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肺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凤前 陆彬 +1 位作者 陈文彬 杨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制备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 ,以提高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方法 汉防己甲素用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 ,用UV测定汉防己甲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 ,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鼠体内分布 ,经大鼠肺动脉插管测定其压... 目的 制备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 ,以提高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方法 汉防己甲素用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 ,用UV测定汉防己甲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 ,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鼠体内分布 ,经大鼠肺动脉插管测定其压力。结果 汉防己甲素微囊外观呈圆球形 ,带正电荷 ,载药量 37 88% ,微囊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小鼠肺部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平均滞留时间延长 ,大鼠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从15 7 1h延长到 2 2 3 6h ,体内降压百分数与体外释药百分数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汉防己甲素经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可使其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已甲素 喷雾干燥-热变性 微囊 肺靶向缓释给药系统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微囊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北兴 张大侠 +3 位作者 张灿光 管磊 王凯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96,共14页
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相分离法和自组装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介绍了微流体及配位法两种微囊化新技术。结合国内农药微囊制剂的登记情况,提出应依据微囊化的目的开发相... 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相分离法和自组装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介绍了微流体及配位法两种微囊化新技术。结合国内农药微囊制剂的登记情况,提出应依据微囊化的目的开发相应的农药微囊产品,如掩蔽气味、抗光解、减少淋溶和飘移等,并应结合药剂的理化特性、防治对象、用药环境、施药方式、实践需要和最终的防治效果等综合因素,决定该农药是否适宜开发成微囊产品,并选择适宜的壁材、微囊化技术及剂型。指出种子处理剂微囊、果蔬保鲜剂微囊、植物精油微囊、昆虫性信息素微囊及土壤处理剂微囊是目前亟待拓展的微囊化研究方向,此外,芯材在不同环境中的释放动态、因缓释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壁材的降解等也值得研究者关注。总之,研究开发安全、可降解的囊壁材料,探索高工效和真正具有控释效果的微囊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微流体技术 配位聚合物 囊壁材料 控制释放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萃取剂微胶囊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伟伟 骆广生 +1 位作者 伍方昱 龚行楚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萃取剂微胶囊的制备是利用微囊化方法将萃取剂包覆起来 ,解决传统液液萃取中的两相相分散、相混合、相分离以及溶剂的损失和设备结构复杂等问题 .用简单易控制的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聚砜及聚苯乙烯材料包覆的多种萃取剂 (如磷酸三丁酯 ... 萃取剂微胶囊的制备是利用微囊化方法将萃取剂包覆起来 ,解决传统液液萃取中的两相相分散、相混合、相分离以及溶剂的损失和设备结构复杂等问题 .用简单易控制的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聚砜及聚苯乙烯材料包覆的多种萃取剂 (如磷酸三丁酯 ,2 乙基己基磷酸 ,三辛胺和Aliquat 336 )微胶囊 ,并考察了壁材和分散剂的选择对不同萃取剂进行包覆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搅拌速度和膜溶液组成对微胶囊的形态、萃取剂包覆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1)用聚砜作壁材可以包覆磷酸三丁酯、2 乙基己基磷酸 ,而用聚苯乙烯可以包覆三辛胺、Aliquat336 ;(2 )对于不同的O W乳液体系 ,只有选择合适的分散剂 ,才能得到理想球形状、分散性好的微胶囊 ;(3)增大搅拌速度可以降低液滴尺度 ,从而减小微胶囊粒径 ;(4)膜溶液组成的影响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膜溶液的粘度和两相界面张力是除搅拌速度外微胶囊粒径的决定因素 ,二是膜溶液中壁材与萃取剂的比例优化时 ,才能得到萃取剂包覆量高的微胶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挥发法 微胶囊 萃取剂 制备 乙基己基磷酸 磷酸三丁酯 搅拌速度 聚苯乙烯 溶液组成 液液萃取 设备结构 乳液体系 决定因素 界面张力 三辛胺 分散剂 包覆量 微囊 相分离 壁材 分散性 两相 聚砜 粒径 混合 液滴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微囊化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武明 张玲华 杨汝德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本研究分别以壳聚糖/对苯二酰氯、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聚-L-赖氨酸(PLL)/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表面交联技术,将活性双歧杆菌微囊化。四种方法制备的微囊对双歧杆菌均有保护作用,有效地提高... 本研究分别以壳聚糖/对苯二酰氯、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聚-L-赖氨酸(PLL)/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表面交联技术,将活性双歧杆菌微囊化。四种方法制备的微囊对双歧杆菌均有保护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菌体的耐酸性能,其中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囊材制备的微囊效果最佳。微囊中的菌体仍然保持较高的活性,且能在微囊中继续增殖。该耐酸微囊化技术有希望应用于新型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囊 耐酸 制剂
