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ai1 miRNA干扰质粒构建及胃癌细胞系稳定株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慧敏 陈敏 +3 位作者 黄淑玲 潘程宇 沈永华 邹晓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Snai1的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最终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并筛选稳定转染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方法:设计并构建4对Snai1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croRNA及1对无效对照microRNA干扰质粒。将干扰质粒用罗氏BD转...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Snai1的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最终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并筛选稳定转染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方法:设计并构建4对Snai1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croRNA及1对无效对照microRNA干扰质粒。将干扰质粒用罗氏BD转染试剂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确定转染效率。分别用不同浓度l的杀稻瘟菌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得到杀稻瘟菌素对SGC-7901细胞的筛选浓度。Westernblot检测4对干扰质粒、阴性对照质粒对snai1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序表明,Snai1干扰序列及读码框完全正确,干扰质粒瞬时转染的SGC-7901细胞系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达85%以上。杀稻瘟菌素对于SGC-7901细胞的筛选浓度为5μg/ml。Westernblot结果显示,干扰序列Mi-1对Snai1有较强的干扰效果。结论:成功构建了Snai1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同时筛选出有效干扰质粒及稳定转染株,为进一步研究Snai1在胃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1 微小干扰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Notch1 miRNA干扰质粒构建及功能鉴定
2
作者 周学亮 万力 刘季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47-1449,1453,共4页
目的设计及构建大鼠Notch1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干扰质粒,最终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干扰质粒。方法针对大鼠Notch1基因分别设计3对pre-miRNA序列,通过T4连接酶克隆至pcDNATM6.2-GW/EmGFP-miRNA表达载体构建干扰质粒,基因测序鉴定,经Lipof... 目的设计及构建大鼠Notch1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干扰质粒,最终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干扰质粒。方法针对大鼠Notch1基因分别设计3对pre-miRNA序列,通过T4连接酶克隆至pcDNATM6.2-GW/EmGFP-miRNA表达载体构建干扰质粒,基因测序鉴定,经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H9c2心肌样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确定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3对干扰质粒、阴性对照质粒对Notch1胞内结构域(N1ICD)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序表明,Notch1干扰序列及读码框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H9c2心肌样细胞miRNA瞬时转染效率在80%左右。Western blot显示miRNA6637对Notch1干扰效果最强。结论成功构建大鼠Notch1 miRNA的有效干扰质粒,为Notch1信号通路在心血管领域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微小干扰核糖核酸 干扰质粒
下载PDF
肾素(前体)受体mi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3
作者 张娜娜 李茂莲 +3 位作者 边云飞 高奋 杨慧宇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3-417,422,共6页
目的设计及构建肾素(前体)受体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质粒,并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方法设计及构建4对肾素(前体)受体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RNA及1对阴性对照miRNA干扰质粒,通过测序鉴定。将干扰质粒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 目的设计及构建肾素(前体)受体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质粒,并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方法设计及构建4对肾素(前体)受体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RNA及1对阴性对照miRNA干扰质粒,通过测序鉴定。将干扰质粒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顺时转染获得细胞系,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及流式细胞术确定转染效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4对干扰质粒、阴性对照质粒肾素(前体)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测序显示肾素(前体)受体干扰序列及读框完全正确,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干扰质粒瞬时转染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均在60%以上。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X2-2-3、X2-3-3干扰质粒对肾素(前体)受体mRNA及蛋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成功构建了肾素(前体)受体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有效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肾素(前体)受体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前体)受体 微小干扰核糖核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ELK-1 miRNA干扰质粒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姚林华 李玉琴 +1 位作者 马士杰 张国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9-671,I0001,共4页
目的设计及构建ELK-1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质粒,最终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方法设计及构建4对ELK-1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RNA及1对无效对照miRNA干扰质粒,通过测序鉴定。将干扰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通过顺时转染获得细... 目的设计及构建ELK-1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质粒,最终鉴定出有效干扰质粒。方法设计及构建4对ELK-1的pcDNATM6.2-GW/EmGFPmiR miRNA及1对无效对照miRNA干扰质粒,通过测序鉴定。将干扰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通过顺时转染获得细胞系。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确定转染效率,RT-PCR检测4对干扰质粒、阴性对照质粒ELK-1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测序表明,ELK-1干扰序列及读框完全正确,干扰质粒瞬时转染的293T细胞系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绿色荧光达90%以上。RT-PCR结果显示,MR-2、MR-3干扰质粒对ELK-1mRNA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成功构建了ELK-1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有效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ELK-1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K-1 微小干扰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