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高濂《燕闲清赏笺》观晚明尚“闲”的美学观
1
作者
李兆玥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2年第1期296-306,共11页
晚明文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趣的营造极为关注,他们注重古董器物中的文化内涵,追慕古代道隐之士的审美趣味,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清心乐志的尚“闲”的审美观。《燕闲清赏笺》是晚明时期代表性的鉴赏类著作,亦是晚明...
晚明文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趣的营造极为关注,他们注重古董器物中的文化内涵,追慕古代道隐之士的审美趣味,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清心乐志的尚“闲”的审美观。《燕闲清赏笺》是晚明时期代表性的鉴赏类著作,亦是晚明时期文人闲赏活动的缩影,其中不仅有历代名品之著录,更有品评赏鉴、辨别真伪、养护花草等诸多细节。本文以“闲”为出发点,聚焦高濂《燕闲清赏笺》,并结合晚明文人的鉴藏活动,从“闲与遵生”“闲与忘我”“闲与得趣”三个方面,解析晚明时期尚“闲”的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
遵生
忘我
得
趣
原文传递
语文阅读要“美、活、精、趣”
2
作者
王永龙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讲一讲,注重一个“活”字;问一问,力求一个“精”字;练一练,突出一个“趣”字。
关键词
语文
阅读教学
初中
课程改革
读
得
美
讲
得
活
问
得
精
学
得
趣
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得趣”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要根植生活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燕燕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学生并没有进入深度探究.本质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植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让活动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真正融合.因此文章提出“得趣”课堂,落实《纲要》精神,呼吁大家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
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学生并没有进入深度探究.本质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植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让活动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真正融合.因此文章提出“得趣”课堂,落实《纲要》精神,呼吁大家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植生活
“
得
趣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 微点 微写 微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4
作者
黄雪娟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23期411-411,共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和内容”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本文阐述在“微点习作”理念的启发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见微知著,从“微观得趣,微点得法,微写得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和内容”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本文阐述在“微点习作”理念的启发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见微知著,从“微观得趣,微点得法,微写得言,微评得文”四个方面,引领小学生愿写、会写、善写、爱写,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达到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微点
微写
微评
得
趣
得
法
得
言
得
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题两做 各得其趣——论同题材的聊斋俚曲与小说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菡
《兰州学刊》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蒲松龄经常以小说与俚曲这两种能够代表其叙事智慧的体裁来表现同一桩故事 ,并且能够做到各得其趣。作者之所以喜欢对关涉家庭伦常的故事用两种体裁一做再做 ,主要是因为他不仅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能力 ,而且拥有对...
蒲松龄经常以小说与俚曲这两种能够代表其叙事智慧的体裁来表现同一桩故事 ,并且能够做到各得其趣。作者之所以喜欢对关涉家庭伦常的故事用两种体裁一做再做 ,主要是因为他不仅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能力 ,而且拥有对个体人生的切身体验。当然 ,这种“一题两做”并非仅仅是通过表达方式的改头换面而进行的简单重复 ,而是力求在文本格调、叙事方式上都体现出士人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异趣。这样 ,小说的团圆结局往往转为俚曲的圆而又圆的结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题两做
各
得
其
趣
士人话语
民间话语
丈人叙事
民间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读古诗词 趣用古诗词
6
作者
杨培展
《课外语文(下)》
2016年第10期20-20,共1页
古诗文散发出浓浓的芳香,他以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奇异的联想,含蓄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修辞,欣赏起来无不令人陶醉,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感悟诗歌的艺术之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中学生更加热爱古诗...
古诗文散发出浓浓的芳香,他以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奇异的联想,含蓄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修辞,欣赏起来无不令人陶醉,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感悟诗歌的艺术之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中学生更加热爱古诗呢?笔者认为要指导学生带趣品读,设疑引思,入境感悟,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
趣
阅读
入境
得
趣
情感共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高濂《燕闲清赏笺》观晚明尚“闲”的美学观
1
作者
李兆玥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2年第1期296-306,共11页
文摘
晚明文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趣的营造极为关注,他们注重古董器物中的文化内涵,追慕古代道隐之士的审美趣味,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清心乐志的尚“闲”的审美观。《燕闲清赏笺》是晚明时期代表性的鉴赏类著作,亦是晚明时期文人闲赏活动的缩影,其中不仅有历代名品之著录,更有品评赏鉴、辨别真伪、养护花草等诸多细节。本文以“闲”为出发点,聚焦高濂《燕闲清赏笺》,并结合晚明文人的鉴藏活动,从“闲与遵生”“闲与忘我”“闲与得趣”三个方面,解析晚明时期尚“闲”的美学观。
关键词
闲
遵生
忘我
得
趣
Keywords
leisure
respect to life
indulgence
enjoyment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K248.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文阅读要“美、活、精、趣”
2
作者
王永龙
机构
宁波市鄞州区集仕港中学
出处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文摘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讲一讲,注重一个“活”字;问一问,力求一个“精”字;练一练,突出一个“趣”字。
关键词
语文
阅读教学
初中
课程改革
读
得
美
讲
得
活
问
得
精
学
得
趣
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得趣”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要根植生活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燕燕
机构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
出处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得趣’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JJKXB17-242)
文摘
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学生并没有进入深度探究.本质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植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让活动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真正融合.因此文章提出“得趣”课堂,落实《纲要》精神,呼吁大家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情趣.
关键词
根植生活
“
得
趣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策略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 微点 微写 微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4
作者
黄雪娟
机构
大朗镇培兰小学
出处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23期411-411,共1页
文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和内容”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本文阐述在“微点习作”理念的启发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见微知著,从“微观得趣,微点得法,微写得言,微评得文”四个方面,引领小学生愿写、会写、善写、爱写,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达到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微观
微点
微写
微评
得
趣
得
法
得
言
得
文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题两做 各得其趣——论同题材的聊斋俚曲与小说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菡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学刊》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文摘
蒲松龄经常以小说与俚曲这两种能够代表其叙事智慧的体裁来表现同一桩故事 ,并且能够做到各得其趣。作者之所以喜欢对关涉家庭伦常的故事用两种体裁一做再做 ,主要是因为他不仅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能力 ,而且拥有对个体人生的切身体验。当然 ,这种“一题两做”并非仅仅是通过表达方式的改头换面而进行的简单重复 ,而是力求在文本格调、叙事方式上都体现出士人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异趣。这样 ,小说的团圆结局往往转为俚曲的圆而又圆的结局 。
关键词
一题两做
各
得
其
趣
士人话语
民间话语
丈人叙事
民间叙事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读古诗词 趣用古诗词
6
作者
杨培展
机构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出处
《课外语文(下)》
2016年第10期20-20,共1页
文摘
古诗文散发出浓浓的芳香,他以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奇异的联想,含蓄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修辞,欣赏起来无不令人陶醉,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感悟诗歌的艺术之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中学生更加热爱古诗呢?笔者认为要指导学生带趣品读,设疑引思,入境感悟,学以致用。
关键词
激
趣
阅读
入境
得
趣
情感共鸣
分类号
G6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高濂《燕闲清赏笺》观晚明尚“闲”的美学观
李兆玥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2
0
原文传递
2
语文阅读要“美、活、精、趣”
王永龙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得趣”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要根植生活
张燕燕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观 微点 微写 微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黄雪娟
《东西南北(教育)》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题两做 各得其趣——论同题材的聊斋俚曲与小说
郑菡
《兰州学刊》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巧读古诗词 趣用古诗词
杨培展
《课外语文(下)》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