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球蛋白1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馨梦 李启阳 +1 位作者 刘超 肖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7,471,共8页
目的:探讨微球蛋白1 (MCRS1)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胃癌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RS1在3种细胞中表达情... 目的:探讨微球蛋白1 (MCRS1)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胃癌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RS1在3种细胞中表达情况,并选择MCRS1蛋白表达低的胃癌BGC-823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构建MCRS1重组质粒,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胃癌BGC-823细胞,设立空白组、空载体转染组和MCRS1转染组,利用Lipo 3000将质粒转染入BGC-82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侵袭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及Snail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比较,MCRS1在胃癌BGC-823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P<0.01),而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P<0.01)。PCR鉴定和测序分析,MCRS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空白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MCRS1转染组MCRS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过表达MCRS1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蛋白1 胃肿瘤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 迁移 BGC-823细胞
下载PDF
MINT蛋白(1-365氨基酸)相互作用分子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鹏 李军锋 +1 位作者 秦红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淋巴结c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分析所获得的阳性克隆 .结果 :从 6× 1 0 7个克隆中共获得 1 2个不重复的阳性克隆 .经序列分析 ,得到 3个有意义的基因 ,分别为人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多肽G(SNRPG)、癌基因Vav和人微球蛋白 1 (MCRS1 ) .结论 :从筛选到的这 3个分子的定位与功能来看 ,MINT分子的N端片段可以与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 (snRNPs) ,Vav,MCRS1和RBP Jκ等相互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调控细胞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T 小核RNA-蛋白复合体多肽G 癌基因Vav 球蛋白1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广玲 刘永珍 +2 位作者 张春莲 魏振彤 陈双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5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定性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100例有胎膜早破症状和体征患者的阴道液中PAMG-1和传统的诊断方法,并且回顾患者最初及所有后来的鉴定和临床过程后作评价.结果 检测PAMG-... 目的 探讨定性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100例有胎膜早破症状和体征患者的阴道液中PAMG-1和传统的诊断方法,并且回顾患者最初及所有后来的鉴定和临床过程后作评价.结果 检测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灵敏度为100%(89/89),特异度为91%(10/11),阳性预测值为99%(89/90),阴性预测值为100%(10/10),假阳性率为9%(1/11),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的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阴道液PAMG-1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优于传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胎膜早破 诊断 α球蛋白-1
原文传递
经穴埋线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β_2-MG、uIgG等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存志 张军辉 +1 位作者 张瑞君 刘占尧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将62例观察病人随机分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组(治疗组)32例,益气补肾化瘀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20日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尿β2-MG、尿α1-MG、uAIb、uIg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 将62例观察病人随机分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组(治疗组)32例,益气补肾化瘀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20日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尿β2-MG、尿α1-MG、uAIb、uIg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亦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显著降低尿α1-MG,尿β2-MG、uAIb、uIgG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β2-球蛋白α1-球蛋白 尿量白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尹红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尿α1球蛋白(α1-MG) 尿β2球蛋白(β2-MG)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从武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2-23,共2页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糖尿病患者60例(DM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DN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结果:DN组Hcy、Cys-C、β2-MG水平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M组与对照组Hcy、Cys-C、β2-M水平(P>0.05);Hcy联合β2...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糖尿病患者60例(DM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DN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结果:DN组Hcy、Cys-C、β2-MG水平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M组与对照组Hcy、Cys-C、β2-M水平(P>0.05);Hcy联合β2-MG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Hcy和单独β2-MG检测的阳性率(P<0.05)。讨论:DN患者的Hcy、Cys-C、β2-MG水平高于DM患者及健康者,Hcy联合β2-MG对早期DN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胱抑素(Cys-c) β2-球蛋白(β2-MG) α1球蛋白(α1-Ma) 糖尿病肾病(DN)
原文传递
145例慢性燃煤性砷中毒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彤 张碧霞 +4 位作者 叶萍 胡昭宇 蒋天祥 张爱华 毛跃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燃煤性砷污染患者尿液各种微量蛋白的改变,了解其对砷中毒诊治的意义。方法对145例燃煤性砷中毒患者随机尿液进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的检测。结果三个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为:轻度组... 目的观察燃煤性砷污染患者尿液各种微量蛋白的改变,了解其对砷中毒诊治的意义。方法对145例燃煤性砷中毒患者随机尿液进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的检测。结果三个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为:轻度组RBP、TRF、α1-MG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RBP、α1-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中度组TRF仅上升趋势(P>0.05)。各组间比结果为:各组间男性与女性RBP、TRF、α1-MG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RBP、α1-MG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RBP、α1-MG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且TRF显著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燃煤性砷中毒早、中期进行RBP、TRF、α1-MG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治疗,同时可作为重度中毒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燃煤性砷中毒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转铁蛋白(TRF) α1-球蛋白(α1-MG)
