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不同污染源气体颗粒物及柯萨奇病毒B组3型对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齐铁雄 石琳 +3 位作者 郑彤 刘世华 刘艳 吴建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观察LC3、LC3-II/LC3-I比值、Nrf2和Bcl2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ype 3, CV-B3)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炎和4种不同污染源气体颗粒物滴入气管后引起的SD大鼠心肌损害的不同变化,来探讨这些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自噬与... 目的观察LC3、LC3-II/LC3-I比值、Nrf2和Bcl2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ype 3, CV-B3)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炎和4种不同污染源气体颗粒物滴入气管后引起的SD大鼠心肌损害的不同变化,来探讨这些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自噬与抗凋亡、抗心肌损害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CV-B3感染组(20只)、汽车尾气组(20只)、煤烟组(20只)、燃烧秸秆组(20只)、大气组(20只)和对照组(20只);于实验12 h、48 h、5 d、10 d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LC3和Bcl2及Nrf2的表达。结果前3组大鼠以上指标均表达上调.CV-B3组出现的早,峰值高,恢复快,汽车尾气组大鼠上述指标出现晚,幅度低,煤烟组大鼠以上指标出现更晚,但变化幅度高于汽车尾气组、低于CV-B3组,汽车尾气组和煤烟组第10天Bcl2和Nrf2仍轻度增高;大气组大鼠48 h以上指标出现了短暂的上调表达,第5天恢复正常,秸秆组和对照组大鼠以上指标始终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汽车尾气、煤烟、大气颗粒物诱导的心肌损害的SD大鼠通过自噬激活、凋亡抑制和抗氧化机制来完成心肌细胞的的代谢、更新、修复、抗损伤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颗粒物 柯萨奇病毒B组3 自噬 凋亡 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 核因子E2 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
原文传递
当归黄芪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自噬的影响
2
作者 吴雪 吕欣芳 +2 位作者 支晓东 赵信科 李应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胶囊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自噬。方法用2.5 mg·kg^(-1)阿霉素腹腔注射构建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另取8只为空白组。将造模成功的大鼠...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胶囊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自噬。方法用2.5 mg·kg^(-1)阿霉素腹腔注射构建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另取8只为空白组。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30 mg·kg^(-1)的3-甲基腺嘌呤;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50、300、450 mg·kg^(-1)的当归黄芪胶囊;空白组及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无菌蒸馏水。6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持续6周。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I3K、Akt、mTOR、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85.00±3.63)%、(56.75±4.83)%、(75.63±3.70)%和(72.75±4.23)%,PI3K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28±0.05、0.64±0.08和0.74±0.16,磷酸化Akt/Akt分别为1.00±0、0.49±0.06、0.90±0.16和0.95±0.10,磷酸化mTOR/mTOR分别为1.00±0、0.42±0.09、0.73±0.13和0.83±0.08,P6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24±0.12、0.57±0.09和0.96±0.10,LC3Ⅱ/Ⅰ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4.31±0.75、2.20±0.76和1.59±0.24。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归黄芪胶囊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自噬,从而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黄芪胶囊 心力衰竭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西罗莫司靶蛋白 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Ⅱ/Ⅰ
原文传递
自噬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蕾 刘丽英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MNC)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l和Bcl-2的表达,探讨自噬与儿童ALL发生的...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MNC)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l和Bcl-2的表达,探讨自噬与儿童ALL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内科病区确诊但未经治疗的ALL患儿骨髓标本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16±2.25)岁。健康对照组选取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7名,其中男18名,女19名;年龄(5.24±2.73)岁。分离获得BMMN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噬标志物LC3-Ⅱ,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lmRNA和Bcl-2mRNA的表达量。结果ALL组与健康对照组LC3-Ⅱ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ty,MFI)分别为1.27±0.18、3.1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5)。ALL组与健康对照组BeclinlmRNA的循环阈值(cyclethreshold,Ct)分别为25.32±1.08、21.03±1.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5,P〈0.05)。经2-△△Gt方法计算,健康对照组BeclinlmRNA的表达量是ALL组的(12.23±2.73)倍。ALL组与健康对照组Bcl-2mRNA的ct值分别为20.09±1.76、23.55±1.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5,P〈0.05)。经2-△△Gt方法计算,ALL组Bcl-2mRNA的表达量是健康对照组的(5.13±1.88)倍。结论自噬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儿童ALL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Ⅱ Bedim BCL-2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基因LC3Ⅱ和LAMP-2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成 陈智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21-325,343,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LC3Ⅱ和LAMP-2a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将20例鼻息肉组织(实验组)区分成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nasal polyps...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LC3Ⅱ和LAMP-2a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将20例鼻息肉组织(实验组)区分成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nasal polyps,nENP)组、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eosinophilic nasal polyps,ENP)组,每组10例,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组织(inferior turbinate,IT)作为对照组,应用IHC染色检测每例中LC3Ⅱ和LAMP-2a的表达强度,分别比较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之间差异以及nENP组、ENP组和IT组之间的差异。结果LC3Ⅱ在每组中的表达结果如下:nENP组为2.40±0.84,ENP组为3.30±0.67,NP(nENP+ENP)组为2.85±0.86,IT组为3.50±0.71,仅nENP组与ENP组、nENP组与IT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P-2a在每组中的表达结果如下:nENP组为0.80±0.63,ENP组为1.50±0.84,NP(nENP+ENP)组为1.15±0.81,IT组为1.70±0.82,仅nENP组与IT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nENP+ENP)中LC3Ⅱ和LAMP-2a的表达结果如下:LC3Ⅱ的表达强度(2.85±0.86)明显强于LAMP-2a(1.15±0.81),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375,P>0.05)。结论自噬相关基因LC3Ⅱ和LAMP-2a在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下鼻甲组织显著降低,提示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中大自噬以及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haperon-mediated autophagy,CMA)水平是降低的,而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的浸润可能会促使鼻息肉组织中已经降低的大自噬水平提高,但不影响CMA。鼻息肉的自噬途径以大自噬为主,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MA)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蛋白3Ⅱ 溶酶体相关蛋白2a 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
下载PDF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在大鼠脾脏撞击伤后12小时内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骏骏 牛玉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自噬基因相关蛋白在大鼠脾脏撞击伤后12 h内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后2 h组(B组)、创伤后8 h组(C组)、创伤后12 h组(D组),每组5只。B、C、D组利用生物撞击机建立脾脏... 目的观察自噬基因相关蛋白在大鼠脾脏撞击伤后12 h内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后2 h组(B组)、创伤后8 h组(C组)、创伤后12 h组(D组),每组5只。B、C、D组利用生物撞击机建立脾脏撞击伤模型,A组只麻醉不撞击,麻醉后立即处死取出脾脏,B、C、D组分别于撞击后相应时间取出脾脏,评估脾脏出现损伤的程度。创伤脾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受损脾组织的特征。大体标本观察造模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脾组织酵母自噬相关基因Atg6的同源物(Beclin1)、酵母自噬相关基因Atg8的同源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蛋白3(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1)脾撞击伤模型均造模成功。同一撞击力度下不同受伤时间模型组大鼠脾脏裂伤长度和深度基本一致(P均> 0. 05)。(2)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脾组织符合脾破裂征象。(3)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模型大鼠随创伤后时间推移(2 h组→8 h组→12 h组),其脾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递升(P均<0. 05),且模型大鼠各时间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脾脏撞击伤可导致脾组织自噬水平的上升;脾脏撞击伤后12 h内脾组织自噬相关蛋白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撞击伤 自噬 酵母自噬相关基因Atg6的同源物 酵母自噬相关基因Atg8的同源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蛋白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