下载PDF
药物掩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蓓莉 钱勇 林巧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9-1568,共10页
药物的苦味等不良嗅味是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合适有效的掩味方法能够改善患者尤其是儿童的顺应性,增加疗效,提高药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发展的掩味技术主要包括添加矫味剂等感官手段,包衣、微囊化、环糊精包合、形成离子... 药物的苦味等不良嗅味是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合适有效的掩味方法能够改善患者尤其是儿童的顺应性,增加疗效,提高药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发展的掩味技术主要包括添加矫味剂等感官手段,包衣、微囊化、环糊精包合、形成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等物理手段,以及结构修饰等化学手段;溶出试验、电子舌系统、口尝评价法等体内外分析方法在掩味制剂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味技术 矫味剂 包衣 微囊 电子舌 口尝评价法 综述
原文传递
微囊化同系、同种异体、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急性肝衰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阳德 马仁 +1 位作者 何剪太 彭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囊化同系、同种异体、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急性肝衰 (acuteliverfail ure ,ALF)的治疗作用。方法 切除大鼠 90 %的肝脏 ,建立急性肝衰模型 ;分离纯化包裹同系Wis tar鼠 ,同种异体SD鼠及异种豚鼠的肝细胞。移植到受体模型... 目的 探讨微囊化同系、同种异体、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急性肝衰 (acuteliverfail ure ,ALF)的治疗作用。方法 切除大鼠 90 %的肝脏 ,建立急性肝衰模型 ;分离纯化包裹同系Wis tar鼠 ,同种异体SD鼠及异种豚鼠的肝细胞。移植到受体模型鼠腹腔内 ,观察微囊存活情况及肝衰鼠的生存率和生化改变。结果 在 48h内对照组存活率仅 15 .4% ,而同系肝细胞组为 78.6 % ,SD微囊组 73 .3 % ,GP微囊组 6 2 .5 % ,7d后对照组大鼠全部死亡 ,而其余 3组存活率分别为 5 7.1%、5 3 .3 %、5 0 .0 %。微囊化肝细胞组ALT和TBIL的水平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微囊包裹同种异体和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而不使用免疫抑制剂 ,能够阻止免疫排斥反应 ,给予肝功能代谢支持 ,阻止急性肝衰模型鼠的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囊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移植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凝胶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鲁冬雪 徐倩倩 王稳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0期43-46,共4页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中得到普遍应用。生产实践中主要使用钙盐制备水凝胶,凝胶形成的网络结构可以提高食品特性。它的形成受到海藻酸钠的浓度、结合钙离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海藻酸钠凝胶...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中得到普遍应用。生产实践中主要使用钙盐制备水凝胶,凝胶形成的网络结构可以提高食品特性。它的形成受到海藻酸钠的浓度、结合钙离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海藻酸钠凝胶在食品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微囊化、可食性膜、质地改良等方面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凝胶机制 微囊 可食性膜 质地改良剂
下载PDF
复合凝聚法包埋功能性食品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颖 赵萌 +1 位作者 黄雪 方亚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5-271,共7页
复合凝聚法是一种新兴的包埋技术,食品领域研究者对该技术日益关注。本文深入讨论了影响复合凝聚的环境因素;以功能性油脂、精油、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抗氧化物为代表组分,归纳总结了复合凝聚法包埋脂溶性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以益生菌... 复合凝聚法是一种新兴的包埋技术,食品领域研究者对该技术日益关注。本文深入讨论了影响复合凝聚的环境因素;以功能性油脂、精油、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抗氧化物为代表组分,归纳总结了复合凝聚法包埋脂溶性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以益生菌、酶、水溶性维生素、甜味剂、苦味肽等为例,详细介绍了复合凝聚法包埋亲水性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食品组分 脂溶性组分 亲水性组分 微囊 复合凝聚
下载PDF
