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寄主分化和季节分化的微卫星引物PCR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龚鹏 杨效文 +2 位作者 张孝羲 刘向东 陈晓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5-771,共7页
通过对棉蚜群体进行室外观察、室内培养和分子遗传标记的 DNA多态性分析 (用 3个微卫星序列为引物进行PCR)等研究 ,结果表明 :1 .冬寄主 (木槿、石榴和花椒 )上棉蚜种群分化较小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833~ 0 .91 7之间 ) ,而冬寄主种... 通过对棉蚜群体进行室外观察、室内培养和分子遗传标记的 DNA多态性分析 (用 3个微卫星序列为引物进行PCR)等研究 ,结果表明 :1 .冬寄主 (木槿、石榴和花椒 )上棉蚜种群分化较小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833~ 0 .91 7之间 ) ,而冬寄主种群和夏寄主 (棉花和南瓜 )种群之间有较大的分化 (种群相似性指数在 0 .589~ 0 .756之间 )。2 .棉蚜自然种群是由体色不变的生物型 (干母为黄色 ,其后代始终为黄色 )和体色可变型生物型 (干母为绿色 ,其后代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体色 )组成的混合种群。3.黄色小型蚜 (伏蚜 )来源于混合类群 ,但主要来自绿色干母多代选择分化的黄色后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微卫星引物 PCR DNA多态性 种群分化 寄主
下载PDF
鲤的微卫星引物对草鱼基因组分析适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林凯东 罗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运用微卫星DNA-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基因分型技术,选取已发表的28对鲤的微卫星引物,探讨鲤的引物用于草鱼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消除了影子带和异源核酸双链分子两类微卫星相关假阳性带对STR-PCR分析的干扰... 运用微卫星DNA-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基因分型技术,选取已发表的28对鲤的微卫星引物,探讨鲤的引物用于草鱼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消除了影子带和异源核酸双链分子两类微卫星相关假阳性带对STR-PCR分析的干扰。在此基础上,筛选出7对引物可在湘江野生草鱼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25%;其中的4对引物(约占总数的14.3%)在8尾湘江野生草鱼小群体中即检测到了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这些初步的结果表明鲤的微卫星引物可以用于草鱼基因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引物 草鱼 基因组分析 适用性 STR-PCR 微卫星DNA
下载PDF
铲鲟微卫星引物对中华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邵昭君 赵娜 +2 位作者 朱滨 周发林 常剑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7-584,共8页
将 2 1对铲鲟 (ScaphirhynchusplatorynchusRafinesque)的微卫星引物在中华鲟 (AcipensersinensisGray)基因组DNA上进行PCR扩增 ,1 4对 (约占 67% )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 ,其中有 1 0对 (约占 48% )表现为多态性 ,但只有 2对 ( 9 5 % )引... 将 2 1对铲鲟 (ScaphirhynchusplatorynchusRafinesque)的微卫星引物在中华鲟 (AcipensersinensisGray)基因组DNA上进行PCR扩增 ,1 4对 (约占 67% )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 ,其中有 1 0对 (约占 48% )表现为多态性 ,但只有 2对 ( 9 5 % )引物Spl 1 0 0和Spl 1 68的多态性较高 ,且带型清晰 ,可直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相关的研究。此外 ,对具有特异性扩增 ,但有Stutterband现象的 4对引物的部分可分离PCR产物进行了回收和测序 ,并对其中的 3对引物的序列进行了重新设计 ,最后得到两对可应用于中华鲟的引物As 1 0 0和Spl 1 70b。研究结果表明 ,对相近种的微卫星引物进行优化设计来获得一个物种的微卫星引物是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铲鲟 微卫星引物 中华鲟 适用性 引物重新设计
下载PDF
用微卫星引物PCR分析棉蚜不同蚜型的DNA多态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龚鹏 张孝羲 +1 位作者 杨效文 陈晓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 ,对棉蚜Aphisgossypii干母、干雌、孤雌蚜 (有翅迁飞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性母、性雌蚜和雄蚜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棉蚜的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之间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 ;②性母与性雌蚜和雄蚜的遗...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 ,对棉蚜Aphisgossypii干母、干雌、孤雌蚜 (有翅迁飞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性母、性雌蚜和雄蚜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棉蚜的有性蚜型和无性蚜型之间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 ;②性母与性雌蚜和雄蚜的遗传关系都十分接近 ,说明同一性母既产性雌蚜 ,也产雄蚜 ;③干母和干雌的遗传关系很近 ,但孤雌蚜已与二者有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蚜型 微卫星引物 PCR DNA多态性
下载PDF
人工诱导牙鲆异质雌核发育群体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伟 尤锋 +1 位作者 高天翔 张培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采集牙鲆成熟精、卵,通过紫外线照射精子和冷休克处理受精卵,经形态学和染色体计数检测获得了异质雌核发育牙鲆群体,采用筛选获得的10对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对该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为:10对引物中,Po91可能因为出现了无效等位... 采集牙鲆成熟精、卵,通过紫外线照射精子和冷休克处理受精卵,经形态学和染色体计数检测获得了异质雌核发育牙鲆群体,采用筛选获得的10对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对该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为:10对引物中,Po91可能因为出现了无效等位基因而没有扩增产物,其余9对引物全都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7对表现出多态性,其多态座位比例为77.8%,平均杂合度为0.3856,明显低于自然和养殖群体;在具多态性的7个基因座位上均发生了基因-着丝点之间的重组,重组率在42.6%~100%之间.