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棠昱 黄坤 +2 位作者 王元春 杨晓敏 刘海燕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从稠油污水水质特征分析入手,对国内外三项典型的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工程的工艺技术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微生物降解除油、膜分离精细除油过滤、膜生物反应器三项技术的原理,探讨了三项技术在稠油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 从稠油污水水质特征分析入手,对国内外三项典型的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工程的工艺技术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微生物降解除油、膜分离精细除油过滤、膜生物反应器三项技术的原理,探讨了三项技术在稠油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深度处理 微生物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微生物除油技术在高浊度油田黑水冲击下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鹏 林刚 +4 位作者 吴玉华 庄建全 罗江涛 纪艳娟 王文斌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分析了FX油田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分离纯化除油菌剂并在现场开展生化系统小试、现场工业应用。现场使用中成功经受住数次浊度大于2000NTU的污水冲击,生化系统投产后处理效果稳定,系统出水含油小于0.7mg/L,... 分析了FX油田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分离纯化除油菌剂并在现场开展生化系统小试、现场工业应用。现场使用中成功经受住数次浊度大于2000NTU的污水冲击,生化系统投产后处理效果稳定,系统出水含油小于0.7mg/L,颗粒数下降90%,COD小于80mg/L,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也达到区块注水配注要求,日注水量大于110m3,注水压力下降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污水 高浊度 微生物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冯庆贤 郭海莉 +1 位作者 倪方天 S.S.BALYAEV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4-86,共3页
前言 本源微生物是地层中一定时期内在数量和种类上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它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含有大量细菌的注入水进入油层的.由于细菌种类等的差异,有的不适应地层环境而亡,有的转入休眠状态,也有少量的细菌通过自身调节而适应了... 前言 本源微生物是地层中一定时期内在数量和种类上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它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含有大量细菌的注入水进入油层的.由于细菌种类等的差异,有的不适应地层环境而亡,有的转入休眠状态,也有少量的细菌通过自身调节而适应了恶劣的地层环境,并利用地层中有限的营养进行缓慢的生长和代谢.本源微生物在形成过程中,阻碍其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足够的营养,因此,只要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有选择地将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菌激活,并快速代谢有益于原油流动的产物,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机理 压氧菌 如氧菌
下载PDF
应用微观透明模型研究微生物驱油机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冯庆贤 邰庐山 +3 位作者 滕克孟 牟伯中 杨怀军 倪方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在模拟大港油田官 69断块油藏条件下 ,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 ,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 80 0 μm ,最小直径为 8μm ,渗透率 0 .3— 0 .6μm2 。由实验观测得到... 在模拟大港油田官 69断块油藏条件下 ,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 ,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 80 0 μm ,最小直径为 8μm ,渗透率 0 .3— 0 .6μm2 。由实验观测得到该菌液的驱油机理如下 :①乳化、携带并启动剩余油 ;②剥离油膜 ;③不动生物气的Jamin效应导致液流转向 ,可动生物气泡与粘附的细小油滴一起流动。在非均质透明薄板夹砂模型上进行菌液驱油 ,观察到显著的重力作用 (菌液下移 ,气体上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MEOR 嗜热菌种 微观透明模型 机理 孔隙级 大港官69断块
下载PDF
微生物对岩石表面及地层流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雷光伦 李希明 +1 位作者 陈月明 汪卫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5,共5页
用测接触角的方法研究了 6株微生物菌与 3种不同性质岩石作用后的接触角变化 ,分析了接触角变化对岩石润湿性、水驱油毛管力、剩余油粘附功及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了微生物作用后原油烃组分、原油粘度和油水间界面张力的变化。研... 用测接触角的方法研究了 6株微生物菌与 3种不同性质岩石作用后的接触角变化 ,分析了接触角变化对岩石润湿性、水驱油毛管力、剩余油粘附功及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了微生物作用后原油烃组分、原油粘度和油水间界面张力的变化。研究表明 ,微生物作用可明显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 ,使接触角降低 ,接触角改变大小与微生物种类、作用时间、岩性有关 ;微生物作用可显著改变水驱油毛管力 ,减少剩余油粘附功 ,使剩余油易于剥落、聚集 ,加速其在毛细管中的流动 ;微生物作用可降低原油高碳链烃含量 ,降低原油粘度 ;微生物作用可增加水中有机酸含量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油水间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岩石表面 地层流体 润湿性 毛管力 粘附力 界面张力 微生物
下载PDF
邵家油田沾3块内源微生物驱激活剂优化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辽原 张玉真 +3 位作者 杨年文 巴燕 王红 汪卫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1,106,共4页