微囊化大鼠肝细胞移植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阳德 许毓敏 彭健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研究微囊化大鼠肝细胞腹腔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组织学改变。方法 用二步法胶原酶门 腔静脉灌注法分离Wistar大鼠肝细胞 ,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纯化、海藻酸钠 氯化钡法微囊化包裹肝细胞 ,分别行腹腔注射移植 ,将纯化的肝细胞移... 目的 研究微囊化大鼠肝细胞腹腔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组织学改变。方法 用二步法胶原酶门 腔静脉灌注法分离Wistar大鼠肝细胞 ,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纯化、海藻酸钠 氯化钡法微囊化包裹肝细胞 ,分别行腹腔注射移植 ,将纯化的肝细胞移植至SD大鼠体内 (第 1组 )、微囊化包裹的肝细胞移植至SD大鼠体内 (第 2组 )及Wistar大鼠体内 (第 3组 ) ,观察移植后各组不同时间肝细胞存活率及其组织学变化。结果  (1)移植后第 4、7d ,各组间肝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移植后第 14d ,第 2组与第 3组间肝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2 )移植后第 4d开始 ,微囊周围出现纤维增生现象 ,第 2组较第 3组明显。结论 微囊化可为移植的肝细胞提供免疫屏蔽作用 ,从而提高肝细胞移植的存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移植 微囊 组织学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袁晓露 李宝霞 +6 位作者 黄雅燕 杨宇成 叶静 张娜 张学勤 郑秉得 肖美添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03-3112,共10页
微囊化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具有精确给药、芯材控释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得到成功应用。海藻酸钠是从海洋藻类提取的功能独特的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凝胶性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作微囊的包膜材... 微囊化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具有精确给药、芯材控释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得到成功应用。海藻酸钠是从海洋藻类提取的功能独特的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凝胶性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作微囊的包膜材料。但海藻酸钠微囊易受到基质材料、交联剂和生产工艺参数的影响,性质难以调控,所以微囊的生产仍存在配方不完善、制备工艺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综述对海藻酸钠的离子交换性、pH敏感性、凝胶特性等性质和微囊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论述了海藻酸钠微囊在包封细胞、药物以及精油方面的应用,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改进微囊的制备工艺,探明海藻酸钠成膜机理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高海藻酸钠微囊强度与韧性,继续推进海藻酸钠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复配研究,以期扩大海藻酸钠微囊的应用范围,加快海藻酸钠微囊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微囊 包封材料 凝胶机理
下载PDF
移植用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制备及运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雄鹰 于炜婷 +2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陈绍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浓度。结果包埋神经细胞 /组织的APA微胶囊在培养后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运后 ,囊内的神经细胞 /组织正常生存并保持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结论微囊化的神经细胞 /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和运输 ,并可分泌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神经细胞 运输 实验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斌 王维 +1 位作者 刘晟 朱仁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后 ,移植物生理功能以及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制作犬的糖尿病模型后 ,将分离、纯化及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测定移植前后糖尿病犬的胰岛素用量...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后 ,移植物生理功能以及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制作犬的糖尿病模型后 ,将分离、纯化及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测定移植前后糖尿病犬的胰岛素用量、血糖水平以及葡萄糖刺激血清C肽、肝功能及CD4 /CD8的变化 ,并于移植 6月后对移植受体肝、胰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移植后模型犬血糖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 ,胰岛素用量减少 ,移植 6月后 2犬停用胰岛素 ,并维持血糖正常达 180d之久 ;移植后肝检查无明显变化 ,胰腺检查见凋亡胰岛无再生现象。结论 :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能纠正异种动物犬糖尿病模型的高血糖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微囊 胰岛细胞 肝动脉 糖尿病 动物疾病模型
下载PDF
