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关明 汪骅 吴文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微流控芯片具有的精确流体控制、少量样品需求、快速反应及大规模集成的优势,使其成为临床诊断及疾病筛查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工具。集成化及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核酸、蛋白及细胞等的检测及分析。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核... 微流控芯片具有的精确流体控制、少量样品需求、快速反应及大规模集成的优势,使其成为临床诊断及疾病筛查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工具。集成化及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核酸、蛋白及细胞等的检测及分析。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核酸、蛋白质分析及细胞培养、分选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微流控芯片可为生物标志物检测提供精确、高通量、易集成的研究及应甩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分析技术 核酸类 蛋白质类 药物评价 临床前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磁分离的微流控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福来 孙平风 +2 位作者 黄小林 李凡 许恒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CTCs的准确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并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和肿瘤的复发检测。然而,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含量极低,对其检测需要高效... 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CTCs的准确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并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和肿瘤的复发检测。然而,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含量极低,对其检测需要高效、特异的富集分离方法。新兴的微流控技术能对微量液体进行精确操控,结合免疫磁分离技术将其应用于CTCs的分离检测可节省血液样本,具有操作简单、分选速度快、特异性强以及纯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循环 流体分析技术 免疫磁化分离
原文传递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重大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4-336,共3页
重大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原的快速发现和确认。PCR技术、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湿著提高了对重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和诊治水平。准确、快速、高通量、... 重大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原的快速发现和确认。PCR技术、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湿著提高了对重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和诊治水平。准确、快速、高通量、便携且智能化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r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34.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分子诊断技术 核酸扩增技术 流体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微流控芯片数字PCR技术及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小艳 陶志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2-594,共3页
微流控芯片数字PCR采用微流控芯片,将PCR反应液分割成数量众多且体积相等的反应单元,通过检测扩增后荧光信号呈阳性的反应单元的数量对核酸模板进行定量,具有可绝对定量、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感染性疾病诊断、肿瘤早期诊断、产前诊断... 微流控芯片数字PCR采用微流控芯片,将PCR反应液分割成数量众多且体积相等的反应单元,通过检测扩增后荧光信号呈阳性的反应单元的数量对核酸模板进行定量,具有可绝对定量、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感染性疾病诊断、肿瘤早期诊断、产前诊断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各自产品。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出现,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基因诊断工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592-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流体分析技术 早期诊断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用于精子活力筛选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丘天 李卓琦 +5 位作者 马睿 谢兰 卢英 王俊东 乔杰 邢婉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 对微流控芯片微管道的深度和筛选时间进行优化,构建有效的精子活力筛选器件.方法 设置深度分别为25、50、100、200 μm的微管道,在管道入口池分别加入2.5μl小鼠精子悬液,比较不同深度管道的出口池中精子活力和精子相对数量的差异... 目的 对微流控芯片微管道的深度和筛选时间进行优化,构建有效的精子活力筛选器件.方法 设置深度分别为25、50、100、200 μm的微管道,在管道入口池分别加入2.5μl小鼠精子悬液,比较不同深度管道的出口池中精子活力和精子相对数量的差异.选取最适深度的芯片用于筛选时间的优化,分别在加入小鼠精子后5、15、30、60 min记录出口池的精子相对数量和精子活力,比较不同筛选时间所得到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相对数量的差异,以寻找最适的筛选条件.结果 深度为25、50、100、200μm的4组管道出口池中精子活力分别为(85.4±2.3)%、(85.8±5.8)%、(87.2±2.8)%、(76.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P<0.05),在深度为25~100μm的3组管道之间变化不明显,而在深度为200 μm管道中该指标明显下降 4组不同深度管道出口池中的精子相对数量分别为(5.2±2.0)%、(7.2±2.5)%、(12.3±2.0)%、(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P<0.05),在25~100 μm范围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00μm深度时达到最大值,管道深度增至200 μm时该指标反而下降,综合考虑精子相对数量和活力2项指标,100μm深度的管道为精子活力筛选的最适管道.加入精子后5、15、30、60 min,出口池中精子活力逐渐下降,分别为(99.6±0.7)%、(87.2±2.8)%、(79.3±2.2)%、(62.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P<0.01) 而出口池中精子相对数量在此过程中提高,分别为(5.8±1.1)%、(10.6±0.9)%、(12.1±1.7)%、(1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P<0.01),加入精子后15~30 min是理想的精子活力筛选时间.结论 本研究对微流控芯片管道的深度和筛选时间进行了优化,构建了有效的精子活力筛选器件,为在芯片上实现健康精子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能动性 流体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欢 陈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21-826,共6页
