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泡菌QZHA1褐藻胶裂解酶MAAL1的酶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闫康路 邵宗泽 +2 位作者 王万鹏 谢珍玉 周梅先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为探究Microbulbifer sp.QZHA1褐藻胶裂解(Escherichia coli)酶MAAL1的酶学性质,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maal1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发现:重组酶MAAL1与来源于Microbulbifer sp.ALW1菌株的褐藻胶... 为探究Microbulbifer sp.QZHA1褐藻胶裂解(Escherichia coli)酶MAAL1的酶学性质,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maal1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发现:重组酶MAAL1与来源于Microbulbifer sp.ALW1菌株的褐藻胶裂解酶(WP_23625014.1)同源性最高,为93.69%,且与PL7家族蛋白聚为一支;重组酶MAAL1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在pH为5.5~10.5范围内保存24 h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MAAL1具备良好的耐有机溶剂特性,在测试的9种有机溶剂中,除异丙醇外,其他有机溶剂在添加量达到30%(体积分数)后,酶活力依然保持在59%以上;重组酶MAAL1最适条件下酶活力为4.3 U/mg,米氏常数(K_(m))值为1.08 mg/m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4.75 mg/(mL·min),催化常数(Kcat)值为4.52 s^(-1);重组酶MAAL1对聚β-D-甘露糖醛酸(polymannuronic acid,PolyM)具有底物特异性,对聚α-L-古罗糖醛酸(polyguluronic acid,PolyG)无降解能力;薄层层析分析显示,MAAL1降解海藻酸钠的主要终产物是单糖、二糖和三糖,降解PolyM的主要终产物是二糖和三糖,降解MG杂合片段(heteropolymeric MG blocks,PolyMG)的主要终产物为单糖和二糖,故MAAL1是一种内切型聚甘露糖醛酸裂解酶。重组酶MAAL1具有良好的pH和有机溶剂耐受性,对PolyM具有底物特异性且不降解PolyG,该特性褐藻胶裂解酶首次在微泡菌属中被发现,该酶可为制备甘露糖醛酸寡糖(mannuronate oligosaccharides,MAOS)提供新的候选用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褐藻胶裂解酶 克隆表达 聚甘露糖醛酸 耐有机溶剂
下载PDF
微泡菌属菌株YPW1和YPW16多糖降解特性分析
2
作者 田春苗 龙思琪 +5 位作者 王健鑫 汪江琦 王定全 周圣凯 朱尚宁 曲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7-3770,共24页
【背景】海洋环境中分离到的微泡菌属菌株具有多糖降解能力,在环境中可以作为糖类代谢的重要执行者参与海洋碳循环过程。【目的】测定2株微泡菌属菌株的多糖降解活性,通过与微泡菌属其他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2株菌的多糖降解基因特征。【... 【背景】海洋环境中分离到的微泡菌属菌株具有多糖降解能力,在环境中可以作为糖类代谢的重要执行者参与海洋碳循环过程。【目的】测定2株微泡菌属菌株的多糖降解活性,通过与微泡菌属其他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2株菌的多糖降解基因特征。【方法】通过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定糖法测定多糖降解活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菌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组装,并与其他基因组注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微泡菌属菌株YPW1和YPW16,二者均为潜在新种。结果表明,菌株YPW1能够降解琼胶、褐藻胶、果胶、几丁质、木聚糖、淀粉、普鲁兰等7种多糖,而菌株YPW16仅可降解淀粉和普鲁兰。基因组分析表明,YPW1具有上述7种多糖的降解酶基因,但菌株YPW16只具有淀粉酶与普鲁兰酶降解基因。相较于其他微泡菌属菌株,菌株YPW1多糖降解范围、多糖降解酶基因种类与丰度较高,但菌株YPW16多糖降解范围却较为狭窄。由此可知,多糖降解酶基因在微泡菌属基因组中的分布差异性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微泡菌属提供了2株潜在的新型菌株资源,为生物多糖降解提供了生化工具,也为研究微泡菌属菌株中多糖降解基因分布与相关菌属的生态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降解 最适条件 基因组
原文传递
微泡菌属ALW5褐藻胶裂解酶的酶学性质及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丽云 倪辉 +3 位作者 李鹤宾 肖安风 蔡慧农 朱艳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7,共9页
利用褐藻胶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腐烂海带分离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还原糖法测定褐藻胶裂解酶活性,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测定酶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 利用褐藻胶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腐烂海带分离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还原糖法测定褐藻胶裂解酶活性,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测定酶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获得1株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ALW5,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归属于微泡菌属。菌株ALW5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45℃,最适pH 7.0;在50℃下处理30 min,可保留63%的酶活性,在55℃时酶的稳定性差;在pH 4.0~11.0条件下处理30 min,可保留60%以上的酶活性,pH稳定性范围宽;10 mmol/L的K^+、Na^+和Mg^(2+)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a^(2+)、Co^(2+)、Cu^(2+)、Ni^(2+)、Ba^(2+)、Zn^(2+)、Fe^(2+)、Fe3+和Al3+均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除了EDTA和SDS,酶对其余抑制剂和去污剂具有好的抗性。褐藻胶裂解酶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10.3 mg/m L和2.9 mg/m L,还原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酶学性质 酶解产物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