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城市雨水水质及污染控制 被引量:197
1
作者 车伍 刘燕 李俊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8-42,共5页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的快速扩张 ,非点源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的威胁。必须科学认识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简略地回顾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污染及控制的研究 ,对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水...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的快速扩张 ,非点源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的威胁。必须科学认识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简略地回顾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污染及控制的研究 ,对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污染状况和控制策略框架进行了初步比较 ,以期为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中国 城市 径流 污染控制 非点源污染 雨水水质
下载PDF
双累积曲线方法理论及在水文气象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37
2
作者 穆兴民 张秀勤 +1 位作者 高鹏 王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水文气象要素一致性及其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中,双积累曲线(DMC)方法以简单、直观、实用而被广泛应用。近30年来我国学者应用该方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双累积曲线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分析两个要素(... 在水文气象要素一致性及其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中,双积累曲线(DMC)方法以简单、直观、实用而被广泛应用。近30年来我国学者应用该方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双累积曲线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分析两个要素(或变量)应具有正比关系。故在应用时要注意分析的要素应该具有相同物理成因或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参考变量应该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自然变化的正确值,特别是在河流水沙分析中,降雨量需用具有代表性的面平均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降雨 径流 输沙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污染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145
3
作者 车武 汪慧珍 +2 位作者 任超 刘红 孟光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61,共5页
对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水质做了大量分析测定 ,发现屋面径流尤其初期径流污染很严重。分析了屋面材料、气温、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及空气污染等因素对水质的影响。通过研究 ,讨论了北京城区屋面雨水的利用方案。
关键词 屋面 径流 雨水污染 雨水利用 水质 降雨量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被引量:145
4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2 位作者 王军 孟庆华 赵文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5,共9页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土地利用与土壤养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3个方面系统讨论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研究的现状和特征 ,指出 :1 )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系列尺度 ,土地利用的分...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土地利用与土壤养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3个方面系统讨论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研究的现状和特征 ,指出 :1 )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系列尺度 ,土地利用的分布及景观特点影响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2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镶嵌格局影响土壤养分的分布和迁移 ,土地利用的变化可以引起土壤养分的变化 ;3)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关系密切 ,土地利用的改变能够减少或增加径流和土壤侵蚀。尺度不同 ,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研究 ,还需要注重大尺度和多尺度上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过程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水土流失 径流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123
5
作者 傅涛 倪九派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101,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而降低;泥沙养分含量与产沙量过程无关,但其流失量与产沙量过程一致。泥沙中各养分含量略大于降雨前表土养分含量,远大于径流养分含量,但由于径流中以速效养分为主,故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量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强 坡度 养分流失规律 紫色土 径流 坡耕地 泥沙
下载PDF
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40
6
作者 郑红星 刘昌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5-590,共6页
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与特定的径流补给条件关系密切。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根据黄河源区主要测站1952~1997年的月天然径流... 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与特定的径流补给条件关系密切。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根据黄河源区主要测站1952~1997年的月天然径流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特性。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20世纪90年代和70年代较为接近,而80年代则与60年代较为接近。2)90年代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汛期径流量的减少;3)玛曲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度以及相对变化幅度都略高于唐乃亥,而绝对变化幅度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内分配 径流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7
7
作者 郑一 王学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简述了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特征 ,并从模型化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剖析、径流研究、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等角度对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展望了我国未来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和控制。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径流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北京城区雨水径流的污染及控制 被引量:98
8
作者 汪慧贞 李宪法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随着城市化发展 ,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 ,雨水径流的污染性也相应增长 ,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文章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径流的污染源 ,估算了其污染量 。