内源微生物驱是通过向油藏注入适当的激活剂,选择性地激活油藏中已有的微生物,实现微生物驱油。因此激活剂选择和优化对内源微生物驱来说至关重要。在对胜利油区沾3块油藏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淀粉水解液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磷酸... 内源微生物驱是通过向油藏注入适当的激活剂,选择性地激活油藏中已有的微生物,实现微生物驱油。因此激活剂选择和优化对内源微生物驱来说至关重要。在对胜利油区沾3块油藏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淀粉水解液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磷酸氢二铵为磷源,以沾3-斜24井产出水作为激活对象,首先利用静态激活实验从微生物活性角度初步确定出2组激活剂配方;然后利用动态物理模拟对2组配方进行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及增油效果评价实验,最终优化出沾3块内源微生物驱最佳激活剂配方为0.3%淀粉水解液+0.2%(NH4)2HPO4+0.2%NaNO3,该配方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平均大于6.7%。在胜利油区沾3块3口油井进行了单井吞吐现场试验,试验后单井平均日增油量为1.2t,含水率平均下降3.5%,见效周期超过3个月,截至2011年3月底累积增油量超过40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 浓度优化 静态激活 动态激活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在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程海鹰 肖生科 +2 位作者 汪卫东 张翰奭 王修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5,89,共5页
应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DGGE)分析了在高温、高压和厌氧条件下富集培养的油藏内源微生物16S rDNA。用化学裂解法(SDS)直接提取了油藏微生物基因组DNA,并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对16SrDNA的V8和V... 应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DGGE)分析了在高温、高压和厌氧条件下富集培养的油藏内源微生物16S rDNA。用化学裂解法(SDS)直接提取了油藏微生物基因组DNA,并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对16SrDNA的V8和V9可变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对长约400bp(碱基对)的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离后,得到了分离较好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DGGE方法可以分离不同油藏微生物16S rDNA的V8和V9可变区的DNA扩增片断。在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中,DGGE方法是在分子水平上分析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监测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 内源微生物 16S RDNA 微生物 微生物基因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微生物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代学成 付光慧 杨朝晖 《新疆石油科技》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从克拉玛依油田井场筛选出13株兼性厌氧菌,从中复壮出6株菌,筛选出的菌种在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环境下能以原油烃类为碳源进行生长和繁殖;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和倾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研究发现,菌种能够代谢原油中的较长链烷烃为短链烷烃,... 从克拉玛依油田井场筛选出13株兼性厌氧菌,从中复壮出6株菌,筛选出的菌种在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环境下能以原油烃类为碳源进行生长和繁殖;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和倾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研究发现,菌种能够代谢原油中的较长链烷烃为短链烷烃,同时能够产酸、产气、产表面活性物质。对筛选出的3株菌进行了室内微生物驱油模拟试验,提高水驱后采收率10%~15%(OO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种 筛选 提高采收率 克拉玛依
下载PDF
以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探索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伍晓林 石梅 +2 位作者 侯兆伟 陈坚 伦仕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57,60,共3页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善原油流动性质,同时产生具有界面活性的代谢产物;通过乳化、润湿性反转以及微生物在位繁殖效应等综合作用,使得孔隙中的未动油被启动、油膜被剥离,并在大孔隙中聚并,随着后续水驱被驱出,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烃为碳源 微生物 微观模型 机理
下载PDF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雷光伦 陈月明 高联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9,共4页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建立了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代谢产物生成方程。在考虑菌体、基质、产物扩散和吸附的基础上 ,用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菌体、基质和产物的运移方程。以多孔介质的毛细管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由于微生物吸附引起的孔...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建立了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代谢产物生成方程。在考虑菌体、基质、产物扩散和吸附的基础上 ,用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菌体、基质和产物的运移方程。以多孔介质的毛细管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由于微生物吸附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方程。考虑到微生物作用对流体性质的影响 ,建立了油、水粘度和油、气、水毛管力方程。根据黑油模型建立了三维、三相、多组分基质与产物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所建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出微生物生长曲线、代谢曲线、基质消耗曲线和微生物运移浓度曲线 ,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的生化特性、微生物作用对岩石、流体性质的影响以及油、气、水的渗流规律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生长动力学 物质平衡 采收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室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庆忠 张忠智 +2 位作者 王洪君 罗一菁 郭绍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综述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MEOR)室内研究新进展 ,涉及的论题如下。