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改善徐州民风 提高市民素质 |
陈修敏
|
《淮海文汇》
|
2000 |
0 |
|
2
|
谦和朴实 雄健奔放——马亚的书法艺术 |
陈宇
|
《书法》
|
2003 |
0 |
|
3
|
从语音学角度谈徐州人说普通话需注意的问题 |
韩冬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4
|
试论《新闻写作》课的教学改革 |
顾建新
|
《煤炭高等教育》
|
1998 |
2
|
|
5
|
广播文史类节目的创作思路与技巧——以《尘封档案》为例 |
张秀云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锲而不舍地捕捉深层次新闻——《亚硝酸盐误当白糖错卖以后》采访经过 |
陈梦
|
《传媒观察》
|
1997 |
0 |
|
7
|
增强精品意识 提高节目质量 |
李秉震
|
《传媒观察》
|
1997 |
0 |
|
8
|
信息窗 |
|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9
|
话说“拉魂腔” |
黄丽红
|
《剧影月报》
|
2008 |
0 |
|
10
|
发挥优势 打造品牌——徐州电台《新闻综合频道》述评 |
尚彦玲
|
《视听界》
|
2002 |
1
|
|
11
|
报答亲情——记“珠光杯”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全国群众影评征文一等奖获得者杨华红 |
甘汉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2
|
融为徐州人 |
毛文清
|
《当代矿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