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元御容 被引量:21
1
作者 尚刚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59,共29页
御容,所指为帝后肖像,用于供奉、祭祀以及瞻仰,所有者可以是皇家,也能是臣下。本文讨论的主题是蒙元皇家的本朝先帝、先后肖像[1],拟解说它们的制作、形制,不同做法的文化差异、可能的遗存及其制作年代等,同时也概述了时代更早的御容和... 御容,所指为帝后肖像,用于供奉、祭祀以及瞻仰,所有者可以是皇家,也能是臣下。本文讨论的主题是蒙元皇家的本朝先帝、先后肖像[1],拟解说它们的制作、形制,不同做法的文化差异、可能的遗存及其制作年代等,同时也概述了时代更早的御容和元代非皇家的御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元朝 皇帝肖像 奉安场所
原文传递
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 被引量:6
2
作者 夏玉润 《紫禁城》 2008年第4期192-203,共12页
传世的朱元璋画像有一俊一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两者对朱元璋的诠释可谓天悬地隔,一龙一猪。实际上,圆脸俊像是官方、正史的化身,长脸丑像是民间、野史的想象。明朝皇帝的画像在明清两代藏于宫内。《大明会典》卷89的"景神殿"... 传世的朱元璋画像有一俊一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两者对朱元璋的诠释可谓天悬地隔,一龙一猪。实际上,圆脸俊像是官方、正史的化身,长脸丑像是民间、野史的想象。明朝皇帝的画像在明清两代藏于宫内。《大明会典》卷89的"景神殿"条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世庙正殿曰景神殿,寝殿曰永孝殿,奉藏祖宗帝后御容于其中。"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卷18"景神殿"条曰:"景神殿在太庙东北,奉藏列圣御容……每岁六月六日,本寺吉服诣太庙暨景神殿晒晾。"吴长元的《宸坦识略》卷2"大内"条记载:"列代帝后图像,前明储于内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画像 明太祖 皇帝 五岳 明王朝 黑子 大麻子 民间传说
下载PDF
论宋代的御容及奉祀制度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兴亮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3期20-26,31,共8页
奉安、祭祀御容是宋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在此期间,国家对御容的绘制,奉安地点、奉安程序以及日常祭祀的规格、等级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御容的奉安与祭祀亦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其一方面为社会孝行思想的传播有所帮助;另一方面... 奉安、祭祀御容是宋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在此期间,国家对御容的绘制,奉安地点、奉安程序以及日常祭祀的规格、等级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御容的奉安与祭祀亦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其一方面为社会孝行思想的传播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它因被视为皇权的载体,发挥着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宋辽之间的御容交聘活动,则为双方长期和平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奉安 祭祀
原文传递
宋代御容供奉与玉清昭应宫、京师景灵宫的礼仪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汤勤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宋朝御容供奉自太祖开始,与佛道关系极为密切,实为追荐祈福。到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祭奠御容采用国家礼仪形式,列入国家礼典,但它与原庙性质不同。神宗元丰五年(1082)按照原庙之制,将景灵宫扩建成十一殿,施行朝飨之礼,使景灵宫演变... 宋朝御容供奉自太祖开始,与佛道关系极为密切,实为追荐祈福。到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祭奠御容采用国家礼仪形式,列入国家礼典,但它与原庙性质不同。神宗元丰五年(1082)按照原庙之制,将景灵宫扩建成十一殿,施行朝飨之礼,使景灵宫演变为原庙。宋代供奉过御容的宫观还有太清宫和玉清昭应宫。御容奉安仪式与朝谒仪式不同,奉安仪式采用较多佛道仪式,一般委派大臣主持;而朝谒则少量采用佛道仪式,大多是皇帝亲自祭奠。大中祥符九年(1016)仪制是最初的荐献仪制,相对简单,而徽宗政和时期仪制十分繁杂。宫观中供奉御容用素洁之馔,这与其他国家祭祀礼仪用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玉清昭应宫 景灵宫 礼仪
