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4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金爱国 倪宝英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36例PD患者术后随访 2~ 32个月 ,平均 6 .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 ,在“关”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4 5 .2 % ;在“开”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2 0 .7% ,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 ,手术并发症少 ,术后可调节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脉冲发生器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靶点定位
下载PDF
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电生理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建东 陈彦静 +2 位作者 马建伟 王德宝 葛赋贵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为了观察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是否具有自动节律性。方法: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了18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电生理特征。结果:16例(88.89%)出现了自律性电活动,并且可在局部组织记录到典型的慢反应动作电位。结论:大... 目的:为了观察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是否具有自动节律性。方法: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了18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电生理特征。结果:16例(88.89%)出现了自律性电活动,并且可在局部组织记录到典型的慢反应动作电位。结论:大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具有自律性。其生理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观察 左心室流出道 电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征 微电极记录技术 细胞内 局部组织 利用 生理功能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中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电生理记录的有效针道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世忠 郭燕舞 +2 位作者 张旺明 徐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0-182,176,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PD)苍白球切开术(Pallidotomy)治疗中的实际作用及应用方法。方法对120例PD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进行记录和分析,术中同时行电刺激检测,随后行射频毁损,术后2周~3月内行MR确认毁损灶位置,...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PD)苍白球切开术(Pallidotomy)治疗中的实际作用及应用方法。方法对120例PD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进行记录和分析,术中同时行电刺激检测,随后行射频毁损,术后2周~3月内行MR确认毁损灶位置,1年后病情随访。结果苍白球内侧部(Gpi)运动相关细胞分布具有规律性:下肢运动神经元位于Gpi的背侧.面及咀嚼肌相关运动神经元位于Gpi最腹侧,上肢运动神经元位于其中,此结果为最终毁损治疗提供了患肢部位的信息;微电极记录在PD手术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提供Gpi内神经元信息,即对所行针道异常电生理信号及视束光反应的确认,而非一定要多针道对Gpi或STN生理空间制图或边缘定位,由此提出“有效针道”的方法。结论对于Gpi靶点位置的确定,除影象学定位外,微电极记录和电刺激同样重要;微电极记录技术的有效针道方法操作简单,易于临床上对神经核团定位,对Gpi靶点定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外科治疗 苍白球 神经元 电生理 有效针道方法 PD 微电极记录技术
原文传递
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5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徐波涛 刘建民 岳志建 王文仲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50例 ,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35例 ,...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50例 ,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35例 ,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 1 5例 ,行同期双侧PVP 1 1例 ,分期双侧PVP 8例 ,分期一侧PVP或另一侧Vim毁损术 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生活能力评分、UPDRS评分 ,并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 2 9.8% ,“开”状态提高 2 5 .9%。UPDRS :在“关”状态下 ,总的改善率为 57.3 % ,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 50 .8% ,日常活动改善率 59.1 % ,运动功能改善率 58.2 %。结论 PVP对震颤效果不如Vim毁损术 ,对震颤明显 ,无明显僵直的患者可选择Vim毁损术 ,对震颤僵直型患者可分期双侧PVP毁损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记录技术 帕金森病 治疗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 Vim毁损术
下载PDF
苍白球内侧部毁损术中靶点的综合定位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凌士营 傅先明 +1 位作者 凌至培 汪业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 介绍综合定位法在苍白球内侧部 (Gpi)毁损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5 9例Gpi毁损术中的靶点综合性定位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先根据Shaltenbrand图谱和姚家庆图谱 ,确定一个标准的Gpi坐标 ,X =18mm ,Y =2mm ,Z = 6mm ,再通过MRI定位... 目的 介绍综合定位法在苍白球内侧部 (Gpi)毁损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5 9例Gpi毁损术中的靶点综合性定位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先根据Shaltenbrand图谱和姚家庆图谱 ,确定一个标准的Gpi坐标 ,X =18mm ,Y =2mm ,Z = 6mm ,再通过MRI定位扫描、粗电极刺激和微电极记录三种方法对标准靶点坐标进行三次修改。最后 ,在对靶点进行试验性毁损后 ,制作永久性Gpi毁损灶。