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墓清理简报——隋代墓室壁画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31
1
《文物》 1981年第4期28-33,97-98,共8页
1976年2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于英山脚下发现了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的壁画墓(图一)。据出土墓志推知,附近还有另一隋墓,故将此墓暂定名为"英山一号隋墓"。墓系圆形单室砖券,顶呈穹形,白灰抹面,墓壁及穹顶绘... 1976年2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于英山脚下发现了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的壁画墓(图一)。据出土墓志推知,附近还有另一隋墓,故将此墓暂定名为"英山一号隋墓"。墓系圆形单室砖券,顶呈穹形,白灰抹面,墓壁及穹顶绘有彩画。因墓室破坏严重,除清理出石墓志及少量陶俑外,主要是临摹和揭取了部分残存壁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室壁画 墓志 隋代 山东省 壁画墓 嘉祥县 首次发现 门枕石 陶俑
原文传递
“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 被引量:32
2
作者 毛德西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浊之邪所盘踞之处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浊之邪所盘踞之处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上及于肺,下及于肾,即盘踞中焦,上蒙下注,涉及肺肾。针对湿热病机,"分消走泄法"用药以"轻灵"取胜。"轻灵"二字,不但指药物气味与质地"轻灵",还指药物剂量"轻灵"。临证应圆机活法,精简扼要,力求"轻灵中求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消走泄法” 湿热 暑温 湿温 湿病 《黄帝内经》 张仲景 叶天士
下载PDF
山东嘉祥英山二号隋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卫星 《文物》 1987年第11期57-60,共4页
1976年5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墓。我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由于同年2月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墓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英山一号"的隋墓,故将此墓编为"英山二号"。... 1976年5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墓。我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由于同年2月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墓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英山一号"的隋墓,故将此墓编为"英山二号"。英山二号隋墓位于英山一号隋墓西南约12米处。墓系圆形单室砖券,穹形顶,白灰抹面,墓壁个别处隐约有壁画痕迹。墓室破坏严重,除发现少量陶片外,出土遗物仅有石门吏两件和石墓志一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墓志 省博物馆 嘉祥县 石门 门枕石 清理简报 壁画 遗物
原文传递
敦煌本《张仲景五脏论》校勘 被引量:6
4
作者 谭宗达 《敦煌研究》 1986年第2期86-96,18+115,共13页
引言敦煌藏经洞复出的汉文遗卷《张仲景五脏论》共有四件,除斯5614号存“英伦博物馆”外,其它三卷均藏“巴黎国民图书馆”,分别为伯2115、2378、2755号。卷斯5614(以下简称S),开始为“占书”,中间是《张仲景五脏论》,书题:“五脏论一... 引言敦煌藏经洞复出的汉文遗卷《张仲景五脏论》共有四件,除斯5614号存“英伦博物馆”外,其它三卷均藏“巴黎国民图书馆”,分别为伯2115、2378、2755号。卷斯5614(以下简称S),开始为“占书”,中间是《张仲景五脏论》,书题:“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后续《平脉略例一卷》。《张仲景五脏论》,凡83行,每行大多21-23字,计1443字。卷前60行,下方部分残损,全卷字迹了草,多有错别字,颇似习稿。伯2115(以下简称P)纸背:卷首“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凡108行,每行大多16-20字,计1837字。书写整洁、字体雄健,带有隋风。卷尾“五脏论一卷”移行接续“平脉略例一卷”。伯2378(以下简称P<sub>1</sub>)纸背:起自P第70行“草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本 五脏论 张仲景 南北朝 陶弘景 佛教 耆婆 纲目 河内
下载PDF
徐之才和《雷公药对》 被引量:4
5
作者 尚志钧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关键词 雷公药对 考证
原文传递
轻可去实刍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季蓓 董福轮 魏铁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0-1051,共2页
关键词 轻可去实 解表发汗 后世医家 外感热病 内伤杂病 名老中医 颜德馨
原文传递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蒂斯 李宛静 +1 位作者 雒芙蓉 张纯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8期72-74,共3页
《逐月养胎方》为北齐著名医家徐之才所著,此学说为后世妊娠养胎、妊娠疾病诊治、妊娠期间饮食宜忌、胎教等多方面有创造性的启发。从本方在用药、食材选用、养胎胎教及经络理论等方面的学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进行阐述比较。
关键词 《逐月养胎方》 胎教 经络流注
下载PDF
浅论《启颜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继红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98-100,共3页