下载PDF
清代皇帝御容安奉制度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瑾 《故宫学刊》 2015年第2期192-220,共29页
御容在封建社会中专指帝后画像。自隋唐后,皇室中就有供奉本朝帝后御容的传统,他们的画像或藏于宫中别殿,或置于寺观净宇。清朝仍沿袭前代安奉帝后御容的传统,并将其制度化。清帝将本朝皇帝御容固定安奉在景山寿皇殿,畅春园恩佑寺,圆明... 御容在封建社会中专指帝后画像。自隋唐后,皇室中就有供奉本朝帝后御容的传统,他们的画像或藏于宫中别殿,或置于寺观净宇。清朝仍沿袭前代安奉帝后御容的传统,并将其制度化。清帝将本朝皇帝御容固定安奉在景山寿皇殿,畅春园恩佑寺,圆明园安佑宫,避暑山庄永佑寺、绥成殿和盛京凤凰楼。乾隆初年雍和宫中曾奉有雍正帝御容,杭州圣因寺自雍正朝开始供奉康熙帝御容。在清代的宗庙祭祀中,御容与神牌虽属不同,但两者供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朝在吸取前代频奉御容的教训后,对本朝御容的安奉地点及数量都加以限定。今日在故宫博物院内藏有大量清宫传世至今的帝后"御容",将这些珍贵的馆藏绘画与清末民初记录御容的文字档案相对比,更可发现宫中所藏御容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流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寿皇殿 宫廷绘画
原文传递
辽代御容及其奉安制度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艳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181,共5页
辽代美术遗存主要以墓室壁画为主,至于纸帛绘画除了《卓歇图》、《骑射图》等之外,其它作品只见于零星的文献记载。但作为人物肖像绘写、绘塑、雕刻和铸造的辽代御容,其制作无论材质、数量,还是祭拜供奉的场所、礼仪等,在辽的政治生活... 辽代美术遗存主要以墓室壁画为主,至于纸帛绘画除了《卓歇图》、《骑射图》等之外,其它作品只见于零星的文献记载。但作为人物肖像绘写、绘塑、雕刻和铸造的辽代御容,其制作无论材质、数量,还是祭拜供奉的场所、礼仪等,在辽的政治生活和民族信仰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辽代御容,不仅能进一步还原辽统治者本来面貌,而且为辽代美术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质 供奉 祭拜
下载PDF
美术史研究中的宋辽御容往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鹏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8,161,共13页
宋辽文献中,有关双方御容往来的记载十分丰富,在当时引发了朝野的相关讨论与争辩。本文从美术史视角探讨其中的御容像、画家、御容样式以及窃写、相术等理论与创作的问题,昭示其对后世人物肖像画艺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宋朝 辽朝 默写
原文传递
辽代的御容及辽宋间御容交聘活动考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兴亮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奉安、祭祀御容是辽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就制度层面而言,其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及北宋御容奉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根据契丹民族风俗在一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同时,围绕御容,辽宋之间曾展开一系列的交聘活动,这些活动是双方交往的重... 奉安、祭祀御容是辽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就制度层面而言,其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及北宋御容奉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根据契丹民族风俗在一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同时,围绕御容,辽宋之间曾展开一系列的交聘活动,这些活动是双方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辽宋间政治的发展作用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北宋 交聘
下载PDF
