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从离义到往义的变化及相关的词汇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国栓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探讨了“去”从表离义到表往义的机制和过程 ,认为“去”在先秦时期表示的是离义 ,从秦汉到唐代是从离义到往义的转换时期 ,唐以后“去”表往义。并讨论了“去”词义的转变所引起的词汇系统的变化。
关键词 词汇系统
下载PDF
“去”的“往”义的产生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占林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29,15,共4页
0.对“去”的“往”义的产生时期,已有不少人作了研究。由于所用标准不一,或受材料所限,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概括地说,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去’字当到某地去讲是很晚的事情了。”(王力,1989) (二)“魏晋时期动词‘去’的往义... 0.对“去”的“往”义的产生时期,已有不少人作了研究。由于所用标准不一,或受材料所限,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概括地说,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去’字当到某地去讲是很晚的事情了。”(王力,1989) (二)“魏晋时期动词‘去’的往义已经产生,主要是不及物用法,及物用法尚未发现,显示了初生阶段的特点。”(杨克定,1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 趋向性 《大正藏》 宾语 骠骑 趋向运动 魏晋时期 演变 词性
下载PDF
双面人生释读李大鹏的画
3
作者 易英 《艺术界》 1997年第6期42-45,共4页
李大鹏的画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很容易把它们归入到“波普”风格一类。这种形态上的归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李大鹏的画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形象、鲜明的颜色平涂的技法。一个时期以来,这种色彩鲜明的平涂油画都有被视为“波普风... 李大鹏的画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很容易把它们归入到“波普”风格一类。这种形态上的归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李大鹏的画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形象、鲜明的颜色平涂的技法。一个时期以来,这种色彩鲜明的平涂油画都有被视为“波普风格”的倾向,其根源还不完全在于技法本身,而在于它与大众观觉文化资源的关系。李大鹏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对平面的画法独有感悟,“波普”在这儿并不意味着一种风格样式,而是隐喻着世俗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 面人 面具 世俗人生 题材 艺术家 铜梳 象征 人的双重性
原文传递
邱志文书法作品选
4
《贺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79,共2页
关键词 志文书法 作品 贯长虹 琴书 人素 登山 长乐
下载PDF
论位移动词“去”入句功能的发展及其“往到”义的产生
5
作者 崔达送 《滁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语法史上位移动词“去”进入单动式时,带起点宾语的用法逐渐减少,进入连动结构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与“去”的往到义的产生有紧密的相关性。该义的产生受到了位移动词“来”、“往”相关格式的类推作用的影响。“去”在西汉便有了往到义,... 语法史上位移动词“去”进入单动式时,带起点宾语的用法逐渐减少,进入连动结构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与“去”的往到义的产生有紧密的相关性。该义的产生受到了位移动词“来”、“往”相关格式的类推作用的影响。“去”在西汉便有了往到义,中古至唐末五代往到义的“去”在多种句法格式中得到了实现,并获得了关键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动词 “去” 入句功能 单动式 连动结构
下载PDF
从‘往’义动词到远指代词——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来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5,共7页
上古汉语的"之"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之"经历了"‘往’义动词>过去的(时间)>远指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这一判断得到甲... 上古汉语的"之"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之"经历了"‘往’义动词>过去的(时间)>远指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这一判断得到甲骨卜辞语言内部、汉语史上"往、去"的平行演变、香港粤语"今"以及非洲乍得语的一些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远指代词 语法化 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