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振论的发展——结构共振论介绍
1
作者 谢健威 《韶关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62-81,共20页
鲍林(L.Pauling)在谈到共振论概念的将来发展和应用时说过:“共振概念在过去三十年中的应用主要是定性的。这仅仅是第一步;随着这一步,应当是具有定量意义的更细微的处理”。岁月流逝,共振论至今五十年,它的发展,它的定量化的情况如何?... 鲍林(L.Pauling)在谈到共振论概念的将来发展和应用时说过:“共振概念在过去三十年中的应用主要是定性的。这仅仅是第一步;随着这一步,应当是具有定量意义的更细微的处理”。岁月流逝,共振论至今五十年,它的发展,它的定量化的情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根据共振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用十分简捷的算术方法,得到复杂有机分子的参数,如共振能、键序等、其精确性远远超过简单分子轨道法,而达到高级分子轨道法的精度,属于 VB 范畴的共振论与 MO 法计算结果的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论 结构共振 非交替烃 共振能 分子轨道 键序 共振结构数 分子轨道 环丁二烯 偶交替烃
下载PDF
Hammett方程的分子轨道内涵
2
作者 蒋先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70-78,共9页
用微扰分子轨道法讨论Hammett方程中的σ_x与ρ参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以σ_1与ρ参数的分子轨道概念解释和预测了一些有机化学反应。
关键词 Hammett方程 分子轨道 亲核试剂 亲电试剂
下载PDF
微扰分子轨道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虞忠衡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10,共14页
经Dewar,Hoffmann,Epiotis,Houk,Wolfe和Kost等理论化学家的努力,PMO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影响分子构型、构象和(立体专一性和区域专一性)反应产物的结构因素的一个有效的手段。Epiotis的非键轨道作用理论已经使有机化学家认识到,一个拥挤... 经Dewar,Hoffmann,Epiotis,Houk,Wolfe和Kost等理论化学家的努力,PMO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影响分子构型、构象和(立体专一性和区域专一性)反应产物的结构因素的一个有效的手段。Epiotis的非键轨道作用理论已经使有机化学家认识到,一个拥挤的构象或过渡态不一定是一个能量上不利的状态。π轨道作用的分析表明,共轭基团间的作用在本质上是相斥的,全平面构象不是共轭效应最大的构象。WSW-like法不仅为定量PMO法提供了一组完整的、具有正确集据数的轨道基组,而且它还成功地将轨道作用能转化为原子作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O理论 PMO法 分子轨道
下载PDF
π和σ体系彻底分离的高度定域的键轨道基组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虞忠衡 彭晓琦 +1 位作者 郭彦伸 宣正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高度定域的、对称的、键轨道基组的建立是一个多步的计算程序 :( 1)以定域片断轨道 [k,i,j]为基 ,对分子作有条件的RHF运算 ,算得FUL和DSIo 态的片断分子轨道 [Фol′,Фon,Фom]和 [Фl,Фn,Фm].在基组 [k,i,j]中 ,i∈... 高度定域的、对称的、键轨道基组的建立是一个多步的计算程序 :( 1)以定域片断轨道 [k,i,j]为基 ,对分子作有条件的RHF运算 ,算得FUL和DSIo 态的片断分子轨道 [Фol′,Фon,Фom]和 [Фl,Фn,Фm].在基组 [k,i,j]中 ,i∈双占据和空σ片断分子轨道 (FMOs)组 ,j∈πFMO组 ,k∈单占据σFMO组 ,它们都精确地定域在各自的片断内 ;( 2 )利用Φol′与Φl 间的重叠积分值 (Sl′l>0 .5 ) ,可以从DSIo 态中 ,自动地选出Ns 个对称的、由单占据轨道线性组合而成的分子轨道ol′= akl′k(k =1,2 ,… ,Ns) .接着 ,用Φol′取代FUL态中同类的、非对称轨道组Φl= aklk(k =1,2 ,… ,Ns) ;( 3 )以上述新的轨道组 [Φol′,Φn,Φm]为基 (其中 ,Φol′∈DSIo 态 ,它们离域于整个分子 ;双占据及空σFMO组Φn和πFMO组Φm 属于FUL态 ) ,按FUL态的条件 ,再次对分子作有条件的RHF运算 ,从中得到一组对称的、闭壳层正则FMOs,而且每一个FMO均有正确的电子占据数 ;( 4)利用Perkin原理 ,将第 3步所得的正则FMO组定域成一个对称的键轨道基组 [Φl′,Φn′,Φm′].在这个基组中 ,π体系Φm′与σ构架Φn′是彻底分离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域轨道基组 片断轨道 分子轨道理论 轨道定域化 轨道基组
下载PDF
离域片断轨道的定域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虞忠衡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2期2057-2059,共3页