金代御容及奉安制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云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8,共10页
相对于辽代而言,金代美术遗存较多,主要以寺院和墓室壁画为主,至于纸帛绘画现存作品数量十分有限,个别作品,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作为皇室人物肖像绘写的金代御容,文献记载中的数量之多、奉安场所之集中、奉迁仪式之规范,都反映出御... 相对于辽代而言,金代美术遗存较多,主要以寺院和墓室壁画为主,至于纸帛绘画现存作品数量十分有限,个别作品,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作为皇室人物肖像绘写的金代御容,文献记载中的数量之多、奉安场所之集中、奉迁仪式之规范,都反映出御容在金代宫廷生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同为少数民族的辽代御容相比,金代主要为绘写类,材质相对单一,但所绘御容对象范围扩大、形式丰富,极大地拓展了唐宋辽以来的御容表现,为元明清御容的繁荣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研究金代御容,不仅能进一步廓清金代宫廷生活的历史面貌,而且为金代美术的整体研究拓展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质 对象 样式 奉安 奉迁
原文传递
臺北故宫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陳元 《中国文化》 CSSCI 2016年第2期137-153,共17页
本文從文本和圖像數據出發以研究自宋以降漢族與少數民族政權對王朝正統性的不同闡釋。自秦以降,中國王朝多以五行相生來解釋本朝取代前朝的正統性,并同時以五行理論的五行與五色的對應關係來選擇王朝的服色,如宋朝取火運以繼後周之木德... 本文從文本和圖像數據出發以研究自宋以降漢族與少數民族政權對王朝正統性的不同闡釋。自秦以降,中國王朝多以五行相生來解釋本朝取代前朝的正統性,并同時以五行理論的五行與五色的對應關係來選擇王朝的服色,如宋朝取火運以繼後周之木德,并服色尚赤。同時,與宋朝并存的契丹、女真、蒙古三個北方民族建立的遼、金、元政權也學習中原王朝的五行理論,分别選取了水德、土德、金德爲各自的德運,挑戰了以漢民族本位的正統王朝世系:遼朝的水德生後晋的金德,挑戰了後晋之後的後周與宋的正統性;金朝雖未選取繼承遼朝德運,但其所取土德生自宋朝的火德,是以此證明金亡北宋後已完成中華德正統朝代更迭,而宣布南渡的南宋王朝爲僞政權;元朝服色尚白,所取的金德生自同爲非漢民族建立的金代的土德,以此證明其取中國正統自金代而非南宋。金、元所建立的王朝世系後被漢族建立的明朝否定,從明朝帝王畫像所服黄色看出明朝最终選定了生自宋朝的火德的土德,從而完全跳過了三個非漢民族政權,恢復了漢族王朝的世系延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統 五行 德運 王朝更迭 北方民族
原文传递
元代帝后肖像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明达 《暨南史学》 2005年第1期197-215,共19页
肖像画是传统的画科之一,在元代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帝后肖像画则是元代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元代有一套严整的御容绘制和祭祀制度,产生了一些成就卓著的御容画家,有不少作品遗存至今,是我国古代帝后肖像画作中的珍品。本文对若干... 肖像画是传统的画科之一,在元代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帝后肖像画则是元代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元代有一套严整的御容绘制和祭祀制度,产生了一些成就卓著的御容画家,有不少作品遗存至今,是我国古代帝后肖像画作中的珍品。本文对若干宫廷肖像画家的生平事迹做深入探索,以此为基线,对元代宫廷肖像画做综合研究,并延伸到为明太祖画像的几位画家上,以见元肖像画家之余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神 写真 神殿 刘贯道 李肖岩
原文传递
清代内府《乾隆帝朝服像》轴的作者及其画法辨析 兼谈十八世纪下半叶中国西洋画法的流传
12
作者 张震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39,共12页
主要活动在18世纪下半叶的画家陆灿,有关的画史记载比较多,关于他的绘画和生平已经有详细深入的研究。他籍贯为娄东(今太仓市),长期寓居苏州,曾经两次短暂进入乾隆内府绘制乾隆帝、六世班禅等人的肖像。因为画御容的画家一般不落款,宫... 主要活动在18世纪下半叶的画家陆灿,有关的画史记载比较多,关于他的绘画和生平已经有详细深入的研究。他籍贯为娄东(今太仓市),长期寓居苏州,曾经两次短暂进入乾隆内府绘制乾隆帝、六世班禅等人的肖像。因为画御容的画家一般不落款,宫廷档案记载了他较多的作品,他却没有留下一幅与记录明确对应的绘画。笔者发现了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乾隆帝朝服像》与有关陆灿绘制乾隆帝御容的一则记录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乾隆帝 西洋画法 六世班禅 朝服 乾隆内府 十八世纪