①MEOR用菌种筛选 :原则 ,要求 ,一种简单筛选程序 ,性能评价项目和方法 ,营养液组成和选择 ;②MEOR机理简述 ;③岩心模拟实验 :装置和程序 ;④MEOR研究中的PCR技术 ... 综述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MEOR)室内研究新进展 ,涉及的论题如下。①MEOR用菌种筛选 :原则 ,要求 ,一种简单筛选程序 ,性能评价项目和方法 ,营养液组成和选择 ;②MEOR机理简述 ;③岩心模拟实验 :装置和程序 ;④MEOR研究中的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菌种检测 ;⑤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提高原采收率 MEOR 菌种筛选 岩心模拟实验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油藏内源微生物演替规律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婧 束青林 +4 位作者 孙刚正 刘涛 宋永亭 曹嫣镔 汪卫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利用长岩心连续动态驱替实验模拟现场微生物驱油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描述物模驱出液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及驱油功能细菌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生物特征动态变化规律与含水率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激... 利用长岩心连续动态驱替实验模拟现场微生物驱油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描述物模驱出液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及驱油功能细菌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生物特征动态变化规律与含水率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激活剂多轮次段塞注入方式下,内源菌群呈现连续动态演替变化,菌群结构趋于简单化,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不动杆菌、厌氧小杆菌及甲烷嗜热杆菌逐渐成为群落中的优势菌属;内源总细菌浓度及驱油功能细菌浓度随激活剂的注入逐渐升高,在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好氧、兼性及厌氧驱油功能菌级联激活规律,厌氧产甲烷古菌激活时整个代谢链被启动,驱油效率最高;在兼性及厌氧驱油功能细菌浓度提高2个数量级后,产出液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含水率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内源微生物驱油生物特征指标,指导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效果的分析及方案的针对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 长岩心 动态连续驱替 微生物特征 驱替效率
下载PDF
驱油用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6-69,共4页
应用反离子协同效应原理,用0.2%-1.0%鼠李糖脂配制成功两种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配方1使用鼠李糖脂原样,配方2使用部分转化为离子型的鼠李糖脂,油水界面张力均降至2×10(-2)mN/m,耐温15... 应用反离子协同效应原理,用0.2%-1.0%鼠李糖脂配制成功两种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配方1使用鼠李糖脂原样,配方2使用部分转化为离子型的鼠李糖脂,油水界面张力均降至2×10(-2)mN/m,耐温15-80℃。配方2的室内驱油率比水驱高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微生物
下载PDF
以烃类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探索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培慧 石梅 孙凤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1-43,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油层的物化环境 ,从数百个含油污水中分离、筛选了 8株以烃类为碳源的兼性厌氧菌 ,并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长管填充油砂模型物理模拟实验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所筛选的 8株菌种 ,在厌氧条件下 ,能以原油为唯一碳... 针对大庆油田油层的物化环境 ,从数百个含油污水中分离、筛选了 8株以烃类为碳源的兼性厌氧菌 ,并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长管填充油砂模型物理模拟实验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所筛选的 8株菌种 ,在厌氧条件下 ,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繁殖 ,并具有降解原油 ,降低原油粘度 ,产生活性物质 ,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岩心驱替实验表明 ,微生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烃类 碳源 菌种 评价 物理模拟实验 采收率
下载PDF
提高微生物驱油效果的物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建华 李占省 +1 位作者 巨登峰 宋义伟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6期86-88,共3页
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我国陆上砂岩油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砂岩油藏构造的非均质性 ,造成所注入的微生物驱油剂沿着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的高渗透孔隙突进 ,使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 ,为了... 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我国陆上砂岩油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砂岩油藏构造的非均质性 ,造成所注入的微生物驱油剂沿着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的高渗透孔隙突进 ,使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 ,为了使有限度的微生物驱油技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文中依据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矿场应用状况 ,在室内进行了注水井调剖与微生物菌液驱油的调驱联作技术研究 ,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模试验加以了论证 ,物模试验表明 ,调剖与微生物驱油技术的联作 ,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有限度驱油的增产油量 ,这一技术也将会成为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过度的技术先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开发 微生物 物模试验 技术 砂岩