通过抑制第二极体排出获得的牙鲆雌核发育群体在个体和群体水平尚具有一定的基因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微卫星标记分析 牙鲆 人工诱导 异质 遗传变异分析 无效等位基因 紫外线照射 染色体计数 微卫星引物 平均杂合度 多态性 扩增产物 多态座位 养殖群体 基因座位 群体水平 第二极体 受精卵 冷休克 形态学 着丝点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玄英实 姜文洙 +3 位作者 刘宪虎 程正海 Hee-Jong Koh 元东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利用68对SSR引物对91份粳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293个等位基因,平均4.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13,变动范围为0.022~0.825。RM333和RM206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分别为14、10;且PIC也最高,分别为0.825、0.805... 利用68对SSR引物对91份粳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293个等位基因,平均4.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13,变动范围为0.022~0.825。RM333和RM206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分别为14、10;且PIC也最高,分别为0.825、0.805。聚类和群体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日本、吉林省和日本的水稻品种间遗传距离都很小,分别为0.083、0.084、0.090,而辽宁省与吉林省、黑龙江省的水稻品种遗传基础有一些差异。9个地理来源的品种聚类结果,可分为5个大类群,黑龙江省、吉林省、日本和韩国形成第Ⅰ类群;北京和辽宁省归为第Ⅱ类群;中国台湾、云南省、美国分别为第Ⅲ、第Ⅳ和第Ⅴ类群。东北三省是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但遗传基础非常狭窄,要克服遗传脆弱性应从地理位置较远的国家或地区收集更丰富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东北三省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引物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微卫星引物对三角帆蚌的适用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7
作者 汪桂玲 王建军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是我国特有种,它形成的珍珠具有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等方面的优点,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本研究选取已发表的32对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在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进行PC... 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是我国特有种,它形成的珍珠具有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等方面的优点,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本研究选取已发表的32对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在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探讨太平洋牡蛎的引物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筛选13对引物可在三角帆蚌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41%);其中10对引物(占总数的31%)在洞庭湖三角帆蚌小群体中即检测到了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共出现40条多态性条带。10个位点杂合度大小在0.125到0.693之间,其中7个微卫星位点(Cgi10,Cgi22,Cgi24,Cgi26,Cgi29,Cgi30,Cgi32)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杂合度大于0.500,而其余3个微卫星位点(Cgi1,Cgi18andCgi25)杂合度小于0.500,为低度多态性位点。初步的结果表明,部分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可以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的分析,这为其它贝类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太平洋牡蛎 微卫星引物 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日本沼虾微卫星引物筛选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冯建彬 马克异 +2 位作者 李家乐 华雪铭 丁怀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8-695,共8页
采用(CT)15、(CA)15两种生物素标记及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太湖日本沼虾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120个微卫星克隆中83个位点的核心序列重复在10个以上,长度介于191~580bp,平均为311bp;重复类型中,(CA/GT)n及(AG/TC)n分别占59.09%及20.45%,... 采用(CT)15、(CA)15两种生物素标记及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太湖日本沼虾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120个微卫星克隆中83个位点的核心序列重复在10个以上,长度介于191~580bp,平均为311bp;重复类型中,(CA/GT)n及(AG/TC)n分别占59.09%及20.45%,还检测到(GC)n、(AAG)n、(ACAA)n和(GGCAGA)n等17种类型,包括25.75%完美型、20.45%非完美型和53.80%复合性。用其中12条微卫星引物扩增吴江、滨湖、宜兴和吴兴4个群体24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各位点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除Mni86、Mni103和Mni114外,其它群体位点大都表现出显著的杂合子缺失,4个群体的遗传分化为低度分化(FST<0.05),4个群体中97.58%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仅有2.4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吴江和吴兴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宜兴和滨湖群体亲缘关系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微卫星引物 筛选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鲸类微卫星引物对长江江豚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军红 郑劲松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6,共7页
