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浩 王东方 +10 位作者 刘影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赵雪丽 杨海波 冯桂丹 康台生 胡煜锋 李博文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3-418,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可用于检测PEDV的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FQ-PCR)方法,将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的引物对/探针用来确定ddPCR方法;对ddPCR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在敏感性、重复性等方面均优于行标FQ-PCR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FQ-PCR方法建立的ddPCR方法最低检测极限为0.15 copies·μL^(-1),敏感性高于行业标准(SN/T 1699—2017)FQ-PCR方法(1.0×10^(1)copies·μL^(-1));模板浓度为1.0×10^(0)~1.0×10^(4)copies·μ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为1.52%~7.40%;对猪丁型冠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11种对照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用建立的ddPCR方法、行业标准FQ-PCR方法对150份临床样品进行PEDV核酸检测,ddPCR方法对行业标准FQ-PCR方法检测阳性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的PEDV dd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上PEDV感染的早期检测和定量检测,为PEDV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定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数字PCR 方法 建立
下载PDF
遥测农田蒸散器的设计与研制
2
作者 谢传宁 简慰民 刘兴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68-372,共5页
首先介绍微滴式农田蒸散器的结构原理,然后介绍遥测系统的设计及硬件配置、供水遥测的使用情况。最后就农田蒸散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作了说明。
关键词 农田蒸散 遥测 蒸散器
下载PDF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詹成 燕丽 +4 位作者 王琳 金玉麟 陈力 时雨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6-789,共4页
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反应单元中独立地进行PCR,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数量。目前dPCR主要分为微滴式和芯片式两种。与传统PCR技术相比,dPCR具有高灵敏度、... 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反应单元中独立地进行PCR,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数量。目前dPCR主要分为微滴式和芯片式两种。与传统PCR技术相比,dPCR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耐受性和绝对定量的优点。因此,dPCR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泛地应用于稀有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分析和复杂样本基因表达检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dPCR 芯片dPCR 突变检测 拷贝数变异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与实时荧光PCR检测羊肉制品中羊源和猪源性成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珊 李志娟 苗丽 《肉类工业》 2015年第7期38-41,共4页
参考外文文献中羊肉和猪肉的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分别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羊肉制品中羊源和猪源性成分的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标准SN/T 2051-2008中实时荧光PCR方法做对比来检测3份羊肉制品中的羊源和猪源性成分。结果表明... 参考外文文献中羊肉和猪肉的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分别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羊肉制品中羊源和猪源性成分的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标准SN/T 2051-2008中实时荧光PCR方法做对比来检测3份羊肉制品中的羊源和猪源性成分。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5号、9号、23号样品中的羊源性成分的Ct值分别是14.424/19.214、18.345/20.147、17.321/20.542;猪源性成分的Ct值分别是18.923/34.483、20.121/28.963、20.352/33.851;微滴式数字PCR方法检测5号、9号、23号样品中的羊源和猪源性成分的DNA拷贝数分别为236/0 copies/μL、421/0.3copies/μL、402/0.11copies/μL。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检出3份样品中均含有羊源和猪源性成分,而微滴式数字PCR方法能够对DNA模板定量分析。结论:在肉种成分真伪鉴定上,微滴式数字PCR方法较实时荧光PCR方法更科学、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源性成分 猪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PCR 数字PCR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定量检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巍 李月华 +5 位作者 孙勇 李永波 张涛 刘琼 张岩 王丽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7-291,共5页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实验,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发酵乳中ddPCR技术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检测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3.3×10~1 CFU/g,定量的偏差率为+10.18%,证明了ddPCR用于绝对定量检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食品污染菌和致病菌标准化控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发酵乳 定量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精准定量检测羊肉中掺杂猪肉 被引量:24
6
作者 任君安 邓婷婷 +2 位作者 黄文胜 葛毅强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1-316,共6页
