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对比传统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
1
作者 高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129-130,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塘厦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观察组行微创经...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塘厦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疗法,能够有效减小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并显著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 微创复位固定 胫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力涛 杨智 +4 位作者 张景锋 寇峰 李超凡 张凯 张世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71-74,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宝鸡高新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4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20例,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比较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宝鸡高新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4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20例,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20例,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固定单根肋骨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rince-henr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固定单根肋骨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及出院当天,试验组的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及出院当天,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肋骨骨折复位固定 传统开放手术 肋骨环抱器 多发肋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斌 黄晓生 +1 位作者 谭维义 詹振鹏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跟骨骨折随机分2组,微创组和切开固定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跟踪随访并采用AOF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12~60... 目的观察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跟骨骨折随机分2组,微创组和切开固定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跟踪随访并采用AOF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12~60个月,微创组疗效优良率为96.6%(28/29),明显高于切开固定组的72.4%(21/29)(P<0.05)。微创组有1例(3.4%)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开固定组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2例,术后发生感染、局部肿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8%。结论切开钢板内固定较为牢靠,可应用于关节面粉碎严重的跟骨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口小,效果满意,软组织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海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求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开... 目的探求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Gissane角均较术前低,Bohler角较术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各影像学参数、远期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获取与传统手术相似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固定 足部功能
下载PDF
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邱皓 张年春 +2 位作者 李磊 朱建华 董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397个跟骨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坏死及切口裂开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优良率及术后跟骨高度、宽度和长度恢复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少、神经损伤风险低及切口引流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跟骨关节骨折 微创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META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丁荣攀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0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T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T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1.06±12.35) 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6.79±10.16) min、切口长度(5.70±1.52) cm、下床时间(4.06±1.25) d、完全负重时间(101.96±20.41) d、骨折愈合时间(97.62±14.19) d,短于对照组,放射学评分(14.95±1.16)分、主观评分(24.16±2.13)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屈膝最大角度(130.79±12.26)°、伸膝最大角度(-0.68±0.15)°,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2、 17.217、 21.943、 8.223、 3.270、 5.831、 9.518, 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肽Y (NPY)(170.09±30.52) pg/mL、前列腺素E2(PGE2)(126.38±22.36) pg/mL及P物质(SP)(5.71±1.24)μ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5.162、4.00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TPF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骨折愈合快速,抑制疼痛应激反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治疗TPF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微创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保荣 朱绍琼 +3 位作者 黎清交 周加平 张观辉 范星华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行...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行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微创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庆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引导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膝关节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2例...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引导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膝关节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5%,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引导 微创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肌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金思华 沈浩 朱彦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分析对其肌力、膝关节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分析对其肌力、膝关节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与患侧肿胀值、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肢肿胀值、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0级和1级肌力分级均为0例,观察组2级低于对照组,5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创伤性较低,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术后肌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微创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术 肌力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赞安 杜异凡 邝欢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7例,参照组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7例,参照组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行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足功能恢复优良率、跟骨交叉角、跟骨结节关节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跟骨交叉角、跟骨结节关节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跟骨交叉角、跟骨结节关节角较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低于参照组的21.62%(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固定 跗骨窦切口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小明 罗雪平 +2 位作者 王毅 朱晓川 王欣宇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治疗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内固定,观察组...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治疗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内固定,观察组实施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足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足踝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跟骨骨折治疗中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术式,可减少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杰 张周渝 +1 位作者 刘林鑫 段寒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56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利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56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利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9.47±8.56)min、切口长度(5.74±1.27)cm、住院时间(8.37±2.4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73±12.65)min、(17.48±2.66)cm、(14.27±3.53)d,术中出血量(52.65±7.47)ml、术后引流量(32.65±5.33)ml均少于对照组的(125.65±16.48)、(63.27±9.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可更快的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复位固定 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云鹏 郝信 裴晓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377-137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15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15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巫松辉 陈海波 +2 位作者 陈志云 温财源 陈晓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例)和研究组(16例)。研究组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因个人原因进行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例)和研究组(16例)。研究组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因个人原因进行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s角;术后骨折愈合率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术后,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s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Bohler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对照组手术前后Gissan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伤口并发症。结论:与保守治疗比较,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足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跟骨骨折 足部功能 微创复位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辉林 鲍玲 +1 位作者 胡文帅 赵进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是2017年3月—2019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将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探究组的25例患者接受的是膝关节镜引导微创... 目的观察和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是2017年3月—2019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将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探究组的25例患者接受的是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的24例接受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并且术中出血量少,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胫骨平台 骨折 微创复位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的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小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用经跗骨窦入路的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29)。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跟骨外侧... 目的:探讨用经跗骨窦入路的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29)。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的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其跟骨解剖结构、足踝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Bolher角、Gissane角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用经跗骨窦入路的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足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363-0364,共2页
探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 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到 2021 年 10 月期间我院 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其中对... 探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 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到 2021 年 10 月期间我院 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40 例,研究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VAS 评分、住院 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与切开 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相比,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而更具临床推广 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分析
18
作者 巫松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7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复位内固定在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86例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 目的:分析微创复位内固定在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86例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跟骨解剖参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可缩短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复位固定 老年性 SandersⅡ型 SandersⅢ型 Bohler角 Gissane角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重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我院FTP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我院FTP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FTP患者,可有效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固定 FTP 骨折愈合时间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江东 丁舒晨 +3 位作者 张弢 董千峰 符楚迪 屈婷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胫骨平台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的一种,一般由砸伤、高空坠落、撞击或者交通事故等造成,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等症状,严重者会累及血管神经,导致畸形或者活动障碍等[1]。胫骨平台骨折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会出现关节僵硬、创伤性关... 胫骨平台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的一种,一般由砸伤、高空坠落、撞击或者交通事故等造成,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等症状,严重者会累及血管神经,导致畸形或者活动障碍等[1]。胫骨平台骨折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会出现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临床上对胫骨平台骨折常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无法对关节腔内损伤情况进行详尽探查及精确修复,故患者膝关节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中可能因过度剥离骨膜影响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