原文传递
宋代复兴礼制下的御容肖像画服饰--以故宫南薰殿奉藏画像为例
13
作者 石钊钊 《美术大观》 2022年第7期62-67,共6页
故宫南薰殿奉藏画像是现存古代帝后御容最正统、最完备的传世绘画群,其中所包含的古代服饰、宫廷陈设等内容皆为研究当时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宋代文献中有关服饰与纺织记载颇为丰富,但存世的纺织服饰文物却非常稀有。随着近年来科学... 故宫南薰殿奉藏画像是现存古代帝后御容最正统、最完备的传世绘画群,其中所包含的古代服饰、宫廷陈设等内容皆为研究当时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宋代文献中有关服饰与纺织记载颇为丰富,但存世的纺织服饰文物却非常稀有。随着近年来科学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宋代墓葬出土的纺织服饰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出土绘画与纺织文物实物资料为引,结合文献证据,试图展现宋代复兴礼制下的南薰殿奉藏宋代帝后画像的形态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薰殿画像 出土服饰 藏经洞绘画
下载PDF
20世纪初慈禧肖像的对外宣传及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丽慧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慈禧肖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探讨在清末新政中,以慈禧个人肖像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以及这些肖像在中西方交流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误读。本文认为,慈禧肖像的预设观众,在20世纪前后发生了转变,这一...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慈禧肖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探讨在清末新政中,以慈禧个人肖像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以及这些肖像在中西方交流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误读。本文认为,慈禧肖像的预设观众,在20世纪前后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的重要历史背景就是清末新政。然而,经由现代大众媒体的图像复制和宣传,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肖像的跨文化传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之被误读、甚至被革命党人利用,见证并介入了晚清改革的失败和清政府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禧肖像 清末新政 摄影 清宫油画 世博会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故事:元朝御容
15
作者 尚刚 《书城》 2017年第11期41-47,共7页
御容本指皇帝、皇后的肖像,不过,蒙元时代情况特殊,也会表现若干重要的皇室成员。元朝的御容已经大量佚失,流传至今的只有二十四幅小型的肖像。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二十三幅,分别保存于《元朝帝像》《元后像》两本册页,其中,帝像八幅,后像... 御容本指皇帝、皇后的肖像,不过,蒙元时代情况特殊,也会表现若干重要的皇室成员。元朝的御容已经大量佚失,流传至今的只有二十四幅小型的肖像。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二十三幅,分别保存于《元朝帝像》《元后像》两本册页,其中,帝像八幅,后像十五幅,它们原为南薰殿的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皇室成员 南薰殿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像 八幅 忽必烈 四幅 册页
原文传递
遼朝墩官芻議
16
作者 關樹東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2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遼史·禮志》見有矮墩官、可矮墩官〔1〕。卷五〇《禮志二·凶儀》'喪葬儀'謂,道宗崩,天祚皇帝服斬衰,'皇族、外戚、使相、矮墩官及郎君服如之,餘官及承應人皆白枲衣巾以入,哭臨'(839—840頁)。卷五三《禮志... 《遼史·禮志》見有矮墩官、可矮墩官〔1〕。卷五〇《禮志二·凶儀》'喪葬儀'謂,道宗崩,天祚皇帝服斬衰,'皇族、外戚、使相、矮墩官及郎君服如之,餘官及承應人皆白枲衣巾以入,哭臨'(839—840頁)。卷五三《禮志六·嘉儀下》'冬至朝賀儀'載,皇太后與皇帝、皇后率臣僚拜於先帝御容殿,'可矮墩以上上殿'陪拜。同卷'立春儀'稱:'皇帝出就內殿,拜先帝御容。北南臣僚丹墀內合班,再拜。可矮墩以上入殿,賜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族 皇帝 北南 禮志 遼朝墩 臣僚 先帝