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的小鼠体内分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凤前 陆彬 +1 位作者 陈文彬 晁若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测定汉防己甲素在体内样品中的浓度 ,研究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的体内分布特点。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汉防己甲素浓度测定的RP HPLC法 ,对比汉防己甲素水针剂和微囊混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时汉防己甲素的浓度值 ,分... 目的 :测定汉防己甲素在体内样品中的浓度 ,研究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的体内分布特点。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汉防己甲素浓度测定的RP HPLC法 ,对比汉防己甲素水针剂和微囊混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时汉防己甲素的浓度值 ,分析药物的肺靶向性。结果 :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结果准确 ,微囊化汉防己甲素在肺中的浓度明显提高 ,且缓慢降低 ,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结论 :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 ,可浓集于肺部 ,且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 ,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微囊 体内分布 微释微囊 小鼠
下载PDF
橄榄油微囊化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官娥 李军 +2 位作者 邝立刚 漆小梅 李青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对橄榄油进行微囊化,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复凝聚法进行微囊化;索氏提取法进行含油量测定;浆法进行溶出度测定;光、热、湿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考查。结果所制橄榄油微囊含油量达35%以上;在模拟胃液(0.1 mol.L-1盐酸,不含酶)中4... 目的对橄榄油进行微囊化,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复凝聚法进行微囊化;索氏提取法进行含油量测定;浆法进行溶出度测定;光、热、湿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考查。结果所制橄榄油微囊含油量达35%以上;在模拟胃液(0.1 mol.L-1盐酸,不含酶)中45 min溶出度为(89.7±1.4)%(n=14);通过光、热、湿稳定性考察表明,橄榄油微囊与液体橄榄油相比,稳定性提高。结论制得了囊形圆整,流动性良好,塑性强,粒径分布均匀,含油量高,溶出度达到中国药典要求,稳定性良好的橄榄油微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微囊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壳聚糖-阿拉伯胶布洛芬缓释微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柱来 王津 +1 位作者 陈崇泽 刘玉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 ,利用复凝聚法将布洛芬微囊化。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壳聚糖浓度为 0. 2 %、成囊pH为 4. 5、成囊温度为 4 5℃、搅拌速度为 2 0 0rpm。... 本文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 ,利用复凝聚法将布洛芬微囊化。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壳聚糖浓度为 0. 2 %、成囊pH为 4. 5、成囊温度为 4 5℃、搅拌速度为 2 0 0rpm。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 ,重现性好 ,工艺稳定 ,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 ,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布洛芬 制备工艺 体外溶出 缓释 胶布 壳聚糖 囊材 搅拌速度 重现性
下载PDF
中草药挥发油微囊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瑛 冯怡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2-415,共4页
关键词 中草药挥发油 微囊 综述
下载PDF
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技术的改良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艳艳 傅红兴 +5 位作者 王浙明 周贤用 许宇璐 汪大望 薛圣留 李校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胰岛的纯度和活性对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有很大影响。探讨一种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新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产量、活性好的胰岛。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只,体重250~300g,逆行胆总管灌注Ⅴ型胶原酶溶液,38℃水浴消化约15... 目的胰岛的纯度和活性对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有很大影响。探讨一种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新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产量、活性好的胰岛。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只,体重250~300g,逆行胆总管灌注Ⅴ型胶原酶溶液,38℃水浴消化约15min后,采用两种方法纯化胰岛细胞:A组采用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液,B组采用Ficoll-PaqueTMPLUS溶液。行双硫腙(dithizone,DTZ)染色鉴定胰岛并计算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 quantity,IEQ)、胰岛纯度,锥虫蓝染色检测胰岛活性。