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视域下影视“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敏 谢群 《视听》 2019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语境,第一部分首先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经济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前提是让文化先行,利用文化软实力,消除他国对中国的认知偏差;第二部分指出,获得国际话语权,进行文化"话语"生... 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语境,第一部分首先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经济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前提是让文化先行,利用文化软实力,消除他国对中国的认知偏差;第二部分指出,获得国际话语权,进行文化"话语"生产与传播对于建构国家形象意义重大;基于建构大国形象的目的,第三部分主要从影视文化的角度提出"一带一路"语境下影视"话语"生产与传播的三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影视话语 生产 传播
下载PDF
上海热背后的话语转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纪霖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39,共2页
影视题材的上海热,可能已经成为1995年中国文化界的最重要现象之一。关于个中缘由,自然有文化的和商业的因素,而这些,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评论家已经作了深入的分析。然而,我仍然在想,除了这些商业和文化动因之外,是否还蕴涵着一个更... 影视题材的上海热,可能已经成为1995年中国文化界的最重要现象之一。关于个中缘由,自然有文化的和商业的因素,而这些,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评论家已经作了深入的分析。然而,我仍然在想,除了这些商业和文化动因之外,是否还蕴涵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影视话语的转型? 我们知道,中国的现代话语是从五四以后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尽管伴随着一场文学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话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 市民社会 知识分子 题材 上海 宏大叙事 文化动因 现代话语 市民文化
原文传递
影视:审美的三大层面——影视美学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艺声 《台州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32-38,共7页
影视创作机制是将物态化的对象质变为心态化的形相,使之富有审美观照。它由画面美、色调美与韵味美三大维度建构而成。画面美是自然形态的景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意境;色调美是影视画面闪烁出多元的独特神态的色调;韵味美由语言符号、故... 影视创作机制是将物态化的对象质变为心态化的形相,使之富有审美观照。它由画面美、色调美与韵味美三大维度建构而成。画面美是自然形态的景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意境;色调美是影视画面闪烁出多元的独特神态的色调;韵味美由语言符号、故事文本与诗学原理三大基因组合而成,是影视审美的最高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探讨 三大层面 审美意蕴 影视话语 审美层面 影视画面 故事文本 影视审美 色调 审美效应
下载PDF
“空间畸变”及其“间离效果”——浅谈一种影视创作中的话语叙事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效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47-49,共3页
“空间畸变”性组合的重心是要凸现文本主事意图的话语所指、强化特定言语、特定信息场域抑或特定形象的 “熵”的能指性;“空间畸变”的成功构筑不仅能够在影视文本及其接受者之间奠定出良好的“间离效果”,而且能够打破“造 梦工厂”... “空间畸变”性组合的重心是要凸现文本主事意图的话语所指、强化特定言语、特定信息场域抑或特定形象的 “熵”的能指性;“空间畸变”的成功构筑不仅能够在影视文本及其接受者之间奠定出良好的“间离效果”,而且能够打破“造 梦工厂”所制造的“现实幻觉”并进以使普通受众获取一种布莱希特意义上的“批判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畸变 间离效果 影视话语 叙事 形象感知 言语 张力
下载PDF
从影视《红粉》看当代文学的经典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敬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4-25,共2页
在当下影视和文学发展的多元背景中,考察影视话语之于文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苏童的小说《红粉》经过电影、电视剧的改编,由影视话语形式走向了大众空间,被一般读者所广泛认知,拓展了小说的传播广度;同时也以影视的叙述方... 在当下影视和文学发展的多元背景中,考察影视话语之于文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苏童的小说《红粉》经过电影、电视剧的改编,由影视话语形式走向了大众空间,被一般读者所广泛认知,拓展了小说的传播广度;同时也以影视的叙述方式对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了阐释,延展了小说的阐释空间.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语境中,影视话语对于文学作品的反复阅读和阐释等"经典"建构的重要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话语 《红粉》 当代文学 经典化
下载PDF
论影视景框的艺术活力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30-37,共8页
只有不断增强与提高对影视景框所拥有的屏蔽与分离、限定与延伸、稳定与变化、收敛与扩展、客观与主观、修饰与美化诸多艺术表现作用和美学功能的认识 ,更加自觉地理解、开掘影视景框的艺术活力 ,才能不断创新影视话语 。
关键词 影视景框 艺术作用 美学功能 艺术活力 创新 影视话语 影视文化
下载PDF
关于影视“连枝而同本”的理论思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秀通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电视与电影,从50年代中期起,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从原来相互排斥逐渐走向交叉、渗透、融合,直至当今的合流,不仅由于电视界与电影界拥有共同利益,并且由于二者在科学技术、历史形态、构成形态、审美形态与文化形态诸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 电视与电影,从50年代中期起,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从原来相互排斥逐渐走向交叉、渗透、融合,直至当今的合流,不仅由于电视界与电影界拥有共同利益,并且由于二者在科学技术、历史形态、构成形态、审美形态与文化形态诸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共通性。“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语言 世界电影 叙事语言 电视剧 文学语言 现代主义 电视节目 大众传播媒介 传统主义 影视话语
原文传递
英语影视话语的语义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赛群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71-74,共4页
运用话语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基础理论,就英语影视话语的语义、语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探讨其语义、语用特征。
关键词 话语 影视话语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韩国边缘人影片的人文内涵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鸿秀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影片 人文内涵 商业片 故事片 金基德 李沧东 导演 《老男孩》 空房间 主人公 女孩 边缘人 人性 影视话语 漂流欲室 韩国
原文传递
名著与名片
10
作者 胡小伟 《电视研究》 1997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二度创作 名著改编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古典名著 影视作品 古典作品 文学名著 影视话语 历史文化意识
原文传递
影视话语的文化隐喻与文化建设——以华语功夫片《叶问》四部曲为例
11
作者 孙小孟 贺川 《长沙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7-61,共5页
电影通过由多模态符号构成的影视话语来塑造人与物的形象,形成文化意象,隐喻特定的文化。功夫片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经典华语功夫片《叶问》四部曲为例,从其通过动态影像、语言、... 电影通过由多模态符号构成的影视话语来塑造人与物的形象,形成文化意象,隐喻特定的文化。功夫片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经典华语功夫片《叶问》四部曲为例,从其通过动态影像、语言、表情、动作、色彩、音乐等多模态符号构建的文化意象出发,分析其隐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民族精神,并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探讨这些文化隐喻对促进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自强,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与传播,提高中国文化话语权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话语 多模态符号 文化意象 文化隐喻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的城市传播影视话语表达——以重庆为传播参照样本
12
作者 杨光毅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8期91-93,共3页
本文以传播学视域下的城市作为观照对象,选取城市传播无数介质中的一种即影视作为城市传播内容和手段的分析样本。力求在厘清城市传播概念的前提下,梳理城市传播的影视话语表达从无意识到自觉的一个基本路径和轨迹。希望以脉络式的分析... 本文以传播学视域下的城市作为观照对象,选取城市传播无数介质中的一种即影视作为城市传播内容和手段的分析样本。力求在厘清城市传播概念的前提下,梳理城市传播的影视话语表达从无意识到自觉的一个基本路径和轨迹。希望以脉络式的分析及相应的逻辑关联,从某个侧面为城市传播影视话语表达的内容、介质、手段等进行可供参照的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影视话语 无意识 自觉 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