微卫星在长江江豚 (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iaeorientalis)中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已发表的来自 6个鲸种的 2 3对微卫星引物对一个长江江豚群体DNA样本进行了微卫星扩增。结果表明其中有 7对引物在此群体中的扩增产物是... 微卫星在长江江豚 (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iaeorientalis)中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已发表的来自 6个鲸种的 2 3对微卫星引物对一个长江江豚群体DNA样本进行了微卫星扩增。结果表明其中有 7对引物在此群体中的扩增产物是稳定且多态的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 7对引物的扩增产物都具有AC或GT两碱基重复单元 ,从而证明了扩增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类 微卫星引物 长江江豚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ISSR和AFLP标记开发甜菜SSR引物 被引量:14
10
作者 牛泽如 杨文柱 +3 位作者 庞磊 田自华 邵金旺 史树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47-151,共5页
基于AFLP和ISSR标记原理,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离甜菜基因组微卫星引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构建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文库,ISSR引物扩增文库中两端含微卫星序列的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微卫星序列间... 基于AFLP和ISSR标记原理,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离甜菜基因组微卫星引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构建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文库,ISSR引物扩增文库中两端含微卫星序列的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微卫星序列间的引物IP1和IP2;(2)巢式PCR进行基因组步移,扩增IP2引物下游序列并测序,进而设计微卫星引物IP3,引物IP2和IP3即为SSR标记引物。对获得的SSR引物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SSR引物产率为16%,研究获得的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对于后续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和遗传连锁图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微卫星引物 ISSR-PCR ALFP-PCR
下载PDF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SR标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星 杨文香 +4 位作者 李亚宁 刘大群 闫红飞 孟庆芳 张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6-1159,共4页
选取小麦感叶锈病亲本Thatcher、6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开展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从13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亲本及TcLr19×ThatcherF2抗感... 选取小麦感叶锈病亲本Thatcher、6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开展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从13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亲本及TcLr19×Thatcher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Xgwm44,并获得了1个与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44139bp,此标记位点与Lr19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9cM。该研究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构建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抗叶锈病基因 小麦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微卫星分子标记 抗叶锈基因 近等基因系 微卫星引物 遗传背景 遗传距离 标记位点 遗传图谱 基因克隆 物理图谱 F2代 多态性 亲本
下载PDF
一个人工朱鹮种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雷初朝 范光丽 +2 位作者 张永德 邱荣斌 陈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0-656,共7页
利用蛋白质电泳、RAPD和微卫星DNA技术,对我国濒危保护动物———人工饲养朱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40只朱在前白蛋白(Pre)、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a)、运铁蛋白(Tf)共4个蛋白质位点上没有发现多态性。用40个随机引物对40只朱... 利用蛋白质电泳、RAPD和微卫星DNA技术,对我国濒危保护动物———人工饲养朱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40只朱在前白蛋白(Pre)、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a)、运铁蛋白(Tf)共4个蛋白质位点上没有发现多态性。用40个随机引物对40只朱进行RAPD分析,其中35个引物扩增出完全相同的RAPD带纹,仅筛选到5个多态性引物,朱群体的平均带纹相似率为0.86。利用其它物种的22对微卫星引物对30只朱的DNA进行检测,共筛选出4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扩增出13个等位基因。朱在这4对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376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382,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075。表明朱人工饲养群体的遗传多态性比发现之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蛋白质位点 RAPD 微卫星DNA 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人工饲养 平均等位基因数 RAPD分析 微卫星引物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国际鉴别寄主Spaldings Prolific中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海涛 郭玉华 +3 位作者 王悦冰 刘太国 蔺瑞明 徐世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74-1577,共4页
Spaldings Prolific是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和国内外重要抗源。以含有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SpP及其轮回亲本Taichung29为材料,用目的基因所在2B染色体上8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 Spaldings Prolific是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和国内外重要抗源。以含有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SpP及其轮回亲本Taichung29为材料,用目的基因所在2B染色体上8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发现用WMC441引物在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间稳定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经F2代群体162个抗、感单株检测证实,该片段位点与抗条锈病基因YrSpP连锁,遗传距离为10.9cM,确定WMC441为抗条锈病基因YrSpP的标记,并可用于该基因的检测和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病基因 YrSpP 微卫星标记 小麦条锈菌 鉴别寄主 生理小种 国际 近等基因系 微卫星引物