下载PDF
肥胖者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国忠 唐国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探讨肥胖者血糖、血脂、尿酸、血压的变化,并通过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来判断肥胖有代谢综合征倾向者早期肾功能是否存在受损。方法比较分析了我院健康体检中15例肥胖者与25例正常... 目的探讨肥胖者血糖、血脂、尿酸、血压的变化,并通过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来判断肥胖有代谢综合征倾向者早期肾功能是否存在受损。方法比较分析了我院健康体检中15例肥胖者与25例正常体重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尿酸以及血压,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两组尿中α1-MG蛋、β2-MG、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结果肥胖者存在血糖、血脂及尿酸等多代谢紊乱、血压高于体重正常者,且尿中α1-MG、β2-MG、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结论肥胖者存在多代谢紊乱,并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代谢综合征 α1-球蛋白(α1-MG) β2-球蛋白(β2-MG)
下载PDF
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患儿尿肾功测定的意义
9
作者 唐骁爽 何綦琪 +7 位作者 岳中瑾 尚攀峰 常宏 王伟 石玮 张海滨 李广杰 卢建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3,507,共4页
目的测定因食用含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尿肾功,探讨三聚氰胺对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4月2008年12月在甘肃省20家医院进行"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调查"中筛查阳性的180例婴幼儿尿液,进行尿微量白... 目的测定因食用含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尿肾功,探讨三聚氰胺对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4月2008年12月在甘肃省20家医院进行"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调查"中筛查阳性的180例婴幼儿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UMA)、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的定量测定,观察三聚氰胺对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情况,以及损害程度与结石部位、婴幼儿性别、年龄、食用奶粉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儿中有31例患儿出现UMA异常[(10.79±19.19)μg/mL],19例患儿出现β2-MG异常[(65.19±137.83)μg/mL],而α1-MG未见异常[(0.41±0.34)μg/mL]。统计结果显示,UMA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β2-MG、α1-MG无统计学差异(P〉0.05);UMA、β2-MG异常与奶粉使用率存在正相关。结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小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有损害,且年龄越小、服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时间越长其损害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尿量白蛋白(UMA) β2-球蛋白(β2-MG) α1-球蛋白(α1-MG)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肖亮生 陈曼娜 陈书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6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8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8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尿IGG,A1M无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IGG、IGG、A1M均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不同程度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转铁蛋白(TRF) 免疫球蛋白G(IGG) α1球蛋白(A1M)
下载PDF
孕妇血清胎盘α微球蛋白-1和结合珠蛋白水平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诊断及对母婴预后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马丹 陈琛 陈东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3期2536-2539,共4页
目的探究孕妇血清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和结合珠蛋白水平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诊断及对母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待产的76例有胎膜早破症状或体征的孕妇。本研究中的患者接受了... 目的探究孕妇血清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和结合珠蛋白水平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诊断及对母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待产的76例有胎膜早破症状或体征的孕妇。本研究中的患者接受了标准检查、腹部彩超和无菌窥器检查,以观察胎膜、羊水汇集和样本收集。对母婴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PAMG-1和触珠蛋白,分析在诊断ROM初始表现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并与常规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分娩后对医疗记录的后续审查证实,76例中有55例(72.37%)最终被诊断为胎膜破裂,而21例(27.63%)有完整的膜。接受PAMG-1测定的胎膜破裂阳性患者58例,胎膜破裂阴性18例。接受触珠蛋白测定的胎膜破裂阳性患者59例,胎膜破裂阴性17例。接受PAMG-1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为98.18%、80.95%、93.10%、94.44%,较触珠蛋白检测出的相应值(90.91%、57.14%、84.74%、70.58%)升高,PAMG-1的假阳性率为19.04%,较触珠蛋白检测结果(42.8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破裂阳性组下体液体流出、宫内感染、早产、胎儿感染发生率为96.36%、12.72%、96.36%、10.90%,均显著高于胎膜破裂阴性组(38.09%、4.76%、14.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触珠蛋白检测相比,PAMG-1法是诊断胎膜早破最准确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局发现胎膜破裂阳性患者的新生儿和母体整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α球蛋白-1 结合珠蛋白 胎膜早破 母婴预后
下载PDF
PAMG-1、phIGFBP-1检测与宫颈长度测量在孕妇自发性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2
作者 张小娜 杨恩伟 金逸凡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检测与宫颈长度测量在孕妇自发性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28例出现早产症状的孕妇纳入... 目的:比较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检测与宫颈长度测量在孕妇自发性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28例出现早产症状的孕妇纳入本研究。检测这些孕妇PAMG-1、phIGFBP-1的水平,并通过经阴道超声扫描测量其宫颈长度。比较用PAMG-1、phIGFBP-1检测与宫颈长度测量预测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价值。结果:在这些孕妇中,就诊后7 d内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孕妇有22例,其7 d内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为6.7%(22/328)。在这些孕妇中,PAMG-1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有22例(占6.7%),其中有16例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phIGFBP-1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有87例(占26.5%),其中有18例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在这些孕妇中,宫颈长度≥25 mm的孕妇共有134例(占40.9%)。用PAMG-1预测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phIGFBP-1和宫颈长度<2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PAMG-1、phIGFBP-1、宫颈长度<25 mm预测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阴性预测值、敏感性、似然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hIGFBP-1、宫颈长度<25 mm(或二者联用)相比,PAMG-1是孕妇自发性早产更好的预测因子,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α球蛋白-1 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宫颈长度 自发性早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