《启颜录》是继《笑林》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笑话类志人小说。《启颜录》原书巳亡,现有六种辑刊本。第一种敦煌卷子本,存《论难》、《辩捷》、《昏忘》、《嘲诮》四篇,三十六则;第二种明谈恺《太平广记》辑本二十五则;第三种明刊《类说... 《启颜录》是继《笑林》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笑话类志人小说。《启颜录》原书巳亡,现有六种辑刊本。第一种敦煌卷子本,存《论难》、《辩捷》、《昏忘》、《嘲诮》四篇,三十六则;第二种明谈恺《太平广记》辑本二十五则;第三种明刊《类说》卷十四所载十七则;第四种明吴永辑《续百川学海》广集载十则;第五种明陈禹谟辑《唐滑稽》卷二十所载四十五则;第六种明许自昌《捧腹编》一则。六种共一百三十四则,去掉重复者,大约有一百余则,均见载于王利器的《历代笑话集》。关于作者,《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启颜录》十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 笑话集 诙谐 艺文志 滑稽 敦煌卷子 太平广记 条目
下载PDF
邺城早年出土的几方墓志(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科 《文物春秋》 1996年第2期81-85,94,共6页
邺城早年出土的几方墓志(二)王金科四、任城王妃冯令华墓志志石不知所在,河北省博物馆藏有拓片。正方形边长73公分⑤。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刻,楷书三十行,行三十字,书法绵丽。任城王即元澄,字道镜,后魏拓跋云子,云封... 邺城早年出土的几方墓志(二)王金科四、任城王妃冯令华墓志志石不知所在,河北省博物馆藏有拓片。正方形边长73公分⑤。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刻,楷书三十行,行三十字,书法绵丽。任城王即元澄,字道镜,后魏拓跋云子,云封任城王,卒谥曰康。澄袭封任城工,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省博物馆 邺城 尚书令 侍中 太子太保 《北齐书》 大中正 安定县
下载PDF
北齐医家徐之才籍贯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凤兰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5期50-51,共2页
徐之才(505~572年),是北齐著名的医学家,官居尚书之职,集良相、良医于一身;家学渊源,连续7世出现12位医学大家。22岁正式入仕北魏,行医踪迹经历由南到北和由北到南的不同地域,客观上对南北朝医学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研究... 徐之才(505~572年),是北齐著名的医学家,官居尚书之职,集良相、良医于一身;家学渊源,连续7世出现12位医学大家。22岁正式入仕北魏,行医踪迹经历由南到北和由北到南的不同地域,客观上对南北朝医学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研究南北朝医学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既往研究限于医学文献,而疏于对墓志铭、人物传记、地方志等史志资料的深入挖掘爬梳,有关徐之才的生平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拟从徐之才的里籍考辨始,阐述其寄籍丹阳和编籍高平的籍贯变化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籍贯 考证
下载PDF
徐之才著作考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栋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6期37-39,共3页
徐之才,北齐名医,亦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东海徐氏医术世家第六代成员,其医术精湛,在本草、方剂、小儿及妇人胎孕等领域均有建树,并有相关成果问世,本文就其所撰医著作一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考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医学成就和贡献。
关键词 著作 医学成就
下载PDF
北齐医家"徐敏齐"当为"徐敏行"之误
12
作者 田博 农汉才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94-295,共2页
中国医学史著作和中医工具书多将北齐医家"徐敏齐"作为徐之范之子予以记述;医书和笔记小说亦有记述徐之范之子"徐敏斋""徐敏"者.而可信史料徐之范墓志铭《仪同三司徐公墓志》所记徐之范12位儿子中,并无&q... 中国医学史著作和中医工具书多将北齐医家"徐敏齐"作为徐之范之子予以记述;医书和笔记小说亦有记述徐之范之子"徐敏斋""徐敏"者.而可信史料徐之范墓志铭《仪同三司徐公墓志》所记徐之范12位儿子中,并无"徐敏齐""徐敏斋""徐敏"之名.认真查考多种古代文献记载,可以推断"徐敏斋"为"徐敏齐"之误,"徐敏齐""徐敏",当为"徐敏行"之误.现代著述中的徐之范之子"徐敏齐",应该更正为"徐敏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齐 敏行
原文传递
潮州名宦医著丛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长民 《韩山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66-74,共9页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张杲《医说》亦云:“前辈名士,往往能医,非惟卫生,亦可及物。”纵观历代医学名著,其影响及于国外者,大多出于名宦之手。如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张杲《医说》亦云:“前辈名士,往往能医,非惟卫生,亦可及物。”纵观历代医学名著,其影响及于国外者,大多出于名宦之手。如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晋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隋太医博士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子章 《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 《医心方》 中医人名辞典 《外台秘要》 《明史·艺文志》 《新唐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方论