下载PDF
精子冷冻保存对大菱鲆后代遗传结构影响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松林 刘云国 季相山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91,共5页
用微卫星技术对大菱鲆冻精和鲜精受精鱼苗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间接地检验冷冻保存没有对精子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精子冷冻按三步法进行,冻后成活率为65%(对照为85%).精子在液氮中保存半小时后解冻授精,冻精受精率和孵化率与... 用微卫星技术对大菱鲆冻精和鲜精受精鱼苗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间接地检验冷冻保存没有对精子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精子冷冻按三步法进行,冻后成活率为65%(对照为85%).精子在液氮中保存半小时后解冻授精,冻精受精率和孵化率与鲜精的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用冻精和鲜精受精鱼苗各15条,且来自相同的父母本,这减少了亲本遗传结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10对微卫星引物的分析结果显示,15条鲜精受精大菱鲆苗共得到等位基因30个,基因型25个,杂合度为0.5747;15条冻精受精大菱鲆苗共得到等位基因30个,基因型25个,杂合度为0.5714.在鲜精受精大菱鲆和冻精受精大菱鲆的30个等位基因中,只有7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比较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大菱鲆 微卫星分析 精子 结构影响 等位基因 后代 遗传结构 微卫星技术 微卫星引物 分析比较 分析结果 基因型 杂合度 鲜精 冻精 三步法 成活率 孵化率 受精率 父母本 鱼苗 实验 授精 解冻 亲本
下载PDF
湖鲟微卫星引物在三种鲟鱼及杂交子代的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涛 王念民 +4 位作者 佟广香 曲秋芝 齐茜 索力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利用12对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微卫星引物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 Brandt)及三种杂交鲟进行种间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湖鲟... 利用12对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微卫星引物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 Brandt)及三种杂交鲟进行种间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湖鲟微卫星引物在六种鲟鱼中有较高的通用性,有6对引物(50%)在6种鲟鱼中扩增出PCR产物,但仅有4对在6种鲟鱼中得到清晰可辨且有多态性的条带,可以直接用来分析几种鲟鱼的遗传多样性和进行杂交鲟的辅助育种工作。其中,位点LS-68在三种纯种鲟鱼中的等位基因大小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三种纯种鲟鱼的分子标记位点;位点AfuG112在除施氏鲟外的其他鲟鱼中都得到特异扩增产物,可以用于检测施氏鲟群体的纯度(施氏鲟无带,怎么能用来检测纯度),人工辅助育种的品种选择;位点AfuG122仅在三种杂交鲟中得到清晰可辨的条带,可以作为区分杂交种与纯种的分子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微卫星引物 通用性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五种蚧虫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映平 马力 +1 位作者 薛皎亮 石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00-404,共5页
对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Fabricus)、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和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等5种蚧... 对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Fabricus)、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和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等5种蚧虫微卫星引物多态性扩增进行了研究。发现种间的聚类分析所反应的5个种间的亲缘关系,验证了它们在汤氏分类系统和Hodgson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并支持了Hodgson的蚧科分类系统;种内个体的聚类分析表明,日本龟蜡蚧和白蜡绵粉蚧种内所有个体聚到了一起;分布在同一地区并且寄生于同一寄主的日本龟蜡蚧和角蜡蚧两个虫种间无明显的个体混合聚类;同一地区的朝鲜毛球蚧和瘤大球坚蚧种间存在明显的个体混合聚类。由Nei和Shannon遗传多态性指数分析表明,两种指数反映5种蚧虫的种间遗传多样性趋势基本一致,即:按种内遗传分化程度从大到小为日本龟蜡蚧>朝鲜毛球蚧>角蜡蚧>瘤坚大球蚧>白蜡绵粉蚧;种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明显低于种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蚧虫 基因组DNA 亲缘关系 微卫星引物
下载PDF
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分析及引物筛选
17
作者 刘雅璐 叶冬梅 +3 位作者 包文泉 林涛 范宇阳 张素毓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6-3653,共8页
本研究旨在为蒙古莸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对濒危稀有种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本研究下载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进行cpSSR分析。利用MISA软件全面搜索蒙古莸叶绿体基因... 本研究旨在为蒙古莸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对濒危稀有种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本研究下载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进行cpSSR分析。利用MISA软件全面搜索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并对其分析;运用Primer Premier 3.0设计并筛选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用于后续研究。在全长151 707 bp的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1个cpSSR位点,位点间平均分布距离为4 893.77 bp,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为主,且主要分布于LSC区,占SSR位点总数的74.19%;其次是四核苷酸重复,分布于LSC及SSC两区,占SSR位点总数的19.35%,分布最少为三核苷酸,仅占总位点数的3.23%。将所有31个位点合成31对叶绿体微卫星引物,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最终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此外,挑选多态性好的马鞭草EST-SSR引物,扩增结果产生非特异性条带,且与马鞭草扩增片段范围相差较大。基于软件的参数设置,单核苷酸重复数量占比最多,三核苷酸重复占比最少;从31对引物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扩增率达100%,多态率为26%;此外,马鞭草与蒙古莸的扩增条带范围相差较大,说明二者有较大差异的遗传背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为后续蒙古莸的种质鉴定、系统发育、群体遗传进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蒙古莸 叶绿体基因组 SSR分子标记 微卫星引物