微扰分子轨道(PMO)法为非键轨道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方法.然而,有机分子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包括各类反应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键原子间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地计算原子间的作用能已成为化学学科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 微扰分子轨道(PMO)法为非键轨道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方法.然而,有机分子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包括各类反应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键原子间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地计算原子间的作用能已成为化学学科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目前,由我们建立的新的定量PMO法,即WSW-like法,为原子作用能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定量PMO法的核心是向每一个分子片断提供一组具有正确集据数的片断轨道.开壳层离域片断轨道(ODF-MOs)的定域化是PMO法的基础.我们将以苯分子的环内分割为例,简要地报道改进的Kost定域法操作程序,它的局限性以及片断分子模型的几何参数对开壳层定域片断轨道(OLF-MOs)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域化 分子轨道 离域片断轨道
原文传递
用微扰分子轨道法研究饱和有机化合物的成环反应
6
作者 同碧荷 赵德惠 陈念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7-89,共3页
在饱和有机化合物的成环反应中,五员环和六员环最易形成,这一事实通常是用环的张力和空间因素来解释的。但有些实验结果表明,五员环比六员环容易生成,三员环比四员环容易生成。这些事实用张力和空间因素都不能圆满解释。我们采用微扰分... 在饱和有机化合物的成环反应中,五员环和六员环最易形成,这一事实通常是用环的张力和空间因素来解释的。但有些实验结果表明,五员环比六员环容易生成,三员环比四员环容易生成。这些事实用张力和空间因素都不能圆满解释。我们采用微扰分子轨道(PMO)法来计算成环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变化。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说明上述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环反应 分子轨道 饱和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共轭二烯烃加成反应的交替极化机理
7
作者 易乃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处理共轭二烯烃的结果,推出在亲电试剂进攻下,分子内会出现“交替极化”现象,从而解释了何以反应同时给出1,2—加成和1,4—加成两种产物导致“交替极化”的原因是由于三对相邻碳原子之间的n电荷密度不全相同,... 本文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处理共轭二烯烃的结果,推出在亲电试剂进攻下,分子内会出现“交替极化”现象,从而解释了何以反应同时给出1,2—加成和1,4—加成两种产物导致“交替极化”的原因是由于三对相邻碳原子之间的n电荷密度不全相同,因此在亲电试剂影响下发生电荷偏移时,共轭链中四个碳原子带上了符号交替不同的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二烯烃 交替极化 π键级 分子轨道
下载PDF
微扰分子轨道法在交替烃化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文圣 《德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30-36,共7页
本文应用微扰分子轨道法,采用直观图式归纳出了交替烃的成对定理,并讨论了交替烃的几个典型化学性质。
关键词 交替烃 分子轨道 成对定理 电荷密度
下载PDF
《有机反应——多氮化物的反应及若干理论问题》(第四版)
9
作者 王乃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33-1433,共1页
本书概述了多氮化物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相关多氮化物的反应问题。第四版对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游离基反应作了一章的深入细致的论述,描绘了详细的反应机理。本书对有机反应中的溶剂效应和各种新反应介质、载体固相反应、诸种相转移催化剂以... 本书概述了多氮化物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相关多氮化物的反应问题。第四版对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游离基反应作了一章的深入细致的论述,描绘了详细的反应机理。本书对有机反应中的溶剂效应和各种新反应介质、载体固相反应、诸种相转移催化剂以及极性转换的作用等重要理论问题作了阐述,还介绍了一些前线轨道理论,深入论述了微扰分子轨道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反应 氮化物 第四版 分子轨道 相转移催化剂 前线轨道理论 游离基反应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