小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为临床检验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微流控芯片仍然需要配套的信号读取、分析和显示设备,而便携、广泛普及、多功能的智能手机为微流控芯片提供了简单便携、经济高效且易于操作的平台。两... 小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为临床检验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微流控芯片仍然需要配套的信号读取、分析和显示设备,而便携、广泛普及、多功能的智能手机为微流控芯片提供了简单便携、经济高效且易于操作的平台。两者结合如虎添翼,有望成为下一代检验方法,特别是床旁检验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流体 流体分析技术 即时检验 细菌 病毒
原文传递
用于PET放射性药物合成的微流体芯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平 张勇平 +1 位作者 王明伟 章英剑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8,共4页
微流体芯片在有机合成领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应用到放射性药物合成领域却很少。最近,国际上几个科研小组证实了微流体芯片在放射性药物合成上的潜力,并证实传统放射合成的许多步骤均可被微流体芯片所取代。同时也证实以微流体芯... 微流体芯片在有机合成领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应用到放射性药物合成领域却很少。最近,国际上几个科研小组证实了微流体芯片在放射性药物合成上的潜力,并证实传统放射合成的许多步骤均可被微流体芯片所取代。同时也证实以微流体芯片为基础的放射性化学合成比传统的放射性化学合成使用的前体量更少,反应速度更快,合成出的药品有更高的比活度和产率,纯化过程也更简单,同时对放射性的防护也更容易。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但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商业开发。本文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种微流体芯片的优缺点及其在PET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分析技术 放射性药物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液态芯片与PCR—LDR技术对K—ras基因分型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娄加陶 周妍 +3 位作者 吴传勇 薛剑 徐淑君 梁小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4-707,共4页
目的采用基于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样本中的K—ras基因突变水平,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实验诊断技术研究方法。对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灵敏... 目的采用基于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样本中的K—ras基因突变水平,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实验诊断技术研究方法。对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的评估。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组织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采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结合液态芯片技术,对待测样品K—ras基因2号外显子上12、13密码子上8个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序验证结果。结果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灵敏度为10%~20%,高于传统测序法的1%。平均CV值〈1%,表现出很好的重复性。从100例NSCLC患者组织样本中共检出5例突变,其中3例为Gly12Val突变,2例为Gly12Asp突变。结论基于液态芯片与PCR—LDR技术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检测通量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的K—ras基因突变分析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分析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连接酶链反应 基因 RAS 基因型 非小细胞肺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杂交CD式微流控芯片筛查苯丙酮尿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斌 王秋平 +5 位作者 李春宇 邹晓 雷秀霞 周小棉 江剑辉 刘大渔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往复流的DNA杂交CD式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PKU基因突变快速筛查.方法 设计并加工一种具有12个微通道的CD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PDMS-玻璃双层结构,分别含有微通道和水凝胶结合探针区.探针区包括R243Q、V245V和空白对照....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往复流的DNA杂交CD式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PKU基因突变快速筛查.方法 设计并加工一种具有12个微通道的CD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PDMS-玻璃双层结构,分别含有微通道和水凝胶结合探针区.探针区包括R243Q、V245V和空白对照.将PAH外显子7扩增产物加入芯片的进样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杂交微通道区.芯片在离心机中交替旋转或暂停从而进行杂交反应.杂交后将芯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分析荧光信号.评价该方法检测特异性、检测限及重复性.对30例疑似PKU孕妇DNA标本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测序比较.结果 利用基于往复流的DNA杂交CD式微流控芯片只需1.5μl样品,杂交时间为15 min,杂交检测限为0.7 ng/μl.对于PKU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挑选不同批次的5张芯片及每张芯片内5个微通道重复检测同一V245V突变PKU患者DNA标本,结果均为阳性,说明重复性较好.对30例疑似PKU孕妇标本进行检测,筛查出4例携带V245V突变,1例携带R243Q突变.结论 建立了一种基于往复流的DNA杂交CD式微流控芯片检测PKU基因突变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高灵敏,可以用于PKU产前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流体分析技术 核酸杂交
原文传递