结果 第一次标准靶点修改例数为 5 0例 ,修改范围 :x=0~ 4mm ,y=1~ 2mm ,z=0~ 3mm ;第二次修改例数为 18例 ,修改范围 :x=1~ 3mm ,y=1~ 1.5mm ,z=1~ 1.5mm ;第三次修改例数为 9例 ,修改范围 :x=0 .5~ 1mm ,y=0 .5mm ,z=0 .5~ 1.5mm ,而且大多数仅在z轴上进行修改。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 最大限度地利用MRI定位扫描和粗电极刺激所获得的信息 ,是Gpi毁损术中靶点定位的基本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球内侧部毁损术 靶点 综合定位法 MRI定位扫描 电极刺激 微电极记录技术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磁共振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定位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来兴 周晓平 +3 位作者 胡小吾 姜秀峰 徐波涛 刘建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I定位结合应用微电极记录技术 ,PD的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优良 ,并发症少 ,无永久性并发症 :脑内出血发生率为 1.86 %。结论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提高了 PD的手术治疗靶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帕金森病 治疗
下载PDF
调心方活性部位对β淀粉样蛋白抑制大鼠海马脑片CA1区诱发长时程增强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海法 杨胜 +1 位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研究调心方活性部位A(activefractionofTiaoxinrecipe,TXR A)对β-淀粉样蛋白(betaarnyloidprotein ,βAP)抑制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 目的研究调心方活性部位A(activefractionofTiaoxinrecipe,TXR A)对β-淀粉样蛋白(betaarnyloidprotein ,βAP)抑制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诱发群峰电位(populationspike,PS) ,然后施以10 0Hz,10 0串的强直刺激诱发LTP。结果与正常脑脊液组比较,β- AP(0. 2 μmol/L)孵育海马脑片>1 5h ,强直刺激后PS增幅程度显著降低,提示β- AP对海马LTP具有抑制作用;如用β- AP加TXR- A孵育脑片>1 5h ,则强直刺激后高浓度TXR -A组的PS平均幅度显著提高,且作用优于调心方,提示TXR- A可以增强LTP幅度。结论TXR A可能是发挥调心方改善β- AP抑制大鼠海马CA1区诱发LTP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拮抗β- AP对LTP的抑制可能是其益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增强 海马脑片 活性部位 调心方 诱发 大鼠 作用研究 蛋白抑制 Β淀粉样 β-淀粉样蛋白 protein 微电极记录技术 β-AP 强直刺激 海马CA1区 100Hz 正常脑脊液 海马LTP 群峰电位 抑制作用 主要成分 细胞外 孵育 PS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JD-30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增峣 杨胜 +2 位作者 周文霞 乔善义 张永祥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JD-30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oms水迷宫观察空间记忆能力;采用Aβ1—16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AM脑内β-...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JD-30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oms水迷宫观察空间记忆能力;采用Aβ1—16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AM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含量;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离体海马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L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当归芍药散 活性部位 学习记忆功能 机理 β-淀粉样蛋白 微电极记录技术 学习记忆行为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立宏 高国栋 王学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5年第8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冶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具有双侧症状的4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术治疗,采用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评价...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冶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具有双侧症状的4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术治疗,采用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46例帕金森病患者术后震颤、僵直及行动迟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UPDRS评分“关”状态平均改评善率为635%;“开”状态平均改善率为26.4%。术后随访1年症状仍有持续性改善,未发现任何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前治疗 同期双侧丘脑底核 UPDRS评分 微电极记录技术 术后随访 主要症状 手术疗效 MRI扫描
下载PDF
关于大鼠呼吸中枢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郑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11-12,共2页
一、关于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部位用切割和电刺激方法对成鼠的研究表明,其呼吸中枢组构与猫的基本相似。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用灌流脑干和横切的方法显示,大鼠节律性呼吸活动亦产生于延髓。Homma及其同事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延髓... 一、关于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部位用切割和电刺激方法对成鼠的研究表明,其呼吸中枢组构与猫的基本相似。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用灌流脑干和横切的方法显示,大鼠节律性呼吸活动亦产生于延髓。Homma及其同事在新生大鼠脑干脊髓标本延髓吻端腹外侧区细胞外记录到一种吸气前神经元,认为这类神经元可能是产生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起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呼吸活动 大鼠 呼吸节律 起搏细胞 细胞外记录 刺激方法 呼吸中枢 微电极记录技术 腹外侧区 细胞内记录
