米尺寸、可控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发展。拓扑结构(如形貌、尺寸)是影响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研究正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调控组装体形貌的主要手段,包括聚合物链结构与组成、组装条件、外界刺激及聚合诱导的组装体形貌,初步探讨了微观形貌对药物/基因传递体系的影响,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自组装 形貌调控 药物/基因载体
原文传递
枝状微纳米硒的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吴永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β-环糊精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还原亚硒酸制备出具有枝状结构的微纳米硒,使用SEM、TEM、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模板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硒晶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因素对产物的形貌有着显著的影响... 以β-环糊精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还原亚硒酸制备出具有枝状结构的微纳米硒,使用SEM、TEM、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模板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硒晶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因素对产物的形貌有着显著的影响,实验确定的优化反应条件下制得的枝状微纳米硒形貌规则属于三方相t-Se0,但结晶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状硒 Β-环糊精 纳米粒子 形貌 三方相
下载PDF
Pd micro-nanoparticles electrodeposited on graphene/polyimide membrane for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焱 王琴 +2 位作者 叶为春 李佳佳 王春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2986-2993,共8页
A novel Pd electrocatalyst with flowerlike micro-nanostructures was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n a flexible graphene/polyimide(Gr/PI) composite membran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 A novel Pd electrocatalyst with flowerlike micro-nanostructures was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n a flexible graphene/polyimide(Gr/PI) composite membran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The Pd micro-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on a COOH-CNTs/PI membrane as a comparative sample.The XRD and SEM investigations for Pd electrodeposi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Gr/PI composite membran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OOH-CNTs/PI membrane,while the uniform and dense distribution of Pd micro-nanoparticles on the Gr/PI composite membrane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COOH-CNTs/PI membrane.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d/Gr/PI and Pd/COOH-CNTs/PI catalysts for the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chronoamperometry(CA).It is found that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Pd/Gr/PI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Pd/COOH-CNTs/PI catalyst.This is because smaller metal particles and higher dense distribution desirably provide abundant catalytic sites and mean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Therefore,the Pd/Gr/PI catalyst has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formic acid oxidation than the Pd/COOH-CNTs/PI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micro-nanoparticles graphene/polyimide membrane carboxyl carbon nanotubes/polyimide membrane electro catalytic oxidation formic aci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下载PDF
含铜微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贤明 杨小平 欧阳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综述了含铜微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其分散稳定性、摩擦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导电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含铜纳米粒子 润滑 添加剂 分散 摩擦
下载PDF
Ce_(0.6)Zr_(0.4)O_2和BaSO_4微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磊 穆青 +1 位作者 戴洪兴 何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的铈锆固溶体和硫酸钡在催化中有重要用途.采用以三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P12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Ce0.6Zr0.4O2固溶体纳米粒子和B... 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的铈锆固溶体和硫酸钡在催化中有重要用途.采用以三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P12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Ce0.6Zr0.4O2固溶体纳米粒子和BaSO4微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技术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以P123、CTAB或PEG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Ce0.6Zr0.4O2粒子呈不规则类球状表面形貌,兼有单晶与多晶(混晶)的面心立方结构,粒径为15~30 nm,比表面积为45~64 m2/g;以PEG或P123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BaSO4微纳米粒子呈多面体状表面形貌,具有单晶正交结构,晶粒边长为80~200 nm,比表面积为6~11 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铈锆固溶体纳米粒子 多面体状BaSO纳米粒子 水热合成法 表面活性剂 高比表面积 表面形貌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扫描电子显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
下载PDF
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改性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勇 吴孟强 +2 位作者 袁颖 庞翔 陈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70,共5页
综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形成机理,从有机和无机包覆两个方面阐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偶联剂改性、表面接枝聚合法、机械混合法、球磨法、溶胶-凝胶法等常用的包覆方法一一进行了介绍和举例,并提出了超... 综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形成机理,从有机和无机包覆两个方面阐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偶联剂改性、表面接枝聚合法、机械混合法、球磨法、溶胶-凝胶法等常用的包覆方法一一进行了介绍和举例,并提出了超细无机粒子的包覆改性中存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综述 偶联剂
下载PDF
尾巨桉微/纳米粒子溶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万喜 吴义强 +2 位作者 武书彬 张党权 陈洪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 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 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陈旧木片,而大于91.3 nm的粒子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小于陈旧木片;随着抽提时间的延长,尾巨桉新旧木片中抽提物的溶出量均呈增加趋势。超声波、冷冻与微波预处理可降低尾巨桉新旧木片溶出粒子的集聚程度,提高抽提物溶出量,其中超声波预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纳米粒子 超声波 冷冻
下载PDF
微/纳米无机颗粒对聚氨酯-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朋召 林明清 +3 位作者 林海军 高波 吴传清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通过机械搅拌混合法制备了微/纳米无机颗粒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颗粒组成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微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 通过机械搅拌混合法制备了微/纳米无机颗粒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颗粒组成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微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层间剪切模量,同时改变材料的断裂方式.当纳米SiC颗粒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时,所得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4.7 MPa和56.56MPa,相比添加前提高约88%和74%,所得复合材料不同失重率下对应的温度较添加前提高了4-8℃.纳米颗粒弥散强化和钝化银纹扩展是复合材料主要的强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聚氨酯-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离子液体-Ni微/纳米粒子协同电催化检测维生素B_2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世忠 李卫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制备了离子液体-Ni微/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离子液体对Ni微/纳米粒子氧化还原的促进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在0.1 mol/L B-R缓冲溶液(pH=4.5)中研究了维生素B2(VB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制备了离子液体-Ni微/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离子液体对Ni微/纳米粒子氧化还原的促进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在0.1 mol/L B-R缓冲溶液(pH=4.5)中研究了维生素B2(VB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修饰电极能很好地催化氧化VB2,VB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8.5×10-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Ni/纳米粒子 碳糊电极 维生素B2
下载PDF
磁感应加温治疗恶性肿瘤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露茜 罗松 +2 位作者 王露方 苏胜发 欧阳伟炜 《世界肿瘤研究》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磁感应加温治疗是将磁热介质植入靶组织,置于交变磁场中产热达到治疗目的,因其热效应能杀灭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介绍了常用毫米级和微纳米级磁性介质,总结了肿瘤磁感应加温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展望了磁感应... 磁感应加温治疗是将磁热介质植入靶组织,置于交变磁场中产热达到治疗目的,因其热效应能杀灭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介绍了常用毫米级和微纳米级磁性介质,总结了肿瘤磁感应加温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展望了磁感应加温治疗技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加温治疗 磁热介质 恶性肿瘤 铁磁热籽 磁性/纳米粒子
下载PDF
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朝辉 曾蕾 贺全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特殊形成机理(如柯肯达尔效应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理)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纳米粒子应用于药物运输、磁共振成像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当前... 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特殊形成机理(如柯肯达尔效应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理)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纳米粒子应用于药物运输、磁共振成像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当前应用中的主要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空心/纳米粒子 制备 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