下载PDF
古代画院·画家及其职能
17
作者 曲春林 《美术大观》 2006年第8期66-67,共2页
  画院是在某一区域征集较有成绩的画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云集一处,进行艺术创作,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群体或阶层审美需要的专门机构.据文献记载,有政府出面设置专门机构,征招各种美术人才进行艺术创作始于殷商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专门...   画院是在某一区域征集较有成绩的画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云集一处,进行艺术创作,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群体或阶层审美需要的专门机构.据文献记载,有政府出面设置专门机构,征招各种美术人才进行艺术创作始于殷商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专门为诸侯作画的或制作精美工艺品的匠人被称为"史"和"客",大多为奴仆和画工,社会地位比殷商时期工奴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院 画家 美术家 美术创作 艺术创作 画工
下载PDF
庙见礼、朝见礼
18
《紫禁城》 2006年第8期107-109,共3页
新娘子过门后的第—件事婚后礼俗表明的是女子新型家庭关系的成立,即新娘成为男家真正的一名成员。经过洞房合卺诸礼,男女双方结拜而成夫妇,但作为嫁到男家的女子必须到夫家家庙祭奠祖先,以求得男方祖先神灵对新妇的接纳,否则不能成为... 新娘子过门后的第—件事婚后礼俗表明的是女子新型家庭关系的成立,即新娘成为男家真正的一名成员。经过洞房合卺诸礼,男女双方结拜而成夫妇,但作为嫁到男家的女子必须到夫家家庙祭奠祖先,以求得男方祖先神灵对新妇的接纳,否则不能成为夫家成员,生前没有祭祀的资格,死后也不会有被祭祀的资格。这被称为“庙见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庄文皇后 皇太后 清代皇帝 喜神 新娘子 顺治帝 婚礼 康熙帝 婚后
下载PDF
《元世祖出猎图》流传考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晓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5,共9页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轴)是一幅以描述元世祖忽必烈游猎活动为主题的蒙元宫廷画,颇为著名,一直备受蒙元史及美术史学者关注。然而关于这幅图像的历史流传过程,目前却很少有人探讨。本文从书画流传史的角度对《元世...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轴)是一幅以描述元世祖忽必烈游猎活动为主题的蒙元宫廷画,颇为著名,一直备受蒙元史及美术史学者关注。然而关于这幅图像的历史流传过程,目前却很少有人探讨。本文从书画流传史的角度对《元世祖出猎图》做了一番考证,通过将文献资料与图像相结合,首次指出钱宰《临安诗集·题藩王出猎图》、顾复《平生壮观·元裕宗御容》及纳兰揆叙撰《益戒堂诗后集·题元世祖岀猎图》所涉内容皆指今本《元世祖出猎图》,这为今后研究美术史及蒙元游猎制度奠定文献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贯道 元世祖出猎图 藩王出猎图 元裕宗
原文传递
佚名油画《弘历骑马像》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6,共10页
本文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为主要文献,对故宫博物院藏佚名油画《弘历骑马像》的作者、艺术手法、绘制时间及流传经过加以考证,指出该作品是由郎世宁于乾隆六年(1741)以中西合璧的技法为南苑新衙门特制的画作。本文的个案分析... 本文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为主要文献,对故宫博物院藏佚名油画《弘历骑马像》的作者、艺术手法、绘制时间及流传经过加以考证,指出该作品是由郎世宁于乾隆六年(1741)以中西合璧的技法为南苑新衙门特制的画作。本文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对郎世宁绘制御容的总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历 郎世宁 油画 新衙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