下载PDF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盘2-33断块常规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德宽 王勤田 +4 位作者 王海峰 王新强 李文阔 李胜华 王明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4期52-54,共3页
盘 2 - 33断块为常规稠油油藏 ,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水驱稳产难度大 ,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地层条件 ,该块适合微生物驱油。针对油藏地质特点 ,进行了微生物驱油室内试验研究 ,包括菌种筛选、菌种适应性、物理模拟菌液驱油及空气辅... 盘 2 - 33断块为常规稠油油藏 ,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水驱稳产难度大 ,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地层条件 ,该块适合微生物驱油。针对油藏地质特点 ,进行了微生物驱油室内试验研究 ,包括菌种筛选、菌种适应性、物理模拟菌液驱油及空气辅助试验。结果表明 ,细菌在地层中有较强的生长及繁殖能力 ,经优选的微生物作用后 ,原油被乳化 ,原油粘度降低 ,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于是进行了现场施工设计 ,包括注入周期、注入量等 ,实施后效果明显 ,产油量上升 ,含水率下降 ,采收率提高 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稠 微生物 降粘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的调剖驱油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振岐 覃生高 田利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呈现出的油井产水快速上升、产能下降、供液能力差、低产低效的局面,选用自制的以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菌液,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并推入矿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调剖驱油,能降低注水井注...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呈现出的油井产水快速上升、产能下降、供液能力差、低产低效的局面,选用自制的以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菌液,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并推入矿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调剖驱油,能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的25.3%~61.0%,提高原油采收率6.30%~10.50%,改善注采状况,对区块起到降水增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调剖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曹功泽 刘涛 +4 位作者 巴燕 徐登霆 王涛 赵凤敏 束青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96,117,共3页
为了探索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适应性和驱油效果,在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开展了先导试验.在室内筛选了激活剂配方,有效激活了试验区块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同时筛选了4株在油藏环境下能大量生长繁殖的外源高效驱油菌种,对试... 为了探索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适应性和驱油效果,在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开展了先导试验.在室内筛选了激活剂配方,有效激活了试验区块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同时筛选了4株在油藏环境下能大量生长繁殖的外源高效驱油菌种,对试验区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可提高驱油效率7.8% ~ 8.3%.在室内实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试验,油井产出液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微生物得到了有效激活,且具有良好的代谢活性,代谢产物乙酸根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05 mg/L;生产动态分析表明,试验后油藏的生产动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采收率为1.27%,试验期间试验区采出程度提高了4.7%,达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聚合物驱后 先导试验 提高采收率 孤岛
下载PDF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文明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卫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69,i000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物适应性评价和微生物驱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量及浓度,制定了施工方案。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已增产原油1695t。表明微生物驱油能够起到强化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细菌 物理模拟实验 矿场试验 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卫东 顾小勇 +2 位作者 蒋焱 耿雪莉 王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72-77,共6页
自80年代以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MEOR)已从室内研究阶段发展到世界范围的矿场应用阶段。该文介绍了MEOR所具有的优势。同时,通过美国国家石油能源研究所(NIPER)多年来实施的几项MEOR研究计划,说明MEO... 自80年代以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MEOR)已从室内研究阶段发展到世界范围的矿场应用阶段。该文介绍了MEOR所具有的优势。同时,通过美国国家石油能源研究所(NIPER)多年来实施的几项MEOR研究计划,说明MEOR的主要研究内容、矿场试验、技术发展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这对我国开展MEOR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