原文传递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SSR引物开发及特性(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占洋 王兆山 +2 位作者 李云晓 饶国栋 张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翅果油树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适用于翅果油树的SSR引物,并在2个翅果油树群体进行多态性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20对引物中有19对是多态且选择中性的SSR引物,其中引物CGY19表现单态,仅有一个位点显示Hardy-Weinberg... 翅果油树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适用于翅果油树的SSR引物,并在2个翅果油树群体进行多态性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20对引物中有19对是多态且选择中性的SSR引物,其中引物CGY19表现单态,仅有一个位点显示Hardy-Weinberg平衡的偏离(P〈0.01),在2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连锁不平衡现象;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9个,平均为4.225个,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900和0~0.847。利用开发的19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个翅果油树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其平均遗传多样性水平为97.37%,说明翅果油树濒危的原因并不是遗传多样性水平丧失;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3 1,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这可能是由于种群之间的基因流(Nm=32.081 8)较大的结果,这也是2个翅果油树种群遗传相似度高的原因。这些特异性引物的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将对翅果油树的交配系统、遗传结构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翅果油树种质资源的取样策略、保护和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树 微卫星引物 遗传结构 保护和利用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微卫星筛选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长洪 张敏莹 +4 位作者 刘凯 徐东坡 段金荣 周彦锋 施炜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975,共5页
为了解长江野生暗纹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采用已发表的16对红鳍东方鲀微卫星引物对暗纹东方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微卫星引物(占总数62.5%)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利用这10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长江常熟江段30尾暗纹东方... 为了解长江野生暗纹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采用已发表的16对红鳍东方鲀微卫星引物对暗纹东方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微卫星引物(占总数62.5%)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利用这10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长江常熟江段30尾暗纹东方鲀群体进行扩增分析,共获得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在2到10之间,平均为5.1。10个位点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820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92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30 0。8个位点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5),2个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野生暗纹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群结构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 微卫星引物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DNA引物的筛选和Tm值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先菊 王艳蓉 +4 位作者 高子琪 代小伟 佟巍 张丽芳 刘云波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通过对近交系小鼠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Tm值优化研究,以探索小鼠DNA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32对位于小鼠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引物,用PCR扩增方法对常用C57BL/6、C3H、BALB/c、DBA/2、129、FVB及SCID近交系小鼠DNA多态性进行扩增... 目的通过对近交系小鼠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Tm值优化研究,以探索小鼠DNA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32对位于小鼠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引物,用PCR扩增方法对常用C57BL/6、C3H、BALB/c、DBA/2、129、FVB及SCID近交系小鼠DNA多态性进行扩增和电泳分析,并对其中25对引物的Tm值进行优化。结果 25对引物可稳定扩增,2对引物在不同品系小鼠间表现为单态性,23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呈多态性,10对引物呈显著多态性(3~4个态性)。结论所筛选和优化的25对微卫星引物,对不同品系小鼠DNA可稳定扩增,其电泳结果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可反映不同品系小鼠的遗传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小鼠 微卫星引物 Tm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