以羊和猪的单拷贝持家基因DNA复制蛋白A1为靶基因设计合成了适用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单位质量两种肉基因拷贝数之比的固定值,并进行了验证,据此将样品中羊肉和猪肉的拷贝数转换为相对质量... 以羊和猪的单拷贝持家基因DNA复制蛋白A1为靶基因设计合成了适用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单位质量两种肉基因拷贝数之比的固定值,并进行了验证,据此将样品中羊肉和猪肉的拷贝数转换为相对质量分数,从而建立了羊肉中掺杂猪肉的精准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羊肉中掺杂猪肉的含量检测,猪肉的最低定量限为1%,在5%~80%范围内绝对误差小于±1.30%,相对误差小于±10%,定量结果准确、重复性高,可以为肉类掺假的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猪肉 精准定量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用于生物样品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伟 陈荣华 +3 位作者 张晨 安志远 王斌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种属检验和绝对定量,验证其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人重组质粒FAM(ND4)可进行人来源样品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各级稀释梯度基本吻合,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反应体系中低至单拷贝的DNA。结论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种属鉴定 绝对定量 数字PCR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微滴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3
8
作者 方佩佩 赵丽青 +5 位作者 马云 王昌军 唐静 李正义 贾俊涛 姜英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52-257,共6页
目的: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建立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为靶基因,验证确定ddPCR方法的特异性及定量检测的线性范围,以常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鳕鱼为样品进行阳性添加,... 目的: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建立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为靶基因,验证确定ddPCR方法的特异性及定量检测的线性范围,以常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鳕鱼为样品进行阳性添加,确定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本试验中采用ddPCR检测得到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好,有效基因组DNA浓度范围为2~19440拷贝/20μL,分析得菌悬液浓度为50~4.86×105CFU/m L,与3M测试片所得菌悬液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荧光PCR相比,可以进行更低浓度检测且能准确定量。结论:副溶血性弧菌ddPCR定量检测技术特异性良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ddPCR) 副溶血性弧菌 定量检测 拷贝数
下载PDF
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市售核桃乳中核桃、大豆源性成分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硕 江丰 +5 位作者 刘艳 李诗瑶 王鸣秋 马弋 林敏 张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0-286,共7页
目的:为市售核桃乳中核桃源及主要掺杂物种大豆两种源性成分建立准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从植物组织(核桃、大豆)或是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饮料)提取核酸后,主要采用多重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目的:为市售核桃乳中核桃源及主要掺杂物种大豆两种源性成分建立准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从植物组织(核桃、大豆)或是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饮料)提取核酸后,主要采用多重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测算单位质量核桃和大豆的目的基因拷贝数比值,建立基因拷贝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该比例关系换算出植物蛋白饮料中核桃和大豆的投料量,以实现对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结果:基于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市售产品中大豆和核桃源性组分的方法,引物探针特异性好,目标物种间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核桃中掺杂大豆的质量检测限为0.5%,相对误差为5.6%。将单一源性5种不同质量下靶基因拷贝数之比与5种不同比例混合源性靶基因拷贝数之比通过重复3次检测,综合比较并拟合后得到单位质量下拷贝数(C_(大豆)/C_(核桃)=1.771 1)的换算比例值。在从商品超市中抽取的11份不同品牌的核桃乳中(仅含核桃一种植物源成分),多重微滴式数字PCR方法检测显示:11份样品均检出核桃源性成分,6份样品检出大豆源性成分,其中4份样品中大豆与核桃质量之比高于10%,判断存在掺杂使假;2份样品大豆与核桃质量之比低于0.2%,极低的检出量推断为工艺沾染。结论:采用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可作为鉴别核桃乳中掺杂使假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乳 多重数字PCR 投料比 掺杂使假
下载PDF
应用双重数字PCR对转基因玉米成分进行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潘广 章桂明 +5 位作者 黄新 向才玉 程颖慧 陈枝楠 谢晓露 凌杏园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研究建立了一种在同一个微滴反应体系中同时测定样品中两种靶序列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25品系双重PCR方法能特异性检出转基因玉米T25,而其他转基因玉米、油菜、水稻等作物品系均没有...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研究建立了一种在同一个微滴反应体系中同时测定样品中两种靶序列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25品系双重PCR方法能特异性检出转基因玉米T25,而其他转基因玉米、油菜、水稻等作物品系均没有扩增。灵敏度实验数据表明,所建立的T25双重数字PCR方法,在相对标准偏差≤25%时可以检测到4.6个T25特异性边界序列分子,在不考虑各重复间相对标准偏差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1个拷贝。定量结果准确性比较研究显示,与采用分别定量内源基因和T25边界序列来定量转基因成分结果相比较,所建立的T25双重数字PCR定量结果因消除了取样误差结果更准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双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比单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更适用于进出境农产品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转基因玉米 定量
原文传递