下载PDF
微电极记录技术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况建国 邹安琪 +3 位作者 江志群 洪涛 郝向阳 徐庚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 :提高立体定向手术的定位精确度。方法 :2 2例帕金森患者均采用CT定位 ,通过微电极描述和记录苍白球腹后内侧部 (Gpi)及丘脑腹外侧核 (Vim)的电生理信号 ,从而确认Gpi和Vim核的电生理靶点。结果 :电生理靶点坐标与原始CT靶点坐标... 目的 :提高立体定向手术的定位精确度。方法 :2 2例帕金森患者均采用CT定位 ,通过微电极描述和记录苍白球腹后内侧部 (Gpi)及丘脑腹外侧核 (Vim)的电生理信号 ,从而确认Gpi和Vim核的电生理靶点。结果 :电生理靶点坐标与原始CT靶点坐标的更换率为 6 4%。总有效率为 90 % ,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微电极记录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电极记录技术 立体定向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氟灭酸对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兴奋性接头电位的作用
12
作者 李丽 马克涛 +2 位作者 赵磊 李静 司军强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氟灭酸(NFA)对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电刺激血管周围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兴奋性接头电位(EJP)的影响。方法:在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离体标本上,运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平滑肌细胞的...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氟灭酸(NFA)对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电刺激血管周围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兴奋性接头电位(EJP)的影响。方法:在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离体标本上,运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100μmol/L NFA引起低静息膜电位平滑肌细胞产生了(14.7±4.4)mV的超极化反应,引起高静息膜电位平滑肌细胞仅产生了(1.4±0.8)mV的超极化反应(P<0.01)。NFA引起低静息膜电位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这一超极化反应能被钙激活钾通道的阻断剂北非蝎毒素(charybdotoxin)和iberiotoxin阻断。另外,在高静息膜电位的平滑肌细胞,NFA对刺激引起的平滑肌细胞EJP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对低静息膜电位的平滑肌细胞引起的EJP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NFA既能通过阻断钙激活的氯通道抑制平滑肌细胞产生的EJP,又能激活钙激活钾通道使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反应,表现出对平滑肌细胞作用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螺旋动脉 平滑肌细胞 微电极记录技术 氟灭酸 超极化 兴奋性接头电位
原文传递
微电极记录技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CT影像学评价
13
作者 谢明国 刘文斌 +2 位作者 李映凡 侯键 余朝骏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 (PD)在微电极导向下行丘脑腹外侧核 (Vim核 )和苍白球腹后部 (PVP核 )毁损术的CT影像学定位作用及术后 CT表现。方法 术前对 1 80例 PD患者行 CT定位 ,并与术中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靶点对比分析。术后 2 4小时内 C...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 (PD)在微电极导向下行丘脑腹外侧核 (Vim核 )和苍白球腹后部 (PVP核 )毁损术的CT影像学定位作用及术后 CT表现。方法 术前对 1 80例 PD患者行 CT定位 ,并与术中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靶点对比分析。术后 2 4小时内 CT复查。 1 0例 6~ 8月内 CT复查。结果  1 CT定位靶点吻合率为 34% ,更正率为 66% ,更正范围为 2± 1 .5mm。 2术后靶点毁损灶及周围水肿 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 ,其范围波及内囊区 (1 0 0 % )或 /和视束 (2 5% ) ,平均大小分别为 :单靶点毁损为 486± 1 0 8mm3 ,双靶点毁损为 977± 2 34mm3。1 0例术后 6~ 8个月 CT复查 ,毁损灶大小为 2 9.5± 1 9.8mm3 。 3术后并发症 :毁损灶出血 1 0例 ,针道出血 4例。结论 影像学定位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后 CT表现对了解和评价术后情况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记录技术 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 CT 影像学评价
下载PDF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文艳 李丽 +3 位作者 马克涛 李新芝 张忠双 司军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83-485,共3页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作为一种脑肠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探讨CCK-8S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观察对DRG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灌流CCK-...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作为一种脑肠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探讨CCK-8S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观察对DRG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灌流CCK-8S(10-8~10-6 mol/L)可以使部分DRG神经元(25.2%,36/143)引起具有浓度依赖性的DRG神经元去极化,EC50为1.7×10-7 mol/L。(2)选择性CCK-A受体拮抗剂prolumide(10-4mol/L,n=6)基本完全阻断CCK-8S引起的去极化反应,而CCK-B受体拮抗剂LY225910(10-4 mol/L,n=6)对CCK-8S介导的去极化则没有影响。上述结果提示CCK-8S通过CCK-A受体引起浓度依赖的DRG神经元去极化,参与痛觉信息传递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肽胆囊收缩素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
下载PDF
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电生理特性的观察
15