关键词 北京 城区 雨水 径流 污染控制
下载PDF
浅议城市雨水渗透 被引量:89
9
作者 汪慧贞 车武 胡家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 ,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 ,雨水径流量也相应增加。雨水是宝贵水资源 ,应通过渗透等方式充分利用雨水以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后 ,再使用雨水管系将剩余径流安全、合理地排除。对各种雨水渗透设施及其选址、堵塞。
关键词 雨水利用 径流 渗透 城市
下载PDF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00
10
作者 刘世荣 孙鹏森 温远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 ,着重从降雨截留 (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 )、调节径流和蒸散等 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 134~ 6 2 6mm间变动 ,由大到...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 ,着重从降雨截留 (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 )、调节径流和蒸散等 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 134~ 6 2 6mm间变动 ,由大到小排列为 :热带山地雨林 ,亚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 ,热带半落叶季雨林 ,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 ,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亚热带竹林 ,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 ,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山区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热带西南山地常绿针叶林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持水量可以达到自身干重的 2~ 5倍 ,但也因林型而异。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动在 36~ 142mm之间 ,平均 89mm。常绿阔叶林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高于 10 0mm ,而寒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通常低于 10 0mm .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占生态系统中截持水量的 90 % ,其次是枯落物和林冠层。这说明 ,森林土壤在调节降雨截留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水文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结构和空隙度 ,而这些恰恰又受枯落物和森林植被特征的影响。森林皆伐后 ,一般地表径流会显著地增加 ,而适当抚育措施则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生态系统 水文功能 比较研究 降水截留 持水量 径流 蒸散
下载PDF
四十年来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 被引量:114
11
作者 姜彤 苏布达 +3 位作者 王艳君 张强 秦年秀 施雅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40a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幅度最大;在季节变化上,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呈升高趋势;全流域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尤其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主要由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暴雨日数显著增加的结果... 40a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幅度最大;在季节变化上,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呈升高趋势;全流域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尤其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主要由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暴雨日数显著增加的结果;夏季径流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尤其是暴雨日数的增多必然会增加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径流 时空变化趋势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中尺度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67
12
作者 张雪松 郝芳华 +2 位作者 杨志峰 程红光 李道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黄河下游小花间(小浪底-花园口)区域洛河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分布式模型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进行了流域产流产沙模拟。采用卢氏水文站1992~1997连续6年的实测月均径流和泥沙数据对模型进... 以黄河下游小花间(小浪底-花园口)区域洛河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分布式模型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进行了流域产流产沙模拟。采用卢氏水文站1992~1997连续6年的实测月均径流和泥沙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在模型校准过程采用自动数字滤波技术将径流总量划分为直接径流和基流,并分别对直接径流和基流进行了校准,以达到径流总量的拟合,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泥沙负荷进行了校准;采用1998~1999连续2年的实测月均径流和泥沙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采用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以及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Ens)作为模型适用性的评价系数,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研究区对流域长期连续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中尺度流域 黄河 径流 泥沙
下载PDF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99
13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1 位作者 张兴昌 王克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盖度较高,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土壤初始含水量,两者的关系可用线性公式描述,达极显著水平;与裸地相比,荒草地能延缓产流,并有效拦蓄径流;裸地形成地表结皮后,产流提前,平均入渗率降低,但坡面覆盖杂草(尤其是坡中下部覆盖杂草)能有效拦蓄径流、延缓产流、增加入渗,并促进土壤水分向深层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野外模拟 产流 降雨条件 试验研究 坡面 降雨强度 显著水平 植被覆盖度 初始含水量 降雨试验 植被类型 结皮 地表 裸地 杂草 幂函数 入渗率 草地 时间 土壤 延缓 径流 拦蓄 水分
下载PDF
基于DEM的水文物理过程模拟 被引量:57
14
作者 任立良 刘新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6,共8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 ,考虑流域空间的变异性 ,建立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产流子单元的划分、河网水系的生成及其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 ,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 TOPMODEL地形指数 ln(a/tgβ) i的空间累积分布曲线 ,并对其作无量纲化处理 ...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 ,考虑流域空间的变异性 ,建立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产流子单元的划分、河网水系的生成及其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 ,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 TOPMODEL地形指数 ln(a/tgβ) i的空间累积分布曲线 ,并对其作无量纲化处理 ,推求各产流子单元的土壤蓄水容量分布抛物线参数 B,构建数字水文模型。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强化观测区—淮河史灌河流域实例研究表明 :数字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模拟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 ,而且能够模拟土壤水分的变化过程 ,还可十分方便地输出水文要素和状态变量的空间分布。这对充分利用现有观测信息进行水文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流域 径流 DEM 数字水文模型