下载PDF
东魏、北齐的食幹制度研究(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敏 《社会科学战线》 1984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据上述关于“食幹”的三十五个例证,可知“食幹”制的具体内容存在如下特征: 首先,官吏“食幹”有类别的划分: “食幹”制规定官吏的“食幹”,有三种类别:一日“食州幹”,如斛律金之“食齐州幹”、斛律光之“食赵州幹”、段韶之“食沧... 据上述关于“食幹”的三十五个例证,可知“食幹”制的具体内容存在如下特征: 首先,官吏“食幹”有类别的划分: “食幹”制规定官吏的“食幹”,有三种类别:一日“食州幹”,如斛律金之“食齐州幹”、斛律光之“食赵州幹”、段韶之“食沧州幹”及侯莫陈相之“食建州幹”等即其例证。二日“食郡幹”,如祖埏之“食太原郡幹”、鲜于世荣之“食上党郡幹”、元景安之“食高平郡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吏 制度研究 北齐 东魏 领民酋长 具体内容 北魏 高欢 刺史
原文传递
《北史》中的“古典今典”和“一語二見”
15
作者 陳騰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209-222,共14页
六朝正史充滿了士人之間嘲戲問答的故事,有些對話不僅内涵精妙,而且幾乎原封不動地出現在其他情境之中。《北齊書·徐之才傳》所記傳主與李諧論辯問難一事便是典型案例。經考證舊籍出處,又鉤沉南北朝時事,徐李對話呈現出多重“古典... 六朝正史充滿了士人之間嘲戲問答的故事,有些對話不僅内涵精妙,而且幾乎原封不動地出現在其他情境之中。《北齊書·徐之才傳》所記傳主與李諧論辯問難一事便是典型案例。經考證舊籍出處,又鉤沉南北朝時事,徐李對話呈現出多重“古典”與“今典”的交融,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李諧使梁,南北通好的外交背景。徐李問對又載於《北史·藝術傳》,同書《序傳》所記温子昇和李神俊的對話與之如出一轍。明清學者多注意到《北史》這一現象,或謂之“自相抵牾”。跳出“此真彼僞”的思維框架,轉從“古典”“今典”及其傳播的角度考索,《北史》“一語二見”的現象或能得到新的詮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史》 古典今典 一語二見
原文传递
江苏徐氏医学世家
16
作者 武香兰 《黑河学刊》 2010年第10期92-94,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徐氏家族名享一时,声震南北。自徐熙始,徐氏医学传六代,历南北朝至隋,出11位名医。他们不仅凭借家学传承和个人努力,各个工医善治,而且世居高官显位,常侍帝王左右而备受宠信,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宫廷医学的主要一支,...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徐氏家族名享一时,声震南北。自徐熙始,徐氏医学传六代,历南北朝至隋,出11位名医。他们不仅凭借家学传承和个人努力,各个工医善治,而且世居高官显位,常侍帝王左右而备受宠信,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宫廷医学的主要一支,在当时有着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氏医学世家 文伯 道教思想
下载PDF
怪病与奇治
17
作者 秦文军 《健康》 2010年第4期74-75,共2页
在中国的医学治疗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怪病,这些怪病使好多医生束手无策,但打破常规使用的奇思妙计让怪病得以痊愈。这些故事有趣又充满传奇性——以吐治吐据记载:元时。
关键词 傅青主 怪病 萝卜种子 大椿 病人 名医 医生 杏轩医案 程杏轩
原文传递
一首童谣引起的思考─—娄昭君刍议
18
作者 杨洪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2-35,50,共5页
一首童谣引起的思考─—娄昭君刍议杨洪权北齐大宁 ̄①二年(562年)春,武明皇太后(娄昭君)生病,尚药典御徐之范受令诊治。他对当时流传童谣:“周里求伽,豹祠嫁石婆,斩冢作媒人,唯得一量紫靴。”感到不解,对内史下令称太后... 一首童谣引起的思考─—娄昭君刍议杨洪权北齐大宁 ̄①二年(562年)春,武明皇太后(娄昭君)生病,尚药典御徐之范受令诊治。他对当时流传童谣:“周里求伽,豹祠嫁石婆,斩冢作媒人,唯得一量紫靴。”感到不解,对内史下令称太后为石婆颇感奇怪。出宫后,他向妙于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书》 昭君 《北史》 高欢 太上皇 《资治通鉴》 童谣 国家利益 高澄
下载PDF
反语与体语
19
作者 曹汛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9年第1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反切 体语 南齐书 隐语 太平广记 段成式 魏晋南北朝 剧谈 古人笔记
原文传递
中医处方学提纲
20
作者 时逸人 《中医杂志》 1955年第2期24-27,共4页
处方学流源苏子瞻云:“药虽进於医手,方多传自古人。”昔时医家推药理本源,识药性专能、審脏腑功用,察病情善恶,制成方剂,或用以专功,或用以兼治,药与药之间,或相辅,或相反,或相需,或相制,使药各全其性,发挥固有效能;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处方学流源苏子瞻云:“药虽进於医手,方多传自古人。”昔时医家推药理本源,识药性专能、審脏腑功用,察病情善恶,制成方剂,或用以专功,或用以兼治,药与药之间,或相辅,或相反,或相需,或相制,使药各全其性,发挥固有效能;亦能使药各失其性,互相融合,遵守方剂之组织,此制方配合之妙用也。汉代张仲景氏,集土古医方之大成,设为问答,辨明主治,编成伤寒杂病二书,後世医家,用方疗病,始有矩,矱可尋、晋唐以降,雖各家蔚起,立说互异,总不出其范围,後世奉为医家正宗,医方始祖,良有以也。其前後名家,如仓公、扁鹊、华陀诸人、各有师承,自成一家。唐代孙思邈之千金方、王焘之外台秘要,集汉代以後之大成。每一方药品,有多至数十味者,古传禁方之真面目,为之一变。金元四家,议论纷纷,子和辄投吐下,河间喜用寒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方 人参 补气药 麻黄 麻黄属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偶方 厚朴 木兰属 仲景 附子 乌头属 用方 兼症 症候 甘草 赤小豆 豆类作物 病势 涌吐 汗吐下三法 急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