环境因素对外耳道湿度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惠文 黎建峰 +1 位作者 王东芳 熊观霞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外耳道气流的特点,探讨环境因素对外耳道湿度的影响,为外耳道部分生理及病理现象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病史、耳镜、耳内镜、中耳分析仪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用CFD的方法计算稳定状态下的... 目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外耳道气流的特点,探讨环境因素对外耳道湿度的影响,为外耳道部分生理及病理现象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病史、耳镜、耳内镜、中耳分析仪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用CFD的方法计算稳定状态下的外耳道气流温度、速度和湿度特点,分析环境因素(气流速度、温度和湿度)对外耳道气流湿度的影响.结果 在外耳道皮肤释放水蒸气的速率为1.557x10-6 kg/m2s、外界温度20℃、环境湿度5.991 g/m3、环境风速0.25 m/s情况下,外耳道气流的平均温度为34.01℃;外耳道区域的平均气流速度为4.6x10-4 m/s;外耳道区域的平均湿度为18.963 g/m3,湿度从里向外逐渐减小,环境温度的下降(温差的增大),外耳道湿度降低.当环境风速小于0.5时,外耳道湿度只是发生轻微变化,之后随着环境气流速度的增大,外耳道湿度快速下降.外耳道湿度随着环境湿度同步上升.结论 外耳道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区域,气流速度极低,温度与人体温度非常接近,湿度呈现从里向外梯度减少.外耳道湿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而降低;环境温度通过改变气流影响外耳道的湿度,但影响的幅度不大;外耳道湿度随环境湿度同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道 流体分析技术 湿度
原文传递
微流控芯片在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冠斌 邹凌 +6 位作者 王国建 杨佳文 梁冬 俞皓 邓霖 尹维 方雪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索将微流控芯片用于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的分型检测。方法将专门设计加工的微流控芯片与KASP扩增整合,借助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仪实现遗传性耳聋常见4个相关基因的23个热点突变分型检测,采集276例(听障组:成都市2019年出生并诊... 目的探索将微流控芯片用于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的分型检测。方法将专门设计加工的微流控芯片与KASP扩增整合,借助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仪实现遗传性耳聋常见4个相关基因的23个热点突变分型检测,采集276例(听障组:成都市2019年出生并诊断为听力损失的131例新生儿;对照组:成都市2020年出生且听力筛查结果为双耳通过的145例新生儿)新生儿的足跟血斑样品验证其结果准确性和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微流控芯片通过聚类分析对全部质控品均实现准确分型,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 mg/L。276例新生儿血斑样品的微流控芯片分型结果全部通过复核确认。听障组131例新生儿,检出66例阳性携带者,阳性携带率50.4%;对照组145例新生儿,检出40例阳性携带者,阳性携带率27.6%。其中携带率最高的突变热点为GJB2基因c.109G>A,在听障组和对照组中阳性携带率分别为46.6%(61/131)和23.4%(34/145)。结论微流控芯片可用于遗传性耳聋相关热点突变的分型检测,具有准确性高、防污染能力强、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等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分析技术 听觉丧失 突变分析 新生儿筛查
原文传递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结合微流芯片鉴定马拉色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韵茹 章强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微流芯片在马拉色菌鉴定与分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及直接镜检阳性的花斑糠疹患者皮损处皮屑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处毛囊内容物培养出的马拉色菌菌株进行DNA测序,鉴定菌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微流芯片在马拉色菌鉴定与分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及直接镜检阳性的花斑糠疹患者皮损处皮屑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处毛囊内容物培养出的马拉色菌菌株进行DNA测序,鉴定菌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反应(RAPD—PCR)电泳分析及微流芯片基因型定量分析并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共分离83株马拉色菌临床菌株,其中72株分离自花斑糠疹,11株分离自马拉色菌毛囊炎。大多数菌株均可被2种随机引物(S22、S24)扩增而获得清晰条带,但以S22引物扩增的条带更为稳定、清晰,作为主要引物。不同种马拉色菌通过微流芯片基因型定量分析得到不同大小的固定阳性条带,所有菌株均可见种间和种内多态性。在DNA测序的基础上,使用RAPD结合微流芯片方法,基本可将8种马拉色菌(糠秕、合轴、球形、厚皮、斯洛菲、日本、大和及皮肤马拉色菌)区别。结论RAPD结合微流芯片方法作为一种快速、高通量、高灵敏性的分析技术,在马拉色菌种间菌株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的分析及新种鉴定中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属 流体分析技术 基因型 花斑 毛囊炎
原文传递
微流控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领域的应用
13
作者 张陶冶 刘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1-835,共5页
癌症早期诊断其目的在于干预,尽可能在前期产开对癌症的治疗,从而减轻病患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恶性肿瘤中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当其迁移到远处器官时就会形成癌症转移。CTCs的检测和鉴定对研究、... 癌症早期诊断其目的在于干预,尽可能在前期产开对癌症的治疗,从而减轻病患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恶性肿瘤中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当其迁移到远处器官时就会形成癌症转移。CTCs的检测和鉴定对研究、监测和干预癌症转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TCs在血液中的数量极其稀少,同时血液中环境复杂,这对其筛选和分析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目前人们已经开发了各种方法来从富集癌症患者血样中的CTCs。其中微流控技术在CTC检测领域极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循环 流体 流体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数字PCR在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Heng Lu Valerie Taly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研究肿瘤的有效遗传特性和表观遗传改变需要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工具。然而,无论从灵敏度还是特异性上,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其所需水平。数字PCR(dPCR)突破传统检测的瓶颈达到稀有突变检测中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其通过将一个... 研究肿瘤的有效遗传特性和表观遗传改变需要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工具。然而,无论从灵敏度还是特异性上,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其所需水平。数字PCR(dPCR)突破传统检测的瓶颈达到稀有突变检测中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其通过将一个样本分成百万到千万份,分配到不同反应单元且保证每一反应单元只包含一个目标分子的原理,得到绝对定量的数据。dPCR结合商业化的微流控技术,这种基于微滴原理的dPCR逐渐成为检测癌症患者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范围从肿瘤异质性检测到患者体液检测,尤其适用于液体活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流体分析技术 肿瘤 DNA突变分析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