作者 焦宏 陈彦静 马建伟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 4-AP对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组织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 ,观察 1 2例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电生理特征 ,以分析 4 -AP对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的作用。结果 :在局部组织记录到典型的慢反应动作电位 ;用 2mm... 目的 :探讨 4-AP对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组织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 ,观察 1 2例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电生理特征 ,以分析 4 -AP对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的作用。结果 :在局部组织记录到典型的慢反应动作电位 ;用 2mmol/L 4 -AP灌流后 ,慢反应电位RP、APA、Vmax均明显下降 (P <0 .0 5) ,而APD、APD90 也显著延长 ;APD50 无明显改变 (P >0 .0 5)。结论 :家鸽左心室流出道组织不同于普通心室肌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一AP 左心室流出道 电生理 慢反应电位 家鸽 组织动作电位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 复极离子流
下载PDF
应用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研究抑郁大鼠整体心脏心肌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政疆 侯月梅 +2 位作者 马晓洁 孙娟 热依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抑郁大鼠心房、心室场电位时程(FAP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对抑郁组大鼠进行连续21天的慢性应激。应用微电极阵列技术(MEA)记录心房、心室肌场电位波形、心房、心室FAPD。结果抑郁组大鼠慢...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抑郁大鼠心房、心室场电位时程(FAP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对抑郁组大鼠进行连续21天的慢性应激。应用微电极阵列技术(MEA)记录心房、心室肌场电位波形、心房、心室FAPD。结果抑郁组大鼠慢性应激后的糖水消耗试验、自主活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EA记录技术可以记录到60个位点心房、心室肌FAPD不同的波形;抑郁组大鼠心房FAPD高于对照组(83.14±4.61msvs45.76±3.66ms,P<0.05)。两组心室肌FAPD无差异。结论慢性应激所致的抑郁可明显延长大鼠心房FAPD,这可能是抑郁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微电极记录技术 心室肌场电位时程 抑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在体多位点同步记录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7
作者 褚宏远 高明 +2 位作者 杨申 金国章 镇学初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3期48-48,共1页
传统的在体细胞外记录技术只是记录脑内某核团单细胞放电或核团群体活动(局部场电位)。近年来,我们将微电极记录技术与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在体多位点同步记录技术和脑区间功能联系分析系统,并成功申请专利。该系统可在不加外... 传统的在体细胞外记录技术只是记录脑内某核团单细胞放电或核团群体活动(局部场电位)。近年来,我们将微电极记录技术与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在体多位点同步记录技术和脑区间功能联系分析系统,并成功申请专利。该系统可在不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多通道记录的方式,同时记录多脑区的局部场电位和单细胞放电活动,利用频谱分析、相干性分析等方法,揭示脑区间功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记录 在体 微电极记录技术 功能联系 频谱分析 细胞外记录 细胞放电
下载PDF
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雪怡 张皑峰 +5 位作者 赵文 高钰丹 段红梅 郝鹏 杨朝阳 李晓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特性及AMPA受体参与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t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结果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出生后0.5~3月龄期间,在被动膜特性方面表现为:膜电容与静息膜电位无显著性变化;膜输入电阻与时间常数均显著下降。在主动膜特性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0.5~1月龄期间,s EPSC的反应表现为:振幅显著升高,频率明显增大,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显著增加;1~3月龄期间,sEPSC的反应特性与0.5~1月龄期间相反。此外,0.5~3月龄期间,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 EPSP范围明显扩大,而幅值显著减小;各月龄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EPSP幅值均可被AMP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在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过程中,AMPA受体作为调节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性受体,可以促进海马的发育及功能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出生后发育早期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
原文传递
5-HT2C受体亚型参与易化大鼠内嗅区-海马通路的突触传递: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燕 金建慧 +3 位作者 王燕 王蕊蕊 李震 陈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本实验旨在运用64通道(8 × 8)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探讨5-HT2C受体在调节内嗅区-海马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中的作用。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脑片置于MED-64系统的电极平皿中,持续灌流通入95% O2和5% CO2混合气的人工脑... 本实验旨在运用64通道(8 × 8)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探讨5-HT2C受体在调节内嗅区-海马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中的作用。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脑片置于MED-64系统的电极平皿中,持续灌流通入95% O2和5% CO2混合气的人工脑脊液,孵育2 h后进行多电极阵列同步记录。