数字PCR定量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丽青 方佩佩 +6 位作者 唐静 马云 李正义 王昌军 苏倩 贾俊涛 姜英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4133-4138,共6页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基因hly A为靶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和Taq Man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通过细菌分离和dd 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基因hly A为靶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和Taq Man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通过细菌分离和dd 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实验,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dPCR反应中的最佳探针浓度为5 pmol/μL,特异性好,检出限为(3.6±0.1)copies/20μL,重复性实验良好,标准偏差为0.067%。ddPCR的拷贝数(copy number)与细菌密度(colony forming units,CFU/mL)形成了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研究建立dd PCR的拷贝数和菌液密度或菌落数的线性关系,可以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数字PCR 定量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MON89788双重数字PCR通用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津 李婷 +3 位作者 冼钰茵 吴希阳 凌莉 高东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2-319,共8页
建立一种特异、稳定、灵敏、通用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 PCR)定量检测方法,在一个体系内同时进行内外源基因的定量检测,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 建立一种特异、稳定、灵敏、通用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 PCR)定量检测方法,在一个体系内同时进行内外源基因的定量检测,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和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 PCR)平台,并通过了食品分析能力评价体系国际能力验证项目的盲样检测评价。dd PCR平台对大豆MON89788品系和内源Lectin的绝对定量限分别为8.0 copies/μL和8.2 copies/μL;cd PCR平台对大豆MON89788品系和内源Lectin的绝对定量限分别为7.443 copies/μL和7.646 copies/μL;dd PCR和cd PCR对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成分相对含量的相对定量限均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芯片数字PCR 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对肉制品中羊肉和猪肉定量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晨 张岩 +6 位作者 李永波 李鹏 李永艳 张涛 张薇 周巍 张志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1-226,194,共7页
为了实现肉制品中羊肉和猪肉的量化研究,本文应用微滴式数字PCR对肉制品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在看家基因上设计单拷贝特异性引物,能更好的鉴别是人为因素的掺假还是在加工过程中无意的带入。根据dd PCR的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肉质量和DNA... 为了实现肉制品中羊肉和猪肉的量化研究,本文应用微滴式数字PCR对肉制品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在看家基因上设计单拷贝特异性引物,能更好的鉴别是人为因素的掺假还是在加工过程中无意的带入。根据dd PCR的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肉质量和DNA的浓度,DNA浓度和DNA拷贝数(C)成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人为掺假及市售样品检测以验证此方法。以DNA浓度作为中间换算值,得到肉质量和DNA拷贝数之间的换算关系M_羊=0.12C-10.6 M_猪=0.07C+4。通过对已知掺假比例的肉样及市售样品进行检测,能够较好的得到掺假肉的质量。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掺假现象且该检测方法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本文建立的微滴式数字PCR在羊肉和猪肉及其制品中的掺假检测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对目前混乱的肉制品掺假的市场监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肉类掺假 定量研究 羊肉 猪肉
原文传递
鲤疱疹病毒2型微滴式数字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郝中香 林华 +7 位作者 佘容 廖红 陈世界 杨苗 薛昌华 赵珊 韩国全 颜其贵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3,共7页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ORF6基因序列(登录号:JQ815364.1)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并合成ORF6基因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建立了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方法。结果显示...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ORF6基因序列(登录号:JQ815364.1)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并合成ORF6基因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建立了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方法。结果显示,dd PCR的检测灵敏度比qPCR高5倍。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ddPCR和qPCR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重复性。qPCR和dd PCR标准曲线的r2值分别为0.999 2和0.997 5,表明ddPCR和qPCR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CyHV-2进行可靠的检测,可以满足CyHV-2特性研究和感染诊断的需要。对6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检出阳性的34份样品中,包含肾、脾、腮、肝、心和脑,表明该病毒在这些器官均有分布,其中肾的病毒含量相对最高,脑的病毒含量相对最低。总之,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快速检测到极低含量的病毒,适用于CyHV-2的快速检测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2型 数字PCR 检测
原文传递
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杏仁露中杏仁、花生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楠楠 张岩 +4 位作者 李永波 张涛 张雅伦 周巍 王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46-351,共6页
