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对大鼠异种移植的免疫隔离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冀衡 杨茂元 +2 位作者 李继勇 林献忠 毕好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移植于大鼠眼前房或足胝部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3月龄,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3组,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每组16只。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分别将HCC、空微囊、ME-HCC移植于...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移植于大鼠眼前房或足胝部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3月龄,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3组,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每组16只。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分别将HCC、空微囊、ME-HCC移植于大鼠的眼前房(n=8)或足胝部(n=8)。移植术后7d大鼠断尾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IgG和IgM浓度。移植术后28d 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右侧眼球或左侧足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HCC组比较,空微囊组和ME- HCC组大鼠血清IL-2、IgG、IgM浓度均降低(P<0.01);ME-HCC、空微囊组血清IL-2、IgG、IgM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大鼠眼前房和足胝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空微囊组、ME-HCC组大鼠眼前房和足胝部仅见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微囊化人HCC 对大鼠异种移植的免疫排斥具有隔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嗜铬细胞 大鼠 异种移植 免疫隔离作用 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培养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分泌镇痛物质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水龙 薛毅珑 +2 位作者 罗芸 崔忻 李雁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了解培养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的儿茶酚胺(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分泌状态。方法:在非囊化BCCs与囊化BCCs(APA-BCCs)的孵育液中加或不加尼古丁,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孵育... 目的:了解培养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的儿茶酚胺(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分泌状态。方法:在非囊化BCCs与囊化BCCs(APA-BCCs)的孵育液中加或不加尼古丁,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孵育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孵育液中L-EK的含量。结果:培养1,3,5,7,9和11d时,在非刺激条件下,APA-BCCs与BCCs均能稳定地分泌CA和L-EK;尼古丁刺激时可显著增加BCCs和APA-BCCs分泌CA和L-EK的水平(P<0.05);APA-BCCs与BCCs的基础及刺激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体外培养的BCCs及APA微囊化BCCs均具有儿茶酚胺类和脑啡肽类的基础及刺激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微囊肾上腺嗜铬细胞 镇痛物质 实验 儿茶酚胺 亮氨酸脑啡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