选一个电极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30~199 μA,正负双波脉冲,单波宽0.1 ms,频率0.1 Hz),其余63个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最佳有效刺激部位恰好位于前穿质通路(perforant path, PP)上,电刺激结果可以分别在海马CA1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我们以往研究结果已显示内嗅区-CA1和内嗅区-DG直接突触联系是由谷氨酸非NMDA受体所介导的兴奋通路。在稳定地诱导出网络fEPSP后,分别给予5-HT2C受体激动剂DOI和选择性拮抗剂SB242084,观察与计算fEPSP的反应幅值与斜率变化。同时利用双线性内插法计算出64个点的电流源(current source)与电流井(current sink),并将其转换为二维电流源密度(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2D-CSD)分布图。结果显示,结合fEPSP波的极相与2D-CSD成像,可见电刺激PP纤维在CA1区(腔隙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和上部DG的分子层均发生突触兴奋引起的去极化,fEPSP为负向波,在空间上形成2D-CSD成像的电流井(蓝色区域)。同时,可在DG的颗粒细胞层和门部检测出正向波,形成2D-CSD成像的电流源(黄色区域),这反映了颗粒细胞在树突部位发生去极化后很快沿门向CA3传播电信号。在此基础上,给予5-HT2C受体激动剂DOI后,海马内有效突触联系(>基线20%的fEPSP)的空间网络范围显著扩大,突触传递效能显著增强。而相对应的是,给予5-HT2C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SB242084,则海马内有效突触联系空间网络范围显著缩小,突触反应强度减弱。以上结果提示,内源性5-HT作用于5-HT2C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TH2C受体 内嗅区-海马通路 突触传递 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 大鼠
原文传递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revisited by multi-electrode array on brain slices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丹丹 李震 +7 位作者 常颖 王蕊蕊 陈雪峰 赵振宇 曹发乐 金建慧 刘明刚 陈军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5-187,共13页
Objective The well-established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recor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the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the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 Objective The well-established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recor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the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the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1 area) . Methods Freshly dissociated acute brain slices of rats were subject to constant perfusion with oxygenated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95% O2 and 5% CO2) , and were mounted on a Med64 probe (64 electrodes, 8×8 array) for simultaneous multi-site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Current sources and sinks across all the 64 electrod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images by bilinear interpolation at each point of the 64 electrodes. Results The local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mediation of downward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layers II-VI, was identifi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S) at layers II-III. The thalamocortical connection, which is mainly involved in mediation of upward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layers II-IV,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ES at layer IV. The thalamocortical afferent projections were likely to make more synaptic contacts with S1 neurons than the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s did. Moreover, the S1 area was shown to be more easily activated and more intensively innervated by the thalamocortical afferent projections than by the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s. Finally, bursting conditioning stimulus (CS) applied within layer IV of the S1 area could success-fully induce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in 5 of the 6 slices (83.3%) , while the same CS application at layers II-III induced no LTP in any of the 6 tested slices. Conclusion The rat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S1 area is likely to have at least 2 patterns of neural circuits on brain slices: one is the intracortical circuit (ICC) formed by interlaminar connections from layers II-III, and the other is the thalamocortical circuit (TCC) mediated by afferent connections from layer IV. Besides, ICC of the S1 area is spatially limited, with less pla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imaging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neural circuits long-term potenti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