为定量分析市售杏仁露中杏仁源性成分和掺假花生源性成分的含量,本研究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建立准确的检测方法。从杏仁、花生的植物组织提取核酸后,建立植物源性成分质... 为定量分析市售杏仁露中杏仁源性成分和掺假花生源性成分的含量,本研究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建立准确的检测方法。从杏仁、花生的植物组织提取核酸后,建立植物源性成分质量(M)与DNA拷贝数(C)之间的线性关系。ddPCR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杏仁、花生的质量和DNA含量、DNA含量和DNA拷贝数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DNA含量为中间值换算得出公式:M杏仁=0.13C+1.24,M花生=0.081C-0.63。通过已知混合比例的两物种掺假模型验证该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对市售的12个杏仁露样品进行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能达到精准定量。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可有效甄别杏仁露中的花生源性成分为无意沾染或有意掺杂,在杏仁露中杏仁和花生含量的定量检测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为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杏仁露 杏仁 花生 定量分析
下载PDF
PMA结合dd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丽青 王静 +4 位作者 秦燕 贾俊涛 姜英辉 唐静 张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m 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PMA最高浓度是5.0μg/m L。在不同死、活菌比例下,PMA-ddPCR可以定量检测活菌,避免了死菌DNA的干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 copy/20μL。利用PMA-ddPCR检测人工污染鸡肉样品,最低可检出102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PMA-ddPCR方法的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数字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牛会敏 王静怡 +3 位作者 姚晓洁 魏华琳 陈万胜 邓迎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9295-9300,共6页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可对DNA或RNA分子采用绝对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准确性和灵敏度,大大提升了数字PCR技术的可扩展性与实用...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可对DNA或RNA分子采用绝对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准确性和灵敏度,大大提升了数字PCR技术的可扩展性与实用性,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定量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重点论述了ddPCR法的技术原理、优势以及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检测、转基因成分分析、食品源性成分检测等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绝对定量 食品安全检测
下载PDF
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牛肉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立兵 石蕊寒 +7 位作者 项佳林 孙晓霞 付琦 王金凤 周巍 王素华 郭春海 王建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4,共6页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牛肉的GH基因与猪肉PRNP基因拷贝数之比为一固定值,通过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方法对该固定值进行检测和验证,并以该固定值对牛肉/猪肉人工混合样本和市售牛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牛肉中掺杂猪肉质量分数在5%~99%范围内时,检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8%,变异系数小于6.5%,猪肉成分的回收率为99.09%~102.80%;20份牛肉制品中,4份检出猪肉成分,其中3份的相对含量为29.19%~98.15%,1份为0.12%(低于本方法检出限5%)。因此,dd PCR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牛肉制品中掺杂猪肉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牛肉 猪肉 定量检测
下载PDF
SD-PMA-ddPCR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静 刘玉敏 +3 位作者 李春喜 赵丽青 秦燕 张慧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06-2313,共8页
【目的】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方法】利用脱氧胆酸钠(SD)对受损细胞预处理,然后使叠氮溴化丙锭(PMA)进入受损细胞与DNA发生共价交联,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结果】0.1%SD和5.0 mg/L PM... 【目的】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方法】利用脱氧胆酸钠(SD)对受损细胞预处理,然后使叠氮溴化丙锭(PMA)进入受损细胞与DNA发生共价交联,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结果】0.1%SD和5.0 mg/L PMA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108 CFU/m L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死菌DNA的PCR扩增。经过SD和PMA对样品预处理,dd PCR可以在死菌存在条件下,定量检测鸡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消除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活菌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SD-PMA-dd PCR的灵敏度为2.0 copies/20μL。SD-PMA-dd PCR方法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SD-PMA-dd PCR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脱氧胆酸钠 数字PCR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原文传递
数字PCR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纯佳 张娟 +3 位作者 周臣清 霍丽斯 崔海萍 王力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26-4730,共5页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PCR,数字PCR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进...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PCR,数字PCR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PCR中微滴式数字PCR和芯片式数字PCR的基本原理、种类、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数字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阴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数字PCR技术目前在转基因成分和动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中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数字PCR 芯片数字PCR 食源性致病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