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1
作者 孙翠翠 刘金凤 +2 位作者 吴爱华 刘玉晔 刘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经LISA技术注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氧饱和度、脑血氧定量指数、脑氧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转化生长因子β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微创注入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脑代谢指标,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磷脂注射液 咖啡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间歇正压通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2
作者 王娜 曹亚芹 卢秀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正压通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间歇正压通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在采用LISA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均包含鼻部损伤、肺出血、呼吸机相关肺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7.32%,3/41)低于对照组(24.39%,10/41),P<0.05。结论在LISA治疗NRDS患儿的基础上进行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正压通气 布地奈德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影响经胃管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连喜院 郭会萍 +3 位作者 关楠 张建成 唐建辉 何康康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改良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经胃管LISA技术治疗。按照是... 目的:探讨影响经改良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经胃管LISA技术治疗。按照是否需要再插管通气,分为有效组68例,无效组12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治疗过程等数据。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无效组早产儿、双胎/多胎妊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明显高于有效组(χ^(2)=8.162、7.843、7.517、9.461,均P<0.05);无效组糖皮质激素比例明显低于有效组(χ^(2)=9.043,P<0.05);无效组胎龄、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生后72 h红细胞比容、pH值、O2分压明显低于有效组(χ^(2)=2.639、4.036、5.020、4.130、2.160、2.156、4.326,均P<0.05);无效组胸部X线(重度)、CO2分压明显高于有效组(χ^(2)=11.060、11.060,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2.063,P=0.003)、糖皮质激素(OR=0.846,P=0.001)、1 min Apgar评分(OR=0.460,P=0.015)、胸部X线等级(OR=0.552,P=0.006)均是NRDS的影响因素。结论:糖皮质激素为影响LISA技术治疗疗效的保护因子,而胎龄、1 min APgar评分、胸部X线等级是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下载PDF
评价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先寨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采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治... 目的评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采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治疗,实验组患儿在INSURE技术基础上加用LISA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36.87±2.28)mm Hg(1 mm Hg=0.133 kPa)、氧分压(98.15±5.54)mm Hg、氧合指数(369.13±36.85)mm Hg及血氧饱和度(97.83±14.29)%均优于对照组的(40.13±2.33)mm Hg、(80.61±6.67)mm Hg、(317.25±30.91)mm Hg、(87.52±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漏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出血、视网膜病变(ROP)、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RDS患儿采用LISA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气管插管-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
下载PDF
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思钧 庄泽吟 陈淑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7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究经胃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LISA技术的优势。方法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LISA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经气... 目的探究经胃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LISA技术的优势。方法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LISA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32.02±1.5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0.52±1.65)mm Hg,氧分压(97.52±1.52)mm Hg、血氧饱和度(97.60±1.51)%高于对照组的(79.05±1.52)mm Hg、血氧饱和度(88.5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同时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促进患儿早期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
下载PDF
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彭定华 揭旭辉 何贤华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NRDS 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LISA技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NRDS 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LISA技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表现,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气指标水平,观察患儿并发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疗持续时间(78.94±23.32)h、呼吸机使用时(97.18±30.24)h、呼吸暂停次数(4.18±1.46)次、住院时间(18.75±4.95)天分别较对照组(102.73±31.19)h、(129.34±35.85)h、(7.94±2.14)次、(23.62±6.39)天显著缩短和减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89±0.62)%、氧分压(90.89±5.17)mmHg、氧合指数(257.18±28.41)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95.23±1.18)%、(82.89±7.24)mmHg、(213.62±25.84)mmol/L;而二氧化碳分压(34.15±1.1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40.18±2.17)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更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氨溴索 血气状况
下载PDF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丽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用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用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 目的:探讨用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用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患儿采用LISA技术联合NCPAP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儿采用INSURE技术联合NCPAP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iO_(2)、PaC0_(2)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a0_(2)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INSURE技术联合NCPAP相比,用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胃管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经气管插管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艳红 梁桂娟 +4 位作者 贾美云 李远征 康珈宁 张会敏 闫安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联合不同时间点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技术(L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RDS早产儿5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早期LISA组(n...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联合不同时间点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技术(L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RDS早产儿5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早期LISA组(n=30)及补救性LISA组(n=28)。早期LISA组给予DuoPAP辅助呼吸,将胃管置入气管内,PS缓慢经胃管注入,注入时由DuoPAP辅助呼吸,注入完毕后拔出胃管,继续DuoPAP辅助呼吸;补救性LISA组患儿给予DuoPAP辅助呼吸,若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将胃管置入气管内,补救性将PS缓慢经胃管注入,注入完毕后拔出胃管,继续Duo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记录气胸、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颅内出血(ICH)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机械通气需求比例、无创通气时间、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气胸、BPD及ICH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性LISA组住院费用低于早期LI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补救性LISA技术可有效缓解呼吸窘迫,降低住院费用,且未增加气漏、BPD、颅内出血发生率,未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下载PDF
LISA、NCPAP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9
作者 牛玉春 马秋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呼吸机参数数值、血气分析、炎症因...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呼吸机参数数值、血气分析、炎症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116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依据患儿接受治疗方式不同进行研究分组,其中接受LISA、NCPAP基础治疗50例为对照组患者,而接受LISA、NCPAP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治疗66例为研究组患者,对两组的治疗结果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较短(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相关性并发症的几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BMP-7、CC16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LISA、NCPAP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作为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并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炎症因子等并发症的几率,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微创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 呼吸机相关性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