下载PDF
1919—2010年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03
15
作者 李二辉 穆兴民 赵广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应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流量历时曲线法、双累积曲线法等方法对黄河干流陕县站和河口镇站1919—2010年径流量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面平均降水量趋势性变化不显著,而上游(河口镇站以上)及中游(河口镇—陕县)年径流... 应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流量历时曲线法、双累积曲线法等方法对黄河干流陕县站和河口镇站1919—2010年径流量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面平均降水量趋势性变化不显著,而上游(河口镇站以上)及中游(河口镇—陕县)年径流量自1985年以来呈显著减少趋势,中游径流量的降幅高于上游。黄河径流量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上游和中游径流量变化都经历了枯水期—丰水期—枯水期3个时期,现在黄河正处于枯水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分析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上游和中游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影响程度分别占88.1%和84.9%,水利水保工程、生产生活用水等人类活动是引起黄河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 降水 径流 趋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5
16
作者 胡汝骥 马虹 +3 位作者 樊自立 杨青 吴素芬 黄玉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7,共6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演变,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前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 气候趋势 水循环系统 径流 湖泊水位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1
17
作者 袁飞 谢正辉 +1 位作者 任立良 黄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本文应用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VariableInfiltrationCapacity)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模型PRECIS(ProvidingRegionalClimateforImpactsStudies)耦合,对气候变化情景下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 本文应用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VariableInfiltrationCapacity)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模型PRECIS(ProvidingRegionalClimateforImpactsStudies)耦合,对气候变化情景下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即使海河流域降水量增加,年平均径流量仍将可能减少,预示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将十分短缺;若考虑21世纪人口增长因素,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未来气候情景下,汛期的径流量增加,说明海河流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将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模型 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型 径流
下载PDF
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Ⅰ.稻田土壤磷素径流迁移流失的特征 被引量:81
18
作者 曹志洪 林先贵 +3 位作者 杨林章 胡正义 董元华 尹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9-804,共6页
太湖流域最近5年的研究表明:单位面积上径流迁移的土壤磷素是桑园>>菜园≥大田麦季>大田稻季;稻麦轮作田每年向水体排放的磷量为P 0.84 kg hm-2,占当年磷肥用量的2.5%,而菜园地5个月内土壤磷素流失量就达P 0.6 kg hm-2,桑园在... 太湖流域最近5年的研究表明:单位面积上径流迁移的土壤磷素是桑园>>菜园≥大田麦季>大田稻季;稻麦轮作田每年向水体排放的磷量为P 0.84 kg hm-2,占当年磷肥用量的2.5%,而菜园地5个月内土壤磷素流失量就达P 0.6 kg hm-2,桑园在4个月内高达P 1.1 kg hm-2。径流迁移的土壤磷素形态主要是颗粒态磷(PP),占总流失磷的70%-80%,可溶性磷(DP)仅占20%-30%。在径流携出的可溶性磷总量中,可溶性无机磷(DIP)占30%-40%,可溶性有机磷(DOP)占60%-70%。径流产生的机制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关:稻田产生的是“机会径流”,蔬菜地等旱地是“开放径流”,而桑园等则是“强化径流”,不同的产流机制决定径流的次数、流量和强度并导致不同的磷素迁移量。太湖流域水稻土磷素向水体排放的警戒值(Break point)为有效磷(P)25-30 mg kg-1,目前该地区水稻土平均的土壤有效磷水平为12-15 mg kg-1;因此常规条件下,未来5-10a内稻田不会形成严重的磷素面源污染威胁。故在城镇郊区、桑园和蔬菜基地周边建立“稻田圈”是防治磷索面源污染有效的生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素 径流 环境警戒值 面源污染 稻田圈
下载PDF
土壤磷素流失的途径、环境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5
19
作者 单艳红 杨林章 王建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8,共7页
土壤长期过量的P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投入导致土壤P素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了土壤P素流失的风险。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是P,土壤P的流失是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土壤P管理的研究做一综述,内容包括土壤P对水体富营... 土壤长期过量的P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投入导致土壤P素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了土壤P素流失的风险。大部分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是P,土壤P的流失是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土壤P管理的研究做一综述,内容包括土壤P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土壤P的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系列水体P和土壤P指数、土壤P流失控制对策(土地利用管理、立法、政策的改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土壤磷 土壤侵蚀 径流 渗漏 土地利用管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径流关系 被引量:87
20
作者 李春晖 杨志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3-759,共7页
NDVI是表征区域植被覆盖的重要指标。本文把黄河流域划分为 16个区域 ,利用Pathfinder (探路者 )的AVHRR NDVI资料 ,得到各区域 1982~ 1998年NDVI统计序列 ,详细分析了各区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17年来黄河流域各分区年平均N... NDVI是表征区域植被覆盖的重要指标。本文把黄河流域划分为 16个区域 ,利用Pathfinder (探路者 )的AVHRR NDVI资料 ,得到各区域 1982~ 1998年NDVI统计序列 ,详细分析了各区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17年来黄河流域各分区年平均NDVI都呈增加趋势 ,说明植被覆盖增加 ,生态环境好转 ,但是 8月份龙羊峡以上和兰河干流区间NDVI则有所下降 ,生态环境有局部恶化趋势。最后研究各区域NDVI与降水、径流和径流系数的年内、年际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从年内变化看 ,黄河流域各区域NDVI变化与降水、径流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 ;从年际变化看 ,黄河流域各区域NDVI波动趋势与降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与径流、径流系数变化的关系相对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降水 径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