取B组胰岛用海藻酸钠-聚左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lysine/alginate,APA)包裹制备胰岛微囊,体外静止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微囊化和未微囊化胰岛的生物学活性。结果DTZ染色示胰岛呈猩红色,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胰岛边缘清晰,大部分直径为50~300μm。A、B组IEQ值分别为338.04±76.61和834.80±5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胰岛纯度分别为88.31%±2.67%和95.63%±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胰岛活率分别为67.40%±5.15%和86.0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APA微囊囊形呈完整圆形,大小均匀,微囊直径为1.5~2.0mm,每个微囊中包裹1~3个胰岛。葡萄糖刺激释放胰岛素实验显示,未微囊化胰岛和微囊化胰岛在低糖下的胰岛素分泌浓度分别为(5.53±1.64)ng/mL和(4.76±0.26)ng/mL,高糖下分别为(11.95±2.07)ng/mL和(14.34±3.18)ng/mL,高糖刺激下胰岛素释放量为低糖刺激的2倍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刺激指数分别为2.16±0.30和3.01±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oll-PaqueTMPLUS溶液作为纯化液分离纯化胰岛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胰岛产量高、纯度高等优点,获得的胰岛经微囊化或未微囊化体外培养均有良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分离纯 微囊 改良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口服型聚丙交酯胰岛素微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学毅 潘国敏 +4 位作者 吕泽 胡景胜 贝建中 贾军宏 王身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为保护胰岛素口服后不被肠道酶分解,用聚丙交酯包裹胰岛素制成口服型微囊(PLAMCI),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PLAMCI体外释药胰岛素测定用福林酚法。体内活性通过糖尿病大鼠口服后血糖变化反映。结果:体外释药实验显示PLAMCI自30... 目的:为保护胰岛素口服后不被肠道酶分解,用聚丙交酯包裹胰岛素制成口服型微囊(PLAMCI),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PLAMCI体外释药胰岛素测定用福林酚法。体内活性通过糖尿病大鼠口服后血糖变化反映。结果:体外释药实验显示PLAMCI自30min开始释药,6~10h已释放65%~80%,持续释药达108h。将释药后的上清液注入糖尿病兔,其中的胰岛素仍保持降血糖的生物活性。34只非空腹糖尿病大鼠口服PLAMCI(含胰岛素2.5mg),平均血糖下降(57±21)%,峰时为7~12h,持续作用(8±4)h,血糖下降幅度与剂量正相关。结论:PLAMCI保持了胰岛素生物活性,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型 胰岛素 聚丙交酯 微囊
下载PDF
微囊化海藻酸离子移变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益清 孙多先 +1 位作者 刘静怡 吕景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通过静电脉冲技术制备了海藻酸 -壳聚糖 -海藻酸 ( 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ACA是一种以聚电解质配合物为囊膜 ,以海藻酸钠离子吸附剂为囊心物的微胶囊型离子吸附体系 .扫描电镜测试表明 ,ACA吸附重... 通过静电脉冲技术制备了海藻酸 -壳聚糖 -海藻酸 ( 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ACA是一种以聚电解质配合物为囊膜 ,以海藻酸钠离子吸附剂为囊心物的微胶囊型离子吸附体系 .扫描电镜测试表明 ,ACA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是微胶囊囊内海藻酸凝胶化的过程 ,其解吸附过程是海藻酸凝胶转变成海藻酸溶液的过程 .与传统离子交换树脂相比 ,ACA对 Pb2 +的吸附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很强的富集能力和较低的极限吸附浓度 ,并且能够被多次重复使用 .ACA的离子交换速率比传统离子交换树脂快得多 ,离子交换过程中 ,交换离子和吸附剂海藻酸分子的相互扩散大大提高了离子交换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结构 性能 离子吸附剂 海藻酸 微囊 离子移变凝胶 壳聚糖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样大鼠脑内移植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的行为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军茂 薛毅珑 +6 位作者 齐增飞 王振福 李新建 崔忻 罗芸 李崇辉 王鲁宁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大鼠脑内移植的效果及微囊的作用。方法将微囊化或非微囊化BCC和空微囊分别移植于帕金森病(PD)样大鼠脑纹状体内,观察术后阿朴吗啡诱发大鼠异常旋转行为的变化;用蔗糖磷钾酸乙醛酸(S...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大鼠脑内移植的效果及微囊的作用。方法将微囊化或非微囊化BCC和空微囊分别移植于帕金森病(PD)样大鼠脑纹状体内,观察术后阿朴吗啡诱发大鼠异常旋转行为的变化;用蔗糖磷钾酸乙醛酸(SPG)荧光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组织中植入的BCC及微囊的状态。结果空囊组PD样大鼠异常旋转行为改变不明显(n=6,P>0.05);非微囊组16只PD样大鼠中9只大鼠移植后1周旋转圈数下降到移植前的44.0%~60.9%(P<0.01),移植6个月时仍有BCC在部分受体脑内存活,移植区有较明显的炎性反应,另有7只PD样大鼠移植后异常旋转行为无明显改善(P>0.05),其脑内未见存活的BCC,移植区有较明显的炎性反应;微囊组16只PD样大鼠移植后旋转圈数下降到移植前的17.6%~35.6%(P<0.01),移植后10个月时大鼠脑内仍存在大量存活的微囊化BCC,无明显的炎性反应。微囊化BCC移植改善PD样大鼠异常旋转行为的效果明显优于非微囊者(P<0.01)。结论BCC脑内移植可改善PD样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善与BCC在脑内的存活状态有关;海藻酸钠及多聚赖氨酸制作的微囊可降低异种B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脑内移植 BCC 微囊 牛嗜铬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