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佳慧
余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96-101,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miR)-25-3p和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ntegrin binding sialoprotein,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硬化组,...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miR)-25-3p和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ntegrin binding sialoprotein,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硬化组,并将其分为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47例)和非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73例),以同期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肝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BSP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5-3p的表达。比较肝硬化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水平差异。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miR-25-3p和IBSP与肝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iR-25-3p和IBSP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血清miR-25-3p水平分别为5.22±0.41,1.16±0.34和0.92±0.32,IBSP蛋白水平分别为9.34±1.28ng/ml,3.15±0.37ng/ml和1.02±0.30ng/ml。肝硬化组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明显高于肝炎组(t=73.327,42.067)及对照组(t=4.238,34.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有关(t=10.194~34.744,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与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umin-bilirubin,ALBI)、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457~0.58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miR-25-3p升高(OR:1.202,95%CI:1.059~1.642),IBSP升高(OR:1.229,95%CI:1.081~1.719)是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iR-25-3p和IBSP联合诊断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iR-25-3p和IBSP单独诊断(Z=3.727,4.163,均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炎
肝硬化
微小
核糖核酸
-
25
-
3
p
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BS
p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黄明
彭彬
+1 位作者
辛大平
房仲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3p(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84例为肝衰竭组,分别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77例及同期体检者66例作为CHB组、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3p(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84例为肝衰竭组,分别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77例及同期体检者66例作为CHB组、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25-3p及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分析肝衰竭组miR-25-3p表达与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5-3p评估肝衰竭组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肝衰竭组和CHB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5-3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肝衰竭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CHB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与TBIL、AST、ALT呈负相关(P<0.05)。在84例急慢性肝衰竭患者中,3个月内生存55例,死亡29例。死亡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生存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增高对急慢性肝衰竭预后有保护作用,TBIL、AST、ALT增高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5-3p评估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AUC为0.768。结论:急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其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肝衰竭
微小
核糖核酸
-
25
-
3
p
预后
肝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佳慧
余雯
机构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南通市崇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出处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96-101,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miR)-25-3p和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ntegrin binding sialoprotein,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硬化组,并将其分为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47例)和非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73例),以同期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肝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BSP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5-3p的表达。比较肝硬化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水平差异。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miR-25-3p和IBSP与肝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iR-25-3p和IBSP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血清miR-25-3p水平分别为5.22±0.41,1.16±0.34和0.92±0.32,IBSP蛋白水平分别为9.34±1.28ng/ml,3.15±0.37ng/ml和1.02±0.30ng/ml。肝硬化组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明显高于肝炎组(t=73.327,42.067)及对照组(t=4.238,34.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有关(t=10.194~34.744,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与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umin-bilirubin,ALBI)、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457~0.58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miR-25-3p升高(OR:1.202,95%CI:1.059~1.642),IBSP升高(OR:1.229,95%CI:1.081~1.719)是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iR-25-3p和IBSP联合诊断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iR-25-3p和IBSP单独诊断(Z=3.727,4.163,均P=
关键词
乙肝肝炎
肝硬化
微小
核糖核酸
-
25
-
3
p
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BS
p
)
Keywords
he
p
atitis B
cirrhosis
miR-
25
-
3
p
integrin binding sialo
p
rotein(IBS
p
)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75.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392.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黄明
彭彬
辛大平
房仲平
机构
广安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766-771,共6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面上项目(cstc2019)。
文摘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3p(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84例为肝衰竭组,分别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77例及同期体检者66例作为CHB组、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25-3p及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分析肝衰竭组miR-25-3p表达与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5-3p评估肝衰竭组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肝衰竭组和CHB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5-3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肝衰竭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CHB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与TBIL、AST、ALT呈负相关(P<0.05)。在84例急慢性肝衰竭患者中,3个月内生存55例,死亡29例。死亡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生存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增高对急慢性肝衰竭预后有保护作用,TBIL、AST、ALT增高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5-3p评估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AUC为0.768。结论:急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其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急慢性肝衰竭
微小
核糖核酸
-
25
-
3
p
预后
肝功能
Keywords
acute and chronic liver failure
microrna-
25
-
3
p
p
rognosis
liver function
分类号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
赵佳慧
余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探讨
黄